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一条穆赫兰大道被他分割成七里八拐的小径

2006-01-09 11:12:11   来自: 才良
  看这片之前,已被名字在耳朵里磨出茧来了,昨晚终于狠下心来不顾字幕时间上半张提前了二十秒下半张延迟了四十秒带来的观影痛楚把它一口气看完了。之前听说很难懂,做好了看完去翻影评的准备,等结束后,却觉得没一点兴趣去对些典故追根究底了。
  这是部关于爱,背叛,仇恨与梦的破碎的电影。戴安妮是个憧憬好莱坞的年轻美女,在这里邂逅了性感迷人的卡米拉,两人堕入同性爱河,而好景不长,卡米拉准备嫁给才华横溢的导演亚当,戴安妮悲愤之下选择了买凶杀人,而终究逃不过心灵的罪责,自杀身亡。影片基本按戴安妮杀人后的梦境与幻觉来构成本片,而梦外似乎还有梦,或许是林奇布下的迷阵。
  而大卫林奇这个老小子没事干把如此简单的故事叙述的扑朔迷离,可能除了剖析人的精神经络外的目的就是为了显示他有蜘蛛的本领。当然这种充满神秘味道和梦境的作品可以吸引相当多的影迷,但这种不厌其烦的运用象征,暗喻,反复,回环的片子应该算是智力鸦片,起初可能是令人兴奋的一片迷雾,当你兴致勃勃的把每个线头都解开后,除了佩服老小子情感缜密之外,又能得到什么呢?伤感的爱情故事,爱与死亡的联系,这些东西处面随处可拾。敏感的人始终敏感,迟钝的人改不了迟钝,当看完这片子觉得自己其实应该去研究精神病时,是否在刹那羡慕那些茫然的人呢,却更担心会有几个原本正常的人在专注的学习中变成了精神病。
  并不是只有这种七里八拐的方式才能达到心理解析的目的,这片子完全是林奇无视观众而纯粹自我的梦的展现,也只有极少数人和一些心理学研究者才能看懂。也正因为如此,这片才有了它独特的艺术价值,也成了强烈个人风格的作品(另外看过一点我心狂野,同样的梦般场景)。所以不管喜不喜欢他,封他个最具梦的色彩的导演。那些把电影称为梦的影迷们,林奇在这方面作到了极致。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灌水/闲话

OQHKADLgmwv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