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文字迷障—《重现之时》
2003-04-14 05:12:49 来自:
苦行僧
文字迷障—《重现之时》
文/苦行僧
昨天在机场忙完工作,偷着等机场大巴的空挡,继续着多年养成的习惯,展转于书报杂志摊位之间,一来消磨时间,二来偷窃知识。多年来养成的这个习惯,让我得到了不少值得欢欣的收获,毕竟都是比较意外的。当然,这次也不例外。一本名叫《重现之时》的小说集吸引了我,作者叫张小波。其实,吸引我翻它的原因,并不是书本身的名字,而是作者的名字。似乎似曾相识?没翻不要紧,一翻就觉有趣的很了。与其说是一本小说集,不如说是一本平排的后现代诗集。从没有看过这种风格的小说啊。
笔者是从中间一篇开始看起的,名叫《每天淹死一个儿童的河》。不错,是这篇的题目吸引我的。很怪异的题目,然而,看了里面的内容,更觉怪异。站在那里,足足看了半个小时,居然只看了一页半的分量。对我来说,这是一次艰难的阅读。直接翻到后面的附篇,看了一些相关人士的评论,我决定放弃了。原来,这篇小说集,是以“文字迷障”为风格的。何谓文字迷障呢?小说作者,据说是八十年代中后期便以闻名于诗坛的新诗代表人物。这篇小说集,是他此次复出转行为小说创作的宣言。其实,也是早写于九十年代初的了,只是此次装订成册,排版印刷,才得以出版。笔者自然对张小波这位曾经的诗人不大熟悉,自己是生于七十年代末的人,整个八十年代都是浑浑噩噩中过完的,就是还很小吗,对当时刚刚流行起来的后现代新诗自然不会有什么接触了。不过看了这一页半的文章,倒是可以想象当时的他是如何在诗坛叱诧风云的:文字很优美,优美的出奇,可以叫你将所有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这些文字本身上来,而忘记这些文字所要表达的那些含义。而且,很多文字的组合,又非常含糊不清楚,这给“表达”又添了一层薄薄的纱。我是习惯将注意力放在“表达”上的一个人,对于小说而言,尤其如此。小说吗,就是表达意义吗。因此,正如我前面提到的,这是一次艰难的阅读。
今天一天都在思前想后的,是不是该将这本书买回来,做为阅读的训练呢?或者是做为文字的教科书也不错吧。昨天看了后面的几篇评论,说这是一本真正的小说,将阅读提到一个新的层次,堪称艰难的阅读,重于概念,重于形式,轻于表达,还说这是中国小说界近十年来真正一部有价值的文字集合。所以,我也纳闷了整整一天。难道,我们整个九十年代读到的小说,都是垃圾了不成?我可是全读这些小说长大的一辈人啊。回想起昨天阅读的经历,甚至害怕买回来之后会出现从没有过的挫折感。
现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确实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挫折感。我还是将它买了回来,并且整整研读了一个下午。客观的“一个下午”固然不长,但这个“下午”对于主观的我来说,却是够长了。我依然选择了那篇《每天淹死一个儿童的河》做为阅读初始,这种选择现在对我来说,是幸运的,也是悲哀的。怎么讲呢?
多年来养成的阅读习惯,使我对于看到的新词句,或者是自己不了解大意的词句,都要马上翻阅词典去查找,便于记忆,也便于今后的使用。不过,这个习惯,在这几年里已经慢慢荒废了。一来工作之后不象在学校那样有充足的时间去读书,二来现在也没这个精神劲去研磨什么词句了。幸好,今天的阅读经历使我又一次找到了查阅词典的动力。原因很简单,这些文字间的奥妙,使我重新产生了对文字的冲动。这是一次奇妙的阅读旅程:他将你置身于一个奇妙的世界,你找不到依托,找不到根基,你全然被他所创造的世界吸引。然而,这种吸引几乎于要付出惨重的代价,那就是艰难的寻找,文与文之间,字与字之隔,都充满了荆棘,似乎每刻都会刺的你发疼。你醉心于这种文字带来的享受,但同时又得忍受它带来的刺痛。不错,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悲哀了。
我不知道这部小说集推出之后的受欢迎程度如何,我也懒的去查找有关资料,我也决不会因为作者现在的文字去翻阅他以前的那些令他曾经辉煌的老旧的文字。不过,这部小说集,就我个人而言,是决不能错过的。他给了你我一个全新的阅读方式,全新的对于小说的理解。他的精彩之处就在于,那种艰难的寻找之后,产生的畅快淋漓的阅读感受。
其实,在这部小说集里,特别是这篇《每天淹死一个儿童的河》里,都可以看的出他曾经诗人的影子。也许,小说和诗歌本就分别不大吧。将诗歌的文字性容入到小说的表达之上,可能真的会产生令人期待的火花呢?
