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光影日记(3):暖暖的梦的碎片

2004-05-24 09:37:59   来自: 萧狼 (北京)
  一条坎坷曲折的山路,一辆高大破旧的老式自行车,和自行车上那个来自北京的干部——井河,引着我们进入《暖》中那个神奇般美丽的乡村世界。清鲜的空气中飘荡着腥腥的泥味,惯性告诉我们,美丽总与苦难同醉。
  故事早已成为过去,但一切在那线童话式的长长窄窄的吊桥上重新开始。镜头切近,苦难从童话背景中显露出来。暖背负重物,一拐一拐艰难前行;破烂的胶鞋和脸上的汗珠在诠释着生活的辛酸。这辛酸直接刺穿了井河编织了十年的心理防线,他开始直面过去,直面自我。这时导演已经在说,在过去的某一刻,暖出事了;无论在情感上在叙事上,那都将是重要的一刻。我们于是开始等着,这是伏笔和悬念。
  我还不知道你是井河?暖竟是如此平静。十年的情结让梦中的面孔越显清晰,十年的岁月也磨出了暖的韧性。这是久别重逢吗,十年生死两茫茫就是这样吗。这是导演对情绪和火候的掌控功力。情深不寿,强极则辱。再炽热的心可也经不起时空的拉扯,梦在拉扯中崩裂。走进故事,一路洒满的是这梦的碎片。渐行渐远,我们听到梦碎的声音。
  秋千,井河觉得那是生活的平衡器。和暖之间发生的故事,好像都和秋千有关。两段绳子一块木板,就能荡出梦想,荡出爱情。可也正是秋千,将梦想和爱情荡上高空,摔得粉碎。在井河和暖身心上都靠得最近的那一刻,在梦飞得最高的那一刻,一直崩着的那个悬念骤然断线。秋千扮演着她的角色——生活的平衡器。
  那一刻,梦已经碎了。暖瘸了,导演为什么。井河在那一刻进入暖的心灵,爱情在那一刻后却只在苟延残喘。井河似乎从不在乎暖的残疾,可事实让他对自己无能为力。
  其实梦一直都没有想象中的纯粹,因为有个小武生曾经驻留暖的心里。在《冬至》中,谢东讲述着同样的故事。井河哪怕借助秋千也只是轻轻地触到暖的身体,而暖却将仪式性的初吻献给小武生。之后真正在这个意义上拥有暖的是哑巴。井河的梦从来不曾完整,而暖的梦从来不曾纯粹。小武生和哑巴正如秋千,让生活在间离中平衡,却流放了完美。
  结果,井河却用永不兑现的誓言再次扯了个平衡。此时,在几次的失衡与平衡的拉扯中,梦已经支离破碎。而影片本身就是由两个时空撞击后落下的碎片粘贴而成,十年前后的对切和砰荡使碎片因回忆而美丽,而破灭后的缺憾正是回忆的意义。
  这是影片的整体策略。十年不会让记忆瘫痪,却足以让伤痛冷却。十年给梦的碎片予时间的重量,而回忆在对时间的挤压后沉淀出的只能是暖暖的心绪。梦的碎片在历尽沧桑后宽恕了母体,心与心之间重新滋生出了缕缕暖意。
  于是,十年过去,井河终于在借口中寻得勇气重归故里。洒落在鞋盒里、洒落在吊桥上、洒落在秋千架下的碎梦终归要由他来重拾。哪怕只剩下一个仪式。正是从这一入口往回溯,整部影片成为一次井河对爱的忏悔之旅。
  我的承诺就是我的忏悔。为忏悔上次的承诺,他回来再次承诺。可在影片最后,哑巴却用自己的忏悔完成了最后的平衡仪式。在井河的再承诺和哑巴的忏悔中,梦的碎片更笼上了一层浓浓的暖意。
  在这暖意中,影片带着我们回寻着自己的暖的故事。从暖意中走出,我们才感觉到碎梦的残酷——如果你在为他守候,那把《暖》送给他。
  

2004-05-24 21:14:49  小七 (重庆沙坪坝)

  呵呵,感受文字
  

2004-09-03 16:24:59  longlong3310

  片中哑巴一角应该是最成功的,可惜没记住这个日本演员的名字
  

2004-09-04 22:32:04  烦糕

  香川照之,《鬼子来了》里面的那个鬼子兵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KZruntETgklrVKr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