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转帖]青年戏剧:困境与突围
2003-11-27 13:09:56 来自:
老关
青年戏剧:困境与突围
近几年来,我国的戏剧舞台逐渐从寂寞变得热闹起来,其中,观众队伍的扩大对戏剧的复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年轻人,尤其是青年学生是扩大的观众队伍的主体,这在客观上对青年人的戏剧提出了要求。2003年夏季的大学生戏剧节,以及刚刚结束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青年处女作戏剧展,就全都是青年戏剧的集体亮相。
一个绝对的信号?
11月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为青年处女作戏剧展召开座谈会,席间,北京人艺的导演林兆华谈到了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早在2002年底,为纪念我国小剧场话剧诞生20周年,一些有志于戏剧的青年复排了戏剧《绝对信号》。这是一次志愿演出,场地由北京北兵马司的北剧场免费提供,演员则免费登台,当然也没有卖门票。就在这次演出结束后,这帮青年人提出了办一个青年处女作展的想法,林兆华当即表示了兴趣。事后,在与北京人艺的领导协商后,拍板决定主办这项戏剧活动。
从今年4月开始,青年处女作戏剧展开始在互联网上征集稿件。在短短三个月内,征集到了200多个剧本,投稿者甚至来自日本、韩国。据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研究生、负责初步筛选稿件的安莹介绍,投来的稿件大致分为三类,一类重点刻画青年人的现代生活,在编剧手法上明显流露着当前戏剧的一些流弊;第二类是用传统的手法结构戏剧,这是因为一些戏剧演出不活跃的地区,剧作者难以接触实际的舞台演出,只能在因袭纯文本的基础上展开想像;第三类是对名著、经典剧目进行的改编。
显然,这样的来稿,普遍质量不可能很高。但沙中淘金,最终仍然选出了六个剧目,分别是改编自布莱希特经典剧目的《四川好人》、改编自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罪与罚》的《拉斯柯尼科夫》、原创剧目《审问记》,以及三个小戏《6:3》、《持有暂住证的胡磊同学和张蒂莎同学》和《瞎子和瘸子》。
“与大学生戏剧节的剧目相比,我们侧重于强调专业水平。”安莹介绍说。对此,北京市戏剧家协会秘书长杨乾武也有同感。他是历届大学生戏剧节的重要组织者。他说:“大学生戏剧节做的是更加普及、更基础的工作,其目的在于推动青年参加戏剧活动,亲近戏剧,接触戏剧,使戏剧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在全国推开。而青年处女作戏剧展的起点较高,也更专业,可以算是大学生戏剧节的进一步接力和进一步深化。”正是因为这种关系,早在今年夏季的大学生戏剧节期间,人艺就提出,希望能选出戏剧节的优秀剧目参加处女作展,最终,获选的是《6:3》和《瞎子和瘸子》。
8月24日,由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黄盈改编并导演的《四川好人》作为青年处女作戏剧展的第一个剧目,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上演。参加演出的演员多达28人,全部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北国剧社。著名戏剧人黄纪苏说:“从这出戏中,很容易看出年轻导演和演员的青春活力,这是一出扩张的、有爆发力的、讲究加法的戏,还没进场就能感到他们的想法扑面而来,力求打破传统舞台的条条框框。”
别有意味的是,20年前,正是在同一块场地上,一出《绝对信号》打响了我国小剧场话剧的第一枪。当时的人艺院长曹禺还写信赞扬《绝对信号》,信中写道:“北京人艺从不固步自封,不原地踏步,绝不应抱着那点成就,就总是沾沾自喜,不求前进。”也许,青年处女作戏剧展也是北京人艺前进的一种绝对信号吧。8月25日和9月1日这两个星期一的下午,《四川好人》还在首都剧场门前进行了露天演出。杨乾武说:“这次露天演出很好地达到了一种‘狂欢化’的效果。”
公益,还是营利?
