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转帖]电影之五《站台》——在八十年代呼吸
2002-11-11 07:24:12 来自:
Neveronline
(戰國)
转自北大新青年
《站台》
导演:贾樟柯
摄影:余力为
作曲:半野喜弘
剪裁:孔劲蕾
主演:王宏伟 赵涛 梁景天 杨天乙
2000年度威尼斯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
全美影评人协会2000年末在美公映十大精彩影片第一
2001瑞士国际电影节堂吉珂德奖
蒙特利尔国际新电影新媒体节最佳编剧
贾樟柯:
1970年5月27日出生于山西汾阳。
1993年——1997年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学习
1995年作品《小山回家》BETACAM 58分钟
1996年作品《嘟嘟》50分钟
1997年作品《小武》
2000年《站台》
路学长的《长大成人》,我至今无缘观赏,引为憾事。我一向对于青春电影有特殊的偏好。不过这一回,在人民大学亲眼看到贾樟柯导演的2000年作品《站台》,多多少少可以舒缓一些遗憾的心情。这又是一部关于八十年代青春记忆的电影,时间上跨度很大,从1978年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以四个成长在山西汾城县城的青年人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底层人物在改革开放的十年间的心路历程和生活状态。不同于过去我们经常在影视上面见到的活跃在历史风谷浪尖的“时代(伪)英雄”们,贾樟柯通过他的电影,似乎想向我们传达一种新的历史观:个人和历史的关系,才是更为符合历史本质意义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欣赏这部电影的时候,时不时地,会从那些一度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和几个青年人的几乎很平淡的生活叙事中恍惚发现自己的影子,而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进一步的思索。就象座谈的时候,扮演尹瑞娟的赵涛所说的那样,你会更加细致地观察周遭的生活和自身经历的一切,因为它们都必然正在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山西汾城,一个不起眼的古城,放眼望去,四周皆是绵延无尽的梁峁,不知道多少代开凿积攒下来的窑洞。不远处,过了黄河,就是繁育了中华民族华夏文明的发源之地。小县城里面有个小剧团,小剧团里面有四个年轻人:崔明亮、尹瑞娟、张军、钟萍。由于接触得久了,象千千万万恋爱的男女一样,崔明亮和尹瑞娟,张军和钟萍,渐渐发生了感情。但是,两对年轻人的爱情生活却进展不同,尹瑞娟因为家里阻挠拒绝了崔明亮,张军和钟萍成为恋人并打掉一个孩子。随着形势变化,小剧团被私人承包经营,崔明亮和张军、钟萍参与剧团的走穴活动。在一个下榻的旅店,警察以流氓嫌疑拘捕了同房的张军、钟萍,并使钟萍精神上受到极大的伤害,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张军在自责和痛苦中无望地期待。而重新归家的崔明亮最终和尹瑞娟结婚并生下一个孩子。期间,还穿插了崔明亮家的变故——父亲在外面私养一个相好,表弟用含辛茹苦挖煤挣来的血汗钱供养妹妹上学。伴随着既不曲折也不复杂的生活情节的,是大量的流行歌曲配乐:从样板戏到80年代处冲破思想束缚的标志性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从《边疆的泉水纯又甜》到邓丽君的《美酒加咖啡》,再到80年代末流行一时的《站台》、《路灯下的小姑娘》等等……难怪有观众调侃,简直就是春节联欢晚会的歌曲大联唱嘛。事实上,为什么把歌曲放在“第二主人公”的地位,正如贾樟柯强调的那样,这些歌曲几乎就是时代的见证,哪一个在80年代经历青春的人不会随口哼出这些歌曲中的某些调调来呢?