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全部是打游戏的。
而且硬盘给锁了,真无法工作了。
靠。。。
在神农架向大家问好

2004-04-26 23:46:45 Neveronline (戰國)

2004-04-28 11:20:15 kevliu
汉民族神话文诗《黑暗传》
《黑暗传》的发现受到了我国神话学界和德国及国、法国奥地利丹麦的汉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热情评价。这部长达3000多行的史诗唱本,记录着汉民族的远古创世神话。被我国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判定为汉民族广义的神话史诗,是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黑暗传》的保存,是神农架先民崇敬上古开天辟地的英雄而歌唱的结果。他们把神话当做真有其事的历史知识,代代往下传唱。一些老歌手把《黑暗传》手抄本素为经典,当作传家宝加以珍藏,从不轻易示人。在神农架,把《黑暗传》带进棺材作陪葬或死前埋在地下不为子孙所知的事例屡见不鲜。《黑暗传》的发现,是中国古神话的新发现,打破了汉民族没有神话史诗的定论,对于中国神话学和楚文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因之成为神农架民间文学宝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
《黑暗传》的内容梗概
天体之初只是一团气体,一片混沌,弥漫在黑暗之中。开始没有水,经过不知多少代的神人的努力,后来出现了一个叫“江沽”的神人,才将水造出来。那时,天萌芽了,长出了一颗露水珠。露水珠却又被一名叫“浪荡子”的神吞掉了。“浪荡子”一口吞掉露水珠后就死了。它的尸体分成五块,此后,才有了五形。地才有了实体,有了海洋,出现了昆仑山。昆仑山吐血水,诞生了盘古。盘古请来日月,开天辟地,最后盘古垂死化身,躯干化成大地的一切:五岳山脉、日月星辰、江河湖海、草木森林等。盘古死后,大地上的金石、草木、禽兽又化成各种各样的神,这时还没有真正出现人类。神们互相争夺,闹得天昏地暗,直到洪水滔天,淹没了罪恶。洪水中又出现了黄龙和黑龙的搏斗,来了个叫吴天圣母的神,帮助黄龙打败了黑龙。黄龙产蛋相谢。吴天圣母吞下龙蛋,孕生了三个神人:一个主天,一个主地,一个主冥府。洪水中来了五条龙,捧着一个大葫芦在东海飘流。圣母打开葫芦,见里面有一对兄妹伏羲和女娲,就劝他们结婚,这才生下了各个创世的神,直到这时,才产生了有血有肉的人类。
由《黑暗传》的内容可以看出,汉民族的创世史诗和世界许多创世史诗多有相通之处,尤其是“洪水泡天”。据查,《黑暗传》在明代有了木刻本,神农呆的老人有的见过这种木刻本,可惜现已失传。但有的老歌师说《黑暗传》远在唐代就开始流传了,虽然它的年代还不能确实,但它悠久的历史已不容置疑了。
是说的这个东西吗?
《黑暗传》的发现受到了我国神话学界和德国及国、法国奥地利丹麦的汉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热情评价。这部长达3000多行的史诗唱本,记录着汉民族的远古创世神话。被我国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判定为汉民族广义的神话史诗,是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黑暗传》的保存,是神农架先民崇敬上古开天辟地的英雄而歌唱的结果。他们把神话当做真有其事的历史知识,代代往下传唱。一些老歌手把《黑暗传》手抄本素为经典,当作传家宝加以珍藏,从不轻易示人。在神农架,把《黑暗传》带进棺材作陪葬或死前埋在地下不为子孙所知的事例屡见不鲜。《黑暗传》的发现,是中国古神话的新发现,打破了汉民族没有神话史诗的定论,对于中国神话学和楚文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因之成为神农架民间文学宝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
《黑暗传》的内容梗概
天体之初只是一团气体,一片混沌,弥漫在黑暗之中。开始没有水,经过不知多少代的神人的努力,后来出现了一个叫“江沽”的神人,才将水造出来。那时,天萌芽了,长出了一颗露水珠。露水珠却又被一名叫“浪荡子”的神吞掉了。“浪荡子”一口吞掉露水珠后就死了。它的尸体分成五块,此后,才有了五形。地才有了实体,有了海洋,出现了昆仑山。昆仑山吐血水,诞生了盘古。盘古请来日月,开天辟地,最后盘古垂死化身,躯干化成大地的一切:五岳山脉、日月星辰、江河湖海、草木森林等。盘古死后,大地上的金石、草木、禽兽又化成各种各样的神,这时还没有真正出现人类。神们互相争夺,闹得天昏地暗,直到洪水滔天,淹没了罪恶。洪水中又出现了黄龙和黑龙的搏斗,来了个叫吴天圣母的神,帮助黄龙打败了黑龙。黄龙产蛋相谢。吴天圣母吞下龙蛋,孕生了三个神人:一个主天,一个主地,一个主冥府。洪水中来了五条龙,捧着一个大葫芦在东海飘流。圣母打开葫芦,见里面有一对兄妹伏羲和女娲,就劝他们结婚,这才生下了各个创世的神,直到这时,才产生了有血有肉的人类。
由《黑暗传》的内容可以看出,汉民族的创世史诗和世界许多创世史诗多有相通之处,尤其是“洪水泡天”。据查,《黑暗传》在明代有了木刻本,神农呆的老人有的见过这种木刻本,可惜现已失传。但有的老歌师说《黑暗传》远在唐代就开始流传了,虽然它的年代还不能确实,但它悠久的历史已不容置疑了。
是说的这个东西吗?

