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推荐]谁有兴趣这个故事

2007-02-13 06:52:09   来自: kavkalu
  中国电影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回到传统的现实主义的道路上来,离开了这一点,所有的所谓革新或改革都只是空中楼阁,墙头浮草。经常会去老师那里看看,很爽。因为真。关于中国电影,我看到太多的斗嘴,我更愿意老师你是一个行动者。前几天偶尔看到一篇报道,可能老师你也看到了,我把它附录在后面,我觉得这是一篇适合改编成一部电影的东西,这是一个“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已经具备了完整表现改革开放中一段历史的全部元素:国企改革、企业重组、下岗工人、生产自救、下岗再创业、企业并购、土地拍卖、下岗工人维权、律师...整个故事完全是一种中国式的黑色幽默,不知老师是否有兴趣推动一下,让他变成一部好电影,我知道这很难。如果能有一位有心的制片人和导演捣鼓一下,说不定会成功。
  
  
  被遗忘在天价土地上的39个人......
  通讯员 中执 本报记者 毛蕾
  
    他们曾为自己是国企职工骄傲,却在一次常规的“企业重组”中离开了老单位;他们曾是这个城市的“主流”,如今成了“无职业无收入”的城市流民;他们曾被遗忘在老企业的库区1年多,靠自发组织的生产自救,如今却被迫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库区……
  他们是39名国企老职工,80%属于“4050”人员,一直艰难但安静地生活在我们身边。直到南京中级法院执行一起总标的超两亿元的债务纠纷,需要依法拍卖一块市值过亿的土地时,他们才意外被发现。因为,法院要拍卖的天价土地上,坐落着职工们赖以谋生的库房。
  他们的经历和乐观精神,也许能代表一群人的真实生存状态。
  重大改变的2003年
  沿南京卡子门广场往东不远,有个被当地人称为“405库”的地方,33岁的刘海(化名)就住在这里。
  刘海来自溧水农村,1994年中专毕业后被定向分配到这里。当时的“405库”属于一家响当当的国营大企业,想进来不容易,全家人都为刘海感到高兴和荣耀,他自己也踌躇满志地想干一番大事。刘海在单位里负责“劳资人事”,干得挺出色,时间转眼到了2003年。
  这年年底,刘海的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
  他所在的国营企业“为实现企业资产重组和优化”,和民营企业T公司签订了《并购协议》,把“405库”和库区身下的7万平方米的土地交给T公司“并购”,条件是T公司必须负责妥善安置老企业的部分职工,并承担老企业的部分债务。
  就这样,负责“劳资人事”的刘海,亲手替包括自己在内的39名老职工,办理了与老企业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和同事们一起满怀信心地到T公司报到。
  但足足等了两个月,职工们都没有等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也没有领到1分钱薪水。大伙儿整日无所事事,凑在一块撺掇着熟悉“劳资人事”的刘海去问问。刘海真的跑到T公司总部去打听,有位好心人告诉他:“你们以后得靠自己了。”
  原来,这时的T公司经营出现问题,几乎陷于停顿,根本无暇顾及“405库”这边的人和事。
  生产自救的2004年
  刘海回来和大伙儿商量,意见并不统一。不少老职工说:“等着吧,不可能没人来管我们的。”但年轻些的职工则认为:“到我们自己管自己的时候了。”
  熟悉“劳动人事”的刘海也认为,不能再等、再靠了:停顿了几个月的养老金、医疗保险必须得及时补上,支持三餐穿衣的薪水必须得及时发放。他也去老企业向老领导打听过,老领导虽然着急,却也爱莫能助:老企业不景气,能为职工们想到的,全都写进当初的并购协议了。
  他和大伙儿一合计,以签订“承包协议”的方式,把“405库”从T公司总部“借”了过来,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自救”行动,遵循“自我负责、盈亏不补”的原则。
  大伙儿都是“405库”的老职工,在这里干起活来也格外尽心尽力,特别是自己出的每一份力都直接关系到每人每月的收入和“三金”的按时交纳,“405库”的经营越来越有起色。
