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青年参考》:看别人的故事 流自己的眼泪 ――观赏独立电影《我最中意的雪天》
2002-09-18 10:01:07 来自:
Neveronline
(戰國)
看别人的故事 流自己的眼泪
――观赏独立电影《我最中意的雪天》
本报记者 张丹珊
9月14日,国家图书馆音像中心。
一部电影结束了,全场观众对影片报以热烈掌声,主人公的命运令他们动情不已。放眼望去,四周大都是年轻的面孔。一个女孩儿的声音略带哽咽,她说:“看完这部电影才想起,我已经很久没和爸爸妈妈像回事儿似的聊天了。”
刚刚放映完的电影叫《我最中意的雪天》,根据梁晓声的中篇小说《疲惫的人》改编。这是我国第一部取得国家电影局放映许可证的独立电影。导演孟奇和制片人丁宏战来自河南郑州,都是非职业电影人,该片是他们自筹资金完成的处女作。影片由马迎春、孙秀晨和张志超主演。著名音乐人窦唯为影片作曲,这是窦唯首次为电影创作音乐作品。
影片的题材很普通:主人公王君生,一个老实、内向的46岁的中年男人,一个下岗妻子的丈夫,一个青春期男孩的父亲,一个效益不好的酱油厂的副厂长。影片描写了这个极普通的小人物一路坎坷到了中年,尽管他在单位、邻里和家里总是小心翼翼,但由于怯懦和虚荣,他依然生活在令人啼笑皆非的无奈、苦恼和不公之中。他总是做好事,却似乎从来没有得到应有的好报。
在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下,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不紧不慢地展开。该片将小人物的辛酸和无奈通过看似平淡的戏谑渲染出来。一位中年女观众说:“这是一部你可以在其中找到你自己、你父亲、你母亲、你儿子、你邻居、你周围所有人的影子的电影。这是一部让你看着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的电影。”
初看之下,觉得电影拍得相当“一地鸡毛”。没权没势的主人公,老婆没文化马上要下岗,儿子成绩不错脾气不小。新盖的楼房挡住了居民楼的阳光,不善言辞的他被推选为代表和房地产公司谈判,却被撵了出来。邻里悄悄和房地产公司达成了赔偿协议,却始终没有人告诉他。妻子让他也去索要赔偿款,他拉不下脸去面对房地产公司,东拼西凑借来3000块钱给了妻子。酱油厂的下岗职工对他怀恨在心,找人把他打成重伤,他知道后却只说了句“算了”。儿子连续三年获得三好学生,本该保送上重点高中却没被保送,反而因半分之差落榜,他找人去理论,最后感动了校长,而儿子也终于不负厚望,在数学竞赛中拿了全区第4名,他和妻子开心得睡不着觉。邻居姚处长贪污事发,他仅仅因为曾经给他送过一条烟两瓶酒而去自首,于是本来属于他的厂长当不成了,副厂长的职务也被免去,他却觉得心安,用“仍然保留副科待遇”来安慰妻子。他被诊断患了癌症,然后又被告知是误诊。他就是这样一个懦弱的、打碎牙齿往肚里吞的中国男人,一辈子窝窝囊囊却也踏踏实实。
在不知不觉中,观众的心理防线被一点点攻破。大家开怀地笑,尽情地流泪。小人物的辛酸、无奈、悲哀和快乐,在一幕幕不经意的戏谑中深深嵌入了人们的心。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在投资惊人的影片中寻求刹那的感官刺激时,置身于黑暗之中,看银幕上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中年人讲述他再寻常不过的故事,却让我们重温了那久违的感动。
当又高又瘦、有些帅气的年轻导演孟奇和大家见面的时候,很多人把手都拍红了。一位影迷说:“看着这个变卖家产筹资拍电影的青年,看着这个提着拷贝一个电影院一个电影院去推销的青年,看着这个从没拍过电影也从没学过电影却拍出这样一部电影的青年,我的心里只有崇敬。”
片中被命运大肆折腾之后的王君生带着全家在一个大雪天好好地玩了一回。他对儿子说:“好多人的父母都下岗了,而你只有母亲一个人下岗;好多人的家长都是工人,而你的爸爸是厂办主任;好多人只有一间房,而我们有两间。好多人家里都有不幸,而我们家一直很太平……所以,你应该感到幸福。”
“知足者常乐”。王君生的乐观感染了观众。孟奇说:“没有几个人生来就是贵族,希望大家都能进行自主的心理调节,苦中作乐,寻找生命里的每一滴幸福。”
谈起影片的选材,孟奇说,他被梁晓声的小说《疲惫的人》深深打动了。长久以来,几乎没有人真正关心我们周围那些小人物的命运,没有人真正关心我们的父母、儿女和邻居。中国电影缺乏这样一种对现实世界的真诚表述。正是在这种厚重的真诚的铺垫之下,诞生了《我最中意的雪天》。
但愿《我最中意的雪天》的横空出世,能使更多本来瞄准电影节的摄影机掉转头来瞄准吾国吾民,但愿这部片子能收回300多万元的制作成本,为中国独立电影的普及首开成功的先例。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原论坛]现象的轨迹
