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推荐]伊朗电影《巴伦》
2004-05-12 09:09:43 来自:
219
前些天在CCTV-6看了伊朗电影《巴伦》,感觉不错,推荐给大家。
导演/编剧:马基·麦吉迪Majid Majidi
主演:侯赛因·阿贝迪尼Hossein Abedini
佐拉·巴拉米Zahra Bahrami
类型:剧情
国别:伊朗
片长:94分钟
级别:待定
出品:米拉麦克斯公司Miramax
上映日期:2001年12月7日(纽约/洛杉矶)
■ 剧情简介
1989年,苏联撤离阿富汗,这个国家立刻陷入混乱的内战中。数百万计的难民涌入周边国家,其中仅伊朗就接纳了140多万。年轻一代的阿富汗难民出生在伊朗,故乡对于他们仅仅是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名字。他们在贫穷中挣扎,大多数只能为低廉的工资从事最艰苦的工作——如建筑业。这部影片就发生在德黑兰北部的一座建筑工地上。
工头梅马雇佣的阿富汗工人纳贾夫摔断了腿,作为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他的受伤无疑使家庭陷入了困境中。梅马同意让他的大儿子莱麦特接替他的职位,这个瘦弱的青年勇敢地挑起了重担。但不久梅马就发现这个男孩实在不适合干扛水泥的体力活,当他看到男孩细心地布置餐桌时,他决定让莱麦特代替自己的侄子拉提夫负责工队的膳食。
这可惹恼了拉提夫,这个粗暴的青年一直十分得意于轻松的工作,而现在他不得不干累人的重活。他嫉妒莱麦特的好运,不断干涉阻挠他的工作,甚至破坏他的厨房。但不久他就发现了这个沉默的青年的秘密:原来莱麦特是个本名叫巴伦的女孩。她为了得到工作养活全家不得不女扮男装。
这个发现令拉提夫非常惊骇,他从巴伦身上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永无边界的贫困、苦难与挣扎。他开始喜欢上这个坚强的女孩。他没有将这个秘密透露给任何人,相反他决心倾尽全力帮助巴伦及她的一家。他首先向梅马索要多年来未曾取过一次的工资,并托人以工伤补偿的名义送给纳贾夫,但这名转交的人居然携款离去。无奈之下,他只好卖了自己伊朗人的身份证,并努力工作积攒了一笔钱。他把这笔钱给了纳贾夫,希望替自己爱的女孩分担生活的重担。
纳贾夫带着一家人离开伊朗,开始了千里迢迢的返乡之旅。拉提夫赶去送行,他明白自己与巴伦之间有一条难以跨越的界线。在那离别的一刻,巴伦感到了拉提夫充满爱意的目光,她抬起头,缓缓地摘下了面纱……
关于马基·麦吉迪
最近几年伊朗电影在国际影坛可谓风光无限,阿巴斯自然已经列入了大师之列,贾法·潘那西、萨米拉·马克马巴夫等新一代电影人也不断受到瞩目。而马基·麦吉迪亦属后起之秀。
麦吉迪出生于德黑兰,他14岁起即在业余剧团中表演,后进入电影界在著名导演莫森·马克马巴夫的影片中演出。1991年开拍第一部剧情片《手足情深》(Baduk),首度获选1992年戛纳影展导演双周放映。
1996年他执导的《父亲》一片在若干影展上获奖,而《天堂的孩子》一片不仅横扫伊朗票房和众多电影节,更是代表伊朗首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部围绕一双鞋子展开故事,着墨于兄妹情深,从情节到画面都异常干净纯朴,与孩子们单纯的世界相配合,平静中洋溢着一股淡淡的温暖引发人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动,洋溢着浑然天成的童真童趣,情节看似松散平淡,实则紧凑,其中也有跌宕起伏,小小的悬念扣人心弦,充满了张力。尽管影片最终在竞争中惜败于《美丽人生》,但足以使麦吉迪成为伊朗的民族英雄。
1999年麦吉迪带着他的《天堂的颜色》再次在蒙特利尔电影节上夺取大奖。较之前部作品朴实无华的影像,这部影片画面之多姿多彩令人难忘。麦吉迪再度将焦点对准儿童,细腻地刻画了盲童的真诚执著和一片天真,及他丰富的内心世界,藉着他与父亲之间“遗弃和救赎”的关系,发展出感人肺腑的情节。
