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分享]且听一曲

2005-03-05 13:36:21   来自: 北极兔 (广东)
  十六岁那年读张爱玲的散文,<<谈音乐>>里有一句:胡琴就好得多,虽然也苍凉,到临了总像北方人的 “话又说回来了”,远兜远转,依然回到人间.
  小提琴可以回肠九转,骨子里却没有胡琴得深沉.胡琴表现<<小花鼓>>般的民间欢乐,若是<<二泉映月>>这样的曲子,则肝肠寸断.柳永有一句词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大概就是这种意境吧.
  刘天华的曲子<<烛影摇红>> 取的是词牌名,胡琴和中国的古典文化自古就分不开,清瘦俊美的宋词也好,丰腴华美的唐诗也好,极赋情趣的元曲也好,琴声千古以来渗透着古典文学的甘露.记不起来什么时候开始了,我沉浸在古典的诗意中,缅怀那朗朗的青山隐隐,潺潺的绿水悠悠.
  昔日听爸爸说起他从前的日子, 有时提到了爷爷,在那些月光皎洁的黑夜里,琐碎的往事悠悠向我走来.爷爷似乎是那个抛下了乡下两母子,到城里另寻新欢的负心人,儿子没饭吃都不顾却每天要到茶馆喝茶的老头子.他懂得拉二胡,大伯的技艺大概是从他那儿学来的.爸爸却从不愿意学,可我终究不知道,那是否出自对他的叛逆.
  大伯年轻时曾在戏班子里拉琴,现在他已经有七十多岁了,他说四十岁时把两把伴随多年的琴丢了,因为他的儿子不愿意学了,而且那拚不能谋生.他那刻满沧桑年岁的手扶在琴弦上,有点颤抖却灵活如从前,我说不出那是怎么样的调子,我这样的年岁,日子应该是青翠的,老泪横流的悲伤怎能体会得到?年少的大伯很会吹口琴,也很爱吹萨克斯管,那时的他,大概清秀俊逸,神采飞扬吧.就如现在的我,怀着玉般透彻的梦想.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那两把胡琴,再也找不着了,像年轻时候的岁月.
  看贾柯章的电影<<站台>>,向往山西汾阳那样的中国内陆小镇,哪一天,我总希望,谁能够在一个远离故乡的城市里看到我于街头拉琴的影子.
  我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怀一个梦,如怀一块昂贵的碧玉,来不及一抬头转身,它却碎成一地的玉屑.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文字的栅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