青年处女作戏剧展之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收到了那么多参展作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北京人艺承诺,将对入选剧目进行资助,包括表导演艺术上的指导,免费提供专业的场地,甚至包括直接的经济支持。
北京人艺没有食言。在长达三个月的演出期内,拿出了十多万元,再加上免收的场地费,共达18万元。北京人艺的党委书记马欣说:“去年北京人艺的《万家灯火》赚了很多钱,效益非常好,因此可以拿出一点钱作实事,支持青年戏剧。”他说,现在,人艺每一出戏都有一部分座位留给学生,低价卖学生票;北京人艺已经成立50多年了,应该多为社会做点工作,以回报社会;扶植和培养青年戏剧就是一项有意义的重要工作。
可以说,当前年轻大学生看戏的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半价的学生票培养起来的。此次青年处女作展也全部坚持了较低的票价,基本票价在40-60元之间,学生票价在20-30元之间。这样的低票价能否营利呢?
能。《四川好人》投入3万元,营利1万;《拉斯柯尼科夫》投入2.7万元,营利七八千;《审问记》投入3万元,营利1万;三个小戏共投入1万元,只演了两场,营利额度就已高达7000元。加上场租费,投资18万;营利3万多。这样的利润率可以说是比较薄了,但是林兆华说,这是北京人艺做的一项公益事业,根本没打算营利。以此观之,这样的利润率也就不算很薄了。
可贵的是,青年戏剧公益性质的演出正在形成趋势。今年夏季的大学生戏剧节就是一次公益话剧演出的狂欢。18天时间里,总共演出了26出戏剧,只需打个电话就能领到戏票,不需要花费分文。结果,近万张戏票很快被认领干净,一时之间洛阳纸贵,一票难求。杨乾武说,之所以能够做到免费观看公益演出,是因为申请到了北京市财政局15万元的拨款。而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公益演出,最早温暖了由于非典而被冷却的剧场。
但是,无论是15万元,还是18万元,在动辄需要上百万元才能打造出舞台精品的今天,都显得非常地微不足道。因此,杨乾武评论青年处女作戏剧展说,这是北京人艺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人艺做了政府应该做的事。而北京人艺也决心将处女作戏剧展继续做下去,并且建立人艺青年戏剧爱好者基金会,每年拿出一部分钱资助青年戏剧的演出。
突围,还是困境?
北京理工大学太阳剧社的顾雷是此次青年处女作展的大赢家。他有两部戏剧参演,分别是《拉斯柯尼科夫》和《瞎子和瘸子》。然而,对于这两部戏,观众的评价截然不同。《瞎子和瘸子》“特别有活力有生气”,而改编自《罪与罚》的《拉斯柯尼科夫》,基本上没有得到好的评价。粗糙的布景,演出过程中肢体僵硬、喊台词等缺点,让许多人都难以接受。尤其是剧本结构的问题,使整个戏剧情节没有展开,让人摸不着头脑,看不懂。“顾雷太自我了,以至于把观众关在门外了。”一位观众评价说。安莹肯定了这种观点,她认为,这是一出有痛感的戏,切身切肤,但不能只有痛苦,没有救赎?
