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你这是恶意罐水啊
转贴是不是也值100块?
2004-05-28 12:18:20 房囚 (北京海淀)
2004-05-28 23:46:07 江来 (北京海淀)
这怎么能叫灌水呢?这是篇很严肃的文章,虽然作者对东西方文化的分析我不完全同意。
以前听人说过一句话:“中国没有企业家,只有商人。”这句话当然有些极端,但我想也不是空穴来风。但作者把问题归结为有没有宗教信仰问题,我觉得不妥。
西方人是有宗教信仰的,这我承认;中国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这我也承认。但是中国人并不是现在才没有宗教信仰的,而是中国人从来都没有宗教信仰。真正的宗教信仰是:舍弃此生的欲望,来寻求彼生的或者说是更为超越的更为永恒的时空中的幸福。而中国人的信仰是:佛祖保佑,明年让我得一个大胖小子,我就上供一个猪头。中国人的信仰是寻求现世利益,是实用主义的。这不是中国的宗教的错误,而是传播和信徒自身的问题。
但是中国古代的诚信度似乎也很不错。我觉得这是因为中国的上流社会其实一直都是有信仰的,就是儒家思想。和所有的思想体系一样,儒家思想有自己的问题,而且被历朝历代进行修正加工,但是它仍然占领了中国主流思想两千多年,使整个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而且还达到过鼎盛。儒家思想是伦理思想,“格物,治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生的道路,而且还要在没有人监督的时候也要自律,也就是“慎独”。经过正心,修身之后,是要达到一种境界。平天下的其实是一个胸怀天下,为天下人谋福利的人。而不是一个希特勒式的独裁者。所以说,中国过去一直都不缺少企业家的苗子,只是后来思想上出了问题。
上次看了一个史学家的演讲,他的意思是说,儒家思想也能发展出中国自己的资本主义,现实是没有给它发展所需要的时间。
中国人缺少的不是神。而是所谓上流社会没有上流社会应有的气质。
以前听人说过一句话:“中国没有企业家,只有商人。”这句话当然有些极端,但我想也不是空穴来风。但作者把问题归结为有没有宗教信仰问题,我觉得不妥。
西方人是有宗教信仰的,这我承认;中国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这我也承认。但是中国人并不是现在才没有宗教信仰的,而是中国人从来都没有宗教信仰。真正的宗教信仰是:舍弃此生的欲望,来寻求彼生的或者说是更为超越的更为永恒的时空中的幸福。而中国人的信仰是:佛祖保佑,明年让我得一个大胖小子,我就上供一个猪头。中国人的信仰是寻求现世利益,是实用主义的。这不是中国的宗教的错误,而是传播和信徒自身的问题。
但是中国古代的诚信度似乎也很不错。我觉得这是因为中国的上流社会其实一直都是有信仰的,就是儒家思想。和所有的思想体系一样,儒家思想有自己的问题,而且被历朝历代进行修正加工,但是它仍然占领了中国主流思想两千多年,使整个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而且还达到过鼎盛。儒家思想是伦理思想,“格物,治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生的道路,而且还要在没有人监督的时候也要自律,也就是“慎独”。经过正心,修身之后,是要达到一种境界。平天下的其实是一个胸怀天下,为天下人谋福利的人。而不是一个希特勒式的独裁者。所以说,中国过去一直都不缺少企业家的苗子,只是后来思想上出了问题。
上次看了一个史学家的演讲,他的意思是说,儒家思想也能发展出中国自己的资本主义,现实是没有给它发展所需要的时间。
中国人缺少的不是神。而是所谓上流社会没有上流社会应有的气质。
2004-05-28 23:54:00 我以前叫桔生 (北京海淀)
“中国古代的诚信度似乎也很不错”,同意这句,那是因为那时候的社会形态稳定,即使改朝换代,不会改变基本的价值观念,现在不同,所有旧的东西都被革命了,但新的价值观念又站不住脚,结果四六不靠,整个社会和它的成员都浮起来了;
“儒家思想也能发展出中国自己的资本主义,现实是没有给它发展所需要的时间”,这句不敢苟同,儒家的伦理思想就不可能容忍资本主义,2000年还不够的话,多少年够?没有鸦片战争,再来2000年还是以前那副德性。
“儒家思想也能发展出中国自己的资本主义,现实是没有给它发展所需要的时间”,这句不敢苟同,儒家的伦理思想就不可能容忍资本主义,2000年还不够的话,多少年够?没有鸦片战争,再来2000年还是以前那副德性。
2004-05-29 00:50:06 江来 (北京海淀)
中国的革命对传统破坏确实太严重了。非常同意。西方的东西搬到中国不适应,然后就变成了斗争工具,闹得乱七八糟。
袁世凯当大总统的时候,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时候。袁世凯很重视资本主义发展,但是一个是外国的入侵,另一个是他自身想当皇帝了。
其实资本家是手工业者的发展,并不是真正的投机商人。儒家贬低商人,但并不贬低手工业者。好像很像马克思认为的,商人不创造价值的理论。
人的意义是什么呢?不从自身寻找从哪里寻找?
