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FYI:诗意年代的失忆症

2002-12-01 17:39:34   来自: Neveronline (戰國)
  诗意年代的失忆症
  
  2002年04月22日   来源:Tom 专稿   张炳钧 
  是“诗意的年代”还是“失忆的年代”?冷不丁一听到这部影片的片名,我的脑筋还真打了个磕巴儿,然后开始看。第一个镜头就是中景,一个戴着眼镜顶着线帽穿中式蓝袄的中年男人坐在那儿聊,聊“诗意”这个话题:什么大家都在庆祝千禧年,其实中国人的时间观念跟西方是不一样的,西方是世纪末情结,咱们是无始无终……一聊就半天。然后,旁边就有人接着聊,摄影机就摇过去。
  
  看着看着我忽然想起来了,2000年出版的王朔的杂文集《无知者无畏》的最后一篇文章写的就是这个东东。果然影片里不久就出现了王朔那熟悉的大圆脑袋。后来翻了一下书,那篇文章的题目叫做《电影〈诗意的年代〉中的几本声音》,实际上就是谈话录音。电影里第一个开聊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钟阿城,不过文章里没有纪录他的这一段话,毕竟王朔选取的谈话内容还是以自己为主。王朔在那篇文章前面附文说“……我喜欢这种口语的感觉,看来过去那种所谓的口语式写作跟真正的口语相比还是有很大区别,还是真口语新鲜意外,另有一番滋味,早晚我要用这种纯口语写本小说试试。”如果行有余力的话,我们完全可以把电影版和文字版做一个互文本研究,研究影像、声音和文字在表达和接受上的异同,这算是题外话。
  导演显然因为妙想天开,生发了一个创意,他邀请到中国一干中青年知名男女作家,包罗了王朔、阿城、陈村、马原、丁天、徐星、林白、棉棉等人,凡到会者每人给三千块,包吃包住包来回,让他们住在成都(还是重庆?我记不清了)桃园宾馆,然后找个会议室开聊,可以准备也可以不准备,话题就是我们这个时代还有没有诗意。我个人有犬儒主义倾向,所以我更喜欢丁天、王朔等人的发言。丁天说:“……比如说我现在特想买辆车,也不是什么好车啊,但是夏利太丢人了,那个捷达吧,富康那种,车一到,新车,加足了油,然后晚上围着二环路转三圈,是有诗意,(现在)没有。”王朔也说:“……占有物质其实有快感,那个快感其实我觉得,就在身体上,它的那个程度不见得会比你欣赏艺术得到的快感少,或者说质量低。我觉得倒不见得,就是好像物质和这个,和这个什么,好像有点过分对立了——和这个所说的诗意,对吧?……”有人指责说,作家们在影片里暴露了市侩和无知的一面。我反倒觉得,作家们恰恰“暴露”了他们可爱的一面,是谁规定作家就一定要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作家也是活生生的喘气儿的人,有欲望有缺陷才更真实,这并不妨害我对他们作品的尊敬。相形之下,女作家的发言,就显得差劲,特别是棉棉,说的话那叫一个没水平,明明浅薄还装深刻,而且看过本人就会深刻理解什么叫做“美女”作家。
  还是回到电影文本上吧,影片这一个镜头下来,一聊就是老半天。我都有点惶惑了,不是说是个故事片嘛?不过我也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画面里有意无意的总是出现一位穿红衣的美丽女子,有时候闲散地坐在后景,有时候走到会议桌前,给作家们换烟灰缸或者倒茶水。看的时候我还跟旁边的哥们儿说,这个工作人员肯定是导演特意安排的,大概是怕观众们生理上产生厌倦感,拿这妞儿调剂一下,保持视觉的新鲜。我哥们儿当然对我嗤之以鼻,呵呵。半个小时过去了,下一个镜头的场景是宾馆楼道里,美丽女子挨着房间敲门,喊“×老师,开会了”、“×老师,开会了”“×老师,开会了”。如果说刚才在开会时,我就直觉到这女子不对劲儿,那么这时我已断定在她身上一定会有事情发生。果然,她在宾馆里遇到了老熟人王志文。哦,对不起,是王志文扮演的角色,两个人礼貌的寒暄,互相告知了目前状况:王志文是辞去了中学教师职务去校办厂经商,来宾馆是为了谈生意;女子是在杂志当编辑,参加组织了这次作家的座谈。然后二人互相留下房间和电话号码。
  但是很快,观众又被拽回了会议室,接着看作家们聊“诗意的年代”这个话题,这一聊又是半个小时。我几乎怀疑,那个穿插的偶遇不过是过场,好像歌剧里的幕间曲而已,并且影片将以这种谈话——过场——谈话——过场……的方式结束。不过后来,影片的叙事部份终于从冰山一角浮出海面。谈话终止了,美丽女子找到王志文,二人去饭馆叙旧,原来他们是大学时代的恋人。饭后他们来到一块露天空地,重温大学时代一次篝火晚会的美好时光。最后二人来到王志文的房间,女子不由情动,扑到王志文怀里痛哭。影片最后让作家们站出来想象结局。每个人莫衷一是,有说办成事儿的,有说没办成事儿的,王朔的话还是让我觉得最好玩,他说“我觉得肯定什么也没办成净剩下后悔了。”最后一个镜头给的是陈村老头,文学读者都知道陈村腿部有残疾,此前别人都是单人固定中景,只有陈村回答完问题,在美丽女编辑的搀扶下,蹒跚着走回房间,算是走了个调度。旁边的哥们儿说这不是拿残疾人开涮嘛?呵呵。
