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没有屋顶的房间(戴锦华)
2002-09-16 15:47:15 来自:
fanhall
(现象工作室)
没有屋顶的房间
戴锦华
1.
写作之于我,是一处没有屋顶的房间。它是一种裸露,又是一份庇护;是一次规避,又是某种触摸。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生命本身的一部。有时怀疑,一个以写作为生的人,是否已丧失了生命的真实。读王安忆的话:“我坚持不懈地造下了一座又一座纸做的房子,我自己似乎也成了个纸人儿”,有一种久违了的感动。对我,一个理论、评论者,甚至没有纸房子,只是扁平地流淌开去的文字。
没有屋顶,意味着写作者从事着一份瘸腿魔鬼的勾当:揭去屋顶,展露其中的秘密。但没有屋顶,同时意味着为瘸腿魔鬼所戏弄;它将写作者暴露在天幕下,暴露在俯瞰细查的目光中。不喜欢用“精神家园”的字样,因为“家园”是一处确信无疑的归属,一份有家可归的安祥。而今日写作,依凭的、获取的只是一份真实的渴望,某种不宁的躁动。在我看来,今日写作,不同于昨日写作,在于身为写作者多少清楚:自己心里并没有多少“真理”。不属于快乐于“真理”死亡的人群,也不是欢悦地“告别诸神”的一个;于是,目击者有的只是一份散漫开的悲哀。没有屋顶的房间,并非真正的居所,当然无法“诗意地栖居”;它间或遮风,但无法避雨雪。它脆弱而可疑,却别无选择。没有屋顶,并非意指没有庇护或闭锁;它间或是一种拒绝庇护与闭锁的选择与姿态。拥有天空,同时承受风雨;要求发言,则是放弃独处与沉默。拒绝,或说“不”,原本不该是“喧嚣与骚动”,甚至也不是“呼喊与细语”。那是一份固执的沉默,其间或许有勇敢与真理。但写作者拥有的只是语言。
领略过许多“语言”,诸如“书写”了数万年的冰川漂砾上的擦痕,或喷吐着火舌的枪口,明白了文字是其中至为苍白、无力的一种。当它是某种理论或批评的文字时,甚至不会有稀薄、洇染开去的血痕。写作,同时怀疑写作;而怀疑写作,也就是在怀疑自己,怀疑90年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角色。人文知识分子,一度“天降大任于斯人”,一度“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一度成了“即将即位的新神”,一度又寒酸、潦倒,不值一文。但始终,是一处寂寂中的喧嚣,语词奔溢间的失语;是忠诚的叛卖,退守间的角逐;是一份不能自已的饥渴与执着。但面对“后冷战”与“后革命”的时代,丧失了文化空间的方位与坐标,于是充满了激进的保守,喜气扬扬的世纪末,工业化时代的后现代,优雅的媚俗……,等等,等等。那么何谓知识分子?何谓“有机”的或“学院”的知识分子?何谓社会批判立场?何谓职业伦理?何谓文化资本?何谓文化霸权?甚至,何谓文化?甚至,“身份”:你是谁,你站在何处,因何、为何而书写?尽管,“你一生中至少有一个时刻,必需亮出你真正的身份证来”,但足踏世纪之门,每个写作者的身份,竟成了一个充分必要去质疑、去自我质疑的前提。毫无疑问,在图书市场红红火火,未必给“严肃”文字留下多少空间,大众传媒急剧扩张、几几乎爆炸,人人乐陶陶各得其所的时代;或借用王朔的说辞,在一个得意洋洋“千万别拿我当人”的年头,如此追问,显得“苦孩子太拿自己当人”。多年前公映的一部意大利政治电影《国家利益》里有一句有趣的台词,警察解释“犯罪动机”说:“这次不是为了钱,是该死的正义感又抬头了!”不是,不一定是“该死的”“正义感”或堂皇的“使命感”,于我,这只是一种本份,一份欲罢不能。“幸好”,90年代中国当红的是构造阶级、重写性别、种族,论证形形色色的合法性;于是追问自己和自己的身份,还不是美国学院的时尚,还不是身份政治,亦无需《政治正确辞典》的最新版。不错,90年代,写作开始成为一桩十分个人化的事情。我这里所说的,尚不是猎猎飘扬在90年代文坛上的“个人化写作”的旗帜。我所关注的,是失落了、或曰解构了诸多宏大叙事的依凭之后,写作中的诸多选择常常更为紧密地与每个人的身份与位置相关。然而,如果写作仍是发表、刊行、出版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如果它仍连接着或大、或小,或主流、或边缘,或通俗或高雅的文化市场,那么写作的个人化,便只能是一种姿态、一种方式(如果不说是一种包装)而已。于是,任何一种写作,无疑是共用空间中的一种声音。
2.
