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大家都来拍短片(中)

2005-4-11 18:07  来源:Fanhall.com 作者:应亮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二、拍摄一部剧情短片的步骤


说到拍摄的步骤,相对来讲,剧情片可能更有迹可循,因为纪录片和实验片的即兴成分终究多了一些,很难说得明晰。当然,有些作者在“个人实验”阶段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拍摄步骤和方法,那就完全不必听我的了。所以,我仅就剧情短片的一般拍摄步骤做些简单的介绍。


 


之一:准备阶段


 


电影厂和商业化操作的惯例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我们拍摄个人短片,却恰恰相反,完全不用脱裤子放屁。


产业化的剧组如果要“筹备”一部电影,那就要经过剧本创作、资金准备、制定计划、挑演员、选场景、分镜头、试片等等步骤。可是,在拍摄个人短片作品的“准备阶段”,那些繁复而刻板的环节都可以一一省略,甚至只有“准备”这一个步骤,并且你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既省时又省力。


 


可以没有剧本


就一个剧情片而言,无论它是长片还是短片,剧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分清楚“剧本”和“剧作”——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创作中,可以没有剧本,但没有一个剧情片是可以没有剧作的。作为叙事艺术的一种——剧情片(故事电影)完成叙事任务有两个途径:剧作是其中之一,而另一个则是视听语言。


剧作的各个元素都是用来叙事的,而电影叙事必须“看得见”和“听得见”,所以,也可以说,在很多时候,电影剧作和视听方案其实就是同一回事。于是,有人提出,故事电影的三要素:第一是剧作,第二是剧作,第三还是剧作,剧作贯穿了故事电影的各个环节——这种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剧作诞生在你的头脑里,而剧本就是最早用来记录剧作内容的“备忘录”,之后是分镜头本、工作台本,然后就是以视听形式存在的素材,再就是剪辑台上的完成片。所以,尤其是个人的短片作品,在其准备阶段,跳过剧本这个环节,也是完全可以的。


那些很在乎剧本的“大制作”,只是为了应付制片人的监督,以及让庞大的剧组中的成员都能了解到拍摄的内容而已。


 


穿着裤子放屁


你可以一边剧作,一边看场景、选演员,并把场地和演员的实际情况结合到片子中去,同时形成一场一场的“戏”,并不断地在脑子里“放小电影”。如果,你把脑子里的“小电影”记录下来的话,那就是分镜头本或者工作台本了。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等你脑子里的“小电影”慢慢地连贯起来,完整起来的时候,你的准备阶段也就差不多结束了。你的案头上已经有了完整的台本或者分镜头本,甚至你已经挑好了演员和场地,甚至你在看景的时候,已经试过了一些机位,录过了一些声音……


如果,你觉得自己还不够全面或者有些事情一个人应付不过来的话,那就还可以再找一些专业上可以帮助自己的人,比如,摄影、录音、美工等等。


我的意见是,人越少越有利于拍摄。有些电影学院的学生特别地愚蠢,拍个短片非要按照“大剧组”的方式来分工,仅仅一个摄影部门就要三、四口人,导演部门居然还要设立场记……一个小短片,一大帮人子人来凑,除了在现场引起围观,拍完了在饭馆里吃吃喝喝比较热闹以外,实在是没有其他的好处了!


等把一些合作者都定下来了,并且已经有了台本或者分镜头本,那么,你只需要再制定一个拍摄计划就行了。这个计划的制定一般由几方面的因素来决定:你的时间安排、演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时间安排、场地使用时间的限制、剧作对拍摄时间的要求、拍摄的难度……


短片,不需要搞笑的场景表和场记单!