袁世凯当大总统的时候,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时候。袁世凯很重视资本主义发展,但是一个是外国的入侵,另一个是他自身想当皇帝了。
其实资本家是手工业者的发展,并不是真正的投机商人。儒家贬低商人,但并不贬低手工业者。好像很像马克思认为的,商人不创造价值的理论。
人的意义是什么呢?不从自身寻找从哪里寻找?
2004-05-29 12:12:54 江来 (北京海淀)
我觉得宗教也好,哲学思想也好,甚至自由思想也好,都是我们的一个精神家园。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快,我们唯一能够归属的就只有一片精神家园了,而唯一能够让我们快乐的也是这片精神家园。
赵晓先生在企业家世纪论坛上的发言(未定稿)
非常感谢各位光临,非常感谢企业家论坛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在2、3年以前,大概在2001年以前,我着重研究的问题是刚才论坛主席提到的比如说宏观经济、国企改革、宏观经济政策等,这些是我过去的老本行。但是从2001年以来,我个人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叫市场伦理和财富伦理。目前关注这方面的经济学家还特别少。在几年前,学界基本上不太关注这些问题,至于企业家们在决策时也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些问题。在今天,我愿意与大家分享对这些方面的认识,也分享我对《敬业》这本书的认识。
首先我们讲一下什么是市场经济?我们搞了20多年的市场经济,问在座的各位任何一位,估计他都会讲出许多关于市场经济的知识和看法。但是我想说,我们今天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非常不够的。《敬业》这本书封面上就提到了马克斯·韦伯和他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在他的名著中说,“挣钱”是自古至今都存在的现象,但“挣钱”不是市场经济,如果说市场经济就是挣钱,那么市场经济从古到今就有了。
其次不是说有交易就是市场经济,比如说中学课本中的《卖炭翁》,他把炭卖给宫廷,有交易行为产生,但这不是市场经济,可见“挣钱”和交易不叫市场经济。那么什么叫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有两个重要的特点:第一就是它具有非常公平的交易,第二就是有持续不断扩张你的事业的动力。对照这两点,我们搞了20年的市场经济是不是很够格了。
第一点,公平的交易,在目前仍是非常缺乏的;第二点,有持续不断的扩大事业的动力,大家认为这很简单,市场经济中谁不想挣钱,而且永远没有挣够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这不成问题。但是我告诉你,其实这很困难。很多人下海,一开始的目的,就是满足吃喝拉撒,到一定时候,吃喝拉撒能完全解决了,基本上他就没有动力了。我有很多同学与朋友,他们作股票挣了几个亿之后,吃喝拉撒够了,他们就退出商业界,拿了钱到国外去,拿了绿卡作财主不做企业家了。譬如温州最大的老板,他作了好多年之后,也没有动力了,没动力之后请了一个党委书记,私营企业家请党委书记是少见的,这个党委书记向他提出了做生意的新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吃喝拉撒,而是产业报国。于是他就有了新的目标和新的动力。再比如长虹、华为都以产业报国为目的。它们都在民族主义、爱国主义路线上,当然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谈了。