它们流行面之广,影响力之深,已经远远超出了歌曲本身,而具有了象征性的更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精神意义。结合以影片中生活时尚的变迁(牛仔裤、手提录音机、吉他、温州小老板、打工、《渴望》等电视剧的热播)和政治事件的推演(刘少奇平反、改革开放、35周年国庆阅兵、个体户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出现),可以说,在192分钟的时间里,我们再一次跟着导演回顾了整个8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迅速深刻的社会变革。而在这场影响日益见出深远的变革中,可能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个人对于生活激流难以把握的无奈和困惑,以及追忆青春岁月、寻求生命意义而不得的淡淡哀愁。
通过贾樟柯的这部电影,可以更透彻地理解新一代导演和以往导演的不同,并不在叙事手段或拍摄技巧有什么巨大的变化,而是对生活的观察着眼点更加私人化。他们诉说的是内心躁动不安的声音——一种来自灵魂的、真诚的表白。它不是从大而空泛的政治角度考察在政治变迁中的个人沉浮,而是力求抓住自我经验所能折射的外部空间,以独立的视角展示小人物在生活舞台上的命运,以及对自我如何实现生命价值的思索。它的政治指向性和批判性已经淡化了(比如同《活着》进行比较),反思的是个人命运在社会中意义的虚妄和方向的飘渺。贾樟柯说,他大学期间看了几乎所有的中国电影,没有一部同他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共同的地方,他由此产生了拍出自己的电影的愿望。归根结底,电影只是贾樟柯宣泄生活感受的一个可把握的渠道,他在里面找到了活下去的力量,并借以和外部世界对话。虽然《站台》中主人公的年龄(20多岁)和贾樟柯80年代(10几岁)并不一致,说是贾的自传性作品有些牵强,但是,对于生命中的一些本质的思索是可以超越时空,任何时代的个人都难以回避的,所以,包括更晚近的、80年代出生的一拨年轻人,之所以也能和这部电影产生共鸣,正是得益于影片对于生命的诚实的展示方式以及其中所涵蕴的朴素的生活感悟。它不崇高,但是实在。
最后谈谈我对《站台》的技术方面的看法,因为不是专业搞电影的,所谈可能有“班门弄斧”的嫌疑,还望行家指正。除了画面质量不好(普遍偏暗,可能是投影不好的缘故,毕竟不是正式放映)、配音含糊不清(亏得有字幕,否则就是中国人也不大听得清那些含混的山西方言)外,感觉《站台》的剪辑节奏方面,似乎显得有些沉闷,完全可以再明快一些。印象最深的,比如走穴途中遇见火车,众人兴奋地飞跑观看,其中有个火车过桥的远景,火车轰鸣的声音遥遥地传了过来,但是等了好久,火车才从画外进入。加之长镜头一动不动,不沉闷才怪。象这样莫名其妙拖沓的镜头还有一些,座谈时很想问问贾樟柯导演,碍于公共场合,不敢随便放肆,就没有问。
演员的表演方面,因为绝大部分镜头全是中远景,几乎看不清演员的面部表情,所以难以评述。曾经私自揣摩,是不是导演担心演员表演(有不少群众演员)露怯,所以如此这般?或者(这是观影快结束时突然跃上心头的想法),考虑到突出生活本身,弱化人物表演,故意把演员做虚化处理,使其更接近生活原生态?座谈时,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贾导的回答基本上与我的第二种想法一致,他是有意为之,而且,影片中的人物特写只有两处,都是万不得已才采用的。例如第二处张军、钟萍的面部特写,主要是为了突出拘捕事件带给钟萍的巨大精神创痛,为后来钟萍的“消失”做铺垫。
至于灯光,有人质疑贾导全部采用自然光拍摄,因为有些地方影调黑得好象锅底,什么也看不见,要不是有个响动,真以为是牛B的全黑屏。贾导说的确采用了人造灯源做辅助照明。不过起码这一次我们瞧不出来,还以为贾导的影像风格一贯就这么“深沉”呢。
影片妙语:
再过20年,我们再相会,老婆七八个,孩子一大堆。
他妈艺术面前人人平等!