期待,期待你的新作……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wdURxKlX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文/苦行僧
昨天在机场忙完工作,偷着等机场大巴的空挡,继续着多年养成的习惯,展转于书报杂志摊位之间,一来消磨时间,二来偷窃知识。多年来养成的这个习惯,让我得到了不少值得欢欣的收获,毕竟都是比较意外的。当然,这次也不例外。一本名叫《重现之时》的小说集吸引了我,作者叫张小波。其实,吸引我翻它的原因,并不是书本身的名字,而是作者的名字。似乎似曾相识?没翻不要紧,一翻就觉有趣的很了。与其说是一本小说集,不如说是一本平排的后现代诗集。从没有看过这种风格的小说啊。
笔者是从中间一篇开始看起的,名叫《每天淹死一个儿童的河》。不错,是这篇的题目吸引我的。很怪异的题目,然而,看了里面的内容,更觉怪异。站在那里,足足看了半个小时,居然只看了一页半的分量。对我来说,这是一次艰难的阅读。直接翻到后面的附篇,看了一些相关人士的评论,我决定放弃了。原来,这篇小说集,是以“文字迷障”为风格的。何谓文字迷障呢?小说作者,据说是八十年代中后期便以闻名于诗坛的新诗代表人物。这篇小说集,是他此次复出转行为小说创作的宣言。其实,也是早写于九十年代初的了,只是此次装订成册,排版印刷,才得以出版。笔者自然对张小波这位曾经的诗人不大熟悉,自己是生于七十年代末的人,整个八十年代都是浑浑噩噩中过完的,就是还很小吗,对当时刚刚流行起来的后现代新诗自然不会有什么接触了。不过看了这一页半的文章,倒是可以想象当时的他是如何在诗坛叱诧风云的:文字很优美,优美的出奇,可以叫你将所有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这些文字本身上来,而忘记这些文字所要表达的那些含义。而且,很多文字的组合,又非常含糊不清楚,这给“表达”又添了一层薄薄的纱。我是习惯将注意力放在“表达”上的一个人,对于小说而言,尤其如此。小说吗,就是表达意义吗。因此,正如我前面提到的,这是一次艰难的阅读。
今天一天都在思前想后的,是不是该将这本书买回来,做为阅读的训练呢?或者是做为文字的教科书也不错吧。昨天看了后面的几篇评论,说这是一本真正的小说,将阅读提到一个新的层次,堪称艰难的阅读,重于概念,重于形式,轻于表达,还说这是中国小说界近十年来真正一部有价值的文字集合。所以,我也纳闷了整整一天。难道,我们整个九十年代读到的小说,都是垃圾了不成?我可是全读这些小说长大的一辈人啊。回想起昨天阅读的经历,甚至害怕买回来之后会出现从没有过的挫折感。
现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确实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挫折感。我还是将它买了回来,并且整整研读了一个下午。客观的“一个下午”固然不长,但这个“下午”对于主观的我来说,却是够长了。我依然选择了那篇《每天淹死一个儿童的河》做为阅读初始,这种选择现在对我来说,是幸运的,也是悲哀的。怎么讲呢?
多年来养成的阅读习惯,使我对于看到的新词句,或者是自己不了解大意的词句,都要马上翻阅词典去查找,便于记忆,也便于今后的使用。不过,这个习惯,在这几年里已经慢慢荒废了。一来工作之后不象在学校那样有充足的时间去读书,二来现在也没这个精神劲去研磨什么词句了。幸好,今天的阅读经历使我又一次找到了查阅词典的动力。原因很简单,这些文字间的奥妙,使我重新产生了对文字的冲动。这是一次奇妙的阅读旅程:他将你置身于一个奇妙的世界,你找不到依托,找不到根基,你全然被他所创造的世界吸引。然而,这种吸引几乎于要付出惨重的代价,那就是艰难的寻找,文与文之间,字与字之隔,都充满了荆棘,似乎每刻都会刺的你发疼。你醉心于这种文字带来的享受,但同时又得忍受它带来的刺痛。不错,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悲哀了。
我不知道这部小说集推出之后的受欢迎程度如何,我也懒的去查找有关资料,我也决不会因为作者现在的文字去翻阅他以前的那些令他曾经辉煌的老旧的文字。不过,这部小说集,就我个人而言,是决不能错过的。他给了你我一个全新的阅读方式,全新的对于小说的理解。他的精彩之处就在于,那种艰难的寻找之后,产生的畅快淋漓的阅读感受。
其实,在这部小说集里,特别是这篇《每天淹死一个儿童的河》里,都可以看的出他曾经诗人的影子。也许,小说和诗歌本就分别不大吧。将诗歌的文字性容入到小说的表达之上,可能真的会产生令人期待的火花呢?
期待,期待你的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