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影视制作中的多声道数字立体声录音

2004-12-08 23:55:02   来自: 无间风沙
  影视制作中的多声道数字立体声录音
  
   近年来,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愈来愈普遍。随着数字媒体传播方式的发展和人们对娱乐消费的需求,数字音频制作正向多声道立体声迅速演变。本文就多声道数字立体声录音制作(5.1声道)做一介绍。
   数字录音中的技术问题
   将模拟信号数字化,通常用采样频率和量化比特数这两个参数来描述。今天,人们对于“48kHz采样频率、16b量化”已不再陌生,而且正在追求“96kHz采样频率、24b量化”甚至更高的模数/数模转换器,希望能得到最好的音质。
   虽然由于技术原因,现有的数字技术并不能完全取代模拟技术,但人们公认数字录音制作的节目有着模拟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良音质。在数字录音技术中,录制人员应关注数字噪声、相位漂移、模/数接口、录音电平等问题。
   数字噪声来自于很多方面,如设备的量化比特数较低、时钟误差、记录载体上的数字信息失落等。对于设备的量化比特数较低、记录载体上的数字信息失落问题,前者可根据设备情况进行筛选,后者主要是由磁头阻塞或录、播磁头位置偏差造成的,可通过清洁磁头或换机解决。对于时钟误差引起的数字噪声,由于不易辨别往往被人们忽视。这种噪声是由输出的声音信息相对于其它声音信息在时间上不能准确同步引起的,听起来像高频噪声及爆破声。在录音过程中,需要使用同一个时钟频率作为基准,以便将多台数字录音设备(如数字音频工作站、数字录音机)组合使用。虽然这些设备有着相同且精确的采样频率,但时而会产生相互间的相位失步,导致在输出端出现很大幅度的噪声。要解决这类问题,只需将一台数字设备作为另一台数字设备时钟的从机,采用字同步方式(Word Clock Sync)锁定即可。通常情况下,许多数字设备都具有向其它数字设备发送字同步时钟信号的能力,条件是必须具备合适的数字电缆。
   根据A/D、D/A转换原理,转换器中应有一衰减斜率陡峭的低通滤波器,而实际上如果该滤波器的衰减斜率越大,由此产生的相位漂移也越大。相位漂移将严重地破坏所录制的声音节目(如吊钗、吉他、编钟等)的瞬态音色,导致音质模糊、高频失真、力度减弱。由此可见,选择优良的A/D转换器是必要的。
   在数字录音中尽量避免采用A/D、D/A转换器,这对多声道数字录音而言将有事半功倍之效。录音设备的接口模块要尽可能使用数字的(如AES/EBU、MADI、TDIF8)。即使采用模拟信号也宜使用带有传输电平为+4dB的平衡式(XLR)接口,因为高电平传输有利于抑制噪声。
   此外,正确、良好的接地能够屏蔽来自电源的相关干扰信号。良好、稳定的供电也有助于避免设备产生噪声。
   在数字录音中,经常出现要么录音电平过低、音频信号信噪比太小、噪声很高;要么录音电平过大、音频信号混浊阻塞、甚至过载导致数字噪声的现象。主要是数字录音基准电平(REF LEVEL)设置不当造成的。在数字录音中的参考基准电平为-20dBfs,即-20dBfs=0VU。信号过载是另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数字录音中的过载情况更令人难以接受。为防止过载,在实际录音制作中,我们可适当采用一次同时录制两条声轨的办法来控制录音电平,其中一条录音参考基准电平为-20dBfs,另一条在录音参考基准电平上再下降6dBfs。这样就有了一条不易过载的备份,可录制出优良的数字声节目。
  另外,采用数字压缩器也可有效地防止过载。虽然数字录音极大地扩展了动态范围,但其不足之处是录音参考电平被提升到最大值附近,持续不断的脉冲由于过载成为方波,音质被严重劣化。此时,数字压缩器并不能给予任何帮助,最显著、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录音电平。
   多声道数字录音制作工艺
   多声道数字立体声录制工艺包括现场同期声的录制、转录、配音,效果素材的编辑、预混、混录、技术处理等。
   1. 现场同期声的录制
   现场同期声的录制通常使用便携、稳定的数字磁带录音机、数字磁盘录音机、硬盘录音机等。由于数字录音机在防尘、防潮、防振、耐寒、耐热等方面存在缺陷,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在条件恶劣的录制现场,使用模拟录音机(如NAGRA 4 6.25mm)效果反而更好。
   一般录制现场对白采用单声道记录方式,因为一方面多声道数字立体声依赖于混录台的声道分配技术来实现;另一方面对白采用多声道记录不利于声像定位。
   录制背景效果及大规模的现场群众人声(群杂),可采用立体声记录方式(如AB制、XY制、MS制),主要是为了增加空间感、深度感和群感。考虑到多声道数字立体声的兼容性和使用模拟立体声解码器播放的可能性,我们建议使用XY制。有条件时使用四声道数字录音机(如NAGRA D)录制背景效果,将有助于多声道数字立体声的制作。
   2. 转录
   现场同期声通过转录复制到视频工作站或音频工作站供剪辑,关键是转录应无损进行。一般需使用数字接口,如进行模数转录应使模拟播放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注意录制电平。对转录过程中发现的素材问题应及时记录,为日后进行对白置换做好准备。