 


需要了解


你在选场景的时候,最好选那些利于拍摄的、周遍没有噪音干扰的、光照条件好一些的、并且造型上有些特点的环境。看景的时候,最好把DV机也带去,从镜头里观察场景和用肉眼看是有所区别的;如果你能把麦克风和耳机也带去,那就更好了。


在和演员接触的过程中,你最好能多了解一些他们的特长,比如谁会变魔术、谁会翻筋斗、谁会乐器等等,这些特点在片子里都是可以用的,甚至片子也可以因为这些人物的特点而做出重大的改变。


还有一点你要注意的是,不管是谁,你都要和他们多交流,多讨论,让别人能多了解你的想法,你也能多了解别人的想法。最好逢人就把你的故事复述一遍,这样既锻炼了你的叙述表达能力,而且容易找到剧作的缺陷。


 


短片和“短的长片”


一般来讲,剧情短片对内容的要求就是,能够在越短的时间内,把事情说明白、说精彩,那就越好。故事可以非常简单,但创意要与众不同、要新鲜。


对于短片,我个人比较主张的方式是,人物不用很多,人物关系不必太复杂,时间跨度不要太大,场景变化不必刻意地多,故事只要有一个或者两个转折点就可以了。如果,能把人物刻画好,故事讲明白、讲精彩,能够把你讲故事的目的向观众表露彻底,那就很好了。


我觉得,最不好的短片,就是那种“短的长片”,不着力于创意、叙事和人物,而一味地“求大”,把一个100分钟长片的容量,压缩到30分钟以下的短片里来“说”,这样做,无论对长片或者短片,都是一种损害,因为你使用了错误的方式,浪费了题材。


 


之二:拍摄阶段


 


“大”的摄制组,最热衷的就是这个阶段了。


因为在这个阶段里,参与的人员最多,拍摄的乐子最多,片商花的钱最多,人们挣到的钱也最多,围观的“目击者”也最多,消耗的时间也最多……


居然能够拥有这么多的“最”和拥有这么多的“多”,自然,这个阶段肯定是最荒唐的,毛病肯定是最要命的喽!


 


1、2、3、4、5、6、7……


有一次,一个电视剧组在一幢商用楼的走廊里拍戏,内容很简单,就是拍女演员奔逃的


过程,实在是没有什么难度的。可是,在那条宽不过两米的走廊里,竟然人头攒动,状如赶集,就让我们来数一数,在走廊里,究竟出现了那些人员吧?


其中有,一个导演、一个副导演、一个场记、一个摄像师、两个摄像助理(一个是跟焦员兼机械员,另一个负责跟线)、两个灯光助理(灯光师傅睡觉去了)、一个录音师、一个话筒员、一个化妆师、一个化妆助理(随身带了几张吸汗纸)、一个服装助理(帮女演员翻翻衣领子而已)、一个现场制片(催场的“干活”,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字是:快!)、一个现场道具(他的工作就是,一遍遍地帮女演员捡回高跟鞋)、两个场工(一个提饮水机,一个搬折叠椅和监视器)。


1234567……天啊!现场居然有十七名工作人员,再加上那位女演员,正好凑齐一支足球队的18人大名单。而由他们搬来的各种设备,更是多不胜数,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呼呼呼地来,又呼呼呼地去,真比搬家还热闹十倍。


难怪副导演要在开机前,大叫:安静……


 


假如你来拍这场戏


我想,你应该比他们聪明无数倍,“专业”无数倍。“大”剧组那种又蠢又笨的工作方式,在你这里,终于可以寿终正寝了!


一台DV机、一些大功率的家用灯泡、一支麦克风、一个录音师、一个演员和一个你,最多再有一到两个帮手就完全足够了!在拍摄之前,你已经把镜头分好了,拍摄顺序也计划好了,所以,你根本没必要临场慌乱。而DV机是那么地小,现场的工作人员又那么地少,拍摄内容又是那么地简单,你和你朋友们完全可以做到:轻轻地前来,悄悄地离去。


商用楼可能是你的朋友无偿借用给你的,那你就更应该懂得“夹起尾巴”拍片的道理,尽量不去影响别人的正常工作,更不要在现场“作秀”。你必须明白,对别人来讲,你们的拍摄行为是非正常的,具有侵犯性的。


我曾经看到过,某个电影学院的学生“剧组”借用别人的四合院拍作业,又吵又闹不说,做制片的同学竟然还和住户们大谈什么剧组是“人间三大害”之类的奇怪话题!


