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转帖]丁宏战、孟奇两个年轻人:提着拷贝走到底

2002-09-28 14:23:38   来自: Neveronline (戰國)
  丁宏战、孟奇两个年轻人:提着拷贝走到底
  
  
  (2002-01-10 14:41:06)
  
  从前,一个美国小商店的老板,因为喜爱电影,变卖家产拍了一部电影,用一辆皮卡车拉着,满世界卖拷贝,现在——
  当丁宏战和孟奇撞入这个城市时,所有的电影从业人员都吓了一跳:两个从没拍过电影的人,竟敢带着他们仅有的两个拷贝,在上海各大影城里“兜售”。“三年多了,至少我们活着过来了——”这是他们见到我时说的第一句话。
  变卖家产拍电影
  1998年,丁宏战在济南的一家大酒店任餐饮部经理;退伍军人孟奇则开了一家小饭店,生意红火……他们还各自开了家广告公司,人手一辆私家车,但他们觉得这样的生活没意思——一眼望去就看到了自己的将来。惟一有盼头的,就是两人的见面,一开口就是电影,交流各自看片子的感想,不知不觉就坐到店堂打烊。某天在拉面馆,孟奇兴奋地向丁宏战谈起在《十月》上读到的一篇梁晓声写的小说:46岁的返城知青,混到副厂长的职位,终日为家庭和事业疲惫地生活着……两个年轻人被故事的真实性打动了,他们又谈到了那个美国的小商店老板:因为喜爱电影,变卖家产自己拍了一部,用一辆皮卡车拉着,满世界卖拷贝……于是他们也决定试一试,于是,丁宏战从酒店辞职,孟奇把饭店盘给了别人。所有的朋友都惊呆了,但作家梁晓声的热情被这两个“第一次拍电影”的年轻人激发了,他立即同意出让改编权。
  “别异想天开了”
  “你们别异想天开了。”面对这两个连胶片都没见过的年轻人,北影厂厂长苦笑:“这不是开玩笑吗……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我见多了,后来都理智了……”几个小时的软磨硬泡后,他终于吐出一句:“这样吧,你们先找投资,之后再跟我商量。”从此,遭受冷漠和白眼的日子开始了。
  
  像那些推销员一样,丁宏战和孟奇冒失地闯入各种总经理室,常常是还没见到经理本人,就被秘书小姐一口回绝。忽然间,他们变成生活在真空中的人。朋友们远远地离开了,谁也不接他俩的电话,也不敢借钱给他们。坐到投资人面前,饿着肚子谈远大计划,还得露出自信的神情。终于找到了投资方,对方愿意以430万的资金投拍。他们硬着头皮跟对方商量:钱能不能周五到账?否则我们就吃不上饭了。
  梁晓声帮大忙
  一番周折后,《我最中意的雪天》开机。但是意外的事又发生了,拍片令迟迟下不来,两个铁骨男儿第一次在梁晓声面前流下了痛苦的泪水:全剧组的人都在济南等着,每天开销七八万,而自己在北影厂泡了一天,开机令还是批不下来。梁晓声马上拨通了电影厂厂长的电话……通过他的努力,影片终于顺利开拍。之后两人还请到了窦唯给电影配曲。在剪接室里,不善言辞的窦唯坐在高凳上,一口气看完片子,转头对孟奇说了三句话:“你就是导演?”“失敬失敬。”“你要我怎么办?”三天后,窦唯就拿来了15首曲子的构思。在此之前,窦唯从没接过电影音乐的制作,他的理由是“其他片子太无聊,而这个比较真实”。
  怎么赚回430万
  2001年12月1日,因为缺少前期宣传,《我最中意的雪天》默默地在上海柯达电影院首映,丁宏战和孟奇站在电影院门口数观众:1、2、3……73个。他们已经很满足:“梦想实现了。”而后,影片就一直在该家影院的非黄金时段放映,时至当月底票房居然已有5万,超过了同期上映的某些国产片。这对于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培训的孟奇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鼓励。之前,几乎上海所有影院的老板在接待这两个年轻人时都觉得头疼:一部不声不响的电影怎么放?你们为什么不做前期宣传?430万,这么大的投资,票房怎么收得回来?丁宏战和孟奇无法回答。至今,他们依然在上海这个城市里疲于奔命,跟电影院谈场次,找更廉价的旅馆住。他们坚信,他们的电影会在这个城市存活。
  
  有业内人士评价:《我最中意的雪天》虽然没有大明星加盟,但无论是导演的拍摄技巧还是演员的表演(特别是男主角)都相当出色,至少通过摄影机把小人物的那种尴尬处境很好地诠释出来了。不久的某一天,在该片结束后的座谈会上,我也终于有幸看到了导演孟奇和制片人丁宏战。座谈会上,他们正在很认真地听取上海媒体朋友对影片的意见。会上,他们说他们希望自己的影片能在全国各地都有不俗票房,用以偿还那笔不小的投资;他们说他们希望自己的第一部电影能去国外参赛,获得荣誉;他们说他们希望能获得新的赞助,再接着去拍第二部、第三部电影……他们的希望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要走的路也还很长很长,惟一不变的是他们对电影的热爱。马晴周健蔚
  (编辑 晓华)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原论坛]现象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