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这部电影,以至于喜欢上德国电影,
《铁皮鼓》:从小说到电影的遗憾再现
2004-05-18 12:53:52 大凡 (平安大街)
2004-05-18 16:42:33 范坡坡 (北京东城)
是么? 也是极钟情这个国家的电影——以至极钟情这个国家……
[quote]下面引用由大凡在 2004/05/18 12:53pm 发表的内容:
我喜欢这部电影,以至于喜欢上德国电影,
[/quote]
[quote]下面引用由大凡在 2004/05/18 12:53pm 发表的内容:
我喜欢这部电影,以至于喜欢上德国电影,
[/quote]
文/苦行僧
在我开始动手打出这几个字的时候,这篇文章的附标题还没有出来。我承认这是极其不明智的,甚至是种错误。然而,我依然选择了这样的开始。因为,我真的怕初定了标题之后,会将脑海中涌现出的那么许多关于电影的小说的《铁皮鼓》的种种符号抹杀掉了。对于这样一部电影,以及小说而言,是无法用简洁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几粒文字去注解的。《铁皮鼓》过于庞大了,又或许对于我而言,她过于深奥了。
起初阅读小说《铁皮鼓》,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荒诞与匪夷所思。在如此庞杂而有些凌乱的第一人称自叙中,我曾经甚至一度的迷失其中。原先以为是由于中文翻译不够到位所致,看了小说开篇的“译者序”才知道,手中的《铁皮鼓》是国内唯一的中文版本。于是开始对自己的智力水平产生怀疑,于是在读到一百余页的时候,准备重头再来过……直到现在为止,这本大部头的长篇依然在我房间中的明显位置,因为我还是没有耐心与勇气,去完全解读出她的精髓所在。对于我而言,这部小说所蕴涵的思想与灵性,或者过于晦涩,或者过于深奥,总之,我无法消化。也许等到我三十或四十岁的时候,重读她,才会有相见狠晚的快感。
文学的魅力恰恰便在于此,你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作品中去,甚至有时必须强迫自己去体验作者创作时的心态,去感同身受着活跃于纸上的那个重构的世界。因而文学的受众范围难免比较窄小,如今的世界,有多少业余爱好者会将心思全然放在一部与自己毫无干系的文学作品当中去呢?这或许是文学者的悲哀。然而,这却是另一批艺术创造者的大幸——电影人的大幸。
于是似乎理所当然的,小说《铁皮鼓》便有了她的电影版。电影《铁皮鼓》的导演,与格拉斯一样,都是德国人,这绝对使他相比别国导演来改编这部宏篇巨著更具有了明显的优势。对二战前后德意志民族的精神状态的反思,我相信惟有德国人自己的,才是更加彻底的。
如同小说一样,电影《铁皮鼓》在“反思”这一层面做的非常用心,她忠实的保留了小说的怪诞的风格,通过“满纸荒唐言”,强有力的再现了人们当时的那种病态的狂热与偏执。
然而小说《铁皮鼓》,并不仅仅是在反思二战中的德国人的精神状态。小说将这种反思缩小到了一个特定的范围,一个非常特殊的环境——但泽。甚至小说对于但泽所表达出的同情甚至高于“反思”。其实但泽并不简单的属于德国或是波兰,也不属于但泽自己,它始终处于势力的争夺中心,饱受蹂躏,直到今天的全然消失,即属于旁观者,又扮演着参与者的角色。格拉斯的本意,是要去描写但泽的变迁,通过这个特殊地区的变迁,折射出整个二战对于人类自身的影响。电影在这方面是缺失的。整部影片,对于但泽变迁的描写是非常敷衍了事的,只是轻轻的带过几笔,便宣告结束了。我推断导演决非象格拉斯那样属于曾经的但泽人的后裔,因而从影片中无法体会到书中的那种对但泽的爱与无奈。当然一定也有人会提出,这正是电影的成功之处:将故事背景的模糊化处理,才使得别国的观众有了观赏的快感,不会因为对背景缺乏了解而失去了兴趣。仁这见仁吧。然而通过上面的分析,至少可以非常直接的下一个判断,电影《铁皮鼓》并不是非常忠实于原著的。故事背景的巧妙淡化,进而得到了转移的效果,绝不可能将“忠实再现”作为改编原则的,至少我不会简单的依靠故事情节去判断电影之于原著的忠实性的。这种判断下的太草率了。
