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我是大卫》:成也单纯、败也单纯

2005-3-17 11:34  来源:《看电影》 作者:极品影虫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必须承认,《我是大卫》这部作品的故事脉络立刻就让我回忆起斯皮尔伯格的《太阳帝国》。还是在读它故事简介的时候,小杰米(《太阳帝国》的主人公)那颠沛流离的凄楚画面就慢慢浮现于脑际。等到欣赏影片时,这种时不时蹿出来的对比就始终没有消失过。我曾将杰米比作是游荡于乱世的精灵,现在看来,把这个比喻放到《我是大卫》的主人公身上似乎更贴切一些。因为杰米在多一半的时间里身陷囹圄,行动范围有限,而大卫则不同,影片一开始就让他成功越狱,(准确地说是劳改农场)从此踏上一条充满波折的寻亲之路。


本片根据丹麦著名小说家安妮.霍姆1963年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原著未曾拜读,可影片《我是大卫》所设定的历史背景无疑是整个故事的基石,不信你抽掉这个背景再来看影片,会发现它相当空洞和缺乏说服力。特殊的人物和事件必须仰仗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来烘托才会立的起来,这点导演保罗.费格肯定是意识到了,不然他不会在影片中以闪回的方式插入那么多大卫对过去的记忆。不仅如此,记忆和现实的镜头语言也是迥然相异的,那夸张的灰白色调让大卫的记忆充满了梦魇般的痛苦意味,与现实场景里的春光明媚产生出强烈的对比。这种处理手法所蕴含的目的以及催生的效果非常明显,无须赘言。


然而,大卫的回忆同时也是缥缈的。导演每次在试图令历史重演时都显得小心翼翼,生怕抢了现实情景的风头,这使得情感总在迸发的临界点上给强行掐断,让好不容易累积的感动不得不一次次重头再来。我很理解导演这么做的目的,影片《我是大卫》的叙事重点不在回忆,而是他扭转命运的现实奋斗。过去的遭遇只是解释人物行为以及性格的一个参照点,不是影片描述的重点。但问题是大卫的遭遇太奇特,也太具有传奇的色彩,如果你不能扎扎实实地将这个人物的过去呈现出来,他后来所经历的一切就会显得发飘。


我猜很多朋友一定在想,“这家伙没准儿是《蓝风筝》、《活着》看的太多,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人家《我是大卫》可是以儿童的眼光来拍摄的作品,哪里需要承受那么多的深刻含义?”这个我完全同意,并且我挺欣赏编导虚化政治意味的做法。我不知道这部有影射之嫌的作品在出产国是否会遭到禁映或者剪刀的待遇,可我却明显的感觉出导演在回避那段特殊的历史。并且,我不认为这么做是为了给人物形象的塑造让路,因为在所有回忆戏里,人物的情感表达连带历史事件被一同虚化掉了,仅剩下几个为数不多的惊恐眼神在镜头里晃动。


说实话,看完此片我几乎没有弄懂主人公被囚禁的真实原因。虽然这不影响我弄懂这部作品所描述的主线,可从情感共鸣的需求出发,还是觉得很不过瘾。直觉告诉我(当然,直觉往往意味着瞎猜,尤其是象我这种反映迟钝之人。)这个故事背后可能蕴含了较广的社会寓意。一段真实的历史事件往往是一代人心头共同的烙印,任何依附在上面的故事都可能引发“共振”。我相信大卫寻亲的故事本身具有强烈的冲击力,但让多数人的心灵贴近这个故事的诱因恐怕还是他那不堪回首的往事。本片将这段历史虚化处理犹如釜底抽薪,因为一切故事都是因果循环的,“因”若不足而“果”又如何存活呢?


从本片主人公大卫的视角来看,他多半无法理解自己的遭遇所蕴含的现实寓意。那个类似于关押走资派的劳改农场在他看来其实就是一个限制自由,盘剥生命的地狱。“谁知道这地方怎么来的?谁知道他们干吗关押我?”反正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灭,那就是想办法逃出去,至于怎么逃?逃往哪儿?这些都不是他能考虑的问题。所以,影片就从他的视角来切入事件,所有大卫不能理解或不完全能理解的现实基本被屏蔽掉,故事单纯的象是童话。影片完全以儿童片的拍摄模式来制作,一切不适合12岁孩子理解的细节统统拿下,同时,那些真正有可能震慑心灵的素材也被一并清洗了。


其实,以儿童遭遇为素材的影片也可以不拘泥于主流受众的承受力,谁说儿童片就不能够深刻了?当然,这深刻不等于牵强附会的传奇,也不等于虚假做作的煽情。让人物真正融入他所经历的事件里,融入属于他的那个特定年代和历史背景,影片自然会催生出一种厚实的感觉。《我是大卫》无疑具有这方面的天然优势,可给我的感觉却是人物与背景被割裂开来,犹如将一个事件硬生生的嵌入到一段历史里。这当中固然有刻意营造的反差效果,(如:大卫逃离劳改营后发现外面的世界竟如此美好,简直就象进入梦境一般。)但更多的原因还是编导虚化背景所造成了。一般好莱坞导演处理这样一个剧本容易犯用力过度的错误,好像不把那特殊的背景榨干就绝不罢休。可本片编导的错误恰恰相反,他们太谨慎了,导致发力不足,这让整部作品懵懵懂懂的,好像一直都陷在昏睡的不清醒状态。


