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转帖]简陋的中国

2004-05-28 16:25:00   来自: 猪头猪智慧
  简陋的中国
                    作者: 吾 丁
   对于文化的评价,有多种角度和思考,因而得到不同的结论,笔者思考的结论是:中国的文化,大而言之,中国社会的许多层面,用一个简洁的表述就是:简陋。中国有一个许多别的国家所不具备的特点,那就是长久的历史。其传统文化,因为历史悠久,看起来有博大精深之象。仔细地想一想,其实质就是以先秦诸子为核心的一套认知体系。后人的诸学说,基本上是在阐发或补充先秦诸子而已。先秦诸子的学说,又有什么魅力呢?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先秦诸子的著作,数量并不是很多,以儒家的学说为例,“仁,义,礼,智,信”,外加一个守中的中庸之道。其所有的内容,概括起来,用王小波的话说,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点事情”——君臣父子,礼仪廉耻,中庸之道,小波补充道:还有一个阴阳八卦。我们把这些东西都统计起来,就可以看到中国所谓的传统文化的实质,那就是:以人与人的关系为基础的一些总结性和实用性的理论和说教。这显然和“思想家”的作为有所不同,真正的思想家的思维,不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思想家的理论,就是纯粹的思考,是一种超脱性和前瞻性的系统学说。思想家为了思考而思考,其想法有时甚至与现实生活脱节。纵观古今中外的思想史,我们可以发现,恰恰是在西方文化的土地上,才出现了这样真正的思想家。中国从古至今,大概只有一个老子提出过一些真正属于“思想”性的东西,其数量和范围,也非常有限。其他的诸子学说,严格来说不属于“思想”,而是一种生活经验总结而已。换句话说,中国的先哲,告诉你如何做人,而不是教导你如何思考。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为鼎盛,当时,社会环境并不安稳,但是各种学说并行不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活跃时期。这样的场景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汉朝开始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任何学说,如果被放在一个“独尊”的地位,势必使它进入一个固步自封的封闭状态,它只会在这个封闭的环境里逐渐风化和弱化,不会随着时代发展,再好的学说也会慢慢失去生命力,最终甚至成为后人思维的阻碍。王小波提到一个故事:二战时期,一位美国将军深入敌后搜集情报,不幸被敌人堵在一个地窖里。万分紧急的时刻,一个随从偏偏要咳嗽。将军随手递给随从一块口香糖,以此压制咳嗽。过了一会,随从又伸手来要,并示意那一块太没有味道,将军笑道:在递给你之前我已经嚼了两个钟头了。文化也是这样,一种学说再好,也经不起两千年不断地重复和咀嚼。我不认为中国人的古老的智慧能够承受两千年的重复和咀嚼而历久弥新。实际上,就算是中国的古老文化,也并不是那么深不可测,更不是绝对地高人一等。中国人是世界上的民族之一,其文化也只是各种文化里的一种,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唯独把中华文化推崇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很多人津津乐道于“博大精深,无所不包”,其实仔细思量,很多东西只不过是一些玄学罢了。你说你的文化“无所不包”,我倒想问问你,你的文化包括物理学,生物学吗?包括建筑学,微电子吗?包括制造业的技巧吗?包括五线谱吗?不包括,那你为什么说它“无所不包”呢?二程之一在阴森的井口往下一看,发现一团白气,于是看透了阴阳什么的,其实,谁也说不清楚他到底发现了什么。西方文化,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开始,到现在为止,历朝历代都有新的思想家提出新的学说,每个人的哲学都自成体系,蔚为大观。有一种说法:“两千年来的西方思想,无非是对苏格拉底或柏拉图的解释”。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它并不等于说后世的哲学家都以苏格拉底或柏拉图为不可超越的上师,更没有把他们的学说当成一成不变的陈规。退一步来说,就算这种说法是真实的,我们也可以说,西方的思想家,起码有两个体系可以遵循,而不是“独尊”一家——两个总比一个丰富一些吧。况且,无论是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其思想都与孔子等的学说有着本质的不同,东方的先哲考虑的是经验性的说教,而西方的哲人思考的是超脱性的辩论。      看一看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在各自的土地上取得的成果,我们也不得不说,中国的文化所带来的成果,实在是太简陋了。哲学思想方面,如果我们列举所有的从上古到中世纪的中国先哲的名字,会有一个长长的名单。但是这个名单到了200年以近的年代就基本上停止了。而欧洲,从上古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开始,哲人的出现始终没有间断过,尤其是古典年代,哲学家和思想家的出现,成为欧洲整体迈开巨大前进步伐的启动力量,古典的哲学家,从黑格尔康德开始,大家已经耳能详熟的名字,不胜枚举。单从数量看,西方思想家的论述,其著作的数量远远超过中国的哲人,而且,一个更加显著的不同在于,西方的思想哲学界,始终在发展和进步,没有谁囿于先人的学说而故步自封,更没有人对别人的思想进行无端的指责。