然而除了上面提到的“背景的转移与淡化”,电影中许多其他的“转移与淡化”,则令人有些无法原谅了。
虽然我没有完全领悟到小说《铁皮鼓》的精髓,然而从已获知的部分与电影相比较,我也以为电影对于小说而言,力度明显不够。(在这里不得不多费一番唇舌,来解释自己为什么会浪费这么多文字将小说与电影相提并论。文学作品与电影作品纯属不同领域的创作这一事实,我深信不以。然而面对一部以文学名著为基础而改编的电影,便难免不会提到她的原著的。当然这里不是在本体层面上的, 而是在思想主题层面上的。显而易见的,她们的思想性主题性是一脉相传的。因而,判断一部由名著改编而成的影片的优劣,就决不可抛弃掉其在思想层面上的继承。对于本体的评判,已属于另一范畴了。)
在整个的观影过程中,我都深切的感到,电影的许多细节设定,全然抹杀了小说中的思想亮点。例如在描写小奥斯卡为什么决定不再长高的这一情节中,电影过于轻松的一笔带过了。记得当我看到电影中小奥斯卡从楼梯上摔下的那一段戏时,心理的那种不过瘾不满足骤然而升。其实整部影片的精髓,全应当在这一幕中体现出来。小奥斯卡为什么决定不再长高了?使他产生这一想法的诱因是什么?电影交代的过于模糊笼统了。我以为导演大可使用大量的心灵独白,来弥补由文字到影象还原的缺失。或许这类方法有些老套,但绝对可以令观众深切领悟到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成人世界的荒诞与无知。对了,我这里用到了“无知”这个词。这是影片完全没有体现出的思想。小说中的奥斯卡貌似呆小症患者,然而智力超群,看透了世间的荒谬与可笑。在他眼中,成人世界是个荒唐的玩笑,是种无知者的游戏。然而整部影片却完全没有体现出这种精神。这绝对是个大遗憾。
当然,自然有人会说,当我们去解读这部电影时,或者借助小说去解读这部电影时,绝对可以领悟到导演的用心所在。但是,千万不要混淆了一个概念,电影是很难如同文字那样去解读的。当你通过屏幕上明明白白的影象,拼命想去解读这些影象背后所代表的含义时,面对的更多的将是迷失了的感觉。那些影象清清楚楚的呈现在你的面前,你怎么去解读呢?
有人从小说中读出,格拉斯是位反政府主义者,甚至从小说的后半部分读出,格拉斯与尼采也惺惺相惜。然而影片却不明智的省略掉了小说后半部分的大量篇幅,这不得不说又是个大遗憾。从小说的后半部分中,我读出了格拉斯对于人自我的完善的思考,对于人的宗教性的思考,对于宗教本身的思考,影片中却没有任何一个镜头甚至尝试性的阐述。或许我不该责备导演的此种做法,限于篇幅,限于电影与小说的区别,导演难免会舍去些什么。然而,这些遗憾也将永远伴随着电影,永不消失了。
当然,单独的去审视这部电影《铁皮鼓》,而不去考虑她的原著的话,她绝对将是一部优秀的作品。然而遗憾便遗憾在她的思想精髓是继承的,而不是原创的。对于继承这一特点来说,电影《铁皮鼓》总让人感到几分不足。
对于这部电影的忠实拥护者来说,是绝对不能错过原著的,否则你将无法领悟到大半的《铁皮鼓》中所蕴涵的思想的火花之美。当然,面对这样一部充满智慧的书,你要做好接受她的准备。当然,电影《铁皮鼓》完全可以作为预备课程,成为你领略智慧的敲门砖石。
后记:这篇文章的副标题理所当然的而生了,就叫它“从小说到电影的遗憾再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