  昨天上午,回忆起自救时的红火劲,刘海指着已被夷为平地的库区不停地介绍:“这里原来是我们办公的地方,那里是仓库,那里是停车场,周围这些广告牌,都是我们亲手竖起来的……”
  职工们则兴奋地说:“自救后,三金一直都按时交的,工资也在慢慢涨,最后那段时间,有的人已经接近1000元,有时还能有一二十元的奖金呢。”
  突生变故的2005年
  2005年,波动之后的生活正在慢慢归于安定,一份见诸报端的地块拍卖公告,再次搅乱了“刘海”们的生活。
  刘海专门从一大堆材料中翻出已有些破烂但依然完整的拍卖公告,指着用笔做了记号的地方说:“土城头114号,就是我们这里,就是405库的地址。”
  有人偶然看见了这张报纸,惶恐的情绪迅速在39人中蔓延。因为事先没有任何消息,什么猜测都有,但大家又同时意识到一个问题:“一旦土地被拍卖,我们去哪儿?”刘海再次被“派”到T公司总部了解情况,却发现那里早已人去楼空。
  刘海也不知道还能去哪儿问,神情沮丧地回了家。早有焦急的职工在等他,“生产自救”同甘共苦的1年多,大家越来越像一家人了,说话也不见外:“不管他,咱们干咱们的。”
  “自救行动”照常进行,却开始被越来越慕名前来看土地的车辆人群所“打扰”,从这些人口中,职工们得知,要拍卖他们库区的,竟是南京市中级法院。
  艰苦维权的2006年
  2006年2月,南京中级法院执行局接到了署名“39名职工”的情况说明,才知道在法院将要拍卖用于解决T公司与X公司一笔高达两亿借款纠纷的土地上,竟然还生存着39名被“遗忘”的老职工。
  T公司与X公司两亿借款案的执行,一直是由该执行局法官许明负责的,但这意外被“发现”的39名职工,依然让他大吃一惊:“这个案子从申请执行到申请拍卖,双方只对地块的面积、位置、价格争来争去,却从未提到过土地上还维系着39名职工的生计。”
  生效的判决不是儿戏,对地块的拍卖势在必行,可职工们该怎么办呢?许明因此第一次走进了土城头114号。
  刘海对许明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他也没说什么,但我们都很相信他。他告诉我们,可以通过诉讼维护我们自己的权利,因为当初老企业为了保护我们职工,在《并购协议》中明确如果T公司不能安置我们的就业,就得赔偿每人5万元。”
  刘海为此偷偷咨询了律师,得知要请个帮39人打官司的律师,最少得要18万元。他没敢告诉职工们,暗下决心自己出面替大家打这个官司。
  说起替大伙打官司的事,33岁的刘海摸了摸头发说:“这是染的,不染的话全是白的。压力大得超乎想象,一开始大家心还不太齐。有的人说等等吧,总会解决的。但我觉得不能等,万一什么都等不到,后悔就来不及了。”
  刘海觉得最难熬的是10月份,法院的判决迟迟没有下来,刘海的心理承受力已经到了极限。于是有一天上午,刘海宣布:“我退出,我不管了。”
  没想到,老职工们开始排着队上门跟他聊天,陪他解闷;许明法官也第一次不客气地对他说:“如果连你们自己都放弃的话,就没人帮得了你们了。”
  11月,秦淮法院作出一审判决,T公司应当按照《并购协议》支付给每位职工5万元补偿金。昨天下午,“刘海”们从许明法官手中接过了总额达195万元的救命钱,很多人情不自禁地给许明深鞠一躬,跟着红了眼圈。
  不曾放弃的39个人
  5万元补偿款对39名职工意味着什么?
  刘海说:“我已经算过了,50岁以上的职工,有了这5万元,养老金够勉强交到60岁了,这样他们的养老的大问题就解决了。年轻一些的职工,有了这些钱,能有本钱做点小买卖,也很不错啊。生活总得有希望,总比一分钱没有强啊。”
  刘海说,405库那块地,几经流转,目前听说将会建成一个大型的仓储卖场。他目前还有个设想,就是努力把39名老职工一起介绍进新的卖场去工作,因为听说那里今年4月就要对外招聘了。“我们住得近,又对这里有感情,如果能进去工作的话,就再好也没有了。”说这话时,刘海眼中充满了希望。
  许明对自己意外发现的39名职工的表现也很满意:“虽然在社会的变迁中,他们暂时被人遗忘,付出了巨大代价,可他们没有丧失生活信心,凡事自己去争取,也着实让人感动。”
  
  (全文原载金陵晚报2007年2月7日A6版)
  
  如果老师你能抽空看一下,我会非常感谢。
  永远支持老师说真话!
  
  --------------------------------------------------------------------------------
  抢注雅虎免费邮箱-3.5G容量,20M附件!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原论坛]制片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