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国产低成本影片一点阳光
大学生电影节还在继续,伍仕贤导演的《
一方面是我们的观众和市场在迫切地呼唤优秀的国产电影,另一方面却是一部很受年轻观众欢迎的影片因为发行问题而无法和观众见面。这其中的问题所在,不得不让我们和导演一样感到无奈。一部影片的发行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怪罪于发行商担心这部片子不挣钱,毕竟对于发行公司来说要挣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对于像《
结果《
对于目前的国内电影市场来说,档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影片票房的成败。具体到国内的电影档期,我们可以看出经过几年的培育后,现在已经有了明确的贺岁档和模糊的暑期档,而包括五一、十一这两个有点略显畸形的全民性长假也开始成为电影发行公司新的战场。而之所以大家会在这些时间内挤成一团。从最近几年的国产电影票房来看,目前国产电影的票房基本上被三四部大制作影片吸走大部分的票房,最后剩下很少的一点让剩余的国产电影打得死去活来。
解决这样的问题显然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但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不能眼看着决定国产电影未来发展方向的这些青年电影人就此困死在市场中。如同《
如何鼓励和扶持更多的新人新作尽快在市场上接受观众的考验,会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毫无疑问的是,只有在市场中成长起来的新人,才能尽快地接受和运用市场的规则来改变电影本身。如果没有一个商业化的电影市场作为基础,任何个人化的表述都会成为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