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颜峻:我是瘴客,我爱醒客,但醒客爱瘴客吗?

2004-11-17 02:30:01   来自: MECA (北京)
  大概是16年前,兰州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街上出现了两个大胡子,他们身后是几间堆满了学术类书籍的店,而店员居然看起来不像是卖肉的。这个灰头土脸的城市突然变了样,真的,我忘不了那个刚刚被《新启蒙》和“走向未来”丛书轰开的春天,奇迹终于出现了,而且就在我眼前!
   
  几年以后我考上了大学,认识了热爱诗歌的大胡子及其手下所有店员,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醉倒在他们的办公室。这也就是所谓的民营书店崛起的时代——读书人中间的行动主义者开始卖书,带着他们的浪漫和卤莽,依靠嗅觉和自学的商务知识,从新华书店手中抢救了奄奄一息的书籍零售市场。
   
  再后来我认识了刘苏里,看起来和当年的大胡子一样邋遢,有一种不被时间改变的1988年的知识青年的魅力。当然我们是在万圣书园认识的。蓝旗营店。楼上住满教授,对面是海淀区特有的体面而难吃的饭馆群。从我家出发要坐公共汽车+一线地铁+环线地铁+城铁+公共汽车,没事绝对不去。里面有一个我曾经搞过几次活动的醒客咖啡,也就是Thinker。而我喜欢的是Junker,比如巴勒斯巴老那一派的文学。经过26年兰州生活,我不再能容忍一个不可以喝醉的书店,我晕晕乎乎地对刘苏里说,我不是醒客,是瘴客,他微笑着,完全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简单地说,万圣一定有其经营之道,否则不会存活到今天并且不被人臭骂——我说的是三联,他们刚换了总经理,店里的书就开始胡乱分类了——但这不关我事。从视觉来看,国林风像商场,风入松像饭馆,三联像超市,只有万圣和席殊从来都像书店,因此前述三家有今日,大概也是风水注定。从对第一代万圣的印象开始,我猜测刘苏里也曾是个大胡子酒鬼,或至少梦想过做一个大胡子酒鬼,但今天的万圣,却正在海淀区几家巨型书店和临近特色书店的夹击下,迅速地将领子洗白,这中间实在是有点意思。倘若采访,他一定会谈经营之道,但我看见的,是醒客咖啡坐着的学生中,已经夹杂了越来越多知本精英。
  店在二楼,楼梯上的镜框里有近期学术畅销书。最近一楼的窄地也开始卖降价书了,斯文不再,但总算有些好书可以淘。店西头曾经成功地被瘴客占领,几个树村来的摇滚青年在这里开了间唱片店,东头办民谣弹唱会的时候,店里的白领和白脸们总是兴奋又矜持地侧身,给打着鼻环、露着文身的地下人让路。而中间的位置,属于文学美术历史政治等等主营范围,顶上是若干圆形吸顶音箱,轻声地放着慢速而且没有低频的音乐,轻得你走路都要踮起脚尖来。这就是瘴客和醒客共存的短暂乌托邦。后来唱片店因为卖打口、盗版和独立出版物而被扫荡,万圣就只剩下醒客了。
   
  书店不是商店,它要有气,而万圣几乎是北京惟一还有气的书店。这个意思,不是说能够用极简派的设计伪装出清高,把理想和性格压缩成品位卖给小资;也不是说店员真的会笑,甚至在没有带打折卡的时候给我打了折——是的,他说他认得我——而是光线和声音,和书的摆放。书架少,桌子多,闲人少,通道多,明亮清爽,这才是书店。而且,《反对自由主义》摆在什么位置,河北教育社的诗歌丛书摆在什么位置,《视界》摆在什么位置,这一定是要有道理的,我真的不要和爱看《中国国家地理》的IT精英挤在一起。自从郝舫的方舟书店关门以来,北京一直没有出现过够格的特色书店,如果再没有了万圣,那意味着什么?
   
  鲍伯·迪伦说,要过法外生活,你一定要真诚。我们知道,万圣现在是一个体面的地方,但它至少还透着真诚,店员穿着全北京最真诚的工作服,垃圾读物不到三联的十分之一,1988年的理想主义还在死磕……但体面的世界,是不真诚的,没有法外瘴客的地方,知识分子早已是体制的一部分,醒客还怎么能死磕?醒客被资本收购的时候,瘴客的真诚就会像新版毛泽东传记那样被挂在万圣的墙上,老愤青刘苏里,你不要让这一天来临!
  

2004-11-17 19:28:19  胡蝶 (北京)

  存留的人气在哪里?给个方向~~?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文字的栅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