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王勃之死》:精致的小电影
2002-11-13 09:42:19 来自:
Neveronline
(戰國)
《王勃之死》:精致的小电影
来源:银海网 作者:发达阿姨
当电视电影在更大的意义上被当作拯救大电影市场的时候,有些人对电视电影的艺术性表示怀疑。以电影的本体为表现手段,又借助与电视的播出方式,电视电影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是不一样的。近年来电视电影的长远发展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在首届“百合奖”的评奖中,许多作品就呈现了丰富的内涵与艺术的魅力。
《王勃之死》就是其中一部比较优秀的作品。
历史影片在观众的眼里已经见惯不惯,这些影片在塑造历史人物方面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借古人来描述今人,一类是大的宏观的对于人物的把握。影片《王勃之死》则紧紧围绕一个核心命题来展开,那就是片名所说的“王勃之死”。影片就像躺卧于历史的温床之上,把笔触深入到王勃在各种场合及面临死亡前后的诸多内心世界,徘徊在对于王勃才气的张扬与其命运的必然性之间的感叹之中,试图阐释这样的一个命题,性格造就了王勃命运的必然性。也许这正如影片中一位朝廷官员所说的,“文才虽长,寿命必短”,揭示了一种并非偶然的历史规律。
王勃是一个旷世奇才,他太突出,太天才炫耀,太锋芒毕露。但是他自己却深深地沉浸自己的才气之中,而不与世俗的一些“游戏规则”融合。如在做诗之前要小睡片刻,并且不打腹稿……这些做法在常人看来是怪异的,是不能被接受的。而王勃却一直沉浸在自身身上,他与周围的大多数人是格格不入的。他的这种性格造成了他的死的必然性,这种死是因为他在被上流社会所淘汰后的失落感与他对自身才气的苛就感形成强烈反差后心灵的变异所造成的。因此,他逃过了被砍头的厄运,却逃离不了死亡。他的死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交代。
只有三种人与王勃可以形成一定的对话。这就是影片所刻画的三个人物:杜镜、秋水翁、落霞。
杜镜是王勃生前的好友。两人因文相交相惜,一方面展现了王勃的才气非凡,另一方面在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在唐朝,长安城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喜欢一同悠游谈论,吟诗附和。杜镜与王勃的关系正是这样一种高山流水的知音关系。然而两人的命运是如此的不同。同样身具出色的文采,但杜镜却少年得志,出任蜀州少府;而王勃却被上流社会所抛弃,陷入一个又一个的漩涡之中。两人命运的巨大反差是性格所以然,因此影片在这个意义上也揭示了唐代在用人上仍旧没有脱离落后的陋习。
秋水翁与王勃则是一种忘年之交的关系。他像一个归退的隐士,他豪放、直率,甚至和王勃一样,傲慢不羁,但是他却乐于过着怡然自得的平凡生活。与王勃相比,秋水翁显得更为纯粹、简单。而王勃则更象一个生活在自己思想与才气之中的人,时而傲慢得不可一世,时而有只想当一名医生般的平和;时而有对落霞的内疚而断笔,时而又要为落霞的病而再次拿笔……正如秋水翁所言一样,“年纪轻轻,怎么可以发这样的誓言?”王勃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多愁善感,游移不定。
落霞与王勃关系的处理无疑是这部影片的一个亮点:一个是被贬黜宫廷、流落民间的舞伎,一个是不得志的文人。他们的关系并没有被处理成常见的爱恋关系,在一定意义上,王勃与落霞之所以站在一起,是因为他们的同病相怜。虽然所处的角色不一样,但是他们的经历却是差不多的,都是被上流社会所抛弃的人。他们心灵的相通其实更多的是在这一点上。落霞对王勃才情的倾慕,只是因为王勃的《铜雀伎》中写出了她的心声,而对于王勃来说,这不过是他在失意时的一种发泄而已。对于相同经历所引起的心灵相通,更多的是一种惺惺相惜。在另外一个层面上,王勃同情这个积郁成疾、年老珠黄的宫女,对她的救赎其实也就是对自己的救赎。他们之间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恋爱关系。而王勃其实也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雅士,从许多的细节来看,他的道德操守并不高。这也正是在监狱中面对英王时王勃为何那么萎缩懦弱的原因所在。
