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好纪录片是怎样诞生的

2005-5-10 18:33  来源:新民周刊 作者:黄 祺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最早在电影院播放的“新闻纪录片”是中国纪录片的前身。电视普及以后,专题片曾风行一时,《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专题片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谈资,配音演员陈铎的声音也成为人们模仿的对象。但90年代初纪录片《望长城》的出现,终结了充满散文意味的专题片时代,中国的纪录片人开始反省,过去专题片模式似乎远离了纪录片的核心精神。
  
   《望长城》成为中国纪录片史的转折点,片中同期声、长镜头等等纪实手法的运用,被认为是真正的纪录片的标志,当摄影机跟随主持人在狂风卷起的黄沙中行走时,镜头的不稳定感带来的真实感,让中国的纪录片制作者找到“解放”的感觉。时至今日,纪录片成为中国电视制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品种,有人说,都市人可以不看故事片,但必定会看纪录片。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视节上,纪录片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4000万美元和8000人民币:金钱的作用力


  如果你没有收藏《迁徙的鸟》碟片,你绝对不能算是一个纪录片的爱好者。2003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的法国数字纪录片《迁徙的鸟》进入中国。这是一部真正的“大”制作纪录片,耗时4年多,有600多人参加拍摄,景地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记录胶片长达460多公里,动用了17名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和两个科考队。在法国,3个星期内有250万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影片。而它的耗资也是史无前例的:4000万美元。


  《迁徙的鸟》可以代表世界纪录片制作的最高水平,就算你不关心自然,你也会被精美到极致的画面所吸引。中央电视台《见证》栏目制片人陈晓卿说:“《迁徙的鸟》已经成为法国的名片,所有的法国价值观都可以在这部纪录片中找到,包括他们对自然的态度,对世界的看法,他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把纪录片做到完美。”


  《迁徙的鸟》在中国各大城市上映的同时,另一部纪录片也正在上海热播。一个平常几乎不看电视的上海公务员说,她那段时间尽量不加班,只为回家看《婆婆妈妈》。


  由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纪录片编辑室》制作的12集电视纪录片《婆婆妈妈》再度引发了普通观众对纪录片的热情,对于普通市民来说,看《婆婆妈妈》,就像在看镜子中自己的生活。


  《婆婆妈妈》的编导吴海鹰告诉记者,这部纪录片前后花费一年时间,制作费用大约不到10万元,这个数字与《纪录片编辑室》的其他节目相比,已经算是“昂贵”的,平常播出的30分钟纪录片,成本大约只有8000元人民币,花费主要是吃、住、行,有时还包括电费、劳务费和场地费。


  国家地理频道(国际)常务副总裁史伯恩把纪录片分为三个种类:一类是适合全球观众收看的纪录片,这种纪录片往往制作费用很高,它需要高收视率来支撑制作费用。《迁徙的鸟》应该是这种纪录片的代表。


  第二种是本土纪录片,这一类纪录片针对本土市场,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相通的地方播出,表现观众熟悉的场景。


  第三种是时下最流行的形式,制作者只为表达自己的看法,不针对观众


  的需要,任何喜爱拍摄的人只需要自己的摄像机,在自己的苹果电脑上就可以完成。这样的纪录片费用更低。


  按照他的分类,像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Discovery)制作的关于动物、考古、探险类题材的纪录片,由于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水平,目前中国的制作力量还不能企及。国内的一流纪录片,大多还是属于第二种的本土纪录片。


  有业内人士认为,不能仅仅因为大题材纪录片数量少、水平不高,就断言中国的纪录片整体水平不高。上海纪实频道《纪录片编辑室》制片人王小龙很反感有些媒体做出的“中国纪录片水平远远低于西方国家”的论断,他认为,在国际纪录片比赛中,中国纪录片取得的成绩足以让我们骄傲。


  史伯恩去年参加了在成都举行的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在观看了很多中国的纪录片后,他评价说,中国本土导演能够拍出很多有中国特色的优秀纪录片。中国之所以缺少自然科学类的纪录片,是因为自然科学题材的纪录片需要很高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他说,成都有人拍摄了一部关于猴子的纪录片,花了半年的时间,对于一般人来说,这已经算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


  另有一些制作人认为,必须正视中国纪录片制作在资金水平和技术水平上与国外的差距。吴海鹰说,如果上海电视节上设置十个纪录片奖项,而英国BBC有十部纪录片参赛的话,这十个奖项都将被BBC捧走。中国的纪录片还停留在“选题制胜”的阶段。制作大题材、大制作的纪录片是他和其他许多纪录片编导心中的梦想。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小题材的美丽


  当王刚配音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广告语响起时,我们习惯地开始走进某个平常人的悲欢离合或者生离死别,在真实而又普通的百姓故事里,每个观众都在寻找自己需要的慰藉。


  叫好又叫座的《婆婆妈妈》就是在琐琐碎碎的日常生活中,展现了社会大背景下的现实矛盾。在此之前,《毛毛告状》《德兴坊》等等让观众念念不忘的纪录片,都采用了关注社会个体,讲述个人故事的方式。中国纪录片在国外参赛时,人文题材的小故事作品也最为外国评委青睐。不管从“叫好”的角度还是“叫座”的角度,小题材纪录片似乎都占据了当前纪录片的大市场。


  在中国,只有当纪录片栏目出现后,普通人的纪录片热情才真正被激发。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编辑室》曾经创下36 %的收视率,全国第一个纪实频道——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至今仍然坚持着纪实节目的创作和播出。


  纪录片栏目的出现无疑大大推动了纪录片的发展,但陈晓卿认为,对于纪录片来说“栏目化是一把双刃剑”,栏目为纪录片提供了一个出口,有的纪录片在业界已经很有影响了,但如果它没有与观众见面,也是不完整的。但是,纪录片的魅力就在于作者的个性特征和非政府的立场,如果要把它当作公共物品在公共媒体中播出,个性会被减损,所以,不少纪录片在播出时已经妥协。


  另外,纪录片节目与一般的节目不一样,必需长时间的拍摄周期和编导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但是,电视台用管理其他栏目一样的方法管理纪录片栏目,考虑到操作的便利,选择小题材成为必然。


  《见证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
eHOXIthPCYhhgWM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