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 纯情已无葬身之地?
如果我是一个家长,或者一个老师,我会推荐我的孩子和学生去看《
因为,这部电影不光告诉我们关于爱的甜蜜、爱的危险、爱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对爱,还保有一丝纯净的希望。
房祖明和薛凯琪扮演的一对中学生情侣,单纯而热切地相爱了。少年情动,结果女孩子怀孕;为了逃避家庭的压力,两个少年私奔至一个渔村,男生在外面做散工挣钱,女生在家里准备把孩子生下来;当然影片的最后,双方的家长和孩子都取得了和解,少年回到了家庭,同时也和他们的孩子一起,等待着未来。
将剧情抽丝剥茧之后,似乎这只是个描述青少年早恋的老套故事,但是,我却被这部电影深深地感动。这决不是一部简单俗套的电影,它所描述的人物和他们对待感情的方式,值得我们仔细思考。
先来说爱情。我以为本片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让我们看到爱情原来可以如此单纯,如此真诚。家富和若男的相爱,就如同阳光下两颗露水融合在一起,晶莹剔透,不掺一丝杂质。这里要得力于两个主人公的恰当形象和出色表演:房祖名就演技而言终有一天要超过乃父,而薛凯琪的清丽可人也充分表现出女主角对爱情的纯真向往。
两个青春少年,春心萌动,相互爱慕,他们甚至不懂性,不懂爱,不懂得什么是男女之事,他们就是喜欢对方,发自内心的爱——这样的爱,本应该是天地间最真实,最本质,最高尚的爱。这样的感情,不带任何附加值,不受任何非情感因素的干扰,简单、直接、直指人心,无可救药。自古以来多少文学作品都在描写这样的感情,可是,几乎所有的艺术作品中,这样的感情都是不得善终的。刘兰芝上吊死了,杜丽娘思春死了,梁山伯生病死了,林黛玉咳血死了……这些形象的命运一遍一遍地强化着这样的观念:幼稚的爱情一定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这就是我们在艺术作品中可以发现的悖论:我们承认爱情是引人入胜的美酒,但是喝了这杯酒的人,一定会被毒死。
因为我们无法仅仅凭感情而去做出选择,因为我们一定要与生活妥协,因为我们的心灵不再年轻,所以,孩子,放弃你所有对于纯真与美好的憧憬,回到现实中来,否则,总有一天你会后悔!
这就是我所受到的和我可能将对下一代所实施的教育,在“成年人”而言,所有年轻而冲动的爱情,永远是幼稚和愚蠢的表现。甚至,让我们扪心自问,你我还相信这世间依然存在着真爱吗?
而《
这样的坚持与纯真,也许让许多人嗤之以鼻,但是我要说:和他们相比,的确,我们成熟了,世故了,理性了,我们不再相信那些“幼稚”、“荒唐”的爱了——可这是否是另一种可悲。
消灭内心深处的最后一点天真和美好,就是我们成熟的代价。
但是,导演没有空洞地许诺给他们幸福,就如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这样的故事一样,他们历尽艰难,吃尽了苦头。若男大着肚子在家做家务,还只能吃罐头和泡面,但是她却相信自己始终是爱着家富的;家富在建筑工地上打工挣钱,扛砖头,送煤气罐,以十几岁的肩膀承担起一个男人的责任。
他们不回避,不逃脱,并为此付出代价。这世上有太多这样的男人:曾经有一个女孩让你喜悦与满足,你却给她带来了一生的痛苦,你是怎么做的?是不是也和影片中他们开始的决定一样,去堕胎,甚至回避,逃跑。
他们没有选择堕胎——因为人无权如此轻易地就毁灭另一个生命。据资料显示,每分钟全球有十个未成年少女堕胎。我相信,每一个在手术床上忍受屈辱与痛苦的少女背后,都有一个甚至更多不负责任的男人。
这是本片又一个重要的启示:它告诉那些享受爱情甜蜜的少年,爱是浪漫美好的,但爱也有危险,有苦难,作为男人和女人,你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最感人的一场戏,是家富的父亲在田埂上对着儿子哭喊着:你凭什么让人家陪你受一辈子苦!?
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编导的一点矛盾:他希望唤醒我们心中对真爱的信任和向往,但是又不得不承认,现实与理想总是会有所抵触。
爱情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但是,我们都知道在生活中需要面对什么。
可是,因为生活的漫长和艰难,而放弃对心中那一片纯净天空的渴望,却是人生更深切的一种荒凉。
不能因为要活下去,就得让纯真和美好从此死无葬身之地。
《
看到很多评论,或认为此片荒诞不经,或认为对于青少年有反面作用。但在我看来,恰恰相反,《
还是那句话,如果我有孩子,我有学生,我要向他们,以及所有的朋友,推荐这部电影:无论你年龄多大,无论你是否经历过什么,即使这世界注定让你沮丧,但是你的心里,一定还要保留一份对美好与纯真的向往,并永不放弃地坚持下去。
相信一个在内心深处还保有一份对纯真爱情的信念的人,在他的人生中必然要比别人多一份从容和美好。
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