伊朗电影由于其特殊的电影机制,产生了许多以儿童为主角的影片。马基·麦吉迪则似乎尤其偏爱,亦十分擅长于这种题材。他的多部作品均透过孩子们纯真的眼光看世界,经常以家庭为背景,通过简单的剧情探讨亲情、血缘关系的温暖与沉重。“我对儿童世界特别感兴趣,我的童年也是我思路的泉源,我也经历过‘天堂的孩子’的童年,拍摄儿童电影你不用墨守成规,可以浑洒自如。纯真是儿童世界中最令人折服的。”
较之其他伊朗导演,麦吉迪似乎受好莱坞的影响颇深。他的影片中多有好莱坞情节剧的痕迹,而且他相当会煽情和制造戏剧性的高潮,他甚至被称为“伊朗的斯皮尔伯格”。《天堂的颜色》算是个极至,其煽情力度以及格外精美诗意的画面多少都有过火之嫌。他自己在接受采访时也承认他将以情动人视为目标。
今年阿富汗乃国际政治局势的焦点,而伊朗电影界也不失时机地将摄影机对准了这片苦难深重的土地,共有三部影片涉及阿富汗问题,它们亦是今年在世界影坛最受关注的西亚电影。而在刚刚结束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选送中,麦吉迪的这部作品战胜了莫森·马克马巴夫的《坎大哈》,代表伊朗加入角逐中。
--------------------------------------------------------------------------------
■评论
尽管麦吉迪仍然没有完全摒弃通俗剧的影响,但他的这部作品毕竟减少了《天堂的颜色》的过度煽情。这恐怕是他最具有现实主义风范的作品,他通过一系列简单普通的事件迸发出了力量,其中表现出沉着老练的气概,以让感情一点点地积蓄下来的方式打动观众,因此这仍是一部忧伤而感人的影片。而麦吉迪在那种悲伤的情绪中融入了幽默感和温情。同时他对两种文化的差异与碰撞的洞察也显得更加成熟了。
虽然影片不再具有《天堂的颜色》丰富而明艳的画面,但麦吉迪和他的摄影师展示出了相当出色的视觉表现力。他对自然光效的运用令人联想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大师,摄影师从单调灰色的建筑中令人惊讶地挖掘出了色彩、美感和诗意。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4-05-12 17:11:02
219
马基·麦吉迪
2004-05-12 18:15:10
一点想法
中央台也在慢慢改革,中国形式大好。
2004-05-12 20:14:27
219
是吗?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WTcKjmHeG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导演/编剧:马基·麦吉迪Majid Majidi
主演:侯赛因·阿贝迪尼Hossein Abedini
佐拉·巴拉米Zahra Bahrami
类型:剧情
国别:伊朗
片长:94分钟
级别:待定
出品:米拉麦克斯公司Miramax
上映日期:2001年12月7日(纽约/洛杉矶)
■ 剧情简介
1989年,苏联撤离阿富汗,这个国家立刻陷入混乱的内战中。数百万计的难民涌入周边国家,其中仅伊朗就接纳了140多万。年轻一代的阿富汗难民出生在伊朗,故乡对于他们仅仅是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名字。他们在贫穷中挣扎,大多数只能为低廉的工资从事最艰苦的工作——如建筑业。这部影片就发生在德黑兰北部的一座建筑工地上。
工头梅马雇佣的阿富汗工人纳贾夫摔断了腿,作为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他的受伤无疑使家庭陷入了困境中。梅马同意让他的大儿子莱麦特接替他的职位,这个瘦弱的青年勇敢地挑起了重担。但不久梅马就发现这个男孩实在不适合干扛水泥的体力活,当他看到男孩细心地布置餐桌时,他决定让莱麦特代替自己的侄子拉提夫负责工队的膳食。
这可惹恼了拉提夫,这个粗暴的青年一直十分得意于轻松的工作,而现在他不得不干累人的重活。他嫉妒莱麦特的好运,不断干涉阻挠他的工作,甚至破坏他的厨房。但不久他就发现了这个沉默的青年的秘密:原来莱麦特是个本名叫巴伦的女孩。她为了得到工作养活全家不得不女扮男装。