由于成长年代的记忆,由于成熟年头中国的历史遭遇,曾长时间地迷恋法国大革命史与1968年“五月风暴”的记录。如果说,热血迸溅的激情乐章与昼夜运转的断头台的血渍,曾使心在震颤中紧缩;那么,“五月风暴”的记录则在“切肤”之痛间留下巨大的迷惘。几年前,有幸独自漫游在巴黎。记得一个诚挚而独特的中年妇女。忘了她的名字,仍记得她那热情洋溢而表情丰富多变的面庞,在巴黎并不多见的极为简朴、几近破旧的衣着,匆忙的、充满迸发力的言谈、举止。朋友告诉我,那是“五月风暴”时代的激进人物之一,现在是一个普通中学的教员。对于我同龄的法国朋友,她是一处令人肃然起敬的活着的历史。只因我来自中国,她自愿做我一日的导游。在某种朦胧的、(也许是想象的?)的记忆中,我认出了:一个非学院的、实践与献身型的“老”马克思主义者。一个地道的巴黎人。那一日,我们几乎是在巴黎街头狂奔。目标当然不是枫丹白露、香舍丽榭或巴黎圣母院。她领我在小巷间穿行,指给我精妙的十五世纪或十七世纪的小教堂,街角的一个小小的博物馆,里面有几幅不朽的名作,一个小乐队的优美演奏,拉丁区低矮木门里的晚餐——那里聚满了不同年龄的艺术家和文人,他们与其说来用餐,不如说是来阅读、交谈或辩论。透过她,我少年时代的法国梦真切地浮现出来。始终记得的,是我们急匆匆穿过无数街区之后,走进的巷子:两侧是青色、褐色的高耸的石墙,狭小,不容两人并肩而行。她告诉我:这就是一百余前巴黎街道的的面目。巷战和街垒因此而成为可能。真正的“一夫当关”。巴黎公社被镇压后,统治者改造了整个巴黎——重要的是拓宽了几乎所有街道,彻底改写了这处充满了火药与反抗的空间。夕阳渐落时,我们来到了巴黎一大前,那是“五月风暴”旋起的地方。她领我一圈圈地绕着学校的围墙寻找,终于发现了一方为被柏油覆盖的地面,那里凹凸地裸露着拳头大小的鹅卵石:这是当年起义者的武器和取之不竭的弹药库。她唱起当年的歌曲:“每一块鹅卵石下,是沙滩和阳光”。同样,当五月风暴迅速地成了一段不真切的梦魇之后,当局用柏油覆盖了大学内外的地面,“封存”了抗议者的全部“弹药”。仅存的一方裸土,如无言的墓碑。那一瞬,有一片薄雾短短地从我眼前漂过。我们没有对视。是的,一份繁复的认同——对革命的记忆。因此,记住了罗兰·巴特在“五月风暴”“幕落”之后的激进宣言:“如果我们不能颠覆现实秩序,就让我们颠覆语言秩序吧”;“文本是胆大妄为的歹徒,它把屁股暴露给政父”;在欣悦与会意中有朦胧的游移。这份游移终有一天为年轻的朋友王昶所点破——尽管属于90年代登临社会舞台的一代,但我们至少有着同样对“五月风暴”的误读与体认。一日,闲谈中,他说道:退回罗兰·巴特的书斋,在中国知识分子是否是一种真实的可能?于我,这始终是迷恋,也迷惑。深爱那些迷人的词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任东西,无止定,不议人间醉醒”;“在倾斜的塔上了望”……。但,退一步,是否真有一处宁静的书斋等待在近旁?