我们扩张事业的动力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跟真正的市场经济背后的动力是不一样的。表面上,我们跟美国人一样,他们在做生意,我们也在做生意,他们在搞市场,我们也在搞市场,但是我想说,这后面的动力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我们今天搞市场经济、作生意背后的动力是贪欲,或者是为了荣耀自己,取得更大的名位、比别人强,这些基本上都可以归结为贪欲,但在这本《敬业》书里面,我们看到清教徒或者说美国的资本主义他们做生意的动力却是禁欲。为什么是禁欲,因为他们认为职业是上帝的召唤,赚取财富是为上帝而作,是为荣耀上帝而做。既然是为了荣耀上帝而做,那么很简单,你就得把这项工作尽可能要做好。要做好工作,第一,你肯定不能吃喝嫖赌。第二,你也不能坑蒙拐骗。第三,你不能胡作非为。第四,你不能浪费时间。第五,你还要讲求效益。清教徒就要把个人的欲望,人性中的弱点,尽可能清除,能够全心全意去做他的工作去荣耀上帝。所以我们做事的动力是贪欲,而美国人做事的动力是禁欲,两个动力产生的结果就有了差别。
如果仅仅是为了荣耀自己,为了出人头地,那么很简单,如果商业能够出人头地,那么我们就去做商业,有朝一日发现作官更能出人头地,那么我们就去作官。所以中国古代商人有钱后第一件事就是买地,第二件事就是捐官,然后就退出江湖,洗手不干。所以中国没有永恒地扩张自己商业的动力,今天也没有根本性改变。一个最新的热潮是民营企业家从政、当政协委员。我们发现现在企业家背后的动力基本上是一致的,因为他们发现当官更有利于满足自己的贪欲,更有利于出人头地,很多人就把正在经营的企业卖了,去当官了。
刚才说的市场经济的两个特点,一是要公平的交易,第二要有持续不断的扩张自己事业的动力,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并不完全具有,中国应该说是文明古国,历史悠久,经济也曾一度繁荣,但是我们为什么没有产生市场经济?
那么市场经济最初在哪里出现?《敬业》这本书里就讲到,市场经济最初出现在清教徒出现的地方,为什么在清教徒出现的地方会出现市场经济,而不是我们以前以为生产力发达就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有些地方生产力很发达,但永远产生不了市场经济。这些都是因为前面的两个前提条件不具备。
为什么在新教徒聚集的地方产生了市场经济,这一点很简单,原因是新教徒对生命的认识跟我们是不同的。我们认为生命受之父母,或者生命是虚无的、讲不清楚的,但是他们的宗教信仰告诉他们,他们的生命是上帝创造的,上帝也给他们安排了一切,包括他们的职业。如果你是一个清教徒,你一定会相信,上帝一定会给他一个职业,这个职业叫“calling”,这本书《敬业》里面着重提了这个词,calling是什么意思,是召唤,是谁的召唤,是神的召唤,所以我们翻译为“天职”或者“神召”。天职的天不是“sky”也不是“heaven”,是“God”,是上帝,所以在中国将calling翻译为天职并不是很正确,实际上是神召,而不是天职。天在中国人的理解中是没有人格的。
上帝既然给他安排了职业,他应该就把职业做好。首先他不应采取任何坑蒙拐骗的方式,第一点公平交易有了。第二既然是上帝任务,就可能一生一世都要做,这一点与中国人的区别很大。我们今天讲职业精神、职业经理人,但职业精神很缺乏,我们这里是下级可以不对上级负责,上级可以不对股东负责,而股东又不对打工仔负责,出现一系列不符合职业精神的现象。
而在西方,如德国这些地方是很难想像会出现类似中国的情况的。比如一个螺丝工,他的观念是要作全世界最好的螺丝工,如果作了全世界最好的螺丝工,就把上帝呼召他要作的职业作到家了,他就荣耀了上帝。在德国,跳槽是很少见的,更不可能想像一个职业经理人带着手下十几人集体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在中国这里就像周孝正教授刚才说的:“一切向钱看,才能向前看”,“有利就干,无利不干,大利大干,利小不干!”。一切为了物质利益,市场经济到了现在,只有一个动力,就是人的贪欲。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假设,有利他才做,利少、无利就不做,如果从中破坏他可得到利益,他就从中破坏。但是在新教伦理兴起的地方,在这本《敬业》一书所讲的历史背景的地方,有这种敬业价值的地方,人们并不是这样做的。人们并不是为物欲而工作,而是在为自己的信仰而工作。
