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世纪末的华丽(By 戴锦华)
2002-09-16 15:45:15 来自:
fanhall
(现象工作室)
我自己似乎也开始在互联网中沉溺。尽管我从未去过聊天室,也没有在BBS上粘贴过任何贴子。因此未曾获得进入虚拟世界的身份体验。每登录一个网站,我总是老实且乏味地写下自己全部真实资料,如同填写官家要求各类表格。在那里并没有多少真实或虚拟的自我。
我应该算一个老资格的网民。但许久,网络对于我只是一处巨大而陌生的黑洞,我不知道、也不奢望穷尽它的疆界。上网,进入那些朋友推荐、或因广告牌林立而名传遐迩的网站,浏览自己所关注的栏目——象快速地翻动报纸。遇到有趣的消息,便下载,固着在自己的硬盘上才觉得拥有。间或在国外的网站上走过,只是为了搜寻或验证某些我感兴趣的消息。许久不曾进入任何文学网站,网络文学于我,缥缈而陌生。隐隐地,设想它应是某种另类的写作,因为那里没有关于文学的种种规范,没有文学机构所设定的预期,它或许不是某种多少怪诞的文学观念的挣扎与复制。设想在那里也许会遭遇某些真淳的文字,因为没有报酬、没有奖项,在那里粘贴自己文字的人,大约唯一的动机是对文学的爱。当然会有大量的自恋——又有哪个以文字为生的人能免俗?没有去一测深浅,因为那里有一份未知:网络—文学?不同的仅仅是发表空间,还是一种全然陌生的存在?网络仅仅是一个未经规范与审查的发表空间?还是旋生旋灭、历史与时间都消隐于扁平的电子媒介,终于创造并改写了“文学”这个古老的字样?并不别致的发现,是网络并未扩张所谓“影像一族”或“读图时代”,相反,它以电子邮件、聊天室、BBS唤回了一种新的文字迷恋、甚至膜拜。因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你的一切:身份、自我、“真实”,仅仅是片片段段或苍白或富饶的文字。但我不能确知的是,那是古老文字的新生,还仅仅是电子媒介所祭起的语言文字的幽灵?
网瘾日重,开始越来越久的网上漫游之后,渐渐有了一种“遭遇”的体验。在网上,你会遭遇一些你始料不及的东西(不去聊天室,就不必用那个让我肉麻的“东东”了吧)。大约以这种方式,我遭遇了安妮宝贝的文字。有几分心动,有几分惊艳的感觉。当然,这中间有沟:代沟,似乎也是某种阶级文化之沟;但有体认:关于城市、关于现代世界、关于性别和女人。听年轻的、几乎是稚嫩的学生讲,每晚网上读一段安妮宝贝的文字,然后含着自恋、温暖的眼泪入睡;我只有宽容的笑,带着无名的不安。我把标识着安妮宝贝的网页载入我的收藏夹,却没有去刻意搜寻。直到我带着颇深的资格疑虑充当了一次网络文学奖评委,直到安妮的文字以正统文学的式样:个人文集的方式出版。我很快地读了,曾有过的隔膜和体认被印证并加深。
那是些阴郁而美丽的文字,一些酷烈而凄艳的言情故事。关于一个着白棉布裙、光脚穿球鞋的年轻女人,一个被称作“林”的、没有承担的男人。关于并不被死亡所终结的心碎,关于麻木中绽裂的伤口,在沉溺与自弃中的清醒和冷眼。在安妮的文字(同样在许多网络文学作品)中,都市——这个在当代中国文学久久缺席并不断被虚构着的空间无言地浮现。在安妮的笔下,那是永远的漂泊流浪的现代丛林,也是无家可归者的唯一归属。我为安妮笔下的颓靡和绮丽所震动,在那里生命如同脆弱的琴弦,个人如同漂流中的落叶,但除却她笔下的人物,除却这脆弱的生命与个人的身份之外无所依凭、归属,而其间闪烁着一份将熄的灰烬里艳丽的血色。如同在一幅极端幽暗、而蕴藏威胁的背景上显露出的色彩斑斓而饱满的幢幢幻影,迷人、伤痛而狰狞。一份梦酣梦醒时分的载沉载浮。