当年曾参与“余永则与林道静的选择”的讨论;今天,则越来越多地听人谈到葛兰西和他所谓的“有机知识分子”:参与阶级的构造,参与社会实践。在今日中国,对于人文知识分子,实践的可能与实践本身,仍指称着一种绝对价值。“有什么用?”、“谁需要?”,仍是质疑人文学者的杀手锏。甚至为此接到过拒绝透露姓名者的电话,通话者义愤填膺地质问:“你真的认为你所做的一切有用?”答曰:“没用。”问道:“那你为什么做?”答:“我喜欢。”这是真话。在“文艺危险”的昔日,在拜金主义的今天,选择今天所做的事情,是因为喜欢,也因为这是的我唯一可以做好事情。不想伪装自己不迷恋此间的风光与事实上仍存在的权力——称之为“话语霸权”或“文化资本”亦无不可。记得恢复高考的日子里,“学文”或“学理”曾成为制造过有可选择的苦恼。尽管选择的天平始终倾向彼时不甚了了的“文学”,但也片刻迷恋于数学世界的纯洁。当年的师长与挚友以七、80年代之交特有的矫情而夸张的语调劝戒:“你可以学数学,但你一定无所成。你的能力在文字——现在那是一架梯子,爬上去,能多高就多高,然后会过头来俯瞰芸芸众生。”今天听起来肉麻而赤裸,但也不失为一种赤裸的真实。类同于布迪厄用他博大的学识所揭示出的事实,少的只是反省于批判的立场。但就是在那一质疑者的电话中,我做了如下补充:“马克思主义也曾是一种纯粹学问,相对论也曾经根本‘没用’。”这是一种辩词,但潜在地,仍是对绝对的“实践价值”的认可。即使在今天,仍在心灵的某一角隅心仪于投身社会实践的斗士。“百无一用是书生”、“一为文人便不足观”。尽管此间不无某种自怜与自恋之情,但其中当然有更为深刻的悲慨。毫无疑问,今日所言的“有机知识分子”,当然不同于“林道静式”的战士,但“参与什么”、“如何参与”、参与那个阶级的构造过程,仍是必须提出并回答的问题。
——参与构造“新富阶级”或中产阶级?“为中产阶级写作”?参与文化市场与文化商品的生产,并使自己得以跻身“新富”?
——为大众声辩?在此且不论风光无限的“大众文化”是否真是“大众”的文化,此“大众”是否彼人民大众;一个肯定的回答是:那种浪漫化的大众观——无论是无限美好、积极主动的人民群众;还是芸芸众生、或必须予以启蒙的群氓;都必须经过深刻的反思与批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大众”、“劳苦大众”、“群众”与“民众”,正是必须在知识的考古学与谱系学的意义是被思考并质疑的概念。这并非因“有机知识分子”或“学院知识分子”的界定、区分便可能回避的思考。
3.
整个80年代,谈了太久的“独立人格”;到了今天便成为对社会批判立场的讨论。我以为,社会批判立场是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基本品格之一。但接下来的问题,是批判什么,如何批判。90年代文化,或曰今日写作的困境之一,便是空前繁复的社会情境与无所不在的文化陷阱。除却必须不断提示自我反省与质疑写作者自我身份外,对若干时髦的字眼:诸如主流与边缘、强势与弱势、官方与民间,等等时,应保持着充分的警惕。在急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处于变动不居、多重助推的社会情势之下,一个知识分子或曰写作者并不拥有一份权威的、可供全能参照的文化地形图。或许应放弃、至少是怀疑一种单向度的、二项对立式的思维模式。在此姑且不论任何边缘永远是相对于主流的边缘;而任何边缘位置的强调,都同时意味着一场朝向中心的进军;且不论中心的自我爆裂,不断提供着新的社会裂隙与空间;书写、改写着当代中国文化图景的,是远非一种同源的社会力量。如果说,经典意识形态仍毫无疑问是今日中国的主流;那么,跨国资本、消费主义、商业化,在与其构成冲突的同时,是否便全无合谋关系的存在?它在中国的生存现实中,后者究竟是一处边缘,还是另一处主流?如果我们承认消费主义文化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是否便意味着它是唯一的主流或唯一的敌手?是否便意味着在对消费主义主义文化进行批判的同时,忽略其它的社会压抑力量的存在?
在我看来,当代中国的社会风景线上,并存着多个彼此冲突又彼此借重的主流或中心;而所谓强势与弱势文化又在不同的语境中变动不已,相互消长。记得一次在某电视节目中,目击一著名作家带领小学生们宣誓:“我们要做明天的强者!”在百感交集中,有一份强烈的痛楚。不错,强者优于弱者;在中国的当代历史之河里,个人主义文化意味着对大一统的反叛。但在独生子女的一代已登临中国社会舞台的今天,在消费主义文化已喂养着中国的“明天”,在“麦当劳”、“必胜客”以成了当代中国青少年指认自己的年龄段的符号(“我已经过了吃麦当劳的年纪了!”),一代宣誓做强者的少年人,将构造着怎样一幅21世纪中国的社会与文化景观。当然,这是“杞人无事忧天倾”。但对于我们的,危险来自于一种拒绝思考与反身的姿态:两难相交择其易,两恶相争择其稍善者。难道一定如此?
