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城南旧事》
2003-11-11 03:59:28 来自:
Neveronline
(戰國)
《城南旧事》
一、《城南旧事》,上海电影制片厂1982年摄制,片长10本,彩色宽银幕故事片。
导演:吴贻弓
原著:林海音,台湾女作家。
编剧:伊明
摄影:黄威业
主演: 沈 洁——小英子
郑振瑶——宋 妈
张 闽——秀 贞
张丰毅——小 偷
袁佳奕——妞 儿
严 翔——英子父
洪 融——英子母
二、获奖情况:
该片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乐奖;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金鹰奖”;第十四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厄瓜多尔第十届国际电影二等奖“赤运奖”;中国台湾《世界电影》评选80年代大陆最佳影片。
三、内容评析:
20年代的北平。主人公小英子是个聪明、纯真的小学生,她意外发现妞儿正是思女成疯的女人秀贞多年前遗失的女儿并使她们母女相认,但秀贞母女却在相认后出走的当晚,被火车轧死;后来小英子又偶然认识了可亲、可爱的小偷叔叔,得知他偷东西是为了供弟弟上学,不久,英子又眼睁睁见到这个小偷被警察抓走了;此时,英子家也发生了一系列变故:先是女佣宋妈因亲子被卖而暗泣,她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失去儿女,后来英子的当教师的父亲因积劳成疾而去逝,宋妈也被她的丈夫接走了。英子就这样与一个个朋友和亲人离别了,伴随着她童年远去的脚步。
影片没有曲折的情节和戏剧性的冲突,整部影片的画面和故事都平平淡淡而充满了散文诗一样的忧伤情调,含蓄地传达出一种哀思和惆怅之情。
小英子虽然是个孩子,但她特别懂得感情,她幼小的心灵不但感受到了人情中的友爱和亲情,并敏感地感受到了身边这些人的不幸以及离别的哀伤。也唯其因为英子是个孩子,悲剧在她眼中才不象在成人眼中那么强烈而明确,对这个离乱的成人世界,英子是似懂非懂的,因而哀伤也是淡淡如烟、清丽婉转的。这是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也正是一个真实的北平。它反映了小人物生存的悲哀,在那个艰辛的岁月里,广大人民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忍受巨大的心灵痛苦:秀贞的弃女和思女成疯、小偷不得已的偷窃以及宋妈割肉泣血的卖子,就连身为知识分子的英子爸,也因不堪生活的重负而英年早逝。虽然现实是这样的严酷,但孩子的心中有着希望和生机,因此故事没有被不幸淹没,而只代表着昨天、唱着忧伤的歌离我们远去。原作者蕴籍地反映了丰厚的现实人生,而制片者深刻地把握了原作的旨趣,再现了历史的一隅。
影片改编拍摄于80年代初,那是一个特别的年代。刚刚告别的昨天是令人难堪而不忍回顾的,但却有多少令人怀念的亲朋好友和优秀的人们离去了;同时,还有一大批人告别了他们是非成败都难评说的怅惘的青春岁月,因此,这部影片虽然是发生在20年代北平的事,但其中的离别与哀思的情感因素却能在广大观众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即使那些没有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离乱的观众,在观看《城南旧事》时,也同样会激起对童年的回忆以及对远去的岁月和亲朋好友的思念和惆怅之情。这也是这部影片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该片充满了诗情画意,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长城、驼队、四合院、胡同里的小商贩以及水车声和牵驴人等画面,处处再现了二十年代北京城的风土人情。冬日的斜阳和园子里荒乱的草丛,映射出一种荒凉忧伤的景象,为影片增添了无穷的韵味,也与故事内容及情调十分和谐。特别是主题曲《送别》,采用了美国J.P.奥特威的曲和李叔同的词,词曲都十分优美凄凉,与整部影片的情感内容相一致,不但衬托了故事,并且增添了影片的艺术性,这首歌也成为了到处传唱的名曲。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3-11-21 10:35:56
我爱小鱼
(北京海淀)
没看!!郁闷!!
2004-04-12 13:43:01
tdd
(落后地区)
是呀!郁闷!那天看到原著差点买了!差点呀!
