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转帖]文化现场:昆曲失传将是国耻 追棒背后隐藏危机
2005-01-29 13:28:42 来自:
胡蝶
(北京)
过去一年间,对于古老昆曲凭借着“青春版”以及与流行时尚对接等探索而重获市场关注的现象,昆曲界内部传出了不同声音
●一个大学生凝重地说,如果昆曲在我们这一代手上失传,那将是国耻
昆曲不久前成为新闻焦点。以青春版和白先勇为卖点的新版《牡丹亭》所到之处,一票难求,并引发前所未有的高校昆曲热;苏州昆剧院的《长生殿》未演先红,华美服饰引得万人评说;苏浙沪三地名家串演的《长生殿》去年12月24日上演,许多年轻情侣为此放弃了“圣诞大餐”……2005年,青春版《牡丹亭》全国十大著名高校的巡回演出又将启动。
时尚人群对昆曲的火热追捧,让人感到了古老艺术的“回暖”。但同时,昆曲放低身段,根据市场和观众需求、对昆曲进行改革的行为,也遭到了一些人质疑:这种出于良好愿望的改编,是否不仅阻碍了昆曲的更好发展,反而使它偏离固有的文化本质,更不利于它的传承和保护?
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曾经创造“家歌户唱寻常事”辉煌的昆曲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究竟是收复失地,还是降尊纡贵?
“青春版”昆剧,能否重拾昆曲青春?
由醉心昆曲的作家白先勇担任总策划和总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改革,将昆曲的“惟美”推向极致。9轮28场公演,场场爆满,好评如潮。在台湾,9000张票在开演一个月前就卖光了。大陆首演选在苏州大学,2000个座位的礼堂拥进2500人,上海、南京、杭州的大学生也赶来观看。在浙江大学,学生在烈日下排起长队索票。在北京、上海等地都座无虚席。
白先勇说:“最让我欣慰的是各地都有很多年轻观众,在港台,满院观众2?5以上都在30岁以下,不少年轻人激动得热泪盈眶,而在苏州大学演出,甚至70%是年轻观众,不但有大学生还有中学生。有些孩子告诉我,第一天看了戏特别激动,晚上都没睡好,第二天继续跑来看。”
采用时尚理念包装昆曲,成为一些昆剧院团的探索模式。去年10月,上海昆剧团“青春昆剧”《一片桃花红》仅演两场票款就达8万元。这个观点新颖的爱情故事,配以彩绘妆面、绚丽的电脑光等时尚元素,成功地吸引了年轻人;去年12月,由苏州昆剧院演出的昆曲《长生殿》全本在北京保利剧院连演3天,台湾设计师叶锦添设计的富丽堂皇的戏装,成了最大焦点。
世人追捧,背后隐含危机?
在肯定青春版《牡丹亭》的整体运作模式,和它让更多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走近昆曲、走近民族传统与文化之外,不少学者提出质疑:青年人一时争看昆曲名作的现象,只是普及了昆曲的名声,并不意味着昆曲的传承现状有根本性好转。
相反,这样的改编,由于演绎者或导演者等诸多因素,出现了这样那样与传统昆曲大相径庭的东西。
浙江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员洛地尖锐地指出,表演中存在着较多喷口不清,字腹含混,失收尾音的情况。他说,昆曲改编,刊本的裁剪,场面的处理,人物的体会,见仁见智,然而,民族文化艺术的根底不可缺失。“昆”的支柱在于“曲”,“曲”正则“昆”成。
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朱为总说,从前受大环境影响,昆曲定位不明确,导致整体表现艺术水准下滑,如今的昆曲面貌,离“世界文化遗产”应达到的高水准还有一段距离。在国家出资对昆曲专项保护的今天,昆曲从业人员需要进一步勤修内功。他同时强调,在昆曲转型期,专家学者为昆曲院团把脉,有助于昆曲在中国传统文化轨道中健康发展。
是昆曲走向观众,还是观众迎合昆曲?
