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转帖]厕所文化后续---美国乡下人的自来水和抽水马桶

2004-05-29 08:40:01   来自: 猪头猪智慧
  作者:丁林
   回国探亲,曾来到江南水乡的富庶之地。确实,“穷”字在这儿已经很难看到了,旧日的粉墙黑瓦房,已经代之以成片成片的新楼。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鱼米之乡的河水就养不住鱼了,十多年前,人们就铺设了巨大的水管,从远处的自来水厂引水。河水反正不喝了,人们把新房子打扫干净后,垃圾就用力一甩,扔到河里,让静静的缓缓的河水把垃圾带到太湖里去。而在太湖水系的另一些地方,还是有相当数量的乡村,在上面飘着塑料袋,下面成分不明的河水中,掏米洗菜。当我们在一个个遍布新楼的村镇漫步,村头镇尾,还能看到成片的粪缸,用大缸存放日益增长的人口的排泄物,让人感觉到历史的久远。人们变富了,自然环境却更差了,可见环境的脏乱不见得都是穷出来的。突然想到,怎么亲友们跟我们聊遍了美国上上下下的大事小事,就是没人问起过,在美国的农村,乡下人是怎么处理饮用水、垃圾和粪便的?报章杂志把美国的什么事都报道了,好象也没有人提到这个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大家居然都把它给疏忽了。看来,是聊聊这些小事的时候了。美国的市镇通常很小,市镇上多有自来水的统一供应,采自附近的河水或深井水,所以市镇上也就有了高高的水塔,成为市镇的一个标志。这和我们的城市或单位的水塔是差不多的。不同的是,所有自来水都达到可以直接饮用的标准,打开水龙头就喝。美国人不习惯喝开水。有一年,一个地方由于发洪水而导致水源污染,自来水没法喝了,喝了就要拉肚子,那儿的中国人就教大家烧开了喝。我亲耳听到一个美国人为此对亚洲人的智慧赞不绝口。一般美国人没有这个知识。然而,美国农村的大多数人不是住在市镇,而是一家一户分散在自家的地上,没有统一的自来水供应。不过你要是去作客,不会感觉到这一点。因为你看到他们龙头一拧,照样有冷热“自来”水。 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很简单,这个自来水还是来自每家自己的井水。老式的还是大口径开挖的井,新的则都是小口径的机钻深井。自来水的诀窍是,不管什么形式的井井口都安有一个电动水泵。水泵的出口接通一个压力罐。样子有点象我们的燃气罐,一般家用的压力罐比一个篮球大不了多少。压力罐的内部构造是,一半是密封的空气,还有一半是来自水泵的水。压力罐的出口就是自来水了。在水泵和压力罐之间是一个压力开关,用以控制水泵的开和关。当住宅的水龙头打开放水,压力罐维持的水压下降,开关自动打开,水泵就工作供水,维护压力罐的压力,水就“自来”。当龙头关闭,压力罐的压力达到一定水平,压力开关自动关闭,水泵停止工作。这样的水井一般是在前院或后院,平时是盖着的,以保持清洁。考究一点的人家还要把它的外部做成老式的井栏,装上辘轳水桶,纯作装饰,有时周围还种上一些花草。从原理讲,压力罐相当于高架水塔,功能是维持水压,压力开关就相当与水塔里的浮球阀。不过有了压力罐和水泵的组合,就不用一家一户都在放顶盖一个小水塔了。这一套设备在哪个小镇的店里都有卖,一般自己就可以安装。这就是美国的农户也家家都有常流不断的自来水的小诀窍。解决的水的供应,还有水的质量问题。现在的钻井公司在钻一口新井时,一般都要钻到地下水,并且经过检验,达到饮用水标准才可以交付使用。至于老井,特别是老式的井,地方有专门的服务商家,免费检验水质,检查从细菌到重金属的各项指标,如果达不到标准,才收费为你作出处理,直到达标为止。再说厕所和下水。在历史上,美国农村的厕所也曾经和我国农村的茅房差不多,只不过这种茅房在今天的美国已经绝迹了。大概在二三十年代,美国各地就先后通过了地方法规,禁止这种开敞式的对粪便不经处理的简易厕所。办法很简单,因为有自来水,所以厕所里都使用抽水马桶。每一个农户都在地下安装一个化粪罐。老式的化粪罐有水泥的,新式的大多是玻璃钢的,轻便,解释,密封性好。在安装时,罐中就投有特殊的发酵菌种,以后菌种还可以添加。所有粪便与废水在罐中经过发酵,固体部分大大减少,经过化粪罐处理的液体,变成近乎于清水的,然后就在地下排放,渗入土壤。因此,美国生产的所有手纸,都规定必须是能够被菌种“吃掉”的。至于美国农村的垃圾处理,就由小小的家庭公司来承担了。在这样公司干的也是农民,他们开着小垃圾车,每周一次到各加各户收取垃圾,也收一点费用。虽然美国的农户远比中国农村分散,但是,垃圾公司深入到每角落。土地是私有的,住宅外的环境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美国农民觉得美化环境是最自然的事情。美国人是比较相信设备的,他们习惯于用设计完善制作精良功能可靠的设备来解决问题。一口自动工作的水井和一个地下化粪罐,就解决了分散的美国农户的上下水问题在美国农村生活多年,很少听说由于饮用不洁而造成的疾病。在美国做常规体检,他们一般不检查我们现在必查的肝功能。新移民拿绿卡的时候,他们查爱滋病查肺结核,却不查肝炎,因为肝炎很少。在美国各地旅行,走过乡村小镇,很少闻到不雅的气味,很少看到污水坑。从技术上说,不过一井一罐而已。看一个国家的发达和健康程度,固然有很多标准,但其实有一个既简单又准确的指标,只要一瞥就可知,就是看这一国家居民处理饮用水和人类排泄物的技术和标准。用建筑业的话来说,就是看这一人类群落的上下水规范。奥妙讲穿了,可不要小看这已经一罐,我们的问题常常不是在技术上,而是在小看了这些小事上。
   