经历中国的岁月,在感悟到文字的苍白的同时,感悟着语言的力量与文化巨大的构造力。曾生活在一个类似圣言崇拜的时代,某些语言具有着万能的功能与力量;一个人可以因偶然的口误招致杀身之祸(彼时彼地的人们多不知一个叫弗洛依德的角色,却深知口误所携带的潜意识的必然);而后目击了那个时代、与那份语言魔力的崩塌。再以后,见证并参与一种正常(?)的语言系统逐步建立;充分的自觉与绝对的盲目之间,这“新的”的语言系统构造着新的意识形态。在追索历史之手书写非痕迹时,懵然间已被历史之手所改写。时常被人们善意或不甚善意地问及为什么形成了那样一种文字风格;在诸多的原因中,我通常选择一种真实的、却又不无调侃的答案:二十岁前做过诗人梦。剩余的、诗的利比多便误投到理论文字中来了。而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选择那样一种文字:华丽的字词、密集的意象、比比皆是的硬译西方理论术语,是为了在规避中实现一次突围:突围彼时仍密闭的正统批评规范的玻璃罩,彼时贫乏而权威的思维范式,同时规避一种可能发生的正面撞击。但在转瞬十六年之后,昔日的突围之路已显现为新的的囚牢和陷阱:西方话语权威的阴影、对自身经验的间隔、与华美与安全伴行的晦涩。于是,只能再次突围,从陷落处突围。同样,当90年代志得意满、又艰辛倍尝地携带二十世纪走向其终点的时候,一个再次令我瞠目的事实是,那些在80年代大逆不道、惊世骇俗的语词与角色,历经十年,已尽洗不轨,风风光光地登堂入室。如果说,80年代初年的几度人道主义讨论,构成了挑战禁区、质疑权威的文化经历;那么,到了90年代初年的人文精神讨论时,它已成了遭到挑战与亵渎,需予以捍卫的经典。换一例,是当年大有轰动效应的小说《在同一地平线上》,其中男主人公对“孟加拉虎”——作为个人奋斗与追逐成功的象征——的认同,曾引得波澜骤起、一片哗然;时至90年代,类似角色与品格却成了老少咸宜、人见人爱的肥皂剧主角不可或缺的“素质”。应以手加额称幸“进步”吗?在我,却只是无奈一笑而已。历史的诡计在于,抵达终点之时,始发现自己在出发处已偏离了目标。从另一个角度上望去,美丽的旗帜,诸如“自由”除了在其华贵的袍子下遮盖着罗兰夫人曾慨叹的血渍;它猎猎扬起,曾成功地辩护并构造了自由劳动力的市场;而庄严如“理性”,则成功地构造着非理性——如无边的人类欲望,并书写“经济人”之行为逻辑的通行证。于是,90年代,一个写作者,或许面临着三重彼此冲突又和谐并存的工作:参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时自己作为现代化的对象;同时必需开始对中国“现代性话语”的检讨与反思,如果尚且不是批判。
4.
我并未因此遗忘了“文学”——伊格尔顿视为“可疑”的文学。只是深受理论的毒害之后,我已丧失了纯粹的、得自于文学的快感与视域。不错,90年代,在法力无边的大众传媒面前,在好戏连台的文化市场之畔,文学经历着一个深刻的边缘化的过程。但当中国仍拥有如此众多的、为形形色色的资金途径所支撑,因而为多种多样的社会力量所介入的“纯”文学杂志时,我们很难说这是一处纯洁的边缘。尽管如此,我仍相信,存在着一个只能名之为文学的半自律性空间。它供给着现代人愈加匮乏的想象力的翅膀与“诗意的世界”;它探索着语言与文化的诸种可能;它挣扎于语言的囚牢,同时撞击并颠覆着“天经地义”的语言秩序及其后的权力秩序。但一个文学的写作者,同样必须出示他(她)的“身份证”:如果不联系着中国第三世界的地位和处境,就无法解释中国作家深刻的诺贝尔情结;如果不考察七八十年代年代与八九十年代间的深刻社会转型,便无法阐明中国文学艺术界的代群更迭与风潮起落;如果不正视市场与权力关系的驱动,便无以应对诸多命名、畅销与流行;如果不检视作家的性别身份与立场,便无法破译其间文学编码的秘密。
热爱写作——这处没有屋顶的房间。无法封闭,拒绝封闭。在四壁墙之间,实现着某种间离;在共同的天空下,经历着自己的、或许是共同的命运。
1997年9月 于北京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原论坛]现象的轨迹
wdURxKlX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戴锦华
1.
