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施润玖简介

2002-09-22 03:56:04   来自: Neveronline (戰國)
  施润玖:路刚刚开始(1)
  作者:阿明
   
   施润玖小档案:
   199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
   1992年任张楚《姐姐》MTV、纪录片《陕北》导演、电影《幸福首说》副导演
   1993年任纪录片《东北》导演、电影《活着》前期副导演。
   1995年任黑豹乐队、眼镜蛇乐队等MTV导演。
   1996年任纪录片《家》 导演、艾敬MTV导演。
   1997年任鲍家街43号、许巍等MTV导演、电影《赵先生》副导演、纪录片《中国火演唱会》导演。
   1998年任电影《美丽新世界》导演。
   2000年任电影《走到底》导演。
   
   施润玖不是一个话很多的人,周围的人爱喊他“老玖”。前几年见到他的时候,总看见他手握一台数码小摄像机拍来拍去的,而且那种手法很奇特,他不是把摄像机端在眼睛前面,而是远远地伸出去,对着被拍摄的物体上下左右,四处摇移。那时的印象是,他的肢体语言很有魅力——至少与他的少言寡语相比。
   其后,他拍摄了《美丽新世界》,与张杨等人齐名, 成为潮流派的新锐导演群体中的一员,然而少言寡语仍旧是他的强项,不变的还有那张圆脸上淡淡的平静。
   问:你在媒体的爆光不是很多,介绍一下你自己吧!
   答:我出生在上海,父亲是上海人,父母在北京工作,在很多时候我在上海与北京之间穿梭,小学以后来到北京,在和平里上小学,初中在四中。我的生活本身给了我许多东西,我感谢生活。
   问:小时侯有什么有趣的事吗?
   答:有这样一件事。二年级时有女生给我递纸条,其实以前我根本没有注意过她。谁知有一天,全班同学都知道了这件事,我想是她告诉别人的。结果因为这件事老师通知了我的家长。家里人倒比较开通,只是说以后别做这种事了。我很生气,就去问那个女孩为什么要告诉别人。这件事导致后来我与女性之间总有某种隔膜感,一直保持到现在。我有一个想法,当我跟一个女性接触到最亲密的时候也是将要完结的时候,每次想到这儿,我都不寒而栗。
   问:这种感觉对你在情感的认识上有很大的影响吧?
   答:这种态度能让我在拍电影时更好地把握人际关系。西班牙电影《情人》的结局是两人自杀。我看的时候有种感觉特别强烈,两性关系到最后会变成这样。现在的影片大多是大团圆结局,我觉得不对,应当多一些悲剧性结局。
  问:你如何看待你作品中的女性?
   答:在写剧本的过程中,我更关心电影中的女性是什么样的人。现在常说阴盛阳衰,因为男性压力很大,而女性因为长时间被禁锢,势必要爆发。现在有很多男明星,女性味特别足,国内更是如此。在这样一个女性特别强的时候,男性如何做一个正常人?在《走到底》这个片子中,我觉得莫文蔚演得很好,姜武在慢慢向上走。
   问:你的作品中好像都是大团圆的结局?
   答:我个人认为悲剧性结局更能打动我。而电影就像一个梦,大团圆结局是一个美梦,但恶梦让人想得更多,有更多让人反省的地方。人的特性就是这样,报喜不报忧。恶梦美梦其实是一样的,大团圆结局与悲剧性结局一样。我拍的两部影片都是大团圆,都是美梦。
   问:说说你的新片,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动机呢,拍摄一个完全在路上的故事?
   答:最早的动机应该说来自于我的一个朋友吧。他讲他开车从北京到老家,然后又从老家回到北京,一路上碰到了很多人,发生了很多事,他也留意到了这些人的那种很普通但又很真实的生活状态。旅途归来,他做出了一个对于他的人生是很重大的决定。后来我在想,是旅途本身,还是旅途上的人和事让他产生了那样的变化?刚好那时候经常合作的编剧刁亦男也在写一个有关公路的故事, 基本的想法也是要从一个突发事件来引出一些人物命运的变化。
   问:你自己是不是也有一些类似的在路上的经历呢?
   答:我自己是有很多这样的经历,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去拍纪录片。大概3年的时间,全国各地哪儿都跑,一年会有七八个月的时间在外边。其实,这也是在丰富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走了那么多地方,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看到各种各样的生活。
   问:《走到底》其实还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吧?
   答:对,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在电影里你会看到剧中人物真实的想法、真实的情感。姜武演一个给人送车的司机,莫文蔚演一个在发廊打工的女孩,张震岳演的就是一个你在哪里都可以看到的那种游手好闲的小混混,包括警察,混黑社会的,他们都是很普通的小人物。生活对他们来讲是未知的,明天会怎么样也很难预料,当那起劫案发生后,每个人都要选择,那么他们的选择是什么?当人被逼到绝路上的时候,就会找到一个方向让自己特勇敢地走下去。也就是说命运是可以由自己改造的,人应该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来改造自己。
  