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下,自由主义这个人类精神的瑰宝,得以在西方诞生。奴隶社会曾经普遍地存在于世界各地,但是自由主义却唯独诞生在西方,这个现象很发人深思。      我们还可以见到欧洲随处可见的雄伟建筑,从雅典的神庙到罗马的斗兽场,从巴黎圣母院到布拉格的宫殿,显示着一种只有能工巧匠才能创造出来的建筑精品。与建筑相匹配的,是雕塑的精美。我们看到欧洲的著名建筑,都配有精美的雕塑和绘画,其创作之精致,至今令人叹服。中国没有这样的建筑,也没有米开朗基罗。到了今天,中国人连象样的建筑都造不出来了,能工巧匠早已经是古代的传说。中国人的先人留下来的建筑不多,这与建筑材料有关。东方的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而欧洲的建筑,都是石头为原材料。加上后来的中国人自己破坏自己的文化遗产,使得本来就不多的建筑遗迹几乎绝迹。号称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走在任何一个城市,你都几乎感受不到历史的味道,看不到精美细致的艺术作品。就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文化的承传,而且,他们有过一场“大革命”,在革命中,他们亲手砸碎了他们的先人留下来的遗迹。毁灭一切就是他们的行动指南,同时没有能力创造新的文化。精神世界的最高成就是音乐。在这个方面,欧洲始终从高处地俯视东方。我们这些今天的中国人,有几个人具备初步的音乐素养?有几个人具备欣赏音乐的能力和渴望?脑子里有多少美妙的音乐旋律可以让你沉静和陶醉?我们可能知道小提琴协奏曲《梁山泊与祝英台》,加上一个《黄河大合唱》,再加一些瞎子阿丙的二胡曲和广东音乐,就这么点东西。这些成果实在算不上真正的大作品,可悲的是,共产中国以来,甚至连这么浮浅的作品都没有了。你去听听欧洲的音乐,从俄罗斯到英伦三岛,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地中海各国,到处是美妙的旋律。如果你有机会看到普罗柯菲耶夫的交响乐总谱,再去听听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你无法不被那样的音乐成就所震撼。你就会深深地感叹,这样的文化成就,其结构只复杂,写作之艰难,构思之奇巧,旋律之优美,演奏之高难,没有任何东方人可以望其项背。决不是简陋的文化环境所能产生的文化成果。我想大概只有文学方面,中国人可以跟西方人有一些相提并论的东西。从秦汉的政论文章,到中古的散文,唐宋八大家,杜甫的诗,苏东坡的词,王安石的文章,直至曹雪芹,给我们留下的文学成就是浩如烟海。为什么中国的古典文学如此繁盛呢?我想这与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精神有关。我在下边还要谈到这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历来不讲究精确,喜欢空泛的幻想,而这种精神对于文学的创作是最好的环境,文学是纯感性的东西,不需要任何的理性思辨,中国人擅长此道。他们容易激动,容易在感情上陷入高亢的状态,容易满含泪水,容易与山水互相抒发感情,却不善于深沉的思索。中华文化不教给我们精确的精神。我们很熟悉诸如“大象无形”“包罗万象”“四大皆空”等等的说法,我们却无法确切地掌握这些说法的实质性内涵,因为他们本身都是不精确的表述。中国人从文化开始就不讲究精确,喜欢泛泛而谈,大而化之,或者点到为止,而缺乏深入探究,察微探秘的精神。这种秉性阻碍中国人在近代文明中的进步和成就,因为近代的文化,都是讲究精致的文化。比如今天的工业制造,在器物方面,许许多多的零件的精度要达到百分之一毫米,这还只是一些民用工业的制造。至于半导体晶片,其精度已经到0.12微米。中国的产品评价不高,就是因为它的质量不好,质量不好,是因为它不够精.而0.12微米的晶片,中国还没有能力制造。讲究精确,应该是一种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准,中国人之所以达不到这个水准,只能说他们没有这样的精神。这就是文化的简陋和不精确性决定中国文化不教给我们宽容的胸怀。一个“独尊”,已经杜绝了其他文化形式的存在的合理性,甚至排除了非我族类的存在的可能。文化就这样进入一种“为我唯大”的狂妄境地,随之而来的结果必然是这种文化的枯萎和僵死。 中国文化缺乏灵活的思维方式。几千年的“独尊”和为我唯大,毫无争辩地确定了思维的方向性和以及价值取向的单一性,排除了多元化文化的存在前提。中国在近代被日本人抛离,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当中国人还沉浸在古老的文化里飘飘欲仙的时候,日本人已经完成了对中华文化的追随,带着中华文化的长处,离开了它,而去追求其他文化去了。他们不断地转变文化追求的方向,不断地采集各种文化的长处,而且把每种文化的好处集合在一起,成为独树一帜的文化成就。文化的简陋使得民族的智慧发生萎缩,使民族产生整体性思维弱化。我每每听到诸如“统一是我们民族的最高价值”,“稳定压倒一切”“落后就要挨打”“执政为民”等等的口号,只有一个感觉:这个国家的人,其整体智慧已经低下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些口号都没有错,但是它们都是废话和很低档次的追求,却被整个国家当作高级的追求来看待,甚至大学的教授也振振有词地重复这样的词语,真是令人感叹其智慧的水准。今天的中国人,有什么精致的深沉的东西可以拿出来,当做自己的文化成果贡献给世界吗?我想不出来。所以就有些中国人开始从旁门左道入手,顶着“古老的东方文化”的幌子开始在世界上招摇撞骗,气功,特异功能等等,似乎成了这些人向西方宣扬的“文化成果”。面对他们,我只想说:算了吧,别折腾了,够丢脸的了。
  -
  文字
  

