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伊沙最新短诗(2005年3月)

2005-04-04 02:12:06   来自: MECA (北京)
  《偷窥儿子日记》
  
  我很仓皇
  跟做贼似的
  那仓皇的一眼
  也只偷窥到一篇
  他在该篇日记里
  写到了学校组织的体检
  他在该篇日记里
  值得称道的一笔是——
  “大夫还看了牛牛呢!
  女生说:她们看的是屁屁”
  后来,在共进午餐的时刻
  我还是忍不住告诉他说
  “儿子,你写得很好
  就是把五官科写成了五官料”
  
  《记一顿不该去吃的饭》
  
  即便是在自我休假中
  这饭也是不能随便去吃的
  这是怎样的一顿饭啊——
  好大一锅乱炖
  一锅由
  余秋雨粉丝
  汪国真粉丝
  周国平粉丝
  外加一块
  贾平凹后腿熏肉的
  好大一锅乱炖啊
  连汤都他妈的
  冒出一股热乎乎的馊味
  席间有个小娘们儿
  非说我长得像金庸
  (真诚地夸奖啊)
  让我差点狗急跳楼
  
  《我的少年理想,我的素描岁月》
  
  黄昏时的天空
  像一幅炭笔素描
  令你回到十岁左右
  那些学画的日子
  在母亲请来的师傅的指导下
  你从身边的事物画起
  你曾经画过
  两种茶缸三种饭碗
  你家的热水瓶和烧水壶
  一只安装了烟囱的铁炉
  (上面还有一块烤红薯)
  和一台蝴蝶牌的缝纫机
  这些东西你都画得很像
  自己瞧着舒服
  师傅看了也满意
  对你母亲说
  “你儿子能画出来”
  为了讲解透视
  师傅还给你画了两条
  伸向天边的铁轨
  以及地平线
  那时候你觉得
  最难画的是人
  师傅说是最难画的手
  还相对容易一些
  真正难画的还是脸——人的脸
  你用了一个寒假的时间
  反反复复地画
  也没能将你那病怏怏的小表舅画像
  而你那时的理想就是像师傅那样
  把死去的周总理画得跟照片上一样
  分毫不差
  甚至刮脸之后铁青的下巴
  用纸头蹭上一点铅
  就可以涂抹出那一小片
  灰色的暗影
  (这个技法你已掌握)
  
  《乌鸦》
  
  三月到
  花未开
  鸟飞来
  有一只大鸟
  停在小区花园中的
  一棵矮树梢头
  正好被走下楼来的
  你我撞见
  黑色的鸟
  最黑的是眼珠
  炯炯有神
  全身上下
  都是一副
  很精神的样子
  它暗藏的活力
  叫人不安
  你我面面相觑
  都张开了嘴
  但却并未出声
  我们都读懂了
  彼此的唇语
  那是在叫着它的
  鼎鼎大名
  而这只鸟
  也并未发出它那著名的叫
  安详肃穆得有如天使一般
  
  《旧楼上》
  
  事隔八年
  我又重返那座旧楼授课
  在课间吸烟的楼拐角处
  存放着我八年前的一个心愿
  像墙上已经淡去的图案一般
  是一双顺着墙壁
  向着天花板而上的脚印
  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令我恍然想了起来
  那个最终未了的心愿
  是我当年
  无论怎么祈祷
  也无法了却的心愿
  现在已不需要了了
  因为我已有了新的
  哦,是的,新的
  在此旧楼
  心愿常新
  人在老去
  
  《中国的质感》
  
  沿着一条街
  向前走去
  放眼一望
  满街的阳光
  无处不在
  人人可见
  举头可感
  伸手可摸
  关键是——
  我还看见了
  他们看不见的
  漫天微尘
  像阳光一样
  到处弥漫
  这是早就
  蒙在我的诗章之上
  和小说里的那层灰
  此为本城乃至中国
  那不可或缺的质感
  在有无之间
  决定着一件作品的
  成色和品质
  
  《向韩国人致敬:我的敬意素来已久》
  
  独岛
  是我的
  就是叫了竹岛
  也他娘不是你的
  断指
  切腹
  自焚
  拒买日货
  上一个断指的
  中国人是何人
  上一个切腹的
  中国人是在何时
  上一个自焚的
  中国人是为了何事
  上一拨拒买日货的
  中国人……
  都老得死光了啊
  上个周日
  携家人去吃
  韩国烧烤
  因为席间
  不可避免地
  涉及如上话题
  气氛稍显沉重
  吃得也不够香
  
  《晚间家中的和平宁静》
  
  我在书房上网
  享受着晚饭之后的宁静时光
  客厅里的电视传来的声音
  忽然叫我烦躁不安起来
  听起来就像是一群疯狂的泼妇在骂街
  歇斯底里,十分刺耳
  我实在有点受不了了
  我实在有点受不了了
  大声叫着老婆的名字
  请她把声音关小
  稍后——老婆告诉我
  那是一部抗日的片子
  在那个令我烦躁不安的段落中
  日本鬼子正在奸杀中国的妇女
  “如果你看着画面
  就不觉得声音刺耳了”
  老婆的话
  说得很对
  令我平静下来
  却又陷入到更远更深的反思
  奸杀的画面何尝不是
  像我这等色情的俗男人所喜爱的
  日寇奸我妇女之事
  确曾让我感到过瞬间的刺激
  那是在某一年
  我和返城的民工一起挤在一列臭哄哄的火车上
  从他们手中借阅过一本花花绿绿的地摊杂志
  说的正是南京大屠杀中的这等事
  