不错,比照正统文学的分类,安妮宝贝的作品属于通俗写作或言情小说。有趣的是,迄今为止,网络文学(不是网络)尚未真正被纳入文学/文化市场,但它却事实上具有更为纯正的商业文化的品格:读者的接受和评判。读者的接受或拒绝、读者的回应和口碑,便是一个网络写手的生死一际。当然,不同的是,你仍可以写作并粘贴,但无人点击、回应的网络写手,比守着渐次升高泛黄的稿纸和退稿信而枯萎的写手更加悲惨——因为拒绝你的,不是可以去质疑抨击的文化体制,而仅仅是你的读者的趣味和预期。当然,网络文学的读者——不是它们的副产品:出版物,而是附着在电子媒体上的样式,是今日中国特殊且少数的一群,他们大都属于大都市,属于大学校园或白领阶层,属于某种时髦而落伍的“族群”。但不必太烂地引证张爱玲,不必夸张地提及后现代(同样因为笔者对所谓“后现代文化填平雅俗鸿沟”的结论有深深的疑虑),尽管有着通俗写作、言情小说确认无疑的样式,安妮的文字大不同于《第一次亲密接触》或大部分网络与网恋故事,那里不仅有如此深切的疼感,有对都市与个人的别致的体认和表达,而且有一份并不多见的清醒:对都市,对大都市中潇洒迷人的女性生存,对有闲女人必须付出的生命与现实的代价,对都市生活的无情酷烈,对青春残酷与生命和爱情的断念。那个穿白棉布裙的年轻女人手臂上的疤痕,那个隐匿在网络之中、穿行与都市丛林中的薇安,间或会显现或遭遇底层社会或文化不可见处的血迹。在一份毕竟缘自张爱玲式的物恋与自恋之间,在一份悲凉与颓废之间,安妮宝贝的作品,展现了一脉中国大陆版的世纪末的华丽,一份灰烬间的火光的弥留。
如果说,整个90年代,大众文化不断在构造和呼唤着中产阶级的莅临,那么,网络无疑已成为它的最佳载体——这多少是笔者的一份失落、甚至绝望,我曾预期它成为一处公共空间,成为一处弱势者间或发言的领域。安妮宝贝的写作,不仅在显影着这样一个阶层——如果尚不是阶级的现实,而且拓展或延伸着某种都市知识女性书写的线索。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原论坛]现象的轨迹
rtvPgiHsWCeJT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我应该算一个老资格的网民。但许久,网络对于我只是一处巨大而陌生的黑洞,我不知道、也不奢望穷尽它的疆界。上网,进入那些朋友推荐、或因广告牌林立而名传遐迩的网站,浏览自己所关注的栏目——象快速地翻动报纸。遇到有趣的消息,便下载,固着在自己的硬盘上才觉得拥有。间或在国外的网站上走过,只是为了搜寻或验证某些我感兴趣的消息。许久不曾进入任何文学网站,网络文学于我,缥缈而陌生。隐隐地,设想它应是某种另类的写作,因为那里没有关于文学的种种规范,没有文学机构所设定的预期,它或许不是某种多少怪诞的文学观念的挣扎与复制。设想在那里也许会遭遇某些真淳的文字,因为没有报酬、没有奖项,在那里粘贴自己文字的人,大约唯一的动机是对文学的爱。当然会有大量的自恋——又有哪个以文字为生的人能免俗?没有去一测深浅,因为那里有一份未知:网络—文学?不同的仅仅是发表空间,还是一种全然陌生的存在?网络仅仅是一个未经规范与审查的发表空间?还是旋生旋灭、历史与时间都消隐于扁平的电子媒介,终于创造并改写了“文学”这个古老的字样?并不别致的发现,是网络并未扩张所谓“影像一族”或“读图时代”,相反,它以电子邮件、聊天室、BBS唤回了一种新的文字迷恋、甚至膜拜。因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你的一切:身份、自我、“真实”,仅仅是片片段段或苍白或富饶的文字。但我不能确知的是,那是古老文字的新生,还仅仅是电子媒介所祭起的语言文字的幽灵?