我想,这样的情况,绝对不应该在你的拍摄中出现,因为,你要的是拍摄结果,绝不是“风风光光”的过程。


 


副导演可以不要


首先,你完全不需要副导演来处理表演问题。拍摄前,你已经和演员有了充分的沟通,大家都很清楚,这场戏要干什么。而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表演有什么问题,你也能够敏锐地发觉,并且提出来。况且,其他工作人员和演员也会向你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和要求来。


你也不需要副导演来问:“各部门都准备好了吗?”因为,所有的人员都在你的面前,而且他们和你都全神贯注于拍摄本身,如果再这样问,不是显得很滑稽吗?


543……”——这是副导演的另一句口头禅,现在也让它见鬼去吧。因为,你只需要在拍摄前,和大家打个招呼,然后轻轻摁下录制钮,让带子走上几秒钟,演员就可以开始表演了。——瞧,这样有多轻松,还节省了时间和你的口水。


在现场,你比较需要的是类似于制片的帮手,他可以帮你处理拍摄以外的一切事情,减少干扰,让大家都能够集中精力于工作本身。


 


场记也可以去见鬼了


场记的存在,只有一个目的:让后期制作变得更有效率。但是,如果仅仅是拍摄一部个人的短片作品,那就不再需要场记来填场记单,打场板,记台词,并且由他专门来负责管理录象带了。


为了确保后期的效率,你只需要保证摄象机上的时码不乱,并且在拍摄的同时,随手记录一下内容和时码就可以了(也可以让别人帮忙记,但,绝对不需要专设场记)。


场记单、场记板,都可以不要,仅仅因为制作它们,就要花太多的冤枉钱!


台词,也不需要去傻记了,因为我们用的是同期声!


最后就是保管录象带的事情,那些录象带,尤其是刚拍完的素材带,都是你用一腔热


血换来的,怎么会随便乱扔呢?你一定会象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尽力保护它们的!所以,也不需要别人来帮你保管!


 


你就是摄影师


在“大”剧组里,很多所谓的摄影师已经退化到只会开机和关机的地步了。“好一些”的,最多也只会象照相馆的师傅一样,给演员修修光,再观察一下演员的哪个角度拍起来好看一点,仅此而已。


灯位是由灯光老师傅(“灯爷”)来设计的,摄象机以及一切配件是由机械员来负责的,控制焦点还有跟焦员,摄像带由场记“看管”,移动摄影有专门的Steadicam摄影师或者由摄助推轨道车来实现。而在一般的电视剧里,除了正反拍以外,最多就是“头上”和“尾巴”上的两个大景别,可能“中间”再插上那么几个,以此来调节所谓“节奏”,这就是所谓的视觉语言,就这么简单了!


于是,摄影师的工作变成了最简易的劳动,只剩下了开机和关机,以及照相馆里的人像摄影了。


在这个时候,DV出现了,它把创作的权利又重新交还给了持摄象机的你,它就是你用来谱写视觉语言的笔。景别的大小、光调的确定、运动还是固定、焦距的长短、色彩的设计、拍摄的角度……都由你说了算,你是“影片”的负责人。


作为一名独立制作者,我希望,你在一开始就掌握所有视觉语言的内容,不要只会开关机,或者总是去依赖别人。


 


“灯爷”可以下岗了


“灯爷”是电影技术革命以后,莫名其妙残留下来的老古董。


50年代,苏联电影专家给梅兰芳大师拍摄记录片的时候,要用几盏10K以上的聚光灯,才能让胶片正常感光,拍得梅大师和现场的工作人员热汗直流。


可是,刚到70年代末,《天堂的岁月》里,就已经能用高感胶片记录下被篝火照亮的人脸影像了!


随着电子影像技术越来越普及化,灯光技术变得越来越容易掌握,如果仅仅只满足感光的要求,那是非常轻易就能做到的。


在今天,拍摄数字影像,就完全没有必要用几盏1.2K以上的聚光灯,把走廊或者房间打得“满堂亮”了!一方面,是因为数字影像对低照度拍摄的要求不是很高,另一方面,是因为“满堂亮”违背了起码的生活经验——无论是走廊还是房间,一般都是一个有明有暗的空间,有受光面,也会有光线的死角,最好不要用高功率的电影灯把空间的质感破坏掉。


为了保证起码的照度,可以用几个大功率的灯泡来提高景物亮度,如果嫌光质过硬,那用几个纸灯罩就能够解决柔光的问题了。另外,将现场的现有光源替换成大功率的灯泡,这也是一种保证基本照度的方法。


 


录音是关键


“大”剧组还有一个毛病,就是“聋子”特别多,似乎电影、电视剧播出的时候,只有画面,观众是听不到声音的。其实,是他们自己听不到声音!