应当说,这部话剧多少反映出了今天青年戏剧的一些困境:感到茫然,不甘于平庸,但又找不到出路。此次青年处女作展一个引人注目的特征是,所有参演剧目都采用了编导合一的体制。这是因为年轻的编剧们觉得难以找到合适的导演诠释自己创作的初衷。这一方面是由于青年戏剧人的阵容还不够庞大,没有完善的分工合作。更深一层的原因,则是青年戏剧“自我”的困境:他们要表达自我,却只能自说自话。
但评论家们认为,这种自我表达的欲望,更应该从正面进行肯定。黄纪苏说:“《拉斯柯尼科夫》让我感到意外。今天,能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青年人都凤毛麟角,很难想像有人竟敢把它搬到舞台上。这部戏确实比较沉闷,但我很佩服顾雷的勇气。我很好奇,他的勇气从何而来?换成别人,恐怕早就急功近利地造出一些廉价的现场效果了。”
虽然此次青年处女作展,反映出青年戏剧的一些困境,但更引人注目的,是青年戏剧人突围的勇气和爆发出来的力量。三拓旗剧社是一个以青年学生为主要创作力量的演剧组织。自1996年成立以来,已经推出六七部话剧。他们的目标是努力将“生动、幽默、真切、夸张、震撼、可爱、启发、活跃、激情、感动……”等词语化成富有生命力的甘露注入作品中。他们的小戏《6:3》让一些观众快乐而忧伤地流出了眼泪。
《审问记》是此次青年处女作展惟一一部入选的原创剧目。一直从事文学创作的康赫是这出戏剧的编剧兼导演。这部戏提出了“偏离十五度,半”的口号。康赫的解释是,“十五度”代表偏离的方向,“半度”代表对偏离可能产生的机械力的自由反动。这部戏的剧情很简单:村民包中由于被怀疑杀人而受到长期审讯,但他却以旺盛的生命力,将审讯者拖入疲惫之境。康赫试图用这部戏探讨权力失效的可能性,许多人也从中看到了卡夫卡、贝克特的影子。虽然演员都是非职业的,但他们的表演自然松弛,与职业演员一招一势都有板有眼的台风大异其趣。
《持有暂住证的胡磊同学和张蒂莎同学》是惟一一出入选的现代舞剧。它的入选,也丰富了青年处女作展的内容。虽然这部舞剧只有30分钟,但他们将诸如抓虱子这样的生活琐事都以现代舞蹈的语言展现在舞台上,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黄纪苏说,没想到现代舞还能有这样的表现力。杨乾武则认为,这是最像今天中国人的现代舞,虽然只有一小段,但它牢牢扎根在中国人的现实的土壤里,将中国人日常的情感和需求提升为舞蹈语言。
正因为如此,杨乾武用“脚踏实地”来形容这场现代舞,以此与垫着脚尖的芭蕾舞进行对比。也许,“脚踏实地”的方式,正是未来青年戏剧的方向……(完)
此文已发表在近期的<了望>周刊上
来自:FAN剧场
作者:长弓金刀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文字的栅栏
zvAIoVaVeK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近几年来,我国的戏剧舞台逐渐从寂寞变得热闹起来,其中,观众队伍的扩大对戏剧的复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年轻人,尤其是青年学生是扩大的观众队伍的主体,这在客观上对青年人的戏剧提出了要求。2003年夏季的大学生戏剧节,以及刚刚结束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青年处女作戏剧展,就全都是青年戏剧的集体亮相。
一个绝对的信号?
11月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为青年处女作戏剧展召开座谈会,席间,北京人艺的导演林兆华谈到了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早在2002年底,为纪念我国小剧场话剧诞生20周年,一些有志于戏剧的青年复排了戏剧《绝对信号》。这是一次志愿演出,场地由北京北兵马司的北剧场免费提供,演员则免费登台,当然也没有卖门票。就在这次演出结束后,这帮青年人提出了办一个青年处女作展的想法,林兆华当即表示了兴趣。事后,在与北京人艺的领导协商后,拍板决定主办这项戏剧活动。
从今年4月开始,青年处女作戏剧展开始在互联网上征集稿件。在短短三个月内,征集到了200多个剧本,投稿者甚至来自日本、韩国。据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研究生、负责初步筛选稿件的安莹介绍,投来的稿件大致分为三类,一类重点刻画青年人的现代生活,在编剧手法上明显流露着当前戏剧的一些流弊;第二类是用传统的手法结构戏剧,这是因为一些戏剧演出不活跃的地区,剧作者难以接触实际的舞台演出,只能在因袭纯文本的基础上展开想像;第三类是对名著、经典剧目进行的改编。
