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你的影评,我永远不懂

2005-2-25 10:48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作者:石一枫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依照历史目的论来说,有生活就会有电影,有电影就有影评。电影是生活的镜子,影评呢?应该是电影的镜子。电影反映生活,影评反思电影,也是这么简单。


  但就是这么简单的现实-电影-影评的关系,已经变得像三角恋爱一样扑朔迷离,无法捉摸。在许多三角恋爱的剧情中,总会有一方意志薄弱格外多愁善感,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而疯了,影评,特别是网络影评,就是那疯了的一方。


  疯人说话总是充满想像力,也就是妄想狂。幻想着自己是娱乐圈儿里举足轻重跺脚乱颤的人物,一开口就作呼风唤雨状,哥儿几个凑到一块儿不是“把他捧起来”就是“给丫搞臭了”,提起笔不是“今天和老谋子吃饭”,就是“昨天帮华仔晒被子”,甭管说起谁,都是俩字:特熟。不熟也能套熟,套不上也能装熟。


  疯人说话总是暗含不可泄露的天机。要谈一部电影,先说说看电影时所喝的茶叶,说完茶叶再说说昨儿晚上吃的馒头,酝酿一点情绪,没完没了地铺垫下去……如此这般3000多字出去了,再用两句介绍介绍剧情。暗含着什么天机?吃饭穿衣皆是人伦物理嘛,甭管什么电影,全都涵盖进去。


  疯人说话总是自我循环,也就是所谓的车轱辘话。谈一部电影前,先拽几段前苏联著名学者某某斯基的论述;从斯基又联想到某某诺夫,于是又得再加几段;既然诺夫都上来了,不引用某某维奇也不适合,只能紧跟着招呼上去。结尾再祝大家鸡年大吉,半个版的版面也算是占上了。


  但如同张飞粗中有细,写影评的疯人有时比正常人还明白。一旦有必要说些得罪人的话,他们马上都会变得比警犬还警觉:“这不好吧,大家的关系都不错。”或者有话直说:“以后还得在圈儿里混呢。”参与炒作的多了,认真评的少了。


  于是乎,影评看不懂了,“学者”们自己也在抱怨“失语”,一切都成了媒体的自我衍生,电影批评的独立性丧失殆尽。世上总是充满了此类辩证法:到底是人在说话还是话在说人?人在吃饭还是饭在吃人?人在赚钱还是钱在赚人?问问影评人:“最近都在忙什么?”十有八九会谦虚而又豁达地说:“咳,谁知道,瞎忙呗,有的忙就不错了。”


  这类影评大概还很有市场,但影评从此与电影无关。如果它还算是一面反映电影的镜子的话,倒对上了一部电视剧的名字:空镜子———镜子里什么也没有。而没有了电影批评对品位的培育,恐怕电影的品质就难以保证了。



 
 


 


相关链接: 马上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