我去年写了篇文章,题目是《上帝安排的任务》,这篇文章里提出为什么德国人能造出全世界最好的产品,德国货就是精良产品的代名词,为什么宝马、奔驰只能出现在德国,因为人家工作时、人家很普通的一个工人工作时并不只是为金钱而工作,他背后的东西是宗教,他用象信仰宗教一样虔诚、认真的态度来工作。
我们归结出来了一个结论:就是败坏的人心不可能做出良好的东西。我们不说中国的产品是世界一流的,我们说中国是世界工厂,但其实中国只是个世界车间。很可惜,现在上演了一出没有中国人的中国剧,在中国上演的经济剧目其实都是跨国公司在作,没有中国人。在目前这种精神状态下,败坏的人心,是不可能做出质量优质的产品的。
市场带来最大的好处是叫人认真,不能偷懒,这是因为市场是有竞争性的。但市场不能叫人不撒谎,不能叫人不害人。我以前以为市场经济的出现会逐渐使大家都变好。
我曾经也信仰过市场,大概是2000年以前,我是一个市场原教旨主义者,觉得市场简直就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但是我现在不这么想,原因有两个,一是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大量的委托代理关系,只要存在着委托代理必然造成信息不对等,激励不对等,责任不对等,这样就会出现坑蒙拐骗,如何防止行骗,就有一系列的制度,董事长、监事会,再加上法律的监督,这样制度成本就会非常高,高到运行不下去。
为什么中国有很多家族企业,不仅大陆,在海外华人圈子也是一样。因为家庭内部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在家庭外部就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成本非常高,高到承受不了,就只能做成家族企业。
第二个问题是市场经济中有大量的一次性博奕,如果是重复博奕,就会比较遵守协议,重复博奕主要是利益的考虑,使得对方来遵守协议,但是市场经济中很多是一次性博奕。比如我和周教授来讲座一次就是了,讲完拍屁股就走了,可以胡说八道,不负责任。这种一次性博奕,不能用利益来维持。
如果我们相信市场经济本身能把这一切解决好,那是不可能的。市场经济本身必须建立在一种道德、伦理的基础上,建立在精神和信仰的基础上。我发现我们搞了市场经济这么长时间,中国现在所有的进步都是建立在非常脆弱的基础上,而且制度和道德等重要特征没有质的改变。
譬如说文化大革命,当时所有中国人都进行个人崇拜,崇拜之后发现上当了,不再崇拜领袖而开始崇拜物质、崇拜金钱。中国历史上并不缺乏经济繁荣,汉朝有文景之治、唐朝有贞观、开元盛世、清朝有康乾盛世,但中国的问题是财富没有保障,修阿房宫几十年,一把火烧掉了。中国开放20多年来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社会充满了不确定性,永远不知道财富明天的所有权,也不知道财富会不公正再分配。在目前的精神基础上,大家觉得只要中国人有了饭吃,有了钱花,中国人自然会变成文明人,但现实根本不是这样。
最近云南大学马加爵的事件暴露了三个问题(1)中国的教育,改变开放以来基本上是失败的,(2)我们的改革开放有许多缺点,有些环节出现了错误,(3)暴露了中国人心中普遍缺少爱和温暖,马加爵只不过是个特例,中国人缺乏爱的比比皆是,内心很是荒芜,在这一点上不仅仅是马加爵一个人,很多人如此。