显然,这样的来稿,普遍质量不可能很高。但沙中淘金,最终仍然选出了六个剧目,分别是改编自布莱希特经典剧目的《四川好人》、改编自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罪与罚》的《拉斯柯尼科夫》、原创剧目《审问记》,以及三个小戏《6:3》、《持有暂住证的胡磊同学和张蒂莎同学》和《瞎子和瘸子》。
“与大学生戏剧节的剧目相比,我们侧重于强调专业水平。”安莹介绍说。对此,北京市戏剧家协会秘书长杨乾武也有同感。他是历届大学生戏剧节的重要组织者。他说:“大学生戏剧节做的是更加普及、更基础的工作,其目的在于推动青年参加戏剧活动,亲近戏剧,接触戏剧,使戏剧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在全国推开。而青年处女作戏剧展的起点较高,也更专业,可以算是大学生戏剧节的进一步接力和进一步深化。”正是因为这种关系,早在今年夏季的大学生戏剧节期间,人艺就提出,希望能选出戏剧节的优秀剧目参加处女作展,最终,获选的是《6:3》和《瞎子和瘸子》。
8月24日,由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黄盈改编并导演的《四川好人》作为青年处女作戏剧展的第一个剧目,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上演。参加演出的演员多达28人,全部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北国剧社。著名戏剧人黄纪苏说:“从这出戏中,很容易看出年轻导演和演员的青春活力,这是一出扩张的、有爆发力的、讲究加法的戏,还没进场就能感到他们的想法扑面而来,力求打破传统舞台的条条框框。”
别有意味的是,20年前,正是在同一块场地上,一出《绝对信号》打响了我国小剧场话剧的第一枪。当时的人艺院长曹禺还写信赞扬《绝对信号》,信中写道:“北京人艺从不固步自封,不原地踏步,绝不应抱着那点成就,就总是沾沾自喜,不求前进。”也许,青年处女作戏剧展也是北京人艺前进的一种绝对信号吧。8月25日和9月1日这两个星期一的下午,《四川好人》还在首都剧场门前进行了露天演出。杨乾武说:“这次露天演出很好地达到了一种‘狂欢化’的效果。”
公益,还是营利?
青年处女作戏剧展之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收到了那么多参展作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北京人艺承诺,将对入选剧目进行资助,包括表导演艺术上的指导,免费提供专业的场地,甚至包括直接的经济支持。
北京人艺没有食言。在长达三个月的演出期内,拿出了十多万元,再加上免收的场地费,共达18万元。北京人艺的党委书记马欣说:“去年北京人艺的《万家灯火》赚了很多钱,效益非常好,因此可以拿出一点钱作实事,支持青年戏剧。”他说,现在,人艺每一出戏都有一部分座位留给学生,低价卖学生票;北京人艺已经成立50多年了,应该多为社会做点工作,以回报社会;扶植和培养青年戏剧就是一项有意义的重要工作。
可以说,当前年轻大学生看戏的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半价的学生票培养起来的。此次青年处女作展也全部坚持了较低的票价,基本票价在40-60元之间,学生票价在20-30元之间。这样的低票价能否营利呢?
能。《四川好人》投入3万元,营利1万;《拉斯柯尼科夫》投入2.7万元,营利七八千;《审问记》投入3万元,营利1万;三个小戏共投入1万元,只演了两场,营利额度就已高达7000元。加上场租费,投资18万;营利3万多。这样的利润率可以说是比较薄了,但是林兆华说,这是北京人艺做的一项公益事业,根本没打算营利。以此观之,这样的利润率也就不算很薄了。
可贵的是,青年戏剧公益性质的演出正在形成趋势。今年夏季的大学生戏剧节就是一次公益话剧演出的狂欢。18天时间里,总共演出了26出戏剧,只需打个电话就能领到戏票,不需要花费分文。结果,近万张戏票很快被认领干净,一时之间洛阳纸贵,一票难求。杨乾武说,之所以能够做到免费观看公益演出,是因为申请到了北京市财政局15万元的拨款。而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公益演出,最早温暖了由于非典而被冷却的剧场。
但是,无论是15万元,还是18万元,在动辄需要上百万元才能打造出舞台精品的今天,都显得非常地微不足道。因此,杨乾武评论青年处女作戏剧展说,这是北京人艺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人艺做了政府应该做的事。而北京人艺也决心将处女作戏剧展继续做下去,并且建立人艺青年戏剧爱好者基金会,每年拿出一部分钱资助青年戏剧的演出。
突围,还是困境?
