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05/1:纪录滥觞与摄影机

2005-3-25 9:29  来源:纪录手册 作者:萧狼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1895年12月28日,一个有仪式性意义的日子。我们说,那天电影诞生了;但我们很少说,那天,纪录片诞生了,在那个阴暗的地下咖啡厅。《拆墙》、《水浇园丁》、《火车到站》、《工厂的大门》是最早的电影,也是最早的纪录片——电影在诞生那一刻就以纪录片的形式存在。


与今天的情况相反,在电影诞生后的20多年里,纪录片才是老大。从卢米埃尔开始,风光类纪录片、探索类纪录片、战争纪录片一浪高过一浪。这并不偶然,回到根处看看摄影机这个产生电影的机器,原因就明朗起来了。


在今天,摄影机被赋予诸多功能,表意、造型等等,但它最本质最原始的功能是记录。符号学家麦茨说“在电影里,能指和所指几乎是一致的,电影的符号是一个短路的符号”。法国的巴赞认为摄影机拍摄出来的影像“与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是等同的”。大师们说的就是摄影机的记录功能,纪录片的滥觞与它有关。


诞生初期的电影不是艺术,是技术,记录正是它在技术意义上的功能。这种功能在当时被充分地运用和体现出来,就形成纪录片的早期繁荣。


“卢米埃尔兄弟采用的是一种简单的方法:选择一个他们认为有记录意义的事物,把摄影机对准它,一直拍到胶片用完。任何一个平凡的事件,如餐桌上的婴儿、出港的船,都可作为拍摄目标……他们把摄影机当作记录用的工具”,赖兹在《电影剪辑技巧》中的这段话很直白地描述了当时的电影拍摄方法,机器就是机器。


到后来的弗拉哈迪、维尔托夫这里,强调的还是摄影机的记录功能,但机器却不只是机器了。弗拉哈迪开始赋予摄影机以人文和美学意义,《北方纳努克》于是成为第一部纪录经典。维尔托夫称摄影机为“电影眼睛”,强调摄影机神奇的超人功能,大呼“为机器让路”。再后来到巴赞这里,摄影机的记录天性被发挥到极致,纪录片同化了故事片,“完整电影神话”诞生——电影要完整再现现实世界!


于是摄影机与生俱来的记录属性派生了纪录片,赋予纪录片以艺术品格,最后让记录作为一个元素,进入故事片,进入新闻、进入电视真人秀。


我是电影眼睛,我是机械眼睛,
作为机器,我把只有我才能看到的世界展现在你眼前。


而记录,应是对世界和人自身的一种观察!


相关链接: 咖啡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
qzVOBCoLrr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