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转帖]周黎明访王小帅

2002-07-13 15:29:07   来自: Neveronline (戰國)
    一月上旬,中国第六代导演王小帅到美国几大城市宣传他的新片《17岁的自行车》。这部荣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的作品由索尼经典公司(Sony Pictures Classics)发行,目前在全美艺术院线上映。
   王小帅在宣传资料里道出:“自行车对于中国人民有特殊的意义,我们都经历了那个时代——十几、二十出头时,我们为得到第一俩自行车而兴高采烈,或为丢失一辆而伤心。那也是我们经历初恋和成长的年代,对于我们那一代,这些感受已渐渐消逝或彻底忘却,但许多人仍在度过这个阶段。这就是我拍摄这部影片的目的。”
   笔者在休斯顿Landmark艺术影院,向王小帅请教了该片的主题和风格,及中国艺术电影的前途。
  周:在西方艺术院线的观众中,很多人都熟悉意大利经典名片《偷自行车的人》,在看《17岁的自行车》时,他们可能会有意无意将两部影片作比较,因为两部影片的题材相似,而且都将触角伸到社会的基层。您在创作时,可能预想到这个问题,但您主观上希望人家作这种比较,还是希望人家尽量不要作这方面的联想?
  王:开始拍摄时,我们知道大家会作这个比较,后来一想,觉得也没关系,因为我们的处理不一样。中国是自行车王国,选这个题材很自然。只要有偷自行车这个情节,甚至片名中有“自行车”这个词,就一定会有人往那儿去想,谁也阻止不了。我去意大利时,大家都问起这个问题,我说我们不怕比较,并欢迎大家作比较。
  周:在风格方面,您在拍摄时想处理成新现实主义,还是像有人说的那样拍成青春片,或者西方常见的coming of age(少年成长题材)片?
  王:拍摄时我的体验更偏向于青春成长,但拍出来究竟是什么类型我不想去作猜测,我也不知道。是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在我的观念里没分得那么细,我不在乎人家怎么理解,我只是把自己的体验融入创作之中。
  周:如果有人看完影片,觉得里面有很强的阶级分析内涵。您觉得这种理解是否到位,还是有偏差?
  王:很多理解都只是一部分。有些人在观赏影片时更多想到这个问题,我也不反对,每个观众都会找到自己特定的角度。阶级分析是我对于中国发展现状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如城乡差别、不同阶层人的碰撞等。这是理论家的说法,我只是关心具体的事。
  周:您能不能谈一谈这部影片的象征主义?我想观众都会注意到自行车是个象征形象,当然它对于片中人物,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交通工具或娱乐器材。
  王:包括自行车在内的形象象征,是我们在拍片时的有意识处理。片中几个人物也有这层涵义,而自行车更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拥有的第一件值钱的物品,是物质的代表,也是地位的象征。这正是本片关注的问题。
  周:您在选择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包括人物和道具)时,是否想到哪些更易为海外观众所理解,哪些有太深的文化积淀,外国观众有可能看不懂?
  王:我没有这样想。说实话,我拍电影并不只是为海外观众,我的每一部影片,如果有机会在国内放映,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观众。我不敢保证它们在商业上会有怎样的成绩,但中国这么大,一定会有对口的观众层。
  周:我在看您这部影片时,能感受到很多东西,比如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尤其是不同阶层年轻人的生活体验,里面有活力,甚至还有一丝幽默,为传统的现实主义注入了更强的时代感。您自己是怎么看待您的导演风格的?如果浓缩成一句话,会是什么?
  王:我想我的风格比较接近批判写实吧。
  周:这部影片的投资人中有一位非常有名望的影评家——焦雄屏,她对于电影及电影市场一定有独到的眼光。她在跟您合作中,是否会影响到选题和艺术处理等方面?
  王:我相信她的品味,反过来她也很相信我的品味。我给她提供的ideas(构思或意见),她会准确地抓住要点,我们的品味很接近。我出一个故事或剧本,焦老师那边会有良好的反应;在具体的细节上,她会有所建议,如这里缺点什么,那里再加点什么更有意思,我会很快地接受,所以我们很容易沟通。以她的身份及对电影的尊重来辅助制片,对一名想有所造就的导演来说,是比较开心的事。
  周:如果有人请您拍商业片,您会不会答应?
  王:纯粹的动作片,我不确信能否拍得出,首先要上很多课,因为好莱坞有一整套体系,而导演只是其中一分子。如果能进入这个体制去尝试,那将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觉得李安就很幸运,他既能在商业上取得成功,而且又能保持自己的特色,并且尝试不同的类型和风格。
  周:我常常觉得,中国的商业片离好莱坞的差距很遥远,而艺术影片虽说也有差距,但往往难以比较,因为文化感悟不同。不知您是否同意这种看法?
  王:是的,商业片在机器设备方面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们做出来的东西就是没有人家精致,而艺术片大家用的器材差不多,关键就看自己的选题和处理。电影可以是工业化的体制,也可以是个人化的体验,像法国新浪潮,都是一些年轻人不满现状,拿起摄影机,拍出了很多新作品;还有作家电影,把摄影机当作一支笔。这一切对我都有影响,于是我想,中国为什么不可以这么做?
  周:中国电影市场开放后,像美国这样的艺术院线会不会有市场、有前途?
  王:我相信一定有市场。最近在北京、武汉等地已有人做这方面的尝试,但这需要时间。中国现在的电影市场分工还不够细,什么样类型的电影,在哪里放,吸引怎样的观众,针对谁来作宣传……中国有这么多人口,哪怕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人来看你的影片,就是一个可观的数字,关键是市场要健全。只要有良好的政策、良好的环境,中国市场一定有希望。(zhouliming@hotmail.com)
  转自网易。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CVRAWzgaQWerMny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