(还有很多,希望看过的朋友再追加吧)
麦加
MAI_JIA@SINA.COM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原论坛]现象的轨迹
rtvPgiHsWCeJT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站台》
导演:贾樟柯
摄影:余力为
作曲:半野喜弘
剪裁:孔劲蕾
主演:王宏伟 赵涛 梁景天 杨天乙
2000年度威尼斯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
全美影评人协会2000年末在美公映十大精彩影片第一
2001瑞士国际电影节堂吉珂德奖
蒙特利尔国际新电影新媒体节最佳编剧
贾樟柯:
1970年5月27日出生于山西汾阳。
1993年——1997年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学习
1995年作品《小山回家》BETACAM 58分钟
1996年作品《嘟嘟》50分钟
1997年作品《小武》
2000年《站台》
路学长的《长大成人》,我至今无缘观赏,引为憾事。我一向对于青春电影有特殊的偏好。不过这一回,在人民大学亲眼看到贾樟柯导演的2000年作品《站台》,多多少少可以舒缓一些遗憾的心情。这又是一部关于八十年代青春记忆的电影,时间上跨度很大,从1978年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以四个成长在山西汾城县城的青年人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底层人物在改革开放的十年间的心路历程和生活状态。不同于过去我们经常在影视上面见到的活跃在历史风谷浪尖的“时代(伪)英雄”们,贾樟柯通过他的电影,似乎想向我们传达一种新的历史观:个人和历史的关系,才是更为符合历史本质意义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欣赏这部电影的时候,时不时地,会从那些一度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和几个青年人的几乎很平淡的生活叙事中恍惚发现自己的影子,而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进一步的思索。就象座谈的时候,扮演尹瑞娟的赵涛所说的那样,你会更加细致地观察周遭的生活和自身经历的一切,因为它们都必然正在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山西汾城,一个不起眼的古城,放眼望去,四周皆是绵延无尽的梁峁,不知道多少代开凿积攒下来的窑洞。不远处,过了黄河,就是繁育了中华民族华夏文明的发源之地。小县城里面有个小剧团,小剧团里面有四个年轻人:崔明亮、尹瑞娟、张军、钟萍。由于接触得久了,象千千万万恋爱的男女一样,崔明亮和尹瑞娟,张军和钟萍,渐渐发生了感情。但是,两对年轻人的爱情生活却进展不同,尹瑞娟因为家里阻挠拒绝了崔明亮,张军和钟萍成为恋人并打掉一个孩子。随着形势变化,小剧团被私人承包经营,崔明亮和张军、钟萍参与剧团的走穴活动。在一个下榻的旅店,警察以流氓嫌疑拘捕了同房的张军、钟萍,并使钟萍精神上受到极大的伤害,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张军在自责和痛苦中无望地期待。而重新归家的崔明亮最终和尹瑞娟结婚并生下一个孩子。期间,还穿插了崔明亮家的变故——父亲在外面私养一个相好,表弟用含辛茹苦挖煤挣来的血汗钱供养妹妹上学。伴随着既不曲折也不复杂的生活情节的,是大量的流行歌曲配乐:从样板戏到80年代处冲破思想束缚的标志性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从《边疆的泉水纯又甜》到邓丽君的《美酒加咖啡》,再到80年代末流行一时的《站台》、《路灯下的小姑娘》等等……难怪有观众调侃,简直就是春节联欢晚会的歌曲大联唱嘛。事实上,为什么把歌曲放在“第二主人公”的地位,正如贾樟柯强调的那样,这些歌曲几乎就是时代的见证,哪一个在80年代经历青春的人不会随口哼出这些歌曲中的某些调调来呢?