   
   问:像《走到底》这样一部公路片,它没有一些固定的拍摄场景,整个过程也是剧组要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和以往的拍片经历是不是有什么不同?
   答:对我个人而言,这完全是以前没有经历过的。这其实也是电影吸引我的最大魅力,因为每拍一个电影都是在经历着以前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我们这个戏是在广西拍的,大家从北京来到这里,还有香港和台湾的同事,就像你说的,每天要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感觉像是活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另一个电影里,又在创造一个小的世界。
   问:就是说拍片子的感觉和《走到底》这个电影本身的感觉很像了?
   答:没错,是很像。我们这个片子最早想叫《干到底》、《大步走到底》,有一个意思就是想说一旦决定要做一件事情,中途退缩总是胆小的、懦弱的。其实一件事坚持到最后,不说结果如何,从过程中就能得到很多东西。 拍电影也需要这样的勇气。
   问:大家对电影中广西的许多地域特征很感兴趣,为什么决定把广西作为外景地?
   答:我们最早明确的是电影要在海边结尾,因为会走不下去了嘛。选景的时候就想找一块没被污染的海,也就是北部湾,中国最南边的海。可是我们最后到了北海的时候,发现这里的海也开始污染了。广西的景色是非常怪的, 应该是地貌的关系吧,它有很优美的地方,也有不好看的地方;它有正在兴起的小镇,也有很古朴的小镇,现代和传统就那么非常生动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就好像是当代中国的一个小缩影,很符合《走到底》需要的那种大环境的背景。
   问:公路电影一般在影像和音乐上都会和常规的剧情片有所区别,谈谈这个好吗?
   答:《走到底》之前我只拍过一个电影《美丽新世界》,单从电影上讲,那个戏是老老实实的;而《走到底》从整个电影的需要出发,可以实现影像上的另外一些想法,这个戏会有比较多的近景、特写,剪辑也是比较快速的,全片800多个镜头,87分钟,在国产电影里也是少见的(一般为500—600个镜头数)。音乐在这个片子里会有很大的比重,是那种TECHNO风格的电子音乐,很有强度,很有力量的那种。音乐主要是由张震岳来写的,因为他演了这个电影,很了解剧情,音乐的感觉会和剧情非常贴切, 我自己也很喜欢这种风格的音乐。
   问:你以前除了纪录片和电影,还拍过不少的MTV?
   答:是和国内很多的摇滚乐队合作过,像张楚、何勇、许巍、黑豹他们。
   问:看来多年MTV的拍摄经验会对你掌握《走到底》这样的视听节奏有不小的帮助?
   答:的确是这样,这个片子的影像风格会MTV化一些。 拍完《美丽新世界》,好多人看了都说这哪儿是你拍的,因为他们知道我以前拍过很多MTV,看完这个片子他们应该不会这么说了。
   问:谈谈你对三位主演的感受?
   答:先说姜武吧,我和他在《美丽新世界》里合作过, 彼此很了解,合作起来也很从容。虽然像小王这样一个人物他没有演过、接触过,但他可以从生活的逻辑出发把这个人物处理好,而且他刚从《洗澡》下来演小王又得玩儿命减肥,他是非常敬业的,他的状态和态度也都是非常好的。莫文蔚虽然是那种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但她非常有活力,在镜头前会非常自由,没有什么束缚,尤其在警察局的那场戏,她没有一句话,就是要靠形体、动作、表情和眼泪来完成表演,你会感到她的表演是真实的、充满感情的。张震岳和莫文蔚又不一样,他非常有爆发力,他那种本色的状态非常像阿东,他的每场戏都不是在表演, 而是用自己内心的真实状态在和人交流。
   问:这部片子之后会有什么打算?
   答:也许会拍一部纪录片,生活本身对我充满着吸引力。先不用说太多吧,总之不会闲下来,我的路才刚刚开始。
   问:最后想知道对你这部即将上映的电影有怎样的一个期待?
   答:很简单,如果我的电影老百姓能够看到,他们喜欢就是成功了。
   
  摘自《卫视周刊》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原论坛]现象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