三位与王勃关系密切的人物都是王勃的朋友,但是他们与王勃并不是同等意义上的人,他们和王勃心灵的距离其实是有着很明显的鸿沟的。这无疑再一次靠近主题。王勃在当时是不可能有真正理解他的人,因为他的性格是比较孤僻的。
作为电视电影,影片对于场面描写的重视显而易见。播出介质的不同,经费的限制,种种因素造成大多数的电视电影都比较注重场面的描写。在该片中,全片基本上由场面所组成,大胆地用文字说明交代了许多的过渡性情节,使得影片的主题不至于散化。尤其是在前半部,基本上就由这么几个场面所组成:“斗鸡”、“监狱中杜镜与英王的先后探监”、“刑场”、“送别”,等等。
但是,随之而引起的一个后果是,场面与场面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断裂痕迹。创作者并没有想出一种合适的方法弥补这种断痕。另外,场面与场面之间相对独立,缺乏相互之间的因果或承接性,造成整部影片的节奏感不强,情节高潮与情感高潮都不明显。比如影片结尾王勃面对南海纵身一跳的时候,并没有引起本该有的悲情气氛。惟有一点令人难忘的是,影片用书童的传报来侧面反映王勃在腾王阁作《腾王阁序》时的惊天动地,即传达了影片所要传达的基本信息,又大大地扩展了表现手法。
写意化的视听语言无疑是影片最出色的成功原因所在,而这种出色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掩饰了该片在叙事中存在的不足。影片充分调动了多种表现方式,如广角镜头及滤色镜的运用,等等。广角镜头的运用,一方面造成的影像变形适合揭示当时人及物的状态。如表现“斗鸡”场面的变异行为,或者表现王勃的持才傲物。另一方面造成的空间的压缩使得影片的历史感大大减少,这样更符合影片的本意。影片并不在意去表现许多的历史内涵和历史背景,而是表现历史中人物内心的性情。同时影片还利用多种手法表现出王勃的性格,如用仰拍来表现王勃的自负及一定意义上的桀骜不逊。
滤色镜的大量使用无疑证明了摄像师在表现方式上的大胆。通过对数字摄像机色调的调整,所形成的或大黄,或大红,或大蓝,营造出了创作者心目中理想的氛围。而这种氛围从目前的影片效果来看也证明是成功的。首先,所形成的影像效果非常符合王勃才气的表现;其次,这种效果也非常符合当时唐代的繁盛景象,其如中国传统泼墨画的效果极其符合对于古代中国的想象;再其次,这种效果也符合影片创作者对于王勃才气不敌命运的缅怀之情。
在听觉方面,影片选用了古典乐器琵琶。琵琶演奏法上要求在弹奏中有仿古的音韵,使人容易产生回到唐朝的感觉。同时,音乐的或强或弱,或高或低,都与人物当时的心情及所处的氛围相匹配,二者相得益彰。
可以说,影片镜头的运动方式及表现手法都成为了有力的叙事元素,在对历史背景的铺设、人物的塑造及表达创作者的意图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勃之死》虽然还有一些缺陷,但是其创作上所体现出来的种种创作灵感和生命力却是值得一提的,而这些宝贵的东西也必将促使电视电影在今后的发展中越走越好。
[创作人员]
编剧:高峰
导演:郑大圣
摄影:邵丹
美术:李涛
主要演员:刘小锋(饰王勃)、池华琼(饰落霞)
[故事梗概]
唐朝初年,诗人王勃才名鼎盛,名冠“初唐四杰”之首。因一篇笔墨游戏的《檄英王鸡》而蜚声朝野。唐高宗认为此篇意于挑拨离间,钦命将他逐出长安。六年后,王勃私自藏匿罪奴曹达,而后曹达又猝死在王勃府内,“擅杀官奴”,依唐律,犯死罪。王勃之父因受累及,被贬官至交趾(今越南北部)为令。公元674年秋,王勃下狱候斩,却幸逢皇帝大赦,免过一死。次年,王勃远行交趾去探望老父。
在山水舟楫之间,王勃邂逅了一位英迈睿智有侠隐之风的老船工秋水翁。他身后,是紧紧追踪、决意要为夫报仇的曹达之妻;他面对的落霞姑娘,是一位因衷爱他的一篇情歌《铜雀伎》而被贬出宫廷、流落民间的舞伎。落霞积郁成疾、将不久于人世,王勃意欲挽救她的生命却苦于没有买药的银两。得秋水翁的鼎力襄助,王勃借得“一帆顺风”赶赴南昌滕王阁、去参加悬赏白金的重阳诗会。
滕王阁上,最为年少的不速之客王勃果然文惊四座,写下“落霞与孤骛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佳句,赢得了赏金。但方药却未能救活苦命的落霞……
同年年末,浪漫不羁的诗人行至南海,慨然蹈海自尽,时年只有26岁。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原论坛]现象的轨迹