你或许会说,这有什么不好的?单单纯纯的人物瞧着舒心,清清爽爽的故事看着不累,找那么多内涵寓意不烦吗?或许吧,这样的故事不会让人感觉太过沉重,也利于消化吸收,不过就是少了点震撼而已,感动还是不缺的。当大卫历尽磨难,遍尝甘苦,终于和母亲团聚在一起时,影片为观众奉上了早已备好的感动瞬间。我一点也不奇怪这样的场景会出现在影片结尾,我甚至还猜到了大卫一定会用片名来作为自己的结束语。然而当那可预见的一切都按部就班地依次展现在眼前时,我仍难掩内心的失落。影片没有为最后的一幕积蓄出足够的情感力量,这让所有感动都如例行公事般的仓促,缺乏水到渠成的自然,更遑论奇峰陡现的惊喜了。


还是要拿《太阳帝国》来说事儿,(估计我这乱拿例子作比较的臭毛病已经开罪了不少善良的读者)我以前评价这部在斯皮尔伯格作品里不算突出的影片时,更多的是拿意识形态来开刀,这次终于逮住机会来谈谈影片的叙事技巧了。都说斯大师喜欢煽情,我同意,但打死我也不会认为“煽情”是个贬义词。《太阳帝国》里有几幕非常煽情的戏让我印象深刻,如:杰米对着日军飞行大队唱歌行礼,对着美国轰炸机狂呼滥叫等,都是非常煽情的段落,若单独拿来看,简直过火的一塌糊涂,可融入整部作品里却并不突兀。因为影片花了大段的时间详细的刻画了杰米在难民营的遭遇,每一步铺陈的都很到位,有了这个成长演变的故事线压阵,导演完全有资格在此处“放肆”一把。就如同《辛德勒名单》,最后那个结尾戏煽情煽到了姥姥家,但请别忘了导演为了赢得这短短的几分钟,花了三个多小时来铺垫。


我是大卫》没有做这样的情感积累,(说完全没有太过分了,准确地说应该是没有营造出与影片结尾相匹配的气氛)所以,当大卫见到阔别数载的母亲时,情感的冲击力捉襟见肘。幸亏导演没有在这幕戏里不自量的加入过多的镜头,可即便轻描淡写到如此地步,我还是觉得那种游子回归的感动无从谈起。《太阳帝国》的结尾同样安排杰米与家人重逢,那是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给人一种静谧的伤感,你会隐隐感觉到杰米身上的一些东西已经远去,而命运之手赋予了这个孩子的内心一些永远也挥之不去的记忆。大卫的履历一点也不比杰米平坦,可他在整个寻亲的路程里缺乏一种实实在在的挫折,影片完全抽空了这部分重头戏里的戏剧张力,代之以几段有惊无险的小品拼接。


本片为身陷劳改营的大卫安排了一个似乎是守护神的人物约翰,这个具有几分“神性”的角色由成功演绎过神的演员詹姆斯.卡维泽扮演。你可以从这部作品里依稀感觉到类似于《耶稣受难》里的悲悯气息,因为约翰这个人物形象与耶稣有着很高的重叠性,都是以牺牲自身来拯救他人的典型。区别是耶稣拯救了众生,而约翰仅拯救了大卫一人。詹姆斯的表演有一种圣人般的超脱与笃定,其手法90%克隆了《耶稣受难》。有趣的是,这个影响大卫人生的关键性人物在影片临近结尾时遭到了强有力的挑战,原来真正搭救大卫的是劳改营里的军官。这个良心发现的人不仅间接搭救了大卫一命,也一手导演了大卫的越狱。这是本片最精彩的剧情设置,它让前面所有的悬疑一下子豁然洞开。


这部影片的海报设计是我见过的最具误导效应的一幅,因为对詹姆斯.卡维泽的过分偏爱差点让我误以为他才是本片主角。(可一想到《天下无贼》的海报居然将主角王宝强彻底摒除在外,也就不那么在意了。)小演员本.蒂伯是这部作品不折不扣地主角,肩负着几乎所有场景里的表演任务。我不否认他演的确实不错,但他明显缺乏一种直入内心的灵性却也是不争的事实。那种准确到位却亦步亦趋的表演跟影片的风格简直一脉相承,指不出任何的缺陷,可就是让你印象不深。


我是大卫》是我今年继《放牛班的春天》后所看到的第二部“无可挑剔的平庸之作”,这类作品单纯的让人怜惜,也单纯的让人莫名其妙。我知道很多朋友会喜欢这种矿泉水似的情感小品,不幸的是我口味偏重,我宁可将目光投向整体70分,但部分段落90分的《太阳帝国》,也不愿去欣赏这类从头到尾全都是80分的《我是大卫》。《太阳帝国》虽然有一些令我极为不爽的细节,可我欣赏导演那种敢于表达的勇气。有时候对一部影片而言,最可怕的不是它的思想有问题,而是它压根儿就没有思想。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