写作之于我,是一处没有屋顶的房间。它是一种裸露,又是一份庇护;是一次规避,又是某种触摸。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生命本身的一部。有时怀疑,一个以写作为生的人,是否已丧失了生命的真实。读王安忆的话:“我坚持不懈地造下了一座又一座纸做的房子,我自己似乎也成了个纸人儿”,有一种久违了的感动。对我,一个理论、评论者,甚至没有纸房子,只是扁平地流淌开去的文字。
没有屋顶,意味着写作者从事着一份瘸腿魔鬼的勾当:揭去屋顶,展露其中的秘密。但没有屋顶,同时意味着为瘸腿魔鬼所戏弄;它将写作者暴露在天幕下,暴露在俯瞰细查的目光中。不喜欢用“精神家园”的字样,因为“家园”是一处确信无疑的归属,一份有家可归的安祥。而今日写作,依凭的、获取的只是一份真实的渴望,某种不宁的躁动。在我看来,今日写作,不同于昨日写作,在于身为写作者多少清楚:自己心里并没有多少“真理”。不属于快乐于“真理”死亡的人群,也不是欢悦地“告别诸神”的一个;于是,目击者有的只是一份散漫开的悲哀。没有屋顶的房间,并非真正的居所,当然无法“诗意地栖居”;它间或遮风,但无法避雨雪。它脆弱而可疑,却别无选择。没有屋顶,并非意指没有庇护或闭锁;它间或是一种拒绝庇护与闭锁的选择与姿态。拥有天空,同时承受风雨;要求发言,则是放弃独处与沉默。拒绝,或说“不”,原本不该是“喧嚣与骚动”,甚至也不是“呼喊与细语”。那是一份固执的沉默,其间或许有勇敢与真理。但写作者拥有的只是语言。
领略过许多“语言”,诸如“书写”了数万年的冰川漂砾上的擦痕,或喷吐着火舌的枪口,明白了文字是其中至为苍白、无力的一种。当它是某种理论或批评的文字时,甚至不会有稀薄、洇染开去的血痕。写作,同时怀疑写作;而怀疑写作,也就是在怀疑自己,怀疑90年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角色。人文知识分子,一度“天降大任于斯人”,一度“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一度成了“即将即位的新神”,一度又寒酸、潦倒,不值一文。但始终,是一处寂寂中的喧嚣,语词奔溢间的失语;是忠诚的叛卖,退守间的角逐;是一份不能自已的饥渴与执着。但面对“后冷战”与“后革命”的时代,丧失了文化空间的方位与坐标,于是充满了激进的保守,喜气扬扬的世纪末,工业化时代的后现代,优雅的媚俗……,等等,等等。那么何谓知识分子?何谓“有机”的或“学院”的知识分子?何谓社会批判立场?何谓职业伦理?何谓文化资本?何谓文化霸权?甚至,何谓文化?甚至,“身份”:你是谁,你站在何处,因何、为何而书写?尽管,“你一生中至少有一个时刻,必需亮出你真正的身份证来”,但足踏世纪之门,每个写作者的身份,竟成了一个充分必要去质疑、去自我质疑的前提。毫无疑问,在图书市场红红火火,未必给“严肃”文字留下多少空间,大众传媒急剧扩张、几几乎爆炸,人人乐陶陶各得其所的时代;或借用王朔的说辞,在一个得意洋洋“千万别拿我当人”的年头,如此追问,显得“苦孩子太拿自己当人”。多年前公映的一部意大利政治电影《国家利益》里有一句有趣的台词,警察解释“犯罪动机”说:“这次不是为了钱,是该死的正义感又抬头了!”不是,不一定是“该死的”“正义感”或堂皇的“使命感”,于我,这只是一种本份,一份欲罢不能。“幸好”,90年代中国当红的是构造阶级、重写性别、种族,论证形形色色的合法性;于是追问自己和自己的身份,还不是美国学院的时尚,还不是身份政治,亦无需《政治正确辞典》的最新版。不错,90年代,写作开始成为一桩十分个人化的事情。我这里所说的,尚不是猎猎飘扬在90年代文坛上的“个人化写作”的旗帜。我所关注的,是失落了、或曰解构了诸多宏大叙事的依凭之后,写作中的诸多选择常常更为紧密地与每个人的身份与位置相关。然而,如果写作仍是发表、刊行、出版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如果它仍连接着或大、或小,或主流、或边缘,或通俗或高雅的文化市场,那么写作的个人化,便只能是一种姿态、一种方式(如果不说是一种包装)而已。于是,任何一种写作,无疑是共用空间中的一种声音。
2.