电影的语言是“视”和“听”的语言,没有录音,忽视录音怎么行?


“大”剧组里拍打电话的戏,往往喜欢安排副导演在镜头外面给打电话的演员“接词儿”。一般情况下,好一点的录音师遇到这种情况,马上就会提出抗议,因为副导演“接词儿”的声音和同期的环境声重叠了!——这是个多么显而易见的问题!但,那些没长耳朵的导演往往会对录音师的抗议提出“抗议”:这有什么关系,还让不让拍了?


每到此时,咱们老实的录音师们都会忍气吞声,配合导演和制片继续拍摄下去。


我想,你应该是个听觉健全的人,所以不会犯这种错误。而且,做录音的可能就是你本人或者你的朋友,你们之间,一定会有良好的沟通,达成科学及美学上的正确认识。


如果条件简陋,没有调音台,那只需要一个好一些的麦克风,可以直接插在摄象机上,也比随机的话筒好。如果能有调音台,甚至于DAT,那就再好不过了,那样的话,只要操作得当,就会得到专业的音质。


最好能有一个朋友来帮忙做些录音方面的工作,他也许不是专业的录音师,但必须对声音足够敏感,而且对工作负责,并且细心。


监听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我们使用的设备都不可能是高端产品,接口、性能不会很稳定,我们只有加倍用心,才能保证质量。耳机可以由帮你录音的朋友来戴,也可以由你自己戴着来监听,这个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但,那位朋友必须要学会用麦克风来收音。


 


“服化道”及其他


服装、化妆、道具,这些都是剧作的元素,都是直接用来创造形象、塑造人物、表达情绪,甚至决定影片整体风格、完成叙事任务的工具。


在你的小“剧组”里,这些工作是可以由大家一同来完成的,多交流、多讨论、多动脑筋是良好的工作方法和态度。除非有特殊的需要,比如鼻青脸肿或者鲜血直流的造型,那就不得不依靠专业的化妆师了。


场工的活也是这样,每个人都是可以做的。在你的“剧组”里,没有明星,没有大导演,没有老师傅,所有的人都是哥们,都是全才,所有的杂务都不是困难,即使搬一下桌子,大家伙都会抢着去干的。


在这样的氛围下拍摄,你完全不会被人事所累,你的精力可以集中在拍摄本身。你们可能为了等待拍摄落日,而耽搁两、三天,也可能为了布置一个房间而花去大半天的时间,也可能为了收录一个你感兴趣的声音,而翻山越岭……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都是你们心甘情愿去做的,都是你们集体的智慧!你们报偿就是,一个理想中的完成片!


本来,很容易就能够做好的工作和拍出的效果,可在“大”剧组里,却非要把问题复杂化,人为地夸张其难度。其实,这么做,只是为了吓吓外行,骗骗投资人,并且为自己挣钱寻找些合理的依据罢了。


有人说,把“无知理论化”,是有些电影理论工作者的坏本领;而在“大“剧组里,把“无能分工化”,则是某些电影实践者们的谋生方略。


你和你的朋友们完全可以“穿着裤子放屁”,最大限度地释放你们的能力,让那些无能的人失业去吧!


 


筹划与即兴


我比较主张多筹划、多做准备工作,而不是到现场去“即兴”拍摄。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习惯而已。


关于这个问题,我只谈我个人的习惯:案头是很重要的,分镜头或者工作台本或者只有你自己才看得懂的“草稿”必须要有,它们可以是一些说明文字,也可以是潦草的画面,反正要准备好。


最好能把拍摄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都想一遍,并想好应对的策略。如果你想到了五个困难,而在现场却遇到了十个,可这总比你只想到了一个要强许多倍。


现场的情况是多变的,不做好充分的准备,很可能会使你的完成片离你的设想很远很远。为了能够让完成片离设想尽可能地接近一些,那只有靠“勤奋”地准备和计划了。如果能认真地准备,那就会化现场的“多变”为优势——利用这种“多变”拍摄出连你也意想不到的好结果来。