北京理工大学太阳剧社的顾雷是此次青年处女作展的大赢家。他有两部戏剧参演,分别是《拉斯柯尼科夫》和《瞎子和瘸子》。然而,对于这两部戏,观众的评价截然不同。《瞎子和瘸子》“特别有活力有生气”,而改编自《罪与罚》的《拉斯柯尼科夫》,基本上没有得到好的评价。粗糙的布景,演出过程中肢体僵硬、喊台词等缺点,让许多人都难以接受。尤其是剧本结构的问题,使整个戏剧情节没有展开,让人摸不着头脑,看不懂。“顾雷太自我了,以至于把观众关在门外了。”一位观众评价说。安莹肯定了这种观点,她认为,这是一出有痛感的戏,切身切肤,但不能只有痛苦,没有救赎?
应当说,这部话剧多少反映出了今天青年戏剧的一些困境:感到茫然,不甘于平庸,但又找不到出路。此次青年处女作展一个引人注目的特征是,所有参演剧目都采用了编导合一的体制。这是因为年轻的编剧们觉得难以找到合适的导演诠释自己创作的初衷。这一方面是由于青年戏剧人的阵容还不够庞大,没有完善的分工合作。更深一层的原因,则是青年戏剧“自我”的困境:他们要表达自我,却只能自说自话。
但评论家们认为,这种自我表达的欲望,更应该从正面进行肯定。黄纪苏说:“《拉斯柯尼科夫》让我感到意外。今天,能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青年人都凤毛麟角,很难想像有人竟敢把它搬到舞台上。这部戏确实比较沉闷,但我很佩服顾雷的勇气。我很好奇,他的勇气从何而来?换成别人,恐怕早就急功近利地造出一些廉价的现场效果了。”
虽然此次青年处女作展,反映出青年戏剧的一些困境,但更引人注目的,是青年戏剧人突围的勇气和爆发出来的力量。三拓旗剧社是一个以青年学生为主要创作力量的演剧组织。自1996年成立以来,已经推出六七部话剧。他们的目标是努力将“生动、幽默、真切、夸张、震撼、可爱、启发、活跃、激情、感动……”等词语化成富有生命力的甘露注入作品中。他们的小戏《6:3》让一些观众快乐而忧伤地流出了眼泪。
《审问记》是此次青年处女作展惟一一部入选的原创剧目。一直从事文学创作的康赫是这出戏剧的编剧兼导演。这部戏提出了“偏离十五度,半”的口号。康赫的解释是,“十五度”代表偏离的方向,“半度”代表对偏离可能产生的机械力的自由反动。这部戏的剧情很简单:村民包中由于被怀疑杀人而受到长期审讯,但他却以旺盛的生命力,将审讯者拖入疲惫之境。康赫试图用这部戏探讨权力失效的可能性,许多人也从中看到了卡夫卡、贝克特的影子。虽然演员都是非职业的,但他们的表演自然松弛,与职业演员一招一势都有板有眼的台风大异其趣。
《持有暂住证的胡磊同学和张蒂莎同学》是惟一一出入选的现代舞剧。它的入选,也丰富了青年处女作展的内容。虽然这部舞剧只有30分钟,但他们将诸如抓虱子这样的生活琐事都以现代舞蹈的语言展现在舞台上,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黄纪苏说,没想到现代舞还能有这样的表现力。杨乾武则认为,这是最像今天中国人的现代舞,虽然只有一小段,但它牢牢扎根在中国人的现实的土壤里,将中国人日常的情感和需求提升为舞蹈语言。
正因为如此,杨乾武用“脚踏实地”来形容这场现代舞,以此与垫着脚尖的芭蕾舞进行对比。也许,“脚踏实地”的方式,正是未来青年戏剧的方向……(完)
此文已发表在近期的<了望>周刊上
来自:FAN剧场
作者:长弓金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