2004-04-28 12:49:52 雨不亭 (北京海淀)
比《黑暗传》更久远的《涢山祭祀歌》
专家介绍说,这部讲述远古神话传说的又一部“汉民族史诗”,将《黑暗传》所载历史往前又推了数千年。
《涢山祭祀歌》是随州群艺馆退休干部刘大业发现的。1983年,刘大业奉命整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集成》,在随州大洪山一带,他偶然见到以祭祀为业的锣鼓先生张大荣,了解到两千多年来大洪山锣鼓先生代代相传,手中拥有传唱人类史前史的《二十四鉴》。刘大业敏感地觉得,《二十四鉴》是人类历史的一件瑰宝,决心将它整理出来。在此后10多年的时间里,刘大业行程数千公里,寻遍整个大洪山区,走访了数百名会传唱《二十四鉴》的高龄老人,终于整理出一本30多万字的书稿,并将书稿取名为《涢山祭祀歌》。
曾都文化局副局长刘晨介绍,《涢山祭祀歌》作为大洪山地区的祭祀唱本,形象描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结束混沌黑暗、人类起源及社会发展的历程,融会了鸿蒙、混沌、盘古、女娲、伏羲、炎帝、黄帝等众多英雄人物在洪荒时代艰难创世的神话传说,生动再现了史前风俗风情,反映了古代人对人类的起源、人类诞生等自然现象的猜测。传唱形式与庄子“击盆而歌”类似,音调以古代宫、商、角、徵、羽为主。和《黑暗传》相比,它多了“鸿蒙及其24代孙”创业1节。
省民间文学专家韩志中称,《涢山祭祀歌》是人类史前史的一部化石,是继《黑暗传》后又一部史诗,比《黑暗传》记述的历史更远、内容更丰富。目前,《涢山祭祀歌》的整理工作已接近尾声,有关方面正积极联系出版。
专家介绍说,这部讲述远古神话传说的又一部“汉民族史诗”,将《黑暗传》所载历史往前又推了数千年。
《涢山祭祀歌》是随州群艺馆退休干部刘大业发现的。1983年,刘大业奉命整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集成》,在随州大洪山一带,他偶然见到以祭祀为业的锣鼓先生张大荣,了解到两千多年来大洪山锣鼓先生代代相传,手中拥有传唱人类史前史的《二十四鉴》。刘大业敏感地觉得,《二十四鉴》是人类历史的一件瑰宝,决心将它整理出来。在此后10多年的时间里,刘大业行程数千公里,寻遍整个大洪山区,走访了数百名会传唱《二十四鉴》的高龄老人,终于整理出一本30多万字的书稿,并将书稿取名为《涢山祭祀歌》。
曾都文化局副局长刘晨介绍,《涢山祭祀歌》作为大洪山地区的祭祀唱本,形象描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结束混沌黑暗、人类起源及社会发展的历程,融会了鸿蒙、混沌、盘古、女娲、伏羲、炎帝、黄帝等众多英雄人物在洪荒时代艰难创世的神话传说,生动再现了史前风俗风情,反映了古代人对人类的起源、人类诞生等自然现象的猜测。传唱形式与庄子“击盆而歌”类似,音调以古代宫、商、角、徵、羽为主。和《黑暗传》相比,它多了“鸿蒙及其24代孙”创业1节。
省民间文学专家韩志中称,《涢山祭祀歌》是人类史前史的一部化石,是继《黑暗传》后又一部史诗,比《黑暗传》记述的历史更远、内容更丰富。目前,《涢山祭祀歌》的整理工作已接近尾声,有关方面正积极联系出版。
宾馆上网拨号不了,只好找了个网吧,就距离一百米,还好。机器不少。
主要来了解这边的情况,《黑暗传》的相关情况。收获还是不少,虽然是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