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经不住推敲的爱情
非伦理的感情总是会让人患得患失,要么就把它深藏于心底永不见天日,任其自生自灭,要么就是躲躲闪闪吞吞吐吐遮遮掩掩,能够不顾一切地抛开所有的束缚,淡然自若地出柜,想必俩人已经经历了许多,抱着非对方莫属、决意与他(她)一直走下去的信念。这样的感情凤毛麟角,理应得到我们的尊重和认同。而香港女导演麦婉欣的新作《
这个故事本身并不复杂,尽管,它涉及政治,涉及婚姻,涉及两性之间的选择,但简单来说,这其实就是关于一个女人的过去与现在的故事,在现实之中,以回忆的手法来插叙少年时代的感情,双线发展,最终,合二为一。女主角蝶(何超仪饰),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30岁,已婚,有个1岁大的女儿。中学时代,她曾跟同班同学真真发生过超越同窗友谊的感情,并把这样的关系维持了三年,后来,被蝶的家人发现并阻扰而告终,而真真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在23岁的时候出家。一天,蝶于超市购物邂逅偷东西吃的小叶(田原饰),压抑了多年的感情从此找到了出口,俩人感情一发不可收拾,最后,蝶与丈夫离婚,义无返顾地跟小叶在一起。
能够以完满结局收场的华语同性恋电影并不多见。形形色色的导演似乎更热衷于把这种充满潮湿意味的感情命定为悲剧,在他们带着怜悯与惋惜的心态下,剧中人总是在世俗的漩涡中一波三折,辗辗转转分分合合。而《
可惜的是,这段最终获得了“胜利”的同性爱的叙述与描写,却显得单薄与苍白,教人无法信服。由始至终,蝶与小叶的“爱情”没有出现特别让人深刻的情节,以支撑起蝶从一段婚姻中抽身而出的情节。有关蝶与小叶之间的描写,更多是与性有关的,性行为所占的比重大于感情的交流。她们见面的次数历历可数,却总离不开拥抱、接吻、缠绕。这其实是现实中,许多人对同性恋的一种偏见,以为同性之间,就是不断地重复着性的需要,以至于不需要太多感情的交流,只要有性的存在,他们就可以爱得不顾一切,爱得死去活来。这是一种曲解,许多人不知道,同性恋跟异性恋一样,也需要时间的磨合,也需要内心的碰撞,也需要感情的积累。一个女人,要对丈夫坦白,她要放弃婚姻,跟另外一个女人在一起,这无疑需要很大的勇气,另外,她还要顾及到其家族其他成员的想法,还要面对社会层面各种因素所构成的压力,这些,对于一个30岁、有着成熟心智的女人来说,不可能是刹那的冲动,能够作出这样的选择,必然是因为,有这么一个跟她经历了长时间的磨合,彼此之间的内心达到了和谐一致,感情相当稳固的人,能够让她有充分的把握,觉得跟她在一起,会更加幸福更加快乐,而非贪恋迷栈于短期内由性所激起的热情与冲动。
这是《
我觉得影片中最出色的情节,并非蝶与小叶或者真真之间的片段,而是蝶与父亲坐在茶餐厅吃早茶的一幕。前一幕,是父亲得悉女儿青春期“不正常”的感情而痛心疾首,掌掴女儿然后夺门而出,后一幕,是多年后,父母的婚姻出现危机,步入中年的女儿与面容苍老的父亲安坐在一起,一边说话,一起分享一个菠萝包的过程。他们过去所有的隔阂与疏离,在这一幕戏中得到了彻底的溶解,象征着重新选择了自己想要的感情的蝶,终于得到了父亲的默许。这幕短短的戏,让我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