circle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来源:银海网 作者:发达阿姨
当电视电影在更大的意义上被当作拯救大电影市场的时候,有些人对电视电影的艺术性表示怀疑。以电影的本体为表现手段,又借助与电视的播出方式,电视电影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是不一样的。近年来电视电影的长远发展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在首届“百合奖”的评奖中,许多作品就呈现了丰富的内涵与艺术的魅力。
《王勃之死》就是其中一部比较优秀的作品。
历史影片在观众的眼里已经见惯不惯,这些影片在塑造历史人物方面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借古人来描述今人,一类是大的宏观的对于人物的把握。影片《王勃之死》则紧紧围绕一个核心命题来展开,那就是片名所说的“王勃之死”。影片就像躺卧于历史的温床之上,把笔触深入到王勃在各种场合及面临死亡前后的诸多内心世界,徘徊在对于王勃才气的张扬与其命运的必然性之间的感叹之中,试图阐释这样的一个命题,性格造就了王勃命运的必然性。也许这正如影片中一位朝廷官员所说的,“文才虽长,寿命必短”,揭示了一种并非偶然的历史规律。
王勃是一个旷世奇才,他太突出,太天才炫耀,太锋芒毕露。但是他自己却深深地沉浸自己的才气之中,而不与世俗的一些“游戏规则”融合。如在做诗之前要小睡片刻,并且不打腹稿……这些做法在常人看来是怪异的,是不能被接受的。而王勃却一直沉浸在自身身上,他与周围的大多数人是格格不入的。他的这种性格造成了他的死的必然性,这种死是因为他在被上流社会所淘汰后的失落感与他对自身才气的苛就感形成强烈反差后心灵的变异所造成的。因此,他逃过了被砍头的厄运,却逃离不了死亡。他的死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交代。
只有三种人与王勃可以形成一定的对话。这就是影片所刻画的三个人物:杜镜、秋水翁、落霞。
杜镜是王勃生前的好友。两人因文相交相惜,一方面展现了王勃的才气非凡,另一方面在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在唐朝,长安城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喜欢一同悠游谈论,吟诗附和。杜镜与王勃的关系正是这样一种高山流水的知音关系。然而两人的命运是如此的不同。同样身具出色的文采,但杜镜却少年得志,出任蜀州少府;而王勃却被上流社会所抛弃,陷入一个又一个的漩涡之中。两人命运的巨大反差是性格所以然,因此影片在这个意义上也揭示了唐代在用人上仍旧没有脱离落后的陋习。
秋水翁与王勃则是一种忘年之交的关系。他像一个归退的隐士,他豪放、直率,甚至和王勃一样,傲慢不羁,但是他却乐于过着怡然自得的平凡生活。与王勃相比,秋水翁显得更为纯粹、简单。而王勃则更象一个生活在自己思想与才气之中的人,时而傲慢得不可一世,时而有只想当一名医生般的平和;时而有对落霞的内疚而断笔,时而又要为落霞的病而再次拿笔……正如秋水翁所言一样,“年纪轻轻,怎么可以发这样的誓言?”王勃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多愁善感,游移不定。
落霞与王勃关系的处理无疑是这部影片的一个亮点:一个是被贬黜宫廷、流落民间的舞伎,一个是不得志的文人。他们的关系并没有被处理成常见的爱恋关系,在一定意义上,王勃与落霞之所以站在一起,是因为他们的同病相怜。虽然所处的角色不一样,但是他们的经历却是差不多的,都是被上流社会所抛弃的人。他们心灵的相通其实更多的是在这一点上。落霞对王勃才情的倾慕,只是因为王勃的《铜雀伎》中写出了她的心声,而对于王勃来说,这不过是他在失意时的一种发泄而已。对于相同经历所引起的心灵相通,更多的是一种惺惺相惜。在另外一个层面上,王勃同情这个积郁成疾、年老珠黄的宫女,对她的救赎其实也就是对自己的救赎。他们之间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恋爱关系。而王勃其实也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雅士,从许多的细节来看,他的道德操守并不高。这也正是在监狱中面对英王时王勃为何那么萎缩懦弱的原因所在。