这就是认真准备下的“即兴”创作,我个人比较倾向这种方式。


 


之三:后期阶段


 


这是一个让人兴奋而疲劳的阶段:在电脑的屏幕上,你脑子里最初的构想“活”了起来;而一遍接一遍的找剪辑点,调整视听节奏,也会让你筋疲力尽。


一般来讲,剪辑的时间应该是拍摄时间的三倍,也就是说,假设你拍摄这个片子用了一个星期,那剪完这个片子,应该用三个星期才对。而在国内,这种情况往往是颠倒的,剪辑的时间还没有拍摄的时间长。这可能是因为剪辑这项工作太具体而孤独了吧,而且看上去似乎也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以至于没有太多的人愿意去承担它和重视它。


 


决定剪辑的并不是剪辑本身


那是什么呢?是整体的视听方案。


如果有人说,电影的三要素,第一是剧作,第二是剧作,第三还是剧作。那我也要说,电影的三要素,第一是剪辑,第二是剪辑,第三还是剪辑!!!因为“剪辑”同样贯穿了电影创作的每一个阶段和环节。


在你构想的阶段,就会在脑子里“放小电影”,“放”的过程就是剪辑的过程,你必须把光与光、声与声、声与光在脑子里“剪辑”一遍,才能把“小电影”连贯地“放”出来。画分镜头图的时候,也就是在剪辑,拍摄的过程也是在剪辑,每拍完一段,一般还要调整一下剪辑方案,使之更切合拍摄的实际。等到素材上了电脑,那就只剩下“最后的剪辑”了。


所以说,你在一开始就要学会“剪辑”,文学家结构的是文字和段落,你结构的是声音和画面,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接顺”


我已经说过了,电脑上的剪辑,仅仅是“最后的剪辑”,那么,接得“顺”与不“顺”的结果,其实在脑子里或者在纸上或者在拍摄过程中,已经“剪辑”过调整过好几遍了。


要“接顺”,只需要遵循一个原则:想办法把声音之间的、画面之间的、声音和画面之间的剪辑点隐藏起来,不让观众发现。这样做,是为了让观众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影片的叙事层面上,而不受“制作”的干扰,误以为故事和人物是“真实”的,从而“顺”利地进入到影片的假象中去。


这种剪辑方式来自于好莱坞,中国的“影戏”也大概学了一些皮毛,其主要特征为:对人物的动作进行分析性描述、人物的视线要连接、光声、光影和声声要匹配等等。


既然要避免让观众发现制作者的存在,那么“生切”就是必须的了,也就是说,最好不要搞叠化或者其他的剪辑技巧,它们都会妨碍观众“入戏”。


要“接顺”有很多具体的技巧,这些方法通过两个渠道,可以由你去了解和掌握。


第一,   多剪。这没有办法,和游泳一样,在听明白了简单的原则之后,必须要下水,


才能真正理解原则和学会游泳。而剪辑恰恰是最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的,上机时间越长,对你越有好处。(上机前的“剪辑”,也要一遍一遍反复地做!)


第二,   拉片。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看别人是怎么“接顺”的,细致地记下这个段落


中,十几个或者几十个剪辑点,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技巧,认真研究,学以致用。


 


“不接顺”


“接顺”是一种态度,那么,故意“不接顺”,就是另外一种态度了。


同样的道理,“不接顺”画面和声音,也是由前期的构想就开始了的,一直要延续到电脑的剪辑台上,直到片子完成。


对应于“接顺”,“不接顺”也有一个原则:想办法把画面之间的、声音之间的和声画之间的剪辑点暴露出来,尽量让观众明确地看到。这样做,是为了不让观众沉迷于虚假的叙事,有一个客观的立场和理性的认知。


这种剪辑方式也就是作者对电影的态度,是完全不同于好莱坞的,没有把电影当成造梦机,当成影像消费品,而是认同观众的智商,平等对待之。


“不接顺”的一般特征有:人物视线不匹配、运动方向不一致……一切光影、声画和声声关系的不和谐。


当代比较极端的例子是Dogme的系列电影。


 


声音与声音的剪接


在电影里,声音和画面至少的同等重要的,都是体现时间和空间的渠道,而作为结构声音与声音、画面与画面、声音与画面的手段——剪辑,直接地体现了作者对电影时空的认识和处理方式。