  
  
  
  

2004-05-29 22:27:54  francois (上海徐汇)

  这大概也是土地私有和公有的区别吧,而且中国农村相对密集!
  

2004-05-30 00:00:59  篮球飞象 (原始森林)

  如果猪头不介意的话~
  偶决定当上你几天的粉丝~
  

2004-05-30 03:22:22  猪头猪智慧

  厕所是衡量一个国家卫生文明的标志,美国在上个世纪的初期,农村就实现了抽水马桶、化粪池的设备。美国农民真是有福了。那个年代的中国只有租界和少数富人才有。现在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远的不说,北京市区的老公厕、近郊的厕所依旧味道十足。夏天,有的街道泛着臭气,这是下水道不畅通造成的。我在东北的辽西农村呆了将近20年,那嘎达管厕所叫“巴巴窖”,上厕所叫“上外头”。不说万恶的旧社会,就是现在,那嘎达的农民擦屁股不习惯用卫生纸,不习惯的原因是那时买不起卫生纸。(现在情况好一点,但多数还是用浆杆,因为习惯了)用的是专用的“桨杆”何谓“浆干”就是取晒干的、筷子长的高粱秸一段,掰开一分为二,取一头直奔肛门而去。日久天长,家家户户的厕所就会出现一堆屎染的风采。精明的人家拿它烧火做饭。从小学到中学,我的肛门都是“浆干”伺候的。值得庆幸的是,居然没有造成肛裂和痔疮。当时我的很多同学因为肛裂,体检不合格没穿上军装而抱憾终生。我喜欢陈果先生的电影,就是不喜欢他的那部《人民公厕》。看了不到十分钟,差点呕像了。石传祥同志背过大粪,我掏过大粪。当年少奇同志握着石传祥的手,说都是为人民服务,职务不分高低。当然少奇同志说这话的时候还是国家主席,家里应该有国家级的抽水马桶。我掏大粪的经历是这样,分主动和被动两种。前者因为在家里的排行榜上,除了父亲我就是男二号。偏偏父亲是工人阶级,经常不在家,掏大粪的活当仁不让的落到我的手上。后者则是老师的奖赏。猪头不才,是小学老师的眼中钉中学老师的肉中刺。用我们中学老师的话讲,让你掏大粪是为了陶冶你的情操。现在要是有人说陶冶啊情操啊什么的,我的第一联想就是大粪。我的一位同学在小学的时候掉进厕所两次。学生厕所前身男左女右,后面的粪坑则是通用,是一个长方形的水泥池子,百分之百的纯天然,没有盖子。冬天下雪,坑边四周结冰,我的那个同学喜欢溜冰,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直奔粪坑而去。他的智商比我高,知道前面有粪坑,怎奈冰滑脚快……都是惯性惹的祸。第二次是考试的间隙,预备铃都敲了,厕所内的蹲位爆满,他恰巧膀胱膨胀的要命,速度加激情冲向外面的粪坑……打那以后,谁也不想和他同桌了。后来,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厕所外面的粪坑有了水泥板的盖子。领导关怀的原因不是因为有人掉进两次粪坑。而是有一个傻子大夏天头顶一块塑料布不喂屎臭尿臊,钻到粪坑偷窥女生。还有的班干部为了表示思想先进,就向粪坑看齐。我上初一的时候,学校里就有这么一位靠掏大粪起家的学生干部。从班里的学习委员一直掏到了学校的宣传部长。但他写的黑板报很少有人去看,据说臭不可闻。
  

2004-05-30 05:22:02  francois (上海徐汇)

  哎,中国的毛病,一是制度,二是愚昧!
  所以猪头这样的文章要多发,也好提高一下人民的水平!
  

2004-05-31 20:17:05  我以前叫桔生 (北京海淀)

  有没有厂家动动脑筋发这方面的财呀?不都说江苏浙江很富吗?造点这种上下水设备去那里卖嘛!
  老猪,现象先做这个得了,然后再做电影。
  这个建议可值不少现象币哪!嘿嘿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文字的栅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