   3. 配音
   配音时应尽可能采用与现场情绪、气氛相一致的语气、语调和音色,以及与现场所用相同类型的话筒对配音是有利的。增加群杂的录制条数有助于在未来的节目中渲染现场气氛。特别提请注意的是在配音中不要试图做任何均衡、混响、延时等效果!这是因为监听条件不同,以及无法对节目的整体情况作出准确的选择或判断。
   4. 编辑
   声音素材的编辑直接关系到多声道数字立体声录音的节目质量,它要求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我们必须根据剧本的要求、自己的录音艺术经验展开创作,利用现场同期声素材和可能找到的素材进行剪辑。
   如今的音频工作站已不再是功能简单的剪辑工具,许多声音处理器甚至于各种数字立体声编码器都能够作为音频工作站插件而得以广泛使用。这为制作人员带来了便利,增加了创作自由度,降低了成本。
   在素材剪辑中,应编排得当。在可能情况下,按一定规律排列声道将有利于最终节目的混合录音。
   5. 预混
   由于多声道数字立体声制作过程中有许多条声轨录制有声音素材,且通常在最终混和录音时会有200多条声轨的素材参加混录,工作繁重。对较小规模的制作室只能进行预混,以便将所需素材分批、分期地制作成预混母带。
   预混一般按对白、动作效果、资料效果、音乐等分类进行。预混所制成的母带格式应与终混节目格式一致,可记录于数字磁带、硬盘、磁光盘等。
   预混通常应通过数字调音台实现。数字调音台的输入/输出接口应尽可能齐全。预混的监听系统应符合标准。如:杜比SR/D和DTS电影数字立体声均为5.1系统,其声道分布为左、中、右、左环绕、右环绕、超低频;声压为左、中、右分别为85dBc,左环绕、右环绕分别为82dBc,超低频为91dBc;频率响应符合ISO 2969标准的B环特性;混响时间500Hz时为0.4~0.5s。如为DVD、HDTV等节目制作,则使用近场扬声器,声道分布同上;各声道声压均为85dBc;频率响应20~20kHz尽可能平直。请注意你是在制作节目而不是在欣赏节目,切勿选用频率特性夸张的扬声器!
   首先进行的是对白预混,一般对白出现在中间声道。在预混中对现场同期对白的降噪处理、现场同期对白与配音对白的自然衔接均可使用外部延时器、混响器、谐波器、压缩器、降噪器;特殊的对白可作声像移动;群杂声可根据需要在5个主声道中出现。
   动作效果的预混基本同上,可作声像移动;声音的空间感与对白一致。
   音乐一般录制在多声道数字录音机(DASH)或音频工作站上。为了便于在多声道数字立体声录音中进行音乐缩混控制,不同的声音录制场所有所不同。传统乐器演奏通常在混录时间较短的强吸声录音棚中分声道录制,也可在录音棚中使用立体声话筒一次录制成直接供混录使用的二声道、四声道或六声道音乐母带。此方法要求录音人员有丰富的数字立体声录制经验,且录音控制室的监听必须与混录棚一致。由于母带为最终混录使用之合成母带,一般无法调整。而电子乐器演奏通常可在录音室中分声道录制,为了获得良好的质量,在录制时必须注意高频噪声和相位问题。 音乐的预混也称缩混,需通过数字调音台将音乐元素分配到指定的输出母线,并根据创作意图调整各音乐元素的相互关系,使之合成为供混录使用的音乐母带。
   效果的预混与音乐类似,只是在操作上更复杂,需兼顾更多环节。
   6. 混录
   也称终混,是录音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终混时,将视需要对各个独立的素材进行控制,包括电平、均衡、压缩、扩张、延时、混响、声像位移等。终混录音师应以相互关联的、整体音响制作对作品的表现为出发点,客观地看待每一个独立素材,并根据经验适当地运用处理设备,最大程度地提高录音质量。 对于已经预混的节目而言,混录时主要考虑预混对白、音乐、效果的比例,对最后听觉效果作出判断、修改、直至满意。终混的节目通常可录于数字磁带、硬盘、磁光盘等载体上。
   终混完成后,对国际素材一般还要进行格式转换等技术处理。
   多声道数字立体声录制需注意的问题
   多声道数字立体声录音制作日益受到重视和推广。需要指出的是,许多情况下声音质量低劣是由不规范的监听系统造成的。作为录音制作人员应清楚地知道,一个标准的监听系统是制作多声道数字立体声的基础。 在数字录音中,使用峰值表(PPM)有益于控制录音电平过载,建议不用均值表(VU)。
   在录制多声道数字立体声节目时,注意哈斯效应和掩蔽原理仍有实际指导意义。
   哈斯效应认为:40ms之内的反射声只会增加直接声的响度而不会影响其声像,反射声与直接声将共同确定声像位置。利用哈斯效应可增强声音的深度感。
   掩蔽原理指出:当两个声音的频率范围相近时,大音量的声音将掩蔽小音量的声音。如果两个声音恰巧是一件乐器的直接声及其混响声,那么开始时的混响声将被直接声掩蔽,当直接声消失时,混响声才能被感觉到。我们可以利用掩蔽原理将混响在空间上与直接声分开,以同时获得声音的清晰度和空间感。
   在数字录音中,声画同步关系到节目的制作质量,也应给予充分重视。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原论坛]制片论坛

zvAIoVaVeK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