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看了,知己好象还是挺推崇的,老实说,我真不太喜欢,有点失望。镜头还是用的很先锋,那么多的特写和旋转让人有些激动。但,总觉得张元的东西太小家子气了,拍摄的场景永远就那么几个,荧幕上晃动的人也总是几个主演,或许这本身就是导演有意为之,但我看了总觉得不爽,给人一种不知道怎么拍惟有把场景反复堆砌的感觉,不开阔,以前看《东宫西宫》看《我爱你》看《北京杂种》都这样,张元还是张元。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里面看到了已经离开我们的高枫,短短的一个镜头,已经让我看到了他的病态。
[原创]我不喝茶,包括《绿茶》

2003-09-01 10:39:01 房囚 (北京海淀)

2003-09-01 11:26:26 trsstr (子宫)
在电影院看了两遍。。。。总觉得不是味~~~姜文在里面想尽量成为一个追逐“爱情”的小痞子 但却没[有话好好说]痞的彻底 不伦不类 也许是导演或编剧的问题 是这个角色不清晰 赵薇还是有进步的 说实话
摄影很想追求前卫好象 反正专业词我也不懂 感觉想够什么却老够不着 还是不伦不类
但值得夸奖的是最后的在茶几底下排的 很舒服
剧情也很混乱 结尾来得太突然 让人不知所措 到底他得到了谁? 也许这不重要 但妈的我就想较个真。。。
摄影很想追求前卫好象 反正专业词我也不懂 感觉想够什么却老够不着 还是不伦不类
但值得夸奖的是最后的在茶几底下排的 很舒服
剧情也很混乱 结尾来得太突然 让人不知所措 到底他得到了谁? 也许这不重要 但妈的我就想较个真。。。

2003-09-05 17:20:30 echo (北京)
我在电影频道上看的<<我爱你>>,是头一回看张元的片子,感觉他似乎和黄健新是一拔,不是地下的状态。
别的说不大上来,就剧本的改编我觉得差点意思,因为小说比较熟悉的缘故,那些将小说里的道具和人物身份改贴了一个现代标签的作法我觉得不是好的改编,我以为好的改编应该是有创新和再创造的,而且这部片子的改编我觉得也犯了一个王朔小说改编的通病,语言基本上还是沿用了王朔的语言,这就很影响了影像,因为王朔的语言是很锋利的,要是全照搬,大家就都去注意对白了,而这在文字的形式是很过隐的,但在电影里却很有伤害,所以这也是王朔小说多有改编,却未出精品的原因之一。
别的说不大上来,就剧本的改编我觉得差点意思,因为小说比较熟悉的缘故,那些将小说里的道具和人物身份改贴了一个现代标签的作法我觉得不是好的改编,我以为好的改编应该是有创新和再创造的,而且这部片子的改编我觉得也犯了一个王朔小说改编的通病,语言基本上还是沿用了王朔的语言,这就很影响了影像,因为王朔的语言是很锋利的,要是全照搬,大家就都去注意对白了,而这在文字的形式是很过隐的,但在电影里却很有伤害,所以这也是王朔小说多有改编,却未出精品的原因之一。

2003-09-16 17:40:48 房囚 (北京海淀)
昨天在一个朋友的要求下又强迫陪他看了一遍,发现了两个破绽,一个是开篇不久陈明亮在图书馆堵吴芳,前一阵都替她抱着书,镜头一晃,书就没了。还有一个是跟朗朗,前一个镜头是有包的,后一个包也没了。张元啊,真受不了,鄙视你

2003-09-22 19:44:28 namcon
开始的几句对白有那么点王朔幽默的意思,越往后越闷,最后干脆开始玩摄像机,往桌子底下塞,往反光镜上别,隔着帘子,隔着毛玻璃,扛着跑……
我觉得无聊……
我觉得无聊……

2003-11-12 21:35:29 雨不亭 (北京海淀)
[quote]下面引用由我爱小鱼在 2003/09/06 05:39pm 发表的内容:
我的朋友说张元是一个没有才华的人在瞎折腾。我同意!
[/quote]
举双手同意。
那是张元的电影啊?
我看到了王朔、杜可风、姜文、赵微、方力均还有高枫,就是看不到哪是张元的。
张元死了。
我的朋友说张元是一个没有才华的人在瞎折腾。我同意!
[/quote]
举双手同意。
那是张元的电影啊?
我看到了王朔、杜可风、姜文、赵微、方力均还有高枫,就是看不到哪是张元的。
张元死了。
文:老了
喜欢电影是因为好电影象酒,喝上去醇香干洌,余味十足。
喜欢姜文是因为上面这句话是他说的。姜文是电影圈的天才,他的优点就是聪明,缺点就是太聪明。
喜欢张元是因为《北京杂种》,还有他导演的崔健两个MTV,有一首《飞了》,舞台上的人在扭秧歌,观众在鼓掌,摇滚青年在舞台正下面弯着腰怒吼:我根本用不着那些玩艺儿
我的感觉已经晕了浑身没劲儿……
当初看完《我爱你》,我便有了不再看张元电影的想法,我觉得他越来越背离了自己,背离了他曾坚持数年的精神,但是,把张元和姜文的名字放在一起,再加上王朔和杜可风,这些名字,着实诱人。
于是,我看了《绿茶》,一个在明亮的光线中叙述晦暗的故事。借用王朔的一个小说名来形容:看上去很美。茶也美,人也美,音乐也美,画面也美,美的我不都好意思多说什么。
陈明亮这个男人所追求的女人是森林型还是罗马型?恐怕这不是他自己就可以决定了的事情,就象吴芳和朗朗究竟是一个人吗?虽然有了那声清脆的耳光,很多人都可以说是,但是讲故事的人没说,另一个讲故事的人也没说手套的故事是否就是她自己母亲的故事,这些微妙的细枝末叶构成了故事最精彩的部分。
演员不多,又看到姜文的精湛演技、赵薇的渐渐进步,还有王海珍的昙花一现。
终于庆幸,中国终于拍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小资”电影,这种小资情怀比较纯粹,在以往的电影中很少出现,电影频道出品的《情不自禁》有那么一点,但还是太用力了,《绿茶》来的干净自然,彻底告别了国产电影那种苦大仇深、阶级斗争的习惯性表情。从容、舒适、淡淡怅惘。
这也是鲁迅和张爱玲的区别。最近几年张爱玲成了挂在小资女人嘴边的一个符号了,可真正能理解张爱玲的文学价值的人很少,张爱玲最宝贵的就是可以用一种松弛、闲淡的姿态去缓慢的叙述生活,这种叙述谁也学不像。我不喜欢张爱玲的原因在于她太像一杯绿茶,而我喜欢的是酒,渴了,我宁愿喝白开水。
扯的远了,《绿茶》也不是根据张爱玲的小说改编的,但所给我带来的感觉却是如此,也确实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就像一杯绿茶,如果说《霸王别姬》是一坛女儿红的话,如果说《小武》是一瓶老白干的话,如果说《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瓶二窝头的话。
如果说我早就知道《绿茶》是绿茶的话,我就不喝了,真的。
Laole@vip.sina.com
[/water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