针对“传统古戏不只给专家学术界看,还要迎合现代观众口味,满足他们的欣赏习惯”的说法,有关专家表示,昆曲的搬演必须慎而又慎。
洛地说,昆曲是具有“世界文化遗产”特殊地位的成熟艺术,首先得讲“保护”。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昆曲自有规格和尊严,不能要求改动昆曲本身来迎合现代观众,而应是现代观众来理解、欣赏昆曲。在今天,观看昆曲表演不是一种娱乐活动,而是观众对自身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知识、造诣、鉴赏力进行的一次检验和审视。
一个月前,昆曲界的表演艺术家和文化学者汇聚杭州召开昆曲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对江苏省昆剧团自2005年起被改制为企业、推入市场一事,都表示担忧,认为昆曲艺术仍处于抢救、保护和扶持的阶段,应该从长计议。上海昆剧团团长蔡正仁说:“我唱了50年的戏,做梦都想昆曲也能进市场,那是最大的肯定,可是昆曲已经瘫痪多年,要重新站起来,让人们重新了解它,还要付出太多努力。”
是昆曲走向观众,还是观众迎合昆曲?这对矛盾所折射的,其实是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对民族传统文化鉴赏能力的缺失。
浙江省昆剧团团长林为林说:“同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日本规定小学生在学期间必须观看能剧,我们却没有建立这方面的制度。”由于缺乏古典文学的教学,许多大学生甚至中文系研究生都不知昆曲为何物,更是加剧了昆曲观众的断层。
白先勇说,昆曲需要一定文化水平的人来看,在社会审美心理发生重大变迁的今天,不可能也不需要在体育馆里受到上万人欢迎。他认为,眼下大学生严重缺乏中国古典美学教育,而昆曲综合了中国的文学、舞蹈、音乐、戏剧艺术,是很好的入门。
台湾的大学中普遍都有昆剧社团,开设昆剧课程,聘请大陆有专长的名师去讲学施教,培养了许多昆剧爱好者。相当多文学类研究生的学术论文都与昆剧有关,奠定了昆剧极高的学术研究地位,提升了昆剧在台湾观众心目中的文化品位。香港的一些大学,甚至尝试用学分强制的方式,要求学生欣赏昆曲。
而对内地的青年学子来说,优雅精致的昆曲将从2005年开始走出文学课本,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常客。浙江昆剧团计划今春走进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除了《窦娥冤》、《长生殿》等经典剧目串演外,还将对昆曲唱念做打等“当行本色”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与学子们一起探讨昆剧的文学剧本。
据文化部艺术司戏剧处吕育忠介绍,从2005年起,每个昆曲院团每年进大学公益演出将不少于20场,所需的经费由中央与地方分担。这是国家《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实施方案》内容之一。
近年来,江苏省昆剧团在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邀请下,已经频繁出入校园,剧团演出与文学史教学相结合,产生了良好的艺术审美效应。
朱为总说,从文化心理方面分析,青年学子往往是带着图腾崇拜的文化情结来观看昆曲,并要求获得审美与思考的双重满足。加强大学校园和昆剧院团的交流,有助于昆剧朝着“精致化、经典化”方向发展。
“如果昆曲在我们这一代手上失传,那将是国耻。”浙江大学古典文献专业学生焦磊一脸凝重地说。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5-01-29 22:30:13
爵色丽影
(零度时空)
与时惧进,没办法。
2005-01-30 15:31:35
房囚
(北京海淀)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只要有人听就不会失传,如果没人听了,再强调它的意义也没有用,毕竟你不能强迫别人去听那些不愿意听的
2005-02-03 10:55:35
篮球飞象
(原始森林)
(看不惯、或指认本回复为文字广告者,请尽快删除此贴)
西陆流量最大的昆曲论坛
http://kunqu.bbs.xilu.com/
欢迎喜爱该艺术的朋友前往参观 :)
2005-02-03 18:04:08
空空蓝
(云南昆明)
戏剧也差不多要死了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文字的栅栏
ReginaldoVejprava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一个大学生凝重地说,如果昆曲在我们这一代手上失传,那将是国耻
昆曲不久前成为新闻焦点。以青春版和白先勇为卖点的新版《牡丹亭》所到之处,一票难求,并引发前所未有的高校昆曲热;苏州昆剧院的《长生殿》未演先红,华美服饰引得万人评说;苏浙沪三地名家串演的《长生殿》去年12月24日上演,许多年轻情侣为此放弃了“圣诞大餐”……2005年,青春版《牡丹亭》全国十大著名高校的巡回演出又将启动。
时尚人群对昆曲的火热追捧,让人感到了古老艺术的“回暖”。但同时,昆曲放低身段,根据市场和观众需求、对昆曲进行改革的行为,也遭到了一些人质疑:这种出于良好愿望的改编,是否不仅阻碍了昆曲的更好发展,反而使它偏离固有的文化本质,更不利于它的传承和保护?
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曾经创造“家歌户唱寻常事”辉煌的昆曲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究竟是收复失地,还是降尊纡贵?
“青春版”昆剧,能否重拾昆曲青春?
由醉心昆曲的作家白先勇担任总策划和总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改革,将昆曲的“惟美”推向极致。9轮28场公演,场场爆满,好评如潮。在台湾,9000张票在开演一个月前就卖光了。大陆首演选在苏州大学,2000个座位的礼堂拥进2500人,上海、南京、杭州的大学生也赶来观看。在浙江大学,学生在烈日下排起长队索票。在北京、上海等地都座无虚席。
白先勇说:“最让我欣慰的是各地都有很多年轻观众,在港台,满院观众2?5以上都在30岁以下,不少年轻人激动得热泪盈眶,而在苏州大学演出,甚至70%是年轻观众,不但有大学生还有中学生。有些孩子告诉我,第一天看了戏特别激动,晚上都没睡好,第二天继续跑来看。”
采用时尚理念包装昆曲,成为一些昆剧院团的探索模式。去年10月,上海昆剧团“青春昆剧”《一片桃花红》仅演两场票款就达8万元。这个观点新颖的爱情故事,配以彩绘妆面、绚丽的电脑光等时尚元素,成功地吸引了年轻人;去年12月,由苏州昆剧院演出的昆曲《长生殿》全本在北京保利剧院连演3天,台湾设计师叶锦添设计的富丽堂皇的戏装,成了最大焦点。
世人追捧,背后隐含危机?
