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我回了好长一段文字,居然丢了没贴上去!
:)
江姐越来越美丽
2002-11-18 23:13:07 苏七七 (北京海淀)
2002-11-20 13:15:19 梁子 (北京海淀)
你说的<江姐>可是张元拍的?就是<东宫西宫>的张元?没看过.
我去年在戏院里看过<江姐>,也是现代京剧,但没有感觉.
不过有一点倒颇有同感,京剧的形式美大于内容美,导演也不管什么革命思想内容,只顾着如何更美,还算是个进步.总比那些苦大仇深的片子强一点罢.
我去年在戏院里看过<江姐>,也是现代京剧,但没有感觉.
不过有一点倒颇有同感,京剧的形式美大于内容美,导演也不管什么革命思想内容,只顾着如何更美,还算是个进步.总比那些苦大仇深的片子强一点罢.
2002-11-20 13:29:00 老手颓唐 (北京朝阳)
就是张元的。这个苏七七同志也看了,可是她的回帖既然丢了,也无从知道她的意见。
你看的戏,大概主演还是张火丁,不过其他演员可能就不是原班了。另外舞台版的应该有双枪老太婆,电影里没有。
说到京剧,我看的可能稍多一点儿:)现代京剧与传统的京剧不大相同。
你看的戏,大概主演还是张火丁,不过其他演员可能就不是原班了。另外舞台版的应该有双枪老太婆,电影里没有。
说到京剧,我看的可能稍多一点儿:)现代京剧与传统的京剧不大相同。
说到样板戏,一起去看现代京剧电影《江姐》的几个朋友,一个比我大,两个比我小,都说没看过。可是我确确实实是看过几个样板戏的,还能走腔跑调儿地哼几句什么“提篮小卖拾煤渣”、“今日痛饮庆功酒”甚么的。可能从小就有点儿抱残守缺的腐朽思想。
虽然样板戏带有先天的严重缺陷——比如它的政治原则至上的律条,它的三突出、高大全的美学原则,它的清教徒主义的禁欲倾向,等等,这些在过去的20多年里人们已批驳得差不多了。可是作为一个从小受过它影响的观众来说,我还是想为它说几句好话。一个是,它普及了京剧。如果说我们这一代人对京剧还有些挂念、有些兴趣、有些了解的话,那么革命现代京剧(这大概是样板戏的正式名称)实在是一个很重要的启蒙老师。启蒙老师当然不只这一拨儿,但题目是说《江姐》,就先说这一拨儿。
现代京剧自然是相对于传统京剧而言,比较起来,现代京剧可以说对传统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唱腔进行了通俗化,咬字抛弃湖北音而只剩北京音,动作程式更加简化,配乐中引入现代交响乐等,更是一个显著的进步。一句话,这样的京剧虽然剩下的“国粹”已不多,但非常容易接受。看张元的《江姐》——其实准确地说,应该是看张火丁的《江姐》,因为在这部京剧电影中我们实在找不到张元,而只能看到张火丁。张元可以说很成功地复现了样板戏的路数,但是样板戏本来就不是可以让导演出彩的载体。
张火丁可说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江姐形象。最早看到的是电影《在烈火中永生》中于蓝的江姐,是朴素大方的那种类型。后来看过万山红的江姐,觉得太胖大——帕瓦罗蒂在台上演英俊小生时也常常让人不能欣赏,以此也——彭丽媛的江姐呢,有点儿粗;我窃以为江姐还是一个很沉稳、很有知识分子气质的细腻女性。至于金曼的江姐,还是有些太圆润了,我理想中的江姐要清瘦一些;不过倒是很喜欢她唱的《月光下的凤尾竹》一类民歌。
而现在的张火丁呢,本来就是出色的程派青衣,形象很接近我理想中的江姐,甚至还要好,江姐越来越美丽,这是让人欣慰的事情,即使你对剧情毫无兴趣,还可以耐着性子看下去。在剧中她的形象被刻意塑造得一尘不染,码头一场穿着时髦的风衣,拿着时髦的手袋,夺军火一场里则一身缟素,被捕之后则披上了鲜艳的红色毛衣,牢狱之苦一点儿也没有影响她的美丽,事实上我押根儿就没有看到她受了什么苦。这样唯美的江姐,如何能不美呢?
忽然想起徐克的《刀马旦》,林青霞演的女革命党曹云也有被毒刑拷打的场面,但处理得还是比较美的。我很遗憾这部新影片中没有设计一场类似的戏,“烈火中永生”,烈火没有了,还能不能永生呢?总之是太平淡了些,其实暴力之下也可以产生出更楚楚动人的美。
又是一番杂七杂八的闲扯。索性再扯一点儿话题,前些日子看到一篇《江姐:科隆大教堂下绣红旗的中国女人》,作者风波,来自一个名为“德国导报”的网址,今天本来想转载,可是看到那网站声明“转载须经本站同意”,觉得麻烦,遂作罢。感兴趣的人可以去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