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逆流《肥皂剧》

2005-3-8 10:31  来源:Fanhall.com 作者:崔子恩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2004年深秋,我和乌尔善同程来到维也纳,出席维也纳国际电影节(VIENNALE).乌尔善携带放映的影片是他的第一部长片.作为老朋友,我已经相当熟悉他的实验影像,我连续两场与奥地利人一同观看《肥皂剧》,之后用这篇文字舔嗜精神的伤口。


    通过理性的知识建设,通过社会结构的规约,通过信仰实践,通过爱的教条,我们相对稳固地获得了安全或者安全感。但是,一部《肥皂剧》就把人类内在的安全系统变成了薄冰——人类不总是那么相信自己——我们在行为动机的发轫地带安装了监视器,在行为的结果地点也布局了成群结队的精神分析专家,可是,总还是有“意外”发生:我们力求掌控人类剧情的结果,却常常力不能逮,反被结果惊呆。面对“意外”,我们大惊失色,惶恐莫名。


   《肥皂剧》用永动仪般的影像结构,发挥出4段骇人听闻的肥皂剧,都与人类的所谓行为禀性有关。乌尔善探究所谓复杂多变的心理机制的方法,相当直截了当,或者说,相当解剖学:直接抽干“生命”。他像影片中的屠夫一样,把生命的载体——肉体,大卸八块,冷冻在冰箱里,直接陈列不存在又确曾存在过的“生命”。那是从生到死的展览,我们从中看到的是死的渊泉,看不到是,生的源泉。


    换一个角度,用乌尔善自己的话说,《肥皂剧》探讨的是动机和结果之间的空白。我对乌尔善的引申是:动机到结果之间的狭长地带,是人类天赋的秘密,永远不可破解。


    处理如此隐微的思想,乌尔善也绝不彷徨。他坚定地立足于情节剧的理解场域,把故事发展的现实里固存的戏剧性保鲜下来,不让它水份流失,同时,他也不避讳任何他所谙熟的“展览性”,让剧情和机巧的剧作构架置放在展示性的表层。我说,这是“把难度埋藏起来”。
   
    《肥皂剧》一扫中国电影的现实写实主义委靡,在实验影像和经典叙事组织的结合部横冲直撞。


相关链接: 肥皂剧 乌尔善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