  《夜半起观中国-西班牙足球赛》
  
  所谓“铁杆球迷”
  不过都是一些
  好了伤疤忘了疼的贱人
  我就是
  所谓“铁杆球迷”
  不过都是对胜利的奇迹
  怀有一份侥幸心理
  偏又总是赶上
  一场大屠杀的倒霉鬼
  我就是
  多年以来
  我看中国人踢球
  也还是有收获的
  甚至是收获多多的
  只不过是在足球之外
  它关乎我的人生状态
  我总想:如果我在每一个
  动作的细节上
  都与这些弱人反向而做
  我肯定就会活得不错
  当然包括
  我的写作
  现在我正看着
  11名西班牙斗牛士
  在朝死里斗着11头
  中国的毛驴
  可怜看客
  两小时后
  沙发上的我
  像海啸过后
  被挂在一棵大树上的
  幸存者
  倒置的眼中
  也是一片血红的汪洋
  
  《一个家族的残存部分》
  
  我的姑妈要来了
  (没错,是亲姑妈)
  我那住在南京的姑妈
  要赶在清明节来
  给我的爷爷奶奶上坟
  我有过三个姑妈
  现在只剩下这一个
  我从来没有见过她
  但听说她见过我
  将近四十年以前
  她见过襁褓中嗷嗷待哺的我
  我还有一个伯父
  (没错,是亲伯父)
  同在一城
  却已八年不见
  他不需要谁去看他
  说老实话
  我也不想去看谁
  “瞧你们家这些亲戚
  相互间也太冷漠了吧”
  从陌生的姑妈要来说起
  我的老婆感慨万千
  我也借题发挥道
  “这就是所谓
  四代书香之家
  人与人的正常关系
  个个都是知识分子
  从来只要主义真”
  
  
  [诗尾广告]
  
  《中国先锋诗典》隆重推出
  由诗人马非策划、王绍玉责编、青海人民出版社隆重出版的《中国先锋诗典》首先推出以下二部——
  于坚著《诗集与图象》
  该书收入作者2000-2002近三年间创作的《长安行》《瑞典行》《澳洲行》《成都行》等短诗、组诗60余首、长诗《便条集》新续部分100余首、《诗言体》等诗论5篇、无标题摄影作品16幅。融诗、文、图于一体,是作者继《于坚的诗》《便条集》之后的一部全新作品集,浓缩着诗人于坚的新状态。
  伊沙著《伊沙诗选》
  该书系作者迄今最完备的一部大选集,收入作者1988-2002历年代表作《饿死诗人》《结结巴巴》《车过黄河》等160余首短诗、《唐》(精华版)与《燥》两部长诗、前有作者重头诗论《有话要说》代自序、后附有《伊沙文学年表》,并插有作者各个时期的文学活动照片、手迹30余幅(许多知名诗人都在此有生动的留影),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以上两书设计极为大方、精美,采国际流行的小16开本,用纸优良,被出版方认为是“不计代价推出的”该社有史以来印制最为漂亮的图书之一,已在今年度法兰克福国际图书节上展出;也被第一批购买者公认作国内(大陆)近年所出最为漂亮的两部诗集,内容质量自不待言。
  该两部诗集已于近期在全国各地上市,也可采取邮购,单册定价29元,全套58元,邮购地址如下:
  810001西宁市同仁路10号 青海人民出版社 王绍玉收
  联系电话:13997107925
  款到寄书。特此相告。
  
  又讯:
  被列为河北教育出版社“年代诗丛”(韩东主编)第二辑的伊沙诗集《我的英雄》,系作者1999-2002年创作的短诗精选,共收诗200首(与《伊沙诗选》无重),定价16.20元,已经上市,各大书店有售,欢迎购买。
  
  又讯:
  伊沙最新随笔集《被迫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作为“打口时尚书系”中一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是作者继《一个都不放过之后》所推出的第二本随笔集,全书收有作者近年精短随笔百余篇,其中第五辑“不要糟蹋诗人”为诗歌随笔专辑,定价16元,已经上市,各大书店有售,欢迎购买。
  联系人:桑海 联系电话:13601374515
  
  又讯:
  长诗《唐》(单行本)出版
  诗人伊沙从诗21年来所出版的第9部诗集,是一首共计5500行的完整独立的长诗——这便是《唐》的单行本,现已作为中岛主编的“《诗参考》15年金库”诗丛之一,被欧阳昱主持的澳大利亚原乡出版社在国内外多个国家出版发行。
  三年来,《唐》在写作和修改的同时便在网络、报刊、诗选中的节选性发表,便已在读者和诗界人士中引反了广泛的关注、强烈的反响、尖锐的争议甚至无耻的刁难,使这部从未完整披露过的长诗业已成为一部经常被人提及和谈论的当代名作。此次《唐》单行本的出版,是这部后来经过两度长时间费尽作者心力修改的长诗以最终定稿的面目完整问世。
  毫无疑问,长诗《唐》是诗人具有标志性的最新代表作,亦是诗人迄今为止创作上的一座高峰,有着很高的阅读与研究价值。这部《唐》单行本除了全文收录这部长诗之外,还在诗后附有于坚、徐江、唐欣、沈浩波、沈奇、任知等六位诗人、诗评家的长篇评论。
  欢迎邮购,具体办法如下——
  页码:271   定价:人民币20元
  邮购地址: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67号中央电视台新影中心
  王立忠 收 联系电话:13801374094
  

2005-04-04 15:08:37  房囚 (北京海淀)

  MECA ,你可真行,一帮二流名人都应该感谢你,你可是他们最好的宣传员啊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文字的栅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