由于成长年代的记忆,由于成熟年头中国的历史遭遇,曾长时间地迷恋法国大革命史与1968年“五月风暴”的记录。如果说,热血迸溅的激情乐章与昼夜运转的断头台的血渍,曾使心在震颤中紧缩;那么,“五月风暴”的记录则在“切肤”之痛间留下巨大的迷惘。几年前,有幸独自漫游在巴黎。记得一个诚挚而独特的中年妇女。忘了她的名字,仍记得她那热情洋溢而表情丰富多变的面庞,在巴黎并不多见的极为简朴、几近破旧的衣着,匆忙的、充满迸发力的言谈、举止。朋友告诉我,那是“五月风暴”时代的激进人物之一,现在是一个普通中学的教员。对于我同龄的法国朋友,她是一处令人肃然起敬的活着的历史。只因我来自中国,她自愿做我一日的导游。在某种朦胧的、(也许是想象的?)的记忆中,我认出了:一个非学院的、实践与献身型的“老”马克思主义者。一个地道的巴黎人。那一日,我们几乎是在巴黎街头狂奔。目标当然不是枫丹白露、香舍丽榭或巴黎圣母院。她领我在小巷间穿行,指给我精妙的十五世纪或十七世纪的小教堂,街角的一个小小的博物馆,里面有几幅不朽的名作,一个小乐队的优美演奏,拉丁区低矮木门里的晚餐——那里聚满了不同年龄的艺术家和文人,他们与其说来用餐,不如说是来阅读、交谈或辩论。透过她,我少年时代的法国梦真切地浮现出来。始终记得的,是我们急匆匆穿过无数街区之后,走进的巷子:两侧是青色、褐色的高耸的石墙,狭小,不容两人并肩而行。她告诉我:这就是一百余前巴黎街道的的面目。巷战和街垒因此而成为可能。真正的“一夫当关”。巴黎公社被镇压后,统治者改造了整个巴黎——重要的是拓宽了几乎所有街道,彻底改写了这处充满了火药与反抗的空间。夕阳渐落时,我们来到了巴黎一大前,那是“五月风暴”旋起的地方。她领我一圈圈地绕着学校的围墙寻找,终于发现了一方为被柏油覆盖的地面,那里凹凸地裸露着拳头大小的鹅卵石:这是当年起义者的武器和取之不竭的弹药库。她唱起当年的歌曲:“每一块鹅卵石下,是沙滩和阳光”。同样,当五月风暴迅速地成了一段不真切的梦魇之后,当局用柏油覆盖了大学内外的地面,“封存”了抗议者的全部“弹药”。仅存的一方裸土,如无言的墓碑。那一瞬,有一片薄雾短短地从我眼前漂过。我们没有对视。是的,一份繁复的认同——对革命的记忆。因此,记住了罗兰·巴特在“五月风暴”“幕落”之后的激进宣言:“如果我们不能颠覆现实秩序,就让我们颠覆语言秩序吧”;“文本是胆大妄为的歹徒,它把屁股暴露给政父”;在欣悦与会意中有朦胧的游移。这份游移终有一天为年轻的朋友王昶所点破——尽管属于90年代登临社会舞台的一代,但我们至少有着同样对“五月风暴”的误读与体认。一日,闲谈中,他说道:退回罗兰·巴特的书斋,在中国知识分子是否是一种真实的可能?于我,这始终是迷恋,也迷惑。深爱那些迷人的词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任东西,无止定,不议人间醉醒”;“在倾斜的塔上了望”……。但,退一步,是否真有一处宁静的书斋等待在近旁?