它们流行面之广,影响力之深,已经远远超出了歌曲本身,而具有了象征性的更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精神意义。结合以影片中生活时尚的变迁(牛仔裤、手提录音机、吉他、温州小老板、打工、《渴望》等电视剧的热播)和政治事件的推演(刘少奇平反、改革开放、35周年国庆阅兵、个体户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出现),可以说,在192分钟的时间里,我们再一次跟着导演回顾了整个8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迅速深刻的社会变革。而在这场影响日益见出深远的变革中,可能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个人对于生活激流难以把握的无奈和困惑,以及追忆青春岁月、寻求生命意义而不得的淡淡哀愁。
通过贾樟柯的这部电影,可以更透彻地理解新一代导演和以往导演的不同,并不在叙事手段或拍摄技巧有什么巨大的变化,而是对生活的观察着眼点更加私人化。他们诉说的是内心躁动不安的声音——一种来自灵魂的、真诚的表白。它不是从大而空泛的政治角度考察在政治变迁中的个人沉浮,而是力求抓住自我经验所能折射的外部空间,以独立的视角展示小人物在生活舞台上的命运,以及对自我如何实现生命价值的思索。它的政治指向性和批判性已经淡化了(比如同《活着》进行比较),反思的是个人命运在社会中意义的虚妄和方向的飘渺。贾樟柯说,他大学期间看了几乎所有的中国电影,没有一部同他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共同的地方,他由此产生了拍出自己的电影的愿望。归根结底,电影只是贾樟柯宣泄生活感受的一个可把握的渠道,他在里面找到了活下去的力量,并借以和外部世界对话。虽然《站台》中主人公的年龄(20多岁)和贾樟柯80年代(10几岁)并不一致,说是贾的自传性作品有些牵强,但是,对于生命中的一些本质的思索是可以超越时空,任何时代的个人都难以回避的,所以,包括更晚近的、80年代出生的一拨年轻人,之所以也能和这部电影产生共鸣,正是得益于影片对于生命的诚实的展示方式以及其中所涵蕴的朴素的生活感悟。它不崇高,但是实在。
最后谈谈我对《站台》的技术方面的看法,因为不是专业搞电影的,所谈可能有“班门弄斧”的嫌疑,还望行家指正。除了画面质量不好(普遍偏暗,可能是投影不好的缘故,毕竟不是正式放映)、配音含糊不清(亏得有字幕,否则就是中国人也不大听得清那些含混的山西方言)外,感觉《站台》的剪辑节奏方面,似乎显得有些沉闷,完全可以再明快一些。印象最深的,比如走穴途中遇见火车,众人兴奋地飞跑观看,其中有个火车过桥的远景,火车轰鸣的声音遥遥地传了过来,但是等了好久,火车才从画外进入。加之长镜头一动不动,不沉闷才怪。象这样莫名其妙拖沓的镜头还有一些,座谈时很想问问贾樟柯导演,碍于公共场合,不敢随便放肆,就没有问。
演员的表演方面,因为绝大部分镜头全是中远景,几乎看不清演员的面部表情,所以难以评述。曾经私自揣摩,是不是导演担心演员表演(有不少群众演员)露怯,所以如此这般?或者(这是观影快结束时突然跃上心头的想法),考虑到突出生活本身,弱化人物表演,故意把演员做虚化处理,使其更接近生活原生态?座谈时,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贾导的回答基本上与我的第二种想法一致,他是有意为之,而且,影片中的人物特写只有两处,都是万不得已才采用的。例如第二处张军、钟萍的面部特写,主要是为了突出拘捕事件带给钟萍的巨大精神创痛,为后来钟萍的“消失”做铺垫。
至于灯光,有人质疑贾导全部采用自然光拍摄,因为有些地方影调黑得好象锅底,什么也看不见,要不是有个响动,真以为是牛B的全黑屏。贾导说的确采用了人造灯源做辅助照明。不过起码这一次我们瞧不出来,还以为贾导的影像风格一贯就这么“深沉”呢。
影片妙语:
再过20年,我们再相会,老婆七八个,孩子一大堆。
他妈艺术面前人人平等!
(还有很多,希望看过的朋友再追加吧)
麦加
MAI_JIA@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