2004-06-13 16:19:54
若曦
(北京朝阳)
很幸运,我看了,而且很喜欢这部电影!
孩子纯洁的眼睛将一切都看得那么美好,但愿我们的世界不要让成长的孩子们失望!
2004-06-16 08:27:53
篮球飞象
(原始森林)
看了
很想知道这片子花多少钱拍的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原论坛]现象的轨迹
WTcKjmHeG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一、《城南旧事》,上海电影制片厂1982年摄制,片长10本,彩色宽银幕故事片。
导演:吴贻弓
原著:林海音,台湾女作家。
编剧:伊明
摄影:黄威业
主演: 沈 洁——小英子
郑振瑶——宋 妈
张 闽——秀 贞
张丰毅——小 偷
袁佳奕——妞 儿
严 翔——英子父
洪 融——英子母
二、获奖情况:
该片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乐奖;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金鹰奖”;第十四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厄瓜多尔第十届国际电影二等奖“赤运奖”;中国台湾《世界电影》评选80年代大陆最佳影片。
三、内容评析:
20年代的北平。主人公小英子是个聪明、纯真的小学生,她意外发现妞儿正是思女成疯的女人秀贞多年前遗失的女儿并使她们母女相认,但秀贞母女却在相认后出走的当晚,被火车轧死;后来小英子又偶然认识了可亲、可爱的小偷叔叔,得知他偷东西是为了供弟弟上学,不久,英子又眼睁睁见到这个小偷被警察抓走了;此时,英子家也发生了一系列变故:先是女佣宋妈因亲子被卖而暗泣,她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失去儿女,后来英子的当教师的父亲因积劳成疾而去逝,宋妈也被她的丈夫接走了。英子就这样与一个个朋友和亲人离别了,伴随着她童年远去的脚步。
影片没有曲折的情节和戏剧性的冲突,整部影片的画面和故事都平平淡淡而充满了散文诗一样的忧伤情调,含蓄地传达出一种哀思和惆怅之情。
小英子虽然是个孩子,但她特别懂得感情,她幼小的心灵不但感受到了人情中的友爱和亲情,并敏感地感受到了身边这些人的不幸以及离别的哀伤。也唯其因为英子是个孩子,悲剧在她眼中才不象在成人眼中那么强烈而明确,对这个离乱的成人世界,英子是似懂非懂的,因而哀伤也是淡淡如烟、清丽婉转的。这是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也正是一个真实的北平。它反映了小人物生存的悲哀,在那个艰辛的岁月里,广大人民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忍受巨大的心灵痛苦:秀贞的弃女和思女成疯、小偷不得已的偷窃以及宋妈割肉泣血的卖子,就连身为知识分子的英子爸,也因不堪生活的重负而英年早逝。虽然现实是这样的严酷,但孩子的心中有着希望和生机,因此故事没有被不幸淹没,而只代表着昨天、唱着忧伤的歌离我们远去。原作者蕴籍地反映了丰厚的现实人生,而制片者深刻地把握了原作的旨趣,再现了历史的一隅。
影片改编拍摄于80年代初,那是一个特别的年代。刚刚告别的昨天是令人难堪而不忍回顾的,但却有多少令人怀念的亲朋好友和优秀的人们离去了;同时,还有一大批人告别了他们是非成败都难评说的怅惘的青春岁月,因此,这部影片虽然是发生在20年代北平的事,但其中的离别与哀思的情感因素却能在广大观众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即使那些没有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离乱的观众,在观看《城南旧事》时,也同样会激起对童年的回忆以及对远去的岁月和亲朋好友的思念和惆怅之情。这也是这部影片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该片充满了诗情画意,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长城、驼队、四合院、胡同里的小商贩以及水车声和牵驴人等画面,处处再现了二十年代北京城的风土人情。冬日的斜阳和园子里荒乱的草丛,映射出一种荒凉忧伤的景象,为影片增添了无穷的韵味,也与故事内容及情调十分和谐。特别是主题曲《送别》,采用了美国J.P.奥特威的曲和李叔同的词,词曲都十分优美凄凉,与整部影片的情感内容相一致,不但衬托了故事,并且增添了影片的艺术性,这首歌也成为了到处传唱的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