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有个想法向亲爱的老猪和老炮请教

2005-01-06 19:17:43   来自: qq0117 (天津河西)
  电影是否可以院线和DVD同时发行
  这个想法是基于有人说,即使你把电影票降到1块钱,不爱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也不会踏进影院的大门,他还是会买碟。
  既然如此,那影片上映同时发行DVD应该是不会产生特别的影响。
  同时对D版也是个挺大的打击。
  一般的电影都是上映过了才发行DVD,D版者自然会有不去影院看电影的电影爱好者的市场。
  那反正也是盗,反正也是不进影院的还是不进影院,进影院的还是进影院,何不主动出击呢。
  

2005-01-07 17:33:07  老猪 (暫住中國)

  一般来说,目前还没有国外哪个公司愿意进行影院和音像制品同时发行的先例。即使有些人就是愿意进电影院,但是有些人会更喜欢看碟,但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院线收入,国外一般的DVD发行还是会推迟3个月以上的时间。这样一些看碟的人也不得不走进电影院。而国外,目前来看,买碟并不合算,很多人来是租赁比较多,因为租赁比较便宜。
  国内音像经常抢先发行,主要是因为盗版的压力。
  没有时间解释太多,只能这么简单解释。但是总的来说几年内不会出现太多影院和DVD同时发行的现象。
  

2005-01-08 22:39:49  qq0117 (天津河西)

  假如我们请中凯这样的公司投资可以吗?
  

2005-01-09 09:25:10  无间风沙

  为了保证票房,现在是推迟15天发行,但在国外这方面就特别有秩序,像老猪说的,DVD一般是影片上映三个月后推出,有线电视或是专门的电影频道一年以后才可以推出,中国电影的收入主要还是票房,音像版权还只是电影总收入中的一部分……
  如果喜欢看DVD的朋友既然不想进电影院,那又何必在乎再多等几天呢??
  

2005-01-09 20:35:13  老猪 (暫住中國)

  无间说的中国电影的收入主要是票房的说法不够准确。其实中国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还是比较差。今年除了几个大片之外,几乎都不值得说。很多还是靠电影频道和音像。这也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
  中凯等投资也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虽然目前音像的收益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也是有风险的,比如盗版。
  

2005-01-12 17:13:05  大凡 (平安大街)

  中凯出的dvd都是垃圾,碟质量不高还经常播电影的时候飞出他那个破标,我现在是有盗版的坚决不买正版,唉,没办法,正版伤人心啊
  

2005-01-12 22:06:23  老猪 (暫住中國)

  国内的正版的DVD确实做的让人脸红。连基本的尊重影迷的精神都没有。有时候就是说是垃圾也不为过。
  

2005-01-12 22:12:26  qq0117 (天津河西)

  那这也不能成为盗版存在的理由吧?
  全是恶性循环啊
  做电影的赚不着钱怎么办?
  只有我们主动出击才行啊
  为什么中凯的碟就不好?
  真是做不好吗?
  试想,假如中凯投资低成本电影,然后就可以省去给制片方的那部分钱,还可以赚取票房,而且还可以发行影碟,而且是第一时间,这样盗版存在的意义就只有质量问题了,由于中凯省了买版权的钱,而且有票房收入做保底,那它的影碟就可以做的比盗版好.
  

2005-01-12 22:16:14  老猪 (暫住中國)

  这其实是两回事,当然不能说DVD国内的不好就支持盗版。我是旗帜鲜明的反对盗版的。盗版跟其他抢劫行为在本质上其实没有大的区别。
  但是,前面说了,票房是没有保证的。所以有时候单靠DVD是无法收回投入的。
  

2005-01-12 22:46:22  qq0117 (天津河西)

  我的意思是既然中凯只做DVD都能赚钱,那再把票房给它,
  再少也能添一笔
  最重要的是在第一时间发行DVD,冲击盗版在时间上的优势
  正版不得半个月才能发行吗?
  正因为如此,盗版才有市场.
  况且我很怀疑张导演之类大导演旗帜鲜明打击盗版的行为.
  这得利最大的是他自己,观众呢?
  去电影院多少钱一张票啊?最后看了一拖屎.
  不是所有人都看的起的,虽然票房高但只有量没有质,观众给了这次的票房下次就不会再买帐了,这仍旧是恶性循环.
  很多人看了盗版,或者只能称为影版的天下乌贼,功夫,本来影院看的人反响就不好,你想想看碟的人对你的艺术成果的感觉得打多少折扣啊?
  这群人都在饮鸩止渴啊.
  

2005-01-14 13:41:20  不老炮 (北京海淀)

  QQ
  你提出的问题从道理上是说得通的
  但是,实际操作上存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
  做DVD发行的和做电影投资是电影工业流程中完全不同两个阶段或领域
  做DVD发行是在电影作品即将产生或已经推出的情况下的一种市场营销方式
  电影投资则需要考虑电影的全方位的运作,甚至涉及到创作本身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做DVD发行的很少涉足投资领域
  一个是专业化分工的结果,一个是可以集中精力把DVD市场做足做透.
  当然也有少数做电影投资的,自己也做DVD音像制品的发行,甚至自己做院线,如星美
  这是集团化和垄断化的一种产物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并不是低成本的电影就一定容易收回成本
  恰恰相反,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高投入的电影往往在保本赢利方面胜算更大
  就现在的电影的营利方式而言大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影院票房及随片广告、音像制品发行和电视台发行
  就某个作品而言,可能各有侧重。
  

2005-01-14 16:51:05  qq0117 (天津河西)

  哦
  明白了
  

2005-01-21 18:23:37  若曦 (北京朝阳)

  受益大大的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原论坛]制片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