当年曾参与“余永则与林道静的选择”的讨论;今天,则越来越多地听人谈到葛兰西和他所谓的“有机知识分子”:参与阶级的构造,参与社会实践。在今日中国,对于人文知识分子,实践的可能与实践本身,仍指称着一种绝对价值。“有什么用?”、“谁需要?”,仍是质疑人文学者的杀手锏。甚至为此接到过拒绝透露姓名者的电话,通话者义愤填膺地质问:“你真的认为你所做的一切有用?”答曰:“没用。”问道:“那你为什么做?”答:“我喜欢。”这是真话。在“文艺危险”的昔日,在拜金主义的今天,选择今天所做的事情,是因为喜欢,也因为这是的我唯一可以做好事情。不想伪装自己不迷恋此间的风光与事实上仍存在的权力——称之为“话语霸权”或“文化资本”亦无不可。记得恢复高考的日子里,“学文”或“学理”曾成为制造过有可选择的苦恼。尽管选择的天平始终倾向彼时不甚了了的“文学”,但也片刻迷恋于数学世界的纯洁。当年的师长与挚友以七、80年代之交特有的矫情而夸张的语调劝戒:“你可以学数学,但你一定无所成。你的能力在文字——现在那是一架梯子,爬上去,能多高就多高,然后会过头来俯瞰芸芸众生。”今天听起来肉麻而赤裸,但也不失为一种赤裸的真实。类同于布迪厄用他博大的学识所揭示出的事实,少的只是反省于批判的立场。但就是在那一质疑者的电话中,我做了如下补充:“马克思主义也曾是一种纯粹学问,相对论也曾经根本‘没用’。”这是一种辩词,但潜在地,仍是对绝对的“实践价值”的认可。即使在今天,仍在心灵的某一角隅心仪于投身社会实践的斗士。“百无一用是书生”、“一为文人便不足观”。尽管此间不无某种自怜与自恋之情,但其中当然有更为深刻的悲慨。毫无疑问,今日所言的“有机知识分子”,当然不同于“林道静式”的战士,但“参与什么”、“如何参与”、参与那个阶级的构造过程,仍是必须提出并回答的问题。
——参与构造“新富阶级”或中产阶级?“为中产阶级写作”?参与文化市场与文化商品的生产,并使自己得以跻身“新富”?
——为大众声辩?在此且不论风光无限的“大众文化”是否真是“大众”的文化,此“大众”是否彼人民大众;一个肯定的回答是:那种浪漫化的大众观——无论是无限美好、积极主动的人民群众;还是芸芸众生、或必须予以启蒙的群氓;都必须经过深刻的反思与批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大众”、“劳苦大众”、“群众”与“民众”,正是必须在知识的考古学与谱系学的意义是被思考并质疑的概念。这并非因“有机知识分子”或“学院知识分子”的界定、区分便可能回避的思考。
3.
整个80年代,谈了太久的“独立人格”;到了今天便成为对社会批判立场的讨论。我以为,社会批判立场是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基本品格之一。但接下来的问题,是批判什么,如何批判。90年代文化,或曰今日写作的困境之一,便是空前繁复的社会情境与无所不在的文化陷阱。除却必须不断提示自我反省与质疑写作者自我身份外,对若干时髦的字眼:诸如主流与边缘、强势与弱势、官方与民间,等等时,应保持着充分的警惕。在急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处于变动不居、多重助推的社会情势之下,一个知识分子或曰写作者并不拥有一份权威的、可供全能参照的文化地形图。或许应放弃、至少是怀疑一种单向度的、二项对立式的思维模式。在此姑且不论任何边缘永远是相对于主流的边缘;而任何边缘位置的强调,都同时意味着一场朝向中心的进军;且不论中心的自我爆裂,不断提供着新的社会裂隙与空间;书写、改写着当代中国文化图景的,是远非一种同源的社会力量。如果说,经典意识形态仍毫无疑问是今日中国的主流;那么,跨国资本、消费主义、商业化,在与其构成冲突的同时,是否便全无合谋关系的存在?它在中国的生存现实中,后者究竟是一处边缘,还是另一处主流?如果我们承认消费主义文化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是否便意味着它是唯一的主流或唯一的敌手?是否便意味着在对消费主义主义文化进行批判的同时,忽略其它的社会压抑力量的存在?
在我看来,当代中国的社会风景线上,并存着多个彼此冲突又彼此借重的主流或中心;而所谓强势与弱势文化又在不同的语境中变动不已,相互消长。记得一次在某电视节目中,目击一著名作家带领小学生们宣誓:“我们要做明天的强者!”在百感交集中,有一份强烈的痛楚。不错,强者优于弱者;在中国的当代历史之河里,个人主义文化意味着对大一统的反叛。但在独生子女的一代已登临中国社会舞台的今天,在消费主义文化已喂养着中国的“明天”,在“麦当劳”、“必胜客”以成了当代中国青少年指认自己的年龄段的符号(“我已经过了吃麦当劳的年纪了!”),一代宣誓做强者的少年人,将构造着怎样一幅21世纪中国的社会与文化景观。当然,这是“杞人无事忧天倾”。但对于我们的,危险来自于一种拒绝思考与反身的姿态:两难相交择其易,两恶相争择其稍善者。难道一定如此?
