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我和DV的故事

2005-5-13 20:51  来源:fanhall.com 作者:阿德的故事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对于一个喜爱电影的人来说,能够投身于电影创作永远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所以当DV这种现代高科技产物一经出现,便引起了我足够的兴趣,无奈学生时代资金有限,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学校搞DV大赛时那些有钱的爷们拿着个机器在身边拍来拍去,不时还传来两句让人受不了的演员对白。那段日子,我天天泡在图书馆一楼的报刊阅览室里,看《世界电影》和《电影世界》,还有《艺术设计》里对最新的DV电影人和电影作品的介绍;要不就是在社科阅览室里看一些电影书籍,吕新雨的一本关于纪录片著作《纪录中国——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让我对纪录片的一些发展历史和轨迹有了进上步的了解,而在这之前我只知道吴文光,仅看过《流浪北京》和杨天乙的《老头》。之所以要提到纪录片,是因为我个人认为DV最好的创作方式就是用来拍纪录片,当然这也许和我第一次用DV拍故事片时产生的失败和挫折感多少有些关系。
   去年3月,我到北京来找工作,花了两个星期跑了几十个招聘会投了数十份简历没有任何音讯,失落之余准备到广东去做销售(虽然那时很多风声说广东很多人骗大学生去做营销,可我固执的认为自己不会被骗),就在东西都准备好了出发的前一天,女朋友让我去北影查一下考研的分数,本来我是不抱什么希望的,结果跑了一趟倒真的过了初试,欣喜的我决定留在北京准备复试,我在朝阳的四惠租了个旧房子,把自己从武汉搬来的电脑打开,每天沉浸在影像世界里,早晨起来,我看一些像黑泽明,大卫里恩这样的大师的作品,因为镜头语言和剪辑过于追求完美,他们的片子通常比较闷一些,所以选择早晨看最好,下午就看港片,那时北广后面有几个碟屋藏有不少港片,我经常是一天租了三四张,当然银子也花了不少,要知道武汉是一个月交50元钱就可以看100张碟啊,这边租一张就要2元,晚上我就看小说,那时的生活单调而又充实,常常是几天下来一句话也说不上,偶而女朋友会过来,但离得太远平时也甚少见面,中午我自己做饭,大部分时候都在煮面吃,有时在屋里呆闷了会出来走走,会遇见一些事,会想起一些人,心里出奇的平静,甚至四月份奶奶的病危消息传来,我也没有过大的反应,收拾好必备的行李,还了昨天租的碟,跑去找同学借钱回家,在公交车上,我担心奶奶会突然离我而去,眼泪在黑夜里开始流淌,到了火车站父亲又让我别回来说病情在好转,我就回家了,第二天早上父亲又打电话来说,奶奶不行了,赶回来见最后一面,几经波折已让我麻木了,到家后我显得异常的平静,奶奶说不想死在医院里,家里人便把她带回了家,靠氧气瓶在支撑着最后的生命,当二伯在她耳边说我来了的时候,她的眼泪流淌了下来,二伯也哭了,说她的脑子的血管已全部破裂,眼睛不转,身体也不能动了,和植物人没区别,但她潜意识里知道我来了,所以她哭,那是她在这个世上的最后一滴眼泪,为我而流。


   最终我没能通过复试,我的北影之梦也彻底破灭,虽然过后的日子也想过再考一年,朋友也说要让我坚持,可我最终选择了工作,我想过无数个理由不去考北影,最终归结于一个理由,我害怕明年又考不上。


   本来想写DV的,却讲了一大堆无关紧要的文字,这不是我能控制的,因为记忆里这此东西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着的。虽然没有考上,倒是得到另一个好消息,我在学校论坛上一篇名为《我在洪山广场的三天三夜》的文章被选上要拍成校园DV。


   如果说在开拍之前我有过种种的设想,包括这个镜头在哪拍,取哪个角度,演员要选什么样,那么等到真正的落实的那天,摄影师给了我一记闷棍,夜景不好拍,能不能把剧本改成白天的,无论我如何跟他解释我并不注重画面的美观,只是想拍一个纪实的东西他却始终坚持他的观点,结果是我放弃了拍这部作品,没办法,机器是他的嘛:(,开始创作另一个剧本。