三位与王勃关系密切的人物都是王勃的朋友,但是他们与王勃并不是同等意义上的人,他们和王勃心灵的距离其实是有着很明显的鸿沟的。这无疑再一次靠近主题。王勃在当时是不可能有真正理解他的人,因为他的性格是比较孤僻的。
作为电视电影,影片对于场面描写的重视显而易见。播出介质的不同,经费的限制,种种因素造成大多数的电视电影都比较注重场面的描写。在该片中,全片基本上由场面所组成,大胆地用文字说明交代了许多的过渡性情节,使得影片的主题不至于散化。尤其是在前半部,基本上就由这么几个场面所组成:“斗鸡”、“监狱中杜镜与英王的先后探监”、“刑场”、“送别”,等等。
但是,随之而引起的一个后果是,场面与场面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断裂痕迹。创作者并没有想出一种合适的方法弥补这种断痕。另外,场面与场面之间相对独立,缺乏相互之间的因果或承接性,造成整部影片的节奏感不强,情节高潮与情感高潮都不明显。比如影片结尾王勃面对南海纵身一跳的时候,并没有引起本该有的悲情气氛。惟有一点令人难忘的是,影片用书童的传报来侧面反映王勃在腾王阁作《腾王阁序》时的惊天动地,即传达了影片所要传达的基本信息,又大大地扩展了表现手法。
写意化的视听语言无疑是影片最出色的成功原因所在,而这种出色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掩饰了该片在叙事中存在的不足。影片充分调动了多种表现方式,如广角镜头及滤色镜的运用,等等。广角镜头的运用,一方面造成的影像变形适合揭示当时人及物的状态。如表现“斗鸡”场面的变异行为,或者表现王勃的持才傲物。另一方面造成的空间的压缩使得影片的历史感大大减少,这样更符合影片的本意。影片并不在意去表现许多的历史内涵和历史背景,而是表现历史中人物内心的性情。同时影片还利用多种手法表现出王勃的性格,如用仰拍来表现王勃的自负及一定意义上的桀骜不逊。
滤色镜的大量使用无疑证明了摄像师在表现方式上的大胆。通过对数字摄像机色调的调整,所形成的或大黄,或大红,或大蓝,营造出了创作者心目中理想的氛围。而这种氛围从目前的影片效果来看也证明是成功的。首先,所形成的影像效果非常符合王勃才气的表现;其次,这种效果也非常符合当时唐代的繁盛景象,其如中国传统泼墨画的效果极其符合对于古代中国的想象;再其次,这种效果也符合影片创作者对于王勃才气不敌命运的缅怀之情。
在听觉方面,影片选用了古典乐器琵琶。琵琶演奏法上要求在弹奏中有仿古的音韵,使人容易产生回到唐朝的感觉。同时,音乐的或强或弱,或高或低,都与人物当时的心情及所处的氛围相匹配,二者相得益彰。
可以说,影片镜头的运动方式及表现手法都成为了有力的叙事元素,在对历史背景的铺设、人物的塑造及表达创作者的意图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勃之死》虽然还有一些缺陷,但是其创作上所体现出来的种种创作灵感和生命力却是值得一提的,而这些宝贵的东西也必将促使电视电影在今后的发展中越走越好。
[创作人员]
编剧:高峰
导演:郑大圣
摄影:邵丹
美术:李涛
主要演员:刘小锋(饰王勃)、池华琼(饰落霞)
[故事梗概]
唐朝初年,诗人王勃才名鼎盛,名冠“初唐四杰”之首。因一篇笔墨游戏的《檄英王鸡》而蜚声朝野。唐高宗认为此篇意于挑拨离间,钦命将他逐出长安。六年后,王勃私自藏匿罪奴曹达,而后曹达又猝死在王勃府内,“擅杀官奴”,依唐律,犯死罪。王勃之父因受累及,被贬官至交趾(今越南北部)为令。公元674年秋,王勃下狱候斩,却幸逢皇帝大赦,免过一死。次年,王勃远行交趾去探望老父。
在山水舟楫之间,王勃邂逅了一位英迈睿智有侠隐之风的老船工秋水翁。他身后,是紧紧追踪、决意要为夫报仇的曹达之妻;他面对的落霞姑娘,是一位因衷爱他的一篇情歌《铜雀伎》而被贬出宫廷、流落民间的舞伎。落霞积郁成疾、将不久于人世,王勃意欲挽救她的生命却苦于没有买药的银两。得秋水翁的鼎力襄助,王勃借得“一帆顺风”赶赴南昌滕王阁、去参加悬赏白金的重阳诗会。
滕王阁上,最为年少的不速之客王勃果然文惊四座,写下“落霞与孤骛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佳句,赢得了赏金。但方药却未能救活苦命的落霞……
同年年末,浪漫不羁的诗人行至南海,慨然蹈海自尽,时年只有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