circle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观赏独立电影《我最中意的雪天》
本报记者 张丹珊
9月14日,国家图书馆音像中心。
一部电影结束了,全场观众对影片报以热烈掌声,主人公的命运令他们动情不已。放眼望去,四周大都是年轻的面孔。一个女孩儿的声音略带哽咽,她说:“看完这部电影才想起,我已经很久没和爸爸妈妈像回事儿似的聊天了。”
刚刚放映完的电影叫《我最中意的雪天》,根据梁晓声的中篇小说《疲惫的人》改编。这是我国第一部取得国家电影局放映许可证的独立电影。导演孟奇和制片人丁宏战来自河南郑州,都是非职业电影人,该片是他们自筹资金完成的处女作。影片由马迎春、孙秀晨和张志超主演。著名音乐人窦唯为影片作曲,这是窦唯首次为电影创作音乐作品。
影片的题材很普通:主人公王君生,一个老实、内向的46岁的中年男人,一个下岗妻子的丈夫,一个青春期男孩的父亲,一个效益不好的酱油厂的副厂长。影片描写了这个极普通的小人物一路坎坷到了中年,尽管他在单位、邻里和家里总是小心翼翼,但由于怯懦和虚荣,他依然生活在令人啼笑皆非的无奈、苦恼和不公之中。他总是做好事,却似乎从来没有得到应有的好报。
在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下,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不紧不慢地展开。该片将小人物的辛酸和无奈通过看似平淡的戏谑渲染出来。一位中年女观众说:“这是一部你可以在其中找到你自己、你父亲、你母亲、你儿子、你邻居、你周围所有人的影子的电影。这是一部让你看着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的电影。”
初看之下,觉得电影拍得相当“一地鸡毛”。没权没势的主人公,老婆没文化马上要下岗,儿子成绩不错脾气不小。新盖的楼房挡住了居民楼的阳光,不善言辞的他被推选为代表和房地产公司谈判,却被撵了出来。邻里悄悄和房地产公司达成了赔偿协议,却始终没有人告诉他。妻子让他也去索要赔偿款,他拉不下脸去面对房地产公司,东拼西凑借来3000块钱给了妻子。酱油厂的下岗职工对他怀恨在心,找人把他打成重伤,他知道后却只说了句“算了”。儿子连续三年获得三好学生,本该保送上重点高中却没被保送,反而因半分之差落榜,他找人去理论,最后感动了校长,而儿子也终于不负厚望,在数学竞赛中拿了全区第4名,他和妻子开心得睡不着觉。邻居姚处长贪污事发,他仅仅因为曾经给他送过一条烟两瓶酒而去自首,于是本来属于他的厂长当不成了,副厂长的职务也被免去,他却觉得心安,用“仍然保留副科待遇”来安慰妻子。他被诊断患了癌症,然后又被告知是误诊。他就是这样一个懦弱的、打碎牙齿往肚里吞的中国男人,一辈子窝窝囊囊却也踏踏实实。
在不知不觉中,观众的心理防线被一点点攻破。大家开怀地笑,尽情地流泪。小人物的辛酸、无奈、悲哀和快乐,在一幕幕不经意的戏谑中深深嵌入了人们的心。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在投资惊人的影片中寻求刹那的感官刺激时,置身于黑暗之中,看银幕上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中年人讲述他再寻常不过的故事,却让我们重温了那久违的感动。
当又高又瘦、有些帅气的年轻导演孟奇和大家见面的时候,很多人把手都拍红了。一位影迷说:“看着这个变卖家产筹资拍电影的青年,看着这个提着拷贝一个电影院一个电影院去推销的青年,看着这个从没拍过电影也从没学过电影却拍出这样一部电影的青年,我的心里只有崇敬。”
片中被命运大肆折腾之后的王君生带着全家在一个大雪天好好地玩了一回。他对儿子说:“好多人的父母都下岗了,而你只有母亲一个人下岗;好多人的家长都是工人,而你的爸爸是厂办主任;好多人只有一间房,而我们有两间。好多人家里都有不幸,而我们家一直很太平……所以,你应该感到幸福。”
“知足者常乐”。王君生的乐观感染了观众。孟奇说:“没有几个人生来就是贵族,希望大家都能进行自主的心理调节,苦中作乐,寻找生命里的每一滴幸福。”
谈起影片的选材,孟奇说,他被梁晓声的小说《疲惫的人》深深打动了。长久以来,几乎没有人真正关心我们周围那些小人物的命运,没有人真正关心我们的父母、儿女和邻居。中国电影缺乏这样一种对现实世界的真诚表述。正是在这种厚重的真诚的铺垫之下,诞生了《我最中意的雪天》。
但愿《我最中意的雪天》的横空出世,能使更多本来瞄准电影节的摄影机掉转头来瞄准吾国吾民,但愿这部片子能收回300多万元的制作成本,为中国独立电影的普及首开成功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