经历中国的岁月,在感悟到文字的苍白的同时,感悟着语言的力量与文化巨大的构造力。曾生活在一个类似圣言崇拜的时代,某些语言具有着万能的功能与力量;一个人可以因偶然的口误招致杀身之祸(彼时彼地的人们多不知一个叫弗洛依德的角色,却深知口误所携带的潜意识的必然);而后目击了那个时代、与那份语言魔力的崩塌。再以后,见证并参与一种正常(?)的语言系统逐步建立;充分的自觉与绝对的盲目之间,这“新的”的语言系统构造着新的意识形态。在追索历史之手书写非痕迹时,懵然间已被历史之手所改写。时常被人们善意或不甚善意地问及为什么形成了那样一种文字风格;在诸多的原因中,我通常选择一种真实的、却又不无调侃的答案:二十岁前做过诗人梦。剩余的、诗的利比多便误投到理论文字中来了。而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选择那样一种文字:华丽的字词、密集的意象、比比皆是的硬译西方理论术语,是为了在规避中实现一次突围:突围彼时仍密闭的正统批评规范的玻璃罩,彼时贫乏而权威的思维范式,同时规避一种可能发生的正面撞击。但在转瞬十六年之后,昔日的突围之路已显现为新的的囚牢和陷阱:西方话语权威的阴影、对自身经验的间隔、与华美与安全伴行的晦涩。于是,只能再次突围,从陷落处突围。同样,当90年代志得意满、又艰辛倍尝地携带二十世纪走向其终点的时候,一个再次令我瞠目的事实是,那些在80年代大逆不道、惊世骇俗的语词与角色,历经十年,已尽洗不轨,风风光光地登堂入室。如果说,80年代初年的几度人道主义讨论,构成了挑战禁区、质疑权威的文化经历;那么,到了90年代初年的人文精神讨论时,它已成了遭到挑战与亵渎,需予以捍卫的经典。换一例,是当年大有轰动效应的小说《在同一地平线上》,其中男主人公对“孟加拉虎”——作为个人奋斗与追逐成功的象征——的认同,曾引得波澜骤起、一片哗然;时至90年代,类似角色与品格却成了老少咸宜、人见人爱的肥皂剧主角不可或缺的“素质”。应以手加额称幸“进步”吗?在我,却只是无奈一笑而已。历史的诡计在于,抵达终点之时,始发现自己在出发处已偏离了目标。从另一个角度上望去,美丽的旗帜,诸如“自由”除了在其华贵的袍子下遮盖着罗兰夫人曾慨叹的血渍;它猎猎扬起,曾成功地辩护并构造了自由劳动力的市场;而庄严如“理性”,则成功地构造着非理性——如无边的人类欲望,并书写“经济人”之行为逻辑的通行证。于是,90年代,一个写作者,或许面临着三重彼此冲突又和谐并存的工作:参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时自己作为现代化的对象;同时必需开始对中国“现代性话语”的检讨与反思,如果尚且不是批判。
4.
我并未因此遗忘了“文学”——伊格尔顿视为“可疑”的文学。只是深受理论的毒害之后,我已丧失了纯粹的、得自于文学的快感与视域。不错,90年代,在法力无边的大众传媒面前,在好戏连台的文化市场之畔,文学经历着一个深刻的边缘化的过程。但当中国仍拥有如此众多的、为形形色色的资金途径所支撑,因而为多种多样的社会力量所介入的“纯”文学杂志时,我们很难说这是一处纯洁的边缘。尽管如此,我仍相信,存在着一个只能名之为文学的半自律性空间。它供给着现代人愈加匮乏的想象力的翅膀与“诗意的世界”;它探索着语言与文化的诸种可能;它挣扎于语言的囚牢,同时撞击并颠覆着“天经地义”的语言秩序及其后的权力秩序。但一个文学的写作者,同样必须出示他(她)的“身份证”:如果不联系着中国第三世界的地位和处境,就无法解释中国作家深刻的诺贝尔情结;如果不考察七八十年代年代与八九十年代间的深刻社会转型,便无法阐明中国文学艺术界的代群更迭与风潮起落;如果不正视市场与权力关系的驱动,便无以应对诸多命名、畅销与流行;如果不检视作家的性别身份与立场,便无法破译其间文学编码的秘密。
热爱写作——这处没有屋顶的房间。无法封闭,拒绝封闭。在四壁墙之间,实现着某种间离;在共同的天空下,经历着自己的、或许是共同的命运。
1997年9月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