这个发现令拉提夫非常惊骇,他从巴伦身上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永无边界的贫困、苦难与挣扎。他开始喜欢上这个坚强的女孩。他没有将这个秘密透露给任何人,相反他决心倾尽全力帮助巴伦及她的一家。他首先向梅马索要多年来未曾取过一次的工资,并托人以工伤补偿的名义送给纳贾夫,但这名转交的人居然携款离去。无奈之下,他只好卖了自己伊朗人的身份证,并努力工作积攒了一笔钱。他把这笔钱给了纳贾夫,希望替自己爱的女孩分担生活的重担。
纳贾夫带着一家人离开伊朗,开始了千里迢迢的返乡之旅。拉提夫赶去送行,他明白自己与巴伦之间有一条难以跨越的界线。在那离别的一刻,巴伦感到了拉提夫充满爱意的目光,她抬起头,缓缓地摘下了面纱……
关于马基·麦吉迪
最近几年伊朗电影在国际影坛可谓风光无限,阿巴斯自然已经列入了大师之列,贾法·潘那西、萨米拉·马克马巴夫等新一代电影人也不断受到瞩目。而马基·麦吉迪亦属后起之秀。
麦吉迪出生于德黑兰,他14岁起即在业余剧团中表演,后进入电影界在著名导演莫森·马克马巴夫的影片中演出。1991年开拍第一部剧情片《手足情深》(Baduk),首度获选1992年戛纳影展导演双周放映。
1996年他执导的《父亲》一片在若干影展上获奖,而《天堂的孩子》一片不仅横扫伊朗票房和众多电影节,更是代表伊朗首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部围绕一双鞋子展开故事,着墨于兄妹情深,从情节到画面都异常干净纯朴,与孩子们单纯的世界相配合,平静中洋溢着一股淡淡的温暖引发人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动,洋溢着浑然天成的童真童趣,情节看似松散平淡,实则紧凑,其中也有跌宕起伏,小小的悬念扣人心弦,充满了张力。尽管影片最终在竞争中惜败于《美丽人生》,但足以使麦吉迪成为伊朗的民族英雄。
1999年麦吉迪带着他的《天堂的颜色》再次在蒙特利尔电影节上夺取大奖。较之前部作品朴实无华的影像,这部影片画面之多姿多彩令人难忘。麦吉迪再度将焦点对准儿童,细腻地刻画了盲童的真诚执著和一片天真,及他丰富的内心世界,藉着他与父亲之间“遗弃和救赎”的关系,发展出感人肺腑的情节。
伊朗电影由于其特殊的电影机制,产生了许多以儿童为主角的影片。马基·麦吉迪则似乎尤其偏爱,亦十分擅长于这种题材。他的多部作品均透过孩子们纯真的眼光看世界,经常以家庭为背景,通过简单的剧情探讨亲情、血缘关系的温暖与沉重。“我对儿童世界特别感兴趣,我的童年也是我思路的泉源,我也经历过‘天堂的孩子’的童年,拍摄儿童电影你不用墨守成规,可以浑洒自如。纯真是儿童世界中最令人折服的。”
较之其他伊朗导演,麦吉迪似乎受好莱坞的影响颇深。他的影片中多有好莱坞情节剧的痕迹,而且他相当会煽情和制造戏剧性的高潮,他甚至被称为“伊朗的斯皮尔伯格”。《天堂的颜色》算是个极至,其煽情力度以及格外精美诗意的画面多少都有过火之嫌。他自己在接受采访时也承认他将以情动人视为目标。
今年阿富汗乃国际政治局势的焦点,而伊朗电影界也不失时机地将摄影机对准了这片苦难深重的土地,共有三部影片涉及阿富汗问题,它们亦是今年在世界影坛最受关注的西亚电影。而在刚刚结束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选送中,麦吉迪的这部作品战胜了莫森·马克马巴夫的《坎大哈》,代表伊朗加入角逐中。
--------------------------------------------------------------------------------
■评论
尽管麦吉迪仍然没有完全摒弃通俗剧的影响,但他的这部作品毕竟减少了《天堂的颜色》的过度煽情。这恐怕是他最具有现实主义风范的作品,他通过一系列简单普通的事件迸发出了力量,其中表现出沉着老练的气概,以让感情一点点地积蓄下来的方式打动观众,因此这仍是一部忧伤而感人的影片。而麦吉迪在那种悲伤的情绪中融入了幽默感和温情。同时他对两种文化的差异与碰撞的洞察也显得更加成熟了。
虽然影片不再具有《天堂的颜色》丰富而明艳的画面,但麦吉迪和他的摄影师展示出了相当出色的视觉表现力。他对自然光效的运用令人联想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大师,摄影师从单调灰色的建筑中令人惊讶地挖掘出了色彩、美感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