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纪录片是最主观的客观纪录

2005-5-15 10:13  来源:DocumentaryOnline 作者:冷冶夫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有人曾对纪录片下过这样的定义:纪录片就是不加主观介入地,用摄像机对人物和客观进行原生态的纪录。于是我们就能在部分电视纪实作品中看到,人物行踪和一些现实事件被原汁原味地复制下来了。有一个典型的例子:片子要反映(纪录)理工大学杜教授一心钻研科学研究的事。片子开头只用了4个画面:摄制组走进理工大学,镜头一路跟拍到杜教授家楼下,又从一层跟拍到五层。然后编导敲503房间的门问道“杜教授在家吗”?老伴开门回答“老杜在教研室呢”;第二天,画面重复跟拍到杜教授家门前,编导敲门问道“杜教授在家吗”?小保姆隔着防盗门答“杜老师在教研室”;第三天,画面仍旧重复前两天的“寻人”过程,到了五层编导再一次敲门“杜教授在家吗”,这回开门的是他女儿“我爸在教研室”。直到第四天(星期六)摄制组才在家门口堵住了正要出门的杜教授……虽然这部纪录片的开头只用了4个长镜头,但时间已经过去了11分钟。当制片人问起“为什么要拿出这么长的时间来表现杜教授不在家时”,这名编导说:“现实生活就是这样,纪实拍摄就是要原汁原味地展现这个过程,否则就不叫纪录片了”。


实际上前三天的镜头,完全可以用一天的画面来完成,剪辑时,打上一行字幕:摄制组连续三天没有找到杜老师。既便是这种冗长、拖沓的“原生态”纪录,我认为也是主观的产物。因为杜老师工作在忙,也不会一天不回家,不吃饭,不休息……所以所谓的“客观纪录”“原生态纪录”都是有选择的,都是主观指导下的拍摄,都是有目的的纪录。


实际上,就纪录片前期拍摄而言,当我们抗起摄像机开始纪录的哪一刻,就参与了作者全部的主观意图。有一个摄制组在云南拍摄当地的古代民居。笔者看到:摄像师的镜头始终在抓拍穿着有当地特点的村民,而对那些围观的穿着“汉化”服装的群众,却不屑一顾。原来,编导和摄像师为了凸现古代民居的久远,镜头在拍摄的时候,尽可能地纪录那些穿着旧一些的、有少数民族特点的画面。实际上,这个村落的穿戴早已“汉化”了,全村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人早就没有了民族服装。


纪录片既然是作品,就不可能没有主观创作的参与。纪录片来源于生活,当我们把这些纪录的生活呈现给广大观众的时候,并不是现实中的原生态,尤其不是完整的客观纪录。编导和摄像师在拍摄片子的时候,就知道我要表现什么,不表现什么。即使是“完全的”客观纪录,也是有大量主观成分的。有一名自称“绝对客观纪录”的作者,把一部几乎没有剪辑的纪录片放给我们看(210分钟),内容反映的是:一名大学生在校园里如何孤独。节目看完后,有人问:他每天还上课吗?宿舍里住了几个人?网吧里就他一个人吗?为什么没有纪录他吃饭和上厕所?真正的、完全的“客观”纪录是没有的。


纪录片属于“非虚构类”影视作品,作者在创作前是没有脚本的,作品的完成是靠现实中纪录的故事或剪辑出来的情节来实现的。因此,开机时的主观选择,是纪录片作者必须要经过的一个创作过程。拍什么不拍什么,表现什么不表现什么,都是由创作者自己“头脑中的脚本”决定的。而“头脑中的脚本”就是作者的思路,摄像机就是跟着这个思路走。比如纪录片《女子特警队》,编导在53人的特警队里,跟踪拍摄了两年,纪录和采访了27名武警女战士。片子剪辑时,作者只选用了9个人的素材。等到片子完成播出时,我们看到的获奖节目《女子特警队》,只表现了5个人的悲欢离合。


所以纪录片的创作,不仅仅在纪录拍摄的时候需要有很强的主观指导,就是在后期制作的时候,也需要按照作者的思路选材、剪辑、配音、配乐等。这些主观指导下的艺术介入,不是要破坏“客观纪录”,是要使观众看到一个有故事、有情节、有起伏、有人物性格的节目,而不是一盘平铺直叙、客观冗长的画面素材。                


 


相关链接: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