您好,请 登录注册

苏里:就这样悄悄离去

2005-5-18 9:18  来源:现象博士电影沙龙 作者:王峰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五一”长假期间,新版歌舞剧《刘三姐》在北京火热上演,很一般的座位也要三、四百元。我在家里看老电影《刘三姐》,虽然色彩已经有些褪落,但是当“山中只有藤缠树,世上哪有树缠藤”的歌声响起,三姐把绣球抛给阿牛时,温馨的感觉还在。据说片中所有的唱段都由傅锦华配音演唱,可是长留银幕的,毕竟是黄婉秋。至于影片的导演,更在视线之外。在大部分人印象中,苏里早已和他最辉煌的时期一起,湮没在历史当中了。看到他突然辞世的消息,第一个反应竟然是:原来,他才刚刚离去。


提起当下中国电影,肯定不能漏掉贾樟柯和他的汾阳。而早在近半个世纪之前,我们已拥有另一部关于汾阳的、也以反映时代著称的经典电影,那就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影片有续集,放映时通常就上下集三个小时连放,讲的是农村青年立志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的故事。影片有独特的山西风味,就算忘掉了情节,许多人应该还记得那两首脍炙人口的插曲,一首是《人说山西好风光》,另一首更有名,叫《樱桃好吃树难栽》:“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如果当年也有“感动中国”之类的评选,这部电影肯定能高票当选。它的导演,也是苏里。


单凭这两部经典之作,苏里已足以在百年中国电影史上踞有一席之地。然而他留给我们的还有《平原游击队》、《红孩子》等。60、70年代出生的人,谁不记得李向阳、鬼子进村的音乐、松井“我要杀他一个回马枪”,以及“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的歌声呢?1996年有一个中国百佳电影的评选,其中故事片80部,《平原游击队》、《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刘三姐》都入选了。那次评选,长春电影厂有17部影片入选。随着时代和体制的变迁,长影已不复当年风光。而苏里也随同长影一起,成为经典的同时,也被封存进了记忆。


苏里是一个安徽人,但电影使他和山西、广西、河北更多地联系在一起,他总能抓住一方水土的神韵,把它们雕刻在胶片上。他的影片时代特色非常浓郁——也许是太浓郁了,使观众常常忽略了他的个性。正因为他和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人们才会在潜意识里,把他当作早已“离去”的人。钱钟书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这话或许可以拿来替我们对苏里的态度辩解。于是这个给几代人创造了最美好回忆的人,悄悄淡出了人们的记忆。斯人已逝,假如你看到“电影传奇”系列重现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平原游击队》《红孩子》时仍然会被打动,那就是对他最好的评论和回忆了,即使你从来不知道他的名字。


相关链接: 贾樟柯 向阳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