  后来才知道,这个女编辑的扮演者果然是个职业演员,曾经出演王小帅执导的影片《扁担姑娘》(原名:越南姑娘),那部片子我还有印象,角色的名字叫阮红,演员叫王彤,和王志文相比,她的表演还是稚嫩的多,而且年龄感也不到位。不过这里面却有个很值得警惕的问题,就是王志文的表演太娴熟了,太职业了。他的状态非常松弛,非常生活化,从接受美学出发,如果影片是拍给普罗大众观看的,那么这种表演方式绝对称得上精彩。但是这样一部具有法国直接电影风格的影片,命定的观看者肯定只能是小众群体。在表演的处理上,包括举手投足,以及谈话时语速、语调、停顿的控制,都明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经过严格斯坦尼式表演训练的演员。可以说,表演越成功,对于影片整体氛围越起到减分的作用。换言之,王志文越成功,导演越失败。我认为这不是王志文的问题,而是导演对演员的挑选出了偏差,包括女演员也过分漂亮了。张艺谋说过,女电影演员只要漂亮就够了,如前文所说,那仅仅是对于给普罗大众观看的常规电影而言的。导演也承认,在谈话段落,女演员的出现痕迹仍然太重。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会产生前文提到的“花瓶”错觉。所以,或许换两个表演上比较生涩的演员甚至是非职业演员,可能效果会更好。
  好在瑕不掩瑜,影片整体架构很奇妙,这是一个纪录片与故事片互为套层结构的探索性文本,你甚至可以将之理解为一次行为艺术。影片的纪录部分是绝对真实的,同时它又来自虚构部份的创意前提下和叙事框架内;影片的虚构部份又是在真实的时间内(1999年11月)和真实的空间内(桃园宾馆),在一次真实的座谈前后发生。我看过的影片也不少了,不过这样的结构还是头一回见到,对于导演的才华很叹服。其实我一直在卖关子,没有说出导演是谁。其实他就是——吕乐,毕业于电影学院摄影系78班,大名鼎鼎的第五代旗下摄影师!他的著名摄影作品包括《猎场札撒》、《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漂亮妈妈》等等,还用我多说什么吗?这样一位在影像造诣上建树颇丰的人物,个人却爱好这种技法简单到粗糙的影片,确实是个很有趣的现象,这当然与他留学法国的经历有关,在这部影片之前,他就曾导演了独立影片《赵先生》(荣获98年瑞士第51届洛迦诺国际电影金豹奖)。在《与中国当代电影摄影师对话》一书中,吕乐谈到:“我自己希望应该多拍点黑电影。一年要是有9个通过的,再拍出90个黑电影,就有意思了。”每个人都理解他的“通过的”和“黑电影”指的是什么。我不得不再次感慨,对于这样一位已经在“通过的”领域功成名就的人物,甘于寂寞的去拍“黑电影”,套用姜文在《鬼子来了》里面扮演的马大三的口头语,咱们“啥也别说了”!
  影片的华彩段落,是深夜二人在街灯笼罩下的一块空地里回忆大学时代的那次篝火晚会,王志文在女编辑的撺掇下,酒后聊发少年狂,绕着空地象孩子一样疯狂的奔跑,大步的跨越想象中的篝火。女编辑坐在原地开心的笑到喘不过气来。此时眼前忽然快速切了一个篝火的镜头。这一闪而过的火光,仿佛象征着那转瞬即逝的诗意。可悲的是,诗意,本就仅仅存在于我们的记忆里。在这个时代,诗意的消逝,即因我们丧失了对于诗意的记忆,或曰,我们都患了关于诗意的失忆症。
  附: 诗意的年代 1999
  导演:吕 乐
  编剧:述 平
  摄影:王天林(电影学院85级摄影系本科毕业)
  主演:王志文\王 彤
  

2002-12-02 14:12:47  芬兰浴 (北京海淀)

  吕乐是更无名的存在,因为他的年龄,或者代位划分。所谓第五代和第六代的中间身份显得尴尬。
  我想看他的《赵先生》
  

2002-12-03 22:12:26  Neveronline (戰國)

  注意:《诗意的年代》由于带子字幕问题,可能会改为《赵先生》
  

2002-12-04 15:11:18  芬兰浴 (北京海淀)

  是吗? 太好啦:)
  

2002-12-04 16:54:12  Neveronline (戰國)

  确定改为《赵先生》。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原论坛]现象的轨迹

rtvPgiHsWCeJT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