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张晓舟:就算又报考了一回爵士资格证吧

2005-4-20 0:09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晓舟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爵士音乐节不可能凭空而来,正如创造摇滚史的有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创造爵士史的有蒙特勒音乐节,也有Ronnie Scott’s、Birdland等等爵士俱乐部。新天地和中山公园搭起的只是一个流动的节日,帐篷始终要拆掉,爵士还没有牢牢地扎根,要从“爵士周”到“爵士年”,还任重道远。


  Diana Krall直到翻唱三首老歌(Nat King Cole、Joni Michael和Tom Waits)的时候,似乎才渐入佳境,Nat King Cole才终于激起全场最激烈的掌声乃至喊声,而Joni Michael和Tom Waits他们就没有多少反应了。与其说中国乐迷偏爱老爵士还不如说他们的品位太古老,而Nat King Cole其实是通过王家卫《花样年华》才普及开来的,正如《重庆森林》一曲《California Dreaming》曾让小资们满大街寻找“妈妈和爸爸”。去年10月Herbie Hancock来上海,有记者问他是否认为Nat King Cole和Louis Amstrong是最伟大的爵士音乐家。Herbie Hancock的回答可想而知,他说在Nat King Cole和Louis Amstrong之后也有很多伟大的爵士音乐家。

  去年第一届上海爵士周,我在一家杂志的长文念念不忘Miles Davis,然而杂志给配的照片却是我压根没有提到过的Louis Amstrong。Louis Amstrong和Nat King Cole之所以在中国名声最响,除了他们足够古老,另一大原因是他们都是张嘴唱歌的,中国人喜欢把音乐会说成是“演唱会”,与其说是热爱声乐胜过器乐,还不如说我们是天生的K歌之王。

  记者还问Herbie Hancock知不知道和平饭店的老年爵士乐队,Hancock竟然知道。我估计他是在旅游书上得知和平饭店的老年爵士的,关于“中国爵士”,世人知道的似乎就只有和平饭店的“老年爵士”——或者说“外滩旅游爵士”。

  中国摇滚现在是“中年摇滚”,新一代摇滚还没能全面杀入主流,而中国爵士堪称“老年爵士”,刘元这样的爵士代表人物也没有出过唱片。之所以有“上海国际爵士周”而不是“上海国际摇滚周”,因为爵士早已经成为某种中产品位格调的象征,它暗合了这个国家(尤以上海为标准和代表)现代化、全球化追求。爵士音乐节在中国与其说是音乐文化积累渐进的结果,还不如说是经济发展带动的文化诉求,不是中国爵士乐迷造就了爵士音乐节,而是爵士音乐节造就了中国爵士乐迷,乐迷,仍然是滞后的。爵士音乐节是一种音乐传播的大跃进,它有赖于政府和赞助商的推动。

  Diana Krall在台上恭维上海,把上海爵士节和瑞士蒙特勒爵士节相提并论,但上海爵士节只不过是爵士巨人肩上一岁的小屁孩,它能做的只是学习、学习,普及,普及……而无法奢谈个性。Diana Krall的现场音响之差甚至不可思议。像Tony Kofi、Eric Roche这样的乐手,平常是经常在伦敦Ronnie Scott’s等爵士俱乐部酒吧演出的,爵士早已经成为日常生活,那么在此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伦敦爵士音乐节才能成为超一流的、充满个性和活力的顶尖盛会,好比得先通过层层预选赛,才能有决赛圈的强强对话。

  而中国爵士,只不过刚刚领了预选赛的报名单而已,甚至资格证还没有拿到。像北京CD caf

相关链接: 王家卫     Roche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
ZyDrfuvkpl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