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i Amos的晦明游离
下午三点,是听Tori Amos的最佳时间,其时,阳光肆无忌惮地靠拢过来,形成了半明半暗的区间。把自己反锁在房间,喝一杯自己不顾后果调制出来的不明液体,开始漫无边际地冥想。身边无人作伴,只有一只嗜睡的猫在脚边瘫卧并说着只有耗子才听得懂的梦话。窗台的植物在阳光的侵犯中痛快地呻吟。电脑光驱里,Tori全新发行的"The Beekeeper"在旋转,重复了一遍又一遍。
46岁的女子,像光线一样明亮而剔透的质感始终缠绕在她的声音里面,从没改变。许多曾经存在于她生命里面的黯淡经历已然变得云淡风轻。她不再歌唱疼痛,歌唱扭曲,似乎所有的激情都褪去了,只剩下一些干净的、缓慢的东西。声音显得更加沉稳,情绪的表露更加有节制。走在旅途上的女子,被不断变化的人物与风景所吸引,而这些人物与风景同时也被她所吸引。02年,随着专辑"Scarlet's Walk"的发行,她在50个国家进行音乐巡演,不断产生出新的体验。她流连忘返,不自禁地开始创作与歌唱。此时此地,她置身于南美洲版图,向牙买加、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岛屿靠拢。这些90%以上的居民为非洲裔的所在,非洲的传统根深蒂固,在民间的饮食、宗教、艺术等方面皆拥有独特的文化沉淀,这些无疑成为了Tori的创作灵感源泉。而以Tori自己的话说,这个旅程,就像爱丽丝漫游仙境那样,充满了童话般纯粹的经历。
"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完美平衡的国度。也是光线饱和。也是黑暗充盈。这里的房子会发出蜂鸣的声音。我们选择了围绕着它们行走出一段新的路径。Dunc会在今夜点燃起蜡烛。房子从漆黑的外面看起来会有一种摇曳的美感……"在Tori Amos一篇公开的日记"Jamaica Inn"里找到了这样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提示了她的专辑名字的由来以及创作背景。
在这间会发出蜂鸣的房子里面,Tori与她的音乐伙伴,还有这里的主人一起,谈天说地,并一同期待着一个新生命的降临。这样具有温暖感的情景,触发了Tori的创作灵感,她同时回忆起Daphne Du Maurier曾于1939年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Jamaica Inn",结合身历其境的体会,触使她写下了一首"Jamaica Inn"。从创作到录制再到后期制作,仅花费了几个小时即已完成。在编排方面,除了采用她一贯喜爱的钢琴以外,还加入了古巴鼓、Gospel choirs等非洲传统乐器,人声很突出,鼓点与钢琴不紧不缓地跟进。而这样的编排,反复应用在其他作品里面,例如"Sleeps With Butterflies"、"sweet the sting"等。
这张专辑由十九首全新作品,外加一首小样所组成。跟以往的专辑一样,歌词显得晦涩抽象支离破碎似是而非。而歌名和歌词中运用了许多找不到诠释的自造词,它们把整首歌的含义切割得模棱两可。我试图一字一句把她的歌词翻译出来,为此花费了不少的时间,但最后发现徒劳无功。"I'm in my war,you're in yours,do we fight for peace,as they take another piece of us? But baby I would let,your darkness,invade me……"(我挣扎于自己的鏖战中,你亦如此,难道我们都是为了平静而战?只因他们一点点将我们剥夺,但是,我会纵容,你的黑暗,将我侵蚀……)随手捻起的,能够读懂的,具有完整含义的歌词极其有限,这注定了我只能一厢情愿地猜度着其中的含义,不求甚解地听着,把她在歌词里的表述视作自言自语。这是一张加入了相当具有自传历程的专辑,它会带着我们,穿越她的人生诸多事件变故以及由此而来的纷繁发杂的思考。它俨如是一个迷宫,接纳了许多人的闯入。路径许多,而出口只得一个。她平静自若地站在出口,等待着走到她跟前的人,然后,给予一个微笑。
同样作为另类女声,Tori的音乐不同于bjork天马行空的实验做派,也不同于PJ Harvey近乎于粗糙的摇滚底色,她并不刻意追求所谓的创新与转变,所在,在"The Beekeeper"这张新专辑里面,我们看到的依然是非常熟悉的那个Tori,能够找到她过去几张专辑的影子。只是,她显得更加平和淡定,大段沉重而赤裸的章节已经彻底地被她所抽离。编曲也趋于简约,乐器的运用减至最少。我甚至怀疑,不久以后,她会出版一张只有蜜蜂嗡鸣、蝴蝶拍翼、青草萌芽、花簇绽放和人声所交织而成的专辑。
下午四点,我在电脑里胡乱地敲一些东歪西倒的文字。窗外,阳光照亮了积雪。行人稀少。Tori Amos的声音依然响着。我怀疑我喝的东西酒精成分过量而产生出奇妙的幻觉,我看见一个一头红发的女子,坐在我的房间里弹着钢琴,唱着歌,而窗台的植物以疯狂的速度生长,拔高,抽枝散叶,开花结果,最终,彻底把我掩埋,在失去听觉之前,我分明地听到了蜜蜂拍打玻璃窗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