2004-05-29 01:15:10  francois (上海徐汇)

  好,越来越喜欢猪头的东西了,符合我的价值观!
  

2004-05-29 01:35:50  我以前叫桔生 (北京海淀)

  这位吾丁是哪个学校的学生?
  

2004-05-29 14:13:15  猪头猪智慧

  据我说知,凡是带电的发明创造都和中国没什么关系,中国以前有恢宏的建筑,比如阿房宫,被项羽一把火给烧了,后来那些改朝换代的皇帝都有火烧前朝建筑的癖好.毛泽东还不错,只拆拆了八百里的城墙,没有火烧紫禁城.黑格尔说中国的历史是文字上的历史,总结的非常恰当.还有人认为唐诗宋词\易经暗藏了西方所有的科学.但问题是,假如没有西方的科学,那些善于发现挖掘祖宗瑰宝的人们能不能发现西方的文明在我们这里那?
  

2004-05-30 23:45:35  胡蝶 (北京)

  中国的中庸,那些空乏的思考,以人与人的关系为基础的一些总结性和实用性的理论和说教,是有厚厚的土壤的。这也不能因为因为土壤不好,长出来的树木不好而否定它啊;就像日本哪个岛国生长出来那样一个民族,我们就该全盘的否定它?
  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在黄河,长江边上孕育了这一群黄皮肤的人,衍衍生息,自己自足,并没有那些想要超越和征服的欲望,安静的生活。包括佛教,道教,他们给予人的教化都完全不同于西方。基督教是扩张性的,与西方人的欲求一样,他们要获得更多的人认同,甚至同化。他们在全球性的寻求黄金的之前几百年,郑和只是带领大规模的队伍下南洋去显耀当时的辉煌。在西方的土壤里孕育出扩张性超越性的人群,这也算是一个原因吧。
  

2004-05-31 08:12:38  francois (上海徐汇)

  不否认楼上的说法,但是现在的中国既做不到中庸,又不能像西方那样用明晰的规则来制约人的欲求,感觉中国现在一片混沌,不知道要走向何方!
  

2004-05-31 20:06:29  我以前叫桔生 (北京海淀)

  喜欢楼主转贴点丁林一类比较成熟的文字,这种作业式的嘛……我也没权力说些什么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文字的栅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