网瘾日重,开始越来越久的网上漫游之后,渐渐有了一种“遭遇”的体验。在网上,你会遭遇一些你始料不及的东西(不去聊天室,就不必用那个让我肉麻的“东东”了吧)。大约以这种方式,我遭遇了安妮宝贝的文字。有几分心动,有几分惊艳的感觉。当然,这中间有沟:代沟,似乎也是某种阶级文化之沟;但有体认:关于城市、关于现代世界、关于性别和女人。听年轻的、几乎是稚嫩的学生讲,每晚网上读一段安妮宝贝的文字,然后含着自恋、温暖的眼泪入睡;我只有宽容的笑,带着无名的不安。我把标识着安妮宝贝的网页载入我的收藏夹,却没有去刻意搜寻。直到我带着颇深的资格疑虑充当了一次网络文学奖评委,直到安妮的文字以正统文学的式样:个人文集的方式出版。我很快地读了,曾有过的隔膜和体认被印证并加深。
那是些阴郁而美丽的文字,一些酷烈而凄艳的言情故事。关于一个着白棉布裙、光脚穿球鞋的年轻女人,一个被称作“林”的、没有承担的男人。关于并不被死亡所终结的心碎,关于麻木中绽裂的伤口,在沉溺与自弃中的清醒和冷眼。在安妮的文字(同样在许多网络文学作品)中,都市——这个在当代中国文学久久缺席并不断被虚构着的空间无言地浮现。在安妮的笔下,那是永远的漂泊流浪的现代丛林,也是无家可归者的唯一归属。我为安妮笔下的颓靡和绮丽所震动,在那里生命如同脆弱的琴弦,个人如同漂流中的落叶,但除却她笔下的人物,除却这脆弱的生命与个人的身份之外无所依凭、归属,而其间闪烁着一份将熄的灰烬里艳丽的血色。如同在一幅极端幽暗、而蕴藏威胁的背景上显露出的色彩斑斓而饱满的幢幢幻影,迷人、伤痛而狰狞。一份梦酣梦醒时分的载沉载浮。
不错,比照正统文学的分类,安妮宝贝的作品属于通俗写作或言情小说。有趣的是,迄今为止,网络文学(不是网络)尚未真正被纳入文学/文化市场,但它却事实上具有更为纯正的商业文化的品格:读者的接受和评判。读者的接受或拒绝、读者的回应和口碑,便是一个网络写手的生死一际。当然,不同的是,你仍可以写作并粘贴,但无人点击、回应的网络写手,比守着渐次升高泛黄的稿纸和退稿信而枯萎的写手更加悲惨——因为拒绝你的,不是可以去质疑抨击的文化体制,而仅仅是你的读者的趣味和预期。当然,网络文学的读者——不是它们的副产品:出版物,而是附着在电子媒体上的样式,是今日中国特殊且少数的一群,他们大都属于大都市,属于大学校园或白领阶层,属于某种时髦而落伍的“族群”。但不必太烂地引证张爱玲,不必夸张地提及后现代(同样因为笔者对所谓“后现代文化填平雅俗鸿沟”的结论有深深的疑虑),尽管有着通俗写作、言情小说确认无疑的样式,安妮的文字大不同于《第一次亲密接触》或大部分网络与网恋故事,那里不仅有如此深切的疼感,有对都市与个人的别致的体认和表达,而且有一份并不多见的清醒:对都市,对大都市中潇洒迷人的女性生存,对有闲女人必须付出的生命与现实的代价,对都市生活的无情酷烈,对青春残酷与生命和爱情的断念。那个穿白棉布裙的年轻女人手臂上的疤痕,那个隐匿在网络之中、穿行与都市丛林中的薇安,间或会显现或遭遇底层社会或文化不可见处的血迹。在一份毕竟缘自张爱玲式的物恋与自恋之间,在一份悲凉与颓废之间,安妮宝贝的作品,展现了一脉中国大陆版的世纪末的华丽,一份灰烬间的火光的弥留。
如果说,整个90年代,大众文化不断在构造和呼唤着中产阶级的莅临,那么,网络无疑已成为它的最佳载体——这多少是笔者的一份失落、甚至绝望,我曾预期它成为一处公共空间,成为一处弱势者间或发言的领域。安妮宝贝的写作,不仅在显影着这样一个阶层——如果尚不是阶级的现实,而且拓展或延伸着某种都市知识女性书写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