在肯定青春版《牡丹亭》的整体运作模式,和它让更多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走近昆曲、走近民族传统与文化之外,不少学者提出质疑:青年人一时争看昆曲名作的现象,只是普及了昆曲的名声,并不意味着昆曲的传承现状有根本性好转。
相反,这样的改编,由于演绎者或导演者等诸多因素,出现了这样那样与传统昆曲大相径庭的东西。
浙江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员洛地尖锐地指出,表演中存在着较多喷口不清,字腹含混,失收尾音的情况。他说,昆曲改编,刊本的裁剪,场面的处理,人物的体会,见仁见智,然而,民族文化艺术的根底不可缺失。“昆”的支柱在于“曲”,“曲”正则“昆”成。
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朱为总说,从前受大环境影响,昆曲定位不明确,导致整体表现艺术水准下滑,如今的昆曲面貌,离“世界文化遗产”应达到的高水准还有一段距离。在国家出资对昆曲专项保护的今天,昆曲从业人员需要进一步勤修内功。他同时强调,在昆曲转型期,专家学者为昆曲院团把脉,有助于昆曲在中国传统文化轨道中健康发展。
是昆曲走向观众,还是观众迎合昆曲?
针对“传统古戏不只给专家学术界看,还要迎合现代观众口味,满足他们的欣赏习惯”的说法,有关专家表示,昆曲的搬演必须慎而又慎。
洛地说,昆曲是具有“世界文化遗产”特殊地位的成熟艺术,首先得讲“保护”。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昆曲自有规格和尊严,不能要求改动昆曲本身来迎合现代观众,而应是现代观众来理解、欣赏昆曲。在今天,观看昆曲表演不是一种娱乐活动,而是观众对自身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知识、造诣、鉴赏力进行的一次检验和审视。
一个月前,昆曲界的表演艺术家和文化学者汇聚杭州召开昆曲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对江苏省昆剧团自2005年起被改制为企业、推入市场一事,都表示担忧,认为昆曲艺术仍处于抢救、保护和扶持的阶段,应该从长计议。上海昆剧团团长蔡正仁说:“我唱了50年的戏,做梦都想昆曲也能进市场,那是最大的肯定,可是昆曲已经瘫痪多年,要重新站起来,让人们重新了解它,还要付出太多努力。”
是昆曲走向观众,还是观众迎合昆曲?这对矛盾所折射的,其实是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对民族传统文化鉴赏能力的缺失。
浙江省昆剧团团长林为林说:“同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日本规定小学生在学期间必须观看能剧,我们却没有建立这方面的制度。”由于缺乏古典文学的教学,许多大学生甚至中文系研究生都不知昆曲为何物,更是加剧了昆曲观众的断层。
白先勇说,昆曲需要一定文化水平的人来看,在社会审美心理发生重大变迁的今天,不可能也不需要在体育馆里受到上万人欢迎。他认为,眼下大学生严重缺乏中国古典美学教育,而昆曲综合了中国的文学、舞蹈、音乐、戏剧艺术,是很好的入门。
台湾的大学中普遍都有昆剧社团,开设昆剧课程,聘请大陆有专长的名师去讲学施教,培养了许多昆剧爱好者。相当多文学类研究生的学术论文都与昆剧有关,奠定了昆剧极高的学术研究地位,提升了昆剧在台湾观众心目中的文化品位。香港的一些大学,甚至尝试用学分强制的方式,要求学生欣赏昆曲。
而对内地的青年学子来说,优雅精致的昆曲将从2005年开始走出文学课本,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常客。浙江昆剧团计划今春走进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除了《窦娥冤》、《长生殿》等经典剧目串演外,还将对昆曲唱念做打等“当行本色”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与学子们一起探讨昆剧的文学剧本。
据文化部艺术司戏剧处吕育忠介绍,从2005年起,每个昆曲院团每年进大学公益演出将不少于20场,所需的经费由中央与地方分担。这是国家《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实施方案》内容之一。
近年来,江苏省昆剧团在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邀请下,已经频繁出入校园,剧团演出与文学史教学相结合,产生了良好的艺术审美效应。
朱为总说,从文化心理方面分析,青年学子往往是带着图腾崇拜的文化情结来观看昆曲,并要求获得审美与思考的双重满足。加强大学校园和昆剧院团的交流,有助于昆剧朝着“精致化、经典化”方向发展。
“如果昆曲在我们这一代手上失传,那将是国耻。”浙江大学古典文献专业学生焦磊一脸凝重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