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给DV一点宽容

2005-5-10 12:26  来源:人民网 作者:冷冶夫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也许是DV普及的速度过快,也许是过多的DV大赛,使DV节目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一些电视台开始把DV节目列入播出的视线。今年以来,我连续收到几家电视台的委托约稿(约DV纪录片)。兴奋之余,推荐了30多部短片给了4家电视台。可是反馈回来的信息却不尽人意:2个节目合格,7个节目可以考虑,但要“大动手术”,其余的节目都被“枪毙”了。当我把电视台的改动要求通知作者的时候,只有一个作者回复,“抓紧时间改”,其余的DV爱好者多以学习时间紧,没有设备,被摄者出差等理由推脱掉了。
  那么是电视台对DV纪录片的要求太苛刻呢,还是DV作品就是难登大雅之堂?为此我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比较广泛地了解了电视台的审片要求,和DV作者的心里想法。感触颇深:


电视台说:节目要突出主题有一定思想性
DV人说:我们只纪录人和事很难找到思想


  有一部叫《蹭课》的DV短片,纪录的是某学校的一名大专委培生,为了在短时间内多听几节课,经常溜到本科班和研究生班听课。有时学校高薪聘请外教讲课,需要买票听讲座,他也想办法不花钱“混”进去……
  电视台看了这部DV节目后,第一个感觉就是选材较好,纪录的几个故事也比较完整。但问题是“只纪录了这名同学想尽办法混课,没有挖掘出这名学生为什么这么刻苦学习”。电视台的意思是,最好在下面几个方面挖一挖:能这么刻苦学习的学生,要么是有远大理想,要么是珍惜家里的上学钱,要么是在寻找自己将来的定位。当我把这个意见反馈给这名DV爱好者(学生)的时候,她说:混课的同学没有什么更多的想法,他只是好奇,觉得给大专班上课的老师不好,给高学历学生上课的老师肯定都是“好老师”。
  一方面需要“挖掘思想”,另一方觉得纪录了故事就可以了,没有什么思想可挖。所以这个节目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笔者认为双方做的都没有什么过错,问题出在电视台是宣传部门,播出的节目要有主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意义;而DV作者往往只注重人和事本身的故事纪录。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学生作者,他们的作品不可能象工作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专业记者那样,有很强的政治敏感性,善于提炼,善于抓主题。所以DV不是TV,DV人的作品有它固有的特性,有它观察事务独特的视点。主流媒体在审看他们节目的时候,尽可能地从DV的视角出发,这样就可能使DV的创作和播出,有一个更广泛的空间。


电视台说:播出的节目必须声音“干净”
DV 人说:我们没有录音设备声音难“清”


  在推荐给电视台众多的DV节目中,因为“声音处理的不好”而退回的节目占了20%以上,仔细分析退稿的原因,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一部纪录片,如果声音嘈杂,观众怎么可能看得下去呢!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电视艺术的欣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这种纪实性节目,要求现场同期声必须“清晰”。可是我们在来看看DV作者手中的“武器”:只有15%的人能够使用上SONY150以上(包括同等指标的佳能、松下)的DV摄像机,绝大部分DV爱好者还使用的是“掌中宝”和“一把抓”。
  有一部纪录麻雀“生儿育女”的7分钟DV节目(素材39分钟),作者是一位67岁的老人。他把儿女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掌中宝”,用来参加DV大赛,拍摄了一部起名为《哺育》的短片。从节目的整体来看,画面的构图和麻雀的孵蛋、喂养都纪录的较为清楚,“毛病”就是声音太杂乱。查其原因,是老人家住在楼房的3层,拍摄的是楼下四合院的屋檐,而四合院的门外就是一个小自由市场。作为DV爱好者的老人,本来就不关注(不知道)声音的重要,在加上“掌中宝”本身的录音效果就差,所以几乎听不到鸟的叫声。尽管这部DV短片,在大赛中得了“新人”奖,但距离播出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象这样的作品,理所当然地被电视台“枪毙”了。
  现实生活中,DV人拍摄这样的纪录片不在少数,这里即有拍摄者不注意声音的情况,也有小型摄像机本身录音效果差的问题。笔者认为:DV作者拍一个作品非常不容易,象《哺育》这样的7分钟短片,电视台完全可以把它“救活”:把嘈杂的背景声音压低,配上清脆(干净)的麻雀叫声……只要电视台的编导们用用心,象这样的作品是能够达到播出水准的。
  实际上换位想想,电视台的专业人员拍好这个节目也不容易。使用吊杆(大炮)话筒,会把麻雀吓跑,用(专业摄像机)本机话筒的声音能好一些,但也必须进行后期处理。所以我想,电视台在审片的时候多给DV一些宽容,现实生活中再帮他们一把,DV人的很多作品,是能够走入大雅之堂的。


电视台说:我们需要一些新闻性的DV节目
DV 人说:我们的视角只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在退稿中,我听到更多的是鼓励的声音,其中有一句话,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是这样讲的:告诉作者,下次尽量给我们拍一些有新闻性的专题节目,稿酬优惠。原来,有不少电视台把DV节目放在新闻板块中播出(3-5分钟),他们希望DV拍摄者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社会新闻。因此一些没有新闻性的DV短片,就被放在了一边。
  有一部叫《打工去》的纪录片,大约有9分钟。纪录的是黑龙江省鸡西市农村的一个打工妹,只身一人来到辽宁大连,当上了一名洗头工的经历。由于拍摄的环境是夏天,投稿的时间是冬天,所以电视台要求作者重新补拍一些冬天的镜头,以增强节目的时效性。尽管这名DV爱好者不太情愿,但为了在媒体上播出,还是重新买了火车票,借了DV机,花了大约五百多元钱的旅差费,完成了“任务”,达到了电视台播出的要求。
  实际上,我们细分析一下补进去的几个冬季的镜头,就会发现意义并不大:
  镜头一:DV拍摄者在开机的情况下走进了美发室。“娟子,你在这里干了有半年了吧?”
  镜头二:“昌哥来啦!”娟子在给一位男士洗头。镜头有目的地摇到她身边的一个取暖炉子上。
  镜头三:“大连比你们那暖和多了,你来了有半年了吧?”
  镜头四:“五个月”。
  镜头五:娟子在给男士按摩头部。
  后面的情节,就是通过娟子冬天按摩头部的镜头,叠出娟子夏天干活的镜头,然后就是直接编辑原片。我初略地算了一下,冬季的镜头一共用了5个,时长不超过43秒。这样的改动,对于纪录片来说,的确在时效性和时间跨度上有了“厚实感”,可是作为纪录片的主体部分――节目本身的故事并没有增加,片中的可视部分仍然是“老样子”。
  笔者认为,如果是电视台的记者编导这样做,完全是应该的。可是作为DV人拍摄的作品,就不一定向他们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除了DV爱好者没有主流媒体记者那样的新闻(时效)敏感性外,他们在拍摄经费上也都是“个人掏腰包”,有的连DV机都是借的。正如有位DV爱好者所说:拍时效性专题片那是电视台的事,我们不是专职记者,我们只关心和纪录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


  前天,我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宿舍里看到了这样一幕:一名大四的学生,为了完成一部10分钟的DV纪录片,正在艰难地上字幕。由于他的电脑程序太慢,每打到画面上一行字,都要“生成”2分多钟。他就这样整整干了一个通宵。
  对于广大DV爱好者来说,他们多么希望所拍摄的人和事(作品)能够在电视台播出啊,他们为此付出了专业人员想像不到艰辛,克服了专业人员想像不到的困难……他们制作一个节目实在是太难了!
  给DV一些宽容吧!


相关链接: DV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