我想,比较容易被忽略的是声音与声音的剪辑。一般在正规的制作中,都有专门的声音剪辑师来负责这一块,录音师也是要跟后期的。但是,作为独立制作人的你,一样要了解这一切,至少要具备专业的声音剪辑师的思维。


 


<1>声音的景别


根据视听经验,一般情况下,人眼看到的范围越大,听到的声音就越小,看到的范围越小,听到的声音就越大。


根据不同画面的景别的大小,音量的大小是有景别的。要形成景别,一方面,在拍摄时,麦克风的高度要根据视觉来设定,另一方面,就是后期对音量的调整了。


 


<2>声音的连贯


这是在拍摄现场首先要处理好的问题。举个极端的例子:在音像店里拍摄,如果这场戏不是由一个镜头拍下来的,那就必须把店里的录音机关掉。因为,电影是分开拍摄再组接而成的,如果不关掉录音机,那么,在第一个镜头里,可能是宋祖英在唱歌,可是到了第二个镜头,就有可能就变成周杰伦了!


同样的道理,在拍摄现场,一定要杜绝变化的环境声,有噪音并不可怕(比如,马路上的车流声),可怕的是这个噪音的频率和音量的改变。所以,尽量要挑选安静的拍摄环境,或者在现场尽量保持安静的拍摄环境,如果有噪音,要保持麦克风角度的一致,这样才能让声音连贯,从而不打破时空的连贯性。


假设完成片需要明确的环境声,比如宋祖英的歌声,那就得在做后期的时候,另铺一轨宋祖英的歌声了,才不至于出现声音的中断。


 


<3>声音的衔接


首先是技术层面上声音的衔接。


这都是从“接顺”的立场来谈的问题,目的是不干扰观众“正常”地看片和“入戏”。


比如,上一个镜头景别大,音量小,下一个镜头景别小,音量大,但是,在片子播给观众看和听的时候,听觉上还是要做得让他们“舒服”一些的,如此,就要在声音的信号强度上做些微小的调整。再比如,上个镜头是室内的,下个镜头在室外,环境声的差别肯定很大的,那么一样要做一些微小的调整。


其次是非技术层面上声音的衔接。


声音的元素有四:人声、环境音响、音乐和无声。在电影里,这四者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体。


比如,可以找到一个音高,把人声和音乐,或者音乐和环境声……衔接起来,使之不露痕迹,过度自然。


再比如,可以充分发挥电影声音手段多样的长处,让各种声音同时出现,或者交相更替,从而形成电影声音的交响。


另外,无声也是一种特殊的声音,它与不同声音的排列组合一样可以造成足够表达作者意图的效果,展现出电影的美来。


 


做字幕


要把字幕当成视觉元素来处理,字幕一样具有时间和空间两种基本的存在形式。


颜色、大小、运动、位置……字幕映现的长短、淡入淡出的时间……这些都是供你选择的各种可能。


演职员表和片名需要字幕,对白也需要字幕,不要怕麻烦,最好都能漂漂亮亮地打上字幕,这样不仅让你的片子看上去比较正规,而且,如果对白录制得不太清晰,那正好,对白字幕可以稍做弥补。


如果你觉得自己片子还不错,甚至可以拿到国外去参展,那就千万不要犹豫,加上英文字幕就可以了。


另外,需要提醒一句的是:字幕最好加上黑边,这样,如果衬底的画面很白,也不会导致观众看不见你的字幕。


…………………………………………………………………………………………………


以上介绍的是关于剧情短片的拍摄步骤,基本上是我个人制作经验的总结,并不是什么规则或者讲义,我写出来,只是想与大家分享这些体会,想让已经被我说动了要拍短片的你,不至于没有一个参考,以便于你的摸索和实践。


除了剧情片,实验片和纪录片也是一样可以拍的,可惜,由于我本人在实践和理论上的局限,对这两方面的认识不够多,形成不了文字,只能对不起大家了。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拍摄方法,但我相信,尊重别人的态度和专注于拍摄本身的方法一定是最佳的,也是属于“独立”的和“DV”的。


相关链接: 安静 马上 DV 梅兰芳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