我们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把人引向了贪欲,引向了物质,放纵了肉欲。在这里我有必要跟周孝正先生提出的“以人为本”商榷,“以人为本”好不好,在我们目前听到的所有口号中,在执政党提出的口号中,这是最先进的一个口号。但是,你们有没有听过美国杰弗逊总统说过的话:“美国从来都是一个以神为本的国家”,美国是以神为本的国家,“以神为本”比“以人为本”先进,为什么?因为人性中不仅有善良的一面,更有邪恶的一面;有好的一面,有坏的一面,有魔鬼的一面,有天使的一面。我们的改革取向是满足人的贪欲,现在应该有另外一个取向,那就是适度节制人们的贪欲的取向。
西方近代以来是以人为本的时代,尼采说“上帝死了”,不再信上帝而要靠自己来做。自己做主、以人为本。结果是两次世界大战,人不能以人为本,人不可能作为宇宙中心,所以以人为本在西方受批评,我在美国基本上没听到过人们说我们要“以人为本”。西方人说,我们要对大自然常存敬畏之心,对市场要长存敬畏之心。
《敬业》这本书是一本好书,一本非常好的书,我们通过这本书,对西方市场经济有了更高的认识,我们只认识到市场就是交易,市场就是金钱,市场就是物质利益,市场就是一种利益的激励,那么我们从这本书中看到市场经济不同层面的东西,我始终认为把这本书介绍到中国来,存在一个巨大的隔膜,很大的文化鸿沟,因为我们没有信仰。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而这一套伦理价值观是建立在宗教信仰的基础上的,譬如说,为什么工作的人要敬业,因为他敬重上帝,他做事情不是他选的事情,而是上帝安排的任务,他会认真负责地去做。
我们现在做的不仅是经济的交易,而且是文明的变革,我们做企业也不仅是为金钱,为金钱而做企业必然在金钱中丧失。如果没有伟大的文化做支撑,你是永远做不大的。我奉劝大家有机会除了《敬业》这本书以外再看一下《杰克·韦尔奇自传》,韦尔奇是世界第一CEO,通用电气是有史一来最伟大的企业。韦尔奇这样伟大,关键在于韦尔奇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我们中国企业家只能学会他的管理之术,却永远也学不会他的管理之道,这中间隔着什么呢?就是我们对他人的文明伦理、价值观和信仰非常缺乏认识,《敬业》这本书的最大好处就在于我们对资本家有了新的认识,过去我们对资本家是马克思灌输给我们的思想,唯利是图,浑身铜臭,而这本书告诉我们资本家不是这样,当年的洛克菲勒等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价值观?他们具有新教精神,具有这本书上揭示的职业精神。今天95%的美国人相信上帝,信仰支撑着他们的精神。资本主义精神根本不是马克思在《资本论》里给我们讲到的唯利是图的精神,如果是这种精神,我相信资本主义包括美国在内早就崩溃了。
《敬业》这本书封面上有着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的推荐,茅于轼老师是经济学界我所尊敬的一位,而且是大家都在关心金钱的时候独自一个人关注市场经济道德的一位经济学者,但我现在觉得茅老师的认识还是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茅老师认识到了道德的重要,但是他没有发现,西方的道德都是建立在宗教信仰背景上的。如果不谈信仰,不了解西方的信仰内容的话,我们永远不了解西方人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他们的一切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最后,我想说一句,我们今天发展市场经济20多年了,改革开放对于我们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现在经济改革遥遥在前,政治、法律变革远远滞后,而信仰、文化和人们精神的变革在今天基本上还没有谈到,但是我相信,我们今天的变革不仅仅是一场经济变革,而且是一场文明的转型,就这方面来说,我相信这本《敬业》将会对我们的理解这场转型的含义,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