   这段时间突然对吴虹飞和他的幸福大街乐队感兴趣,每天在机房做论文的时候不停的听她的歌,特别是那首《小龙房间里的鱼》,让我有种想拍成电影的冲动,正好那时女朋友一篇关于她之前一段恋情的短篇让我很有感触,然后便是我决定将两者结合,写了一个分场景剧本的初稿,交给学校里的那些组织拍摄者看的时候,她们也没有什么意见,其实我也知道她们并没有认真看,对于她们来说,有东西拍就是好事,无所谓了,对于这类事情我早就看开了,毕竟主动权不在我手里。


   我的剧本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故事:鱼是一个外向热情的女生,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上了小龙并被这个男生所吸引,于是她开始追求这个并不认识她的男生,如果我说这是个悲剧,结下来的故事大家就都猜得出来了,小龙不爱鱼,在一次次的失败和挫折后,鱼决定放弃对小龙的爱恋,最后的结局我是这么写的,鱼抱着她
叠给小龙的星星站在武汉长江大桥上,将它倒入水底......然后在一次聚会上她遇上了另一个男生,这个男生在影片开始鱼对小龙相见之前就先骑车不小心撞到过鱼,而且在影片的高潮鱼送小龙星星的段落中也曾出现。


   故事可以说是了无新意,但我更多的是想从细节中把握好这个片子,就像岩井的《四月物语》那样,如果能有一个段落能拍好我都心满意足。


   几个主角是在网上招的,男主角是我第一个约见的男生,彼此都很有好感,便确定了合作,后来我才知道男主角的前女友因为参加这个剧组上一部电影的合作被同时演出的一个男生给追走了,唉,世事无常。女主角的选择上几乎找不到让我心动的,但我也绝不会让女友来出演,结果是阴差阳错了找到了我大学里的初恋曾经把我甩了并让我痛不欲生的一个女孩来演,从她甩我到现在来拍我的DV电影,几年里我们几乎没有说过什么话,也没什么交往,但再次相见,她依然让我心动,当然我也知道一切都回不去了,也好,大学里爱过的两个女生,都成了我电影里的灵魂。


   那些夜晚,我和她一些排练,讲述着未来,但不谈及从前,我越来越觉得这部电影能拍好,因为我的感觉越来越好,我们自己陶钱去买服装,我们有空就排练。


   一切似乎都朝我预料的方向发展,结果上天给了我第一道闪电,摄影师回老家,影片推迟拍摄。第二个打击接着到来,女主角工作的事已敲定,要提前离校。摄影师回来了,导演找来了另一个女生来演,说实话尽管她很努力的表现自己,可我没有任何感觉,我已经有想放弃这部电影的想法,但毕竟一切都准备好了,不能意气用事在最后关头退缩。


   我们开始了第一场戏,是在图书馆后的那条小道上,名义上我是编剧,可实际上我却操纵着整个现场,原来的导演退居中二线做场工,这是必然的事,因为她连我的剧本都没读熟,布置了一下基本的道具后,我决定从远景来拍两个主角相遇这场戏,但摄影师非得要中景,矛盾便产生了,而且我希望镜头能固定,但摄影师想移动,按我的想法,摄影师应该按导演的思路去掌镜,但从摄影师看来他在这方面明显更擅长,最后只有我妥协了,开拍后,为了使场面调度更为丰富,我扮演了一个小配角在镜头时不停的和男主角说话,这样也多少可以让镜头内的运动不过于沉闷,然后女主角但出场了,她居然笑了,停!重拍!就这样反复拍了几遍,第一场戏总算是搞定了,基本上还是满意的。


   第二场戏是在女生寝室拍的,是女主角给男主角打电话的一场戏,原来我想拍女主角的手部运动以掩盖她面部表情的不部丰富,但真正开拍时,镜头内其它演员的运动明显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我们改为中景,再后来,我们让演员自由发浑,台词也不用背了,能用词达意就行,我们发现这样效果很好,我甚至觉得她们的表演像贾樟柯里的那些业余演员一样出色。


   好了,这是这部电影最初的两场戏也是唯一的两场,后来,大家都没时间,我又快毕业了,等毕业了想拍时演员又回家了,导演说让我七月份回头来拍,我却在中途去了深圳,无论怎样,这部电影的拍摄中我已经学到了一些对我来说很有用的东西,至少我们开始了,虽然没有很好的结束,但这不是我能控制的,做电影肯定不能像我这样,我要走的路还很长,多看好的电影,去生活中挖掘更多的细节,我想,这篇文章只是一个电影爱好者纯粹的杂谈,里面涉及的东西都只谈到了些表面现象,没能更好的深入,希望大家喜欢。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