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我有足够的勇气看他的“世界”吗

2004-04-24 14:17:46   来自: 如初
  还记得看到《小伍》后的激动,急不可待地与同伴交流着那份欣喜。那是在当时那个有些孤单和无助的时刻,看到前方一盏明灯的欢喜,预感到一个崇高灵魂临近时的欣慰。
   之后,《站台》的汽笛声稍稍减弱时,我在私下里置疑着自己的领悟和感受的能力。不忍对依旧沉浸在喜悦中的同伴讲出这疑惑。
   当那些已成为标志性的声响伴随《任逍遥》的歌声远去后,内心的忐忑竟一日日地转化成为恐惧。
   或远或近地,总是看到他那一贯的微笑、精美的书籍以及散播各处的文字,忧虑愈加沉重。很怕他真的就此淡漠初衷,很怕不祥的预感得到验证。
   真正引发失望的不是所谓大师情结的破灭,而是在塔可夫他们之后,失却了又一次得到精神慰籍的可能——在这个时代,在如此的现实中。
   潜心关注内心世界的创作者,要警醒着抵御自我膨胀是何等漫长与艰苦的搏斗啊。创作的过程真的很接近苦修,那份清寂与忍耐,我们必须接受。
   不想轻易放弃对他的期待,即便这等待要跨越‘世界’。
  

2004-04-24 22:42:44  superlco (北京海淀)

  hehe
  沉了就沉了贝
  

2004-04-26 09:04:23  kevliu

  虽然失望的可能大过惊喜,但还可能会看的
  

2004-04-26 15:40:02  狗剩 (北京朝阳)

  很多人都对他当下的状态表示了类似的忧虑。大师总是会和时代保持一定距离的,因为他必须得以旁观者的姿态去思考才能以“进入观众内心”的方式审视当下。假若他被时代甚至时尚的洪流裹挟着且沉迷其间啜饮着物质的糖水,甘之若饴,他终会有一天会迷失自己。不知道他是否有成为大师的野心,但是在他还没有成为大师之前,我却看到了他正在走向大师的路上慢慢转过身去……
  但愿只是杞人忧天而已
  

2004-04-26 16:37:51  danbar

  为什么要走入观众的内心?
  每个人都只能走入自己的内心。
  我觉得《任消遥》不错,很真实的感受。站台我看第一遍也是觉得很冗长,第二遍,有味道了……很流畅,就是背景音乐太多了点。导演想表达得太多太满。少一点,反而好。
  《小武》好在很随便,随随便便的就流出来了,没有刻意的人物设置和故事发展。
  而《站台》一开始就在痛苦的“创作”,一进入设计就丢失了些东西,如同吃顿窝窝头体验一下过去,结果大厨为了好吃加多了各种配料……
  《任消遥》则走得更远了。比如买碟非要买《小武》和《站台》,买点毛片人物就有质感了。(看到这里我想观众都会会心的露出“笑容”)
  PS楼上的:建议在还没有成为大师以前,不要随便谈大师会如何如何。就谈你自己的感受吧。
  

2004-04-27 18:18:41  大凡 (平安大街)

  为什么不敢,我要在大银幕前看他的电影,他值得信任
  

2004-04-27 20:31:11  狗剩 (北京朝阳)

  我一直都在谈自己的感受,只不过你倒是在以你的感受去要求别人的感受。
  

2004-04-27 21:44:52  云南闫琳 (云南昆明)

  今天下午在云南艺术学院,我联合了一个教戏剧影视文学的老师在播音与节目主持专业学生的“名片赏析课”上放映了《任逍遥》!效果还算不错!可是也有人对《任逍遥》给予否定!我的心里现在都还在想这帮学生到底要看什么啊?国外的名片,她们看不懂,经典有名的艺术片更是看的人都没有!还有人说《任逍遥》距离她们的生活是很近,可是没有什么意思!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wdURxKlX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