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困扰中国导演的四大问题

2005-4-18 11:00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黄斌、袁媛、朱美虹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问题一:没有相关电影摄制法规


  在中国,没有相关的电影电视摄制法令法规,导致摄制人员无法可依。当电影拍摄也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商品经济,其实并没有完成成功跨越,一切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太多外界因素干扰导演,给他们形成艺术以外的压力。周晓文说:“在国外,比如美国,就有电影法,各岗位权责分明,一开始,投资人、制片人会和导演一起商量,拍不拍这部片子由出钱的人说了算,一旦定了,导演就负责到底,其它方面不会有太多干预。但中国就不行,导演要兼顾各方利益要求,而且提意见的人还特别多,许多时候,在艺术创作中,违反创作规律的事频频发生。如果拍不好,最后全怪在导演一人头上,你说导演压力能不大吗?现在,谁来全面负艺术上的责任,是模糊的。我也不知道中国这方面相关的法律什么时候出台,能不能出台,但我个人认为,如果不出台,中国导演的生存状况就无法根本改变。”


  问题二:中国还是导演中心制


  按理说,现在的中国电影应该进入制片人制时代,但杨亚洲认为,制片人制离中国还有一段距离,由于旧的体制不能一下子改变,中国仍处于导演中心制时代,导演成了个大家长,事无巨细,样样都要管,服装、化妆、灯光、摄像、道具……都得操心。由于分工不明细,导演承担了太多本职以外的冗务,集压力于一人之身。拍摄时,导演又要想着观众,又要想着投资方,还得兼顾让政府喜欢,最后还得通过审查。可谓劳心又劳力。那么,中国导演到底有无必要这么卖命呢?杨亚洲说得实在:“不得不玩命啊,因为不这样付出,你就出不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在中国当导演,必须有一副好身板儿。”


  问题三:投资方总想少花成本多办事


  导演样样都要管,但最终是出钱的人说了算,因此大多数导演心情并不舒畅。因为很多投资人都从商业的角度考虑问题,甚至总是功利地希望花小钱办大事,用最短的时间拍最好的片子。这对导演其实是最大的伤害,既剥夺了他们充分的艺术创作时间,也对他们构成了强烈的压力。


  问题四:中国导演酬金没有保障


  周晓文和杨亚洲都提到,中国导演是摄制组里相对挣得最少的,他们的投入产出比最低,付出最多,却一定不是剧组中拿得最多的人。“甚至有时候还会遭遇拖欠,我认识一个还算拍过不少戏的导演,他说他拍戏拍到今天,就没拿过一回完整的酬金,总是被克扣一些。”周晓文说:“因为导演不像演员,演员是拍摄前拿钱,而导演因为总要等到制作完后期才拿钱,有的老板就会觉得都把你用完了,也就没必要多给你钱了。”杨亚洲非常羡慕国外按小时给导演算酬金,他也感叹中国导演的回报太低,与知名演员没得比。付出那么多,还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也会造成导演族群心理失衡,给他们的心理健康罩上阴影。、


相关链接: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