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领跑者的呓语
2004-12-16 11:07:45 来自:
李欣斯基
(北京)
领跑者的呓语
——关于窦唯和《八段锦》
在我们关注的音乐领域里在一直出现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在被追捧中虚度着光阴年华,仅仅以邻家大妈的口味和嗜好小心地审时着自身的优势。他们忽然出现,在公司的包装下光彩夺目,我们,甚至是他们过去身边的人都会惊讶于他们今天的成就,消费的爱和责任。只不过他们会被揭穿,早晚会被一些诚实者识破,大众们那时候或许方会醒悟,原来是堆垃圾。
另外一些人恰恰相反。
有的人是在迎合大众的过程中直接获得利益的,而有的人则是在引领着大众奔跑时发现了趣味。窦唯显然属于后者。窦唯是个喜好在喧嚣中默默微笑的人,尤其是当人们把他仅仅定义为是中国摇滚乐里某一个角色时。八月初的贺兰山摇滚节我们并非看到窦唯的身影,而只是看到了与他同时期甚至更早一些的老摇滚人士们在舞台上的生硬表演:他们中有人发胖了但还要表现出自己伸手矫健;有人瘦小了却还主动显示自己那曾经于我们记忆中漂亮的胸肌/胸襟;有人从服饰语言上愈加时尚而却在本职音乐领域里愈加笨拙和讨巧……而窦唯,则连勉强敷衍的动作都不屑于做了,他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并始终可以从中得到新的幸福与快乐。
窦唯到今天为止最让我喜欢的个人专辑恰是《艳阳天》。我也发现,不止是我一个人如此说。《艳阳天》时期的窦唯应该已经找到他现在正走着的那条路,虽然这条路不一定是笔直的,甚至会有一小点岔道零散出现在他面前,供其抉择。可以这样说,《艳》之前的是窦唯黑豹时期的年少心气,之后是《山河水》以及其后的惘然飘渺,这中间的既保留着从酷意中醒来还残留的神经质又覆盖了更大面积的新的思考的结果。蓄意制造的黑暗转变成为春初午后娇媚自省的阳光,唯一保留下来的是对传统乐器遗弃的决心。之后的是电脑、合成器、音色、呢喃、眼神、即兴、民乐、实验、氛围和那颗积极探求的心,这样的心志,值得任何一个音乐人学习和借鉴,无论那个人有多么高的资历与名望。实验再次证明,窦唯的趣味是偏向于小众和非主流的,而这所谓的小和非也仅仅是带有强烈中国特色的形态之物。窦唯或许早就在音乐上跟传统的摇滚乐毫无关系了,只是,他始终在以自己的行走记录表示着,骨子里的他依旧是个信奉着自由的人,且始终避免着沦丧。比如说主旋律音乐主潮的时代,他选择摇滚乐。大金属领衔的时代他选择制造个人氛围的电子乐。又比如说在西化文学入侵母语文学时,他选择去迷恋母语古文,在连续与一些乐队、团体合作中尝试着以几乎是世界音乐领域里最为时髦和典雅的表达方式来表现他对中国古语的研究和猜测的喜爱和向往。窦唯的偏离通常是内省的,自觉的,思考后的。即便他嗅到了新的气息也会有所权衡,那基础就是,首先是我喜欢,其次是适合我。
坦荡中汇聚的是心灵相通者们互致敬意的微笑。对于窦唯,我的理解还有限得很。在与窦唯同时期驰骋疆场的老江湖中,唯一有资格被我们在未来继续期待变成大师这个级别或者音乐家之称谓的,看起来也只有窦唯一人了吧。也许我说错了,但在观望中,除了已经赋有古遗雅韵并在探索中从未间断步伐的窦唯,其他的人或许都过于世故了,那曾让我们激起心头热血的声响与口号,今天看来,复制的不间断早已伤了他们体内的元气。那个群体,看起来已难再一次孕育出什么惊心动魄来了。
一路走来窦唯参与的唱片众多但只以个体名义发行了三张专辑,分别是上文推荐的《艳阳天》,之后发行的《山和水》和前不久的《八段锦》。如果说在与其他乐队、乐手合作时的窦唯时常是机智的随便而散漫的,但从《八段锦》来看欲以永不凝固的构思带给听者丰富遐想的欲望则更加强烈了,但这强烈并非表现在传统的词曲式曲目或在旋律、节奏或者歌词中使得听者、观者得到强制性的舒畅、感官刺激和同化共鸣。这氛围的音乐和音乐的氛围最美妙的传神之处或许就在于你我耳闻之后无限的幻境,一样的曲目、套路、编配竟然在你的情绪所引导出的不同版本的心绪之路上分崩离析了自身的形象。多数迷恋氛围音乐(Ambient)的爱乐者们也大概是因为这种轻盈与悠闲自得而上了当吧,呵呵。
相对于音乐的清醇,曲目的名称则要显得黑色幽默了许多,这又是老窦唯在角落里凝视着我们的结果吗?
面对窦唯,我们有理由再上他一当。
原载《通俗歌曲》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原论坛]现象之音
——关于窦唯和《八段锦》
在我们关注的音乐领域里在一直出现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在被追捧中虚度着光阴年华,仅仅以邻家大妈的口味和嗜好小心地审时着自身的优势。他们忽然出现,在公司的包装下光彩夺目,我们,甚至是他们过去身边的人都会惊讶于他们今天的成就,消费的爱和责任。只不过他们会被揭穿,早晚会被一些诚实者识破,大众们那时候或许方会醒悟,原来是堆垃圾。
另外一些人恰恰相反。
有的人是在迎合大众的过程中直接获得利益的,而有的人则是在引领着大众奔跑时发现了趣味。窦唯显然属于后者。窦唯是个喜好在喧嚣中默默微笑的人,尤其是当人们把他仅仅定义为是中国摇滚乐里某一个角色时。八月初的贺兰山摇滚节我们并非看到窦唯的身影,而只是看到了与他同时期甚至更早一些的老摇滚人士们在舞台上的生硬表演:他们中有人发胖了但还要表现出自己伸手矫健;有人瘦小了却还主动显示自己那曾经于我们记忆中漂亮的胸肌/胸襟;有人从服饰语言上愈加时尚而却在本职音乐领域里愈加笨拙和讨巧……而窦唯,则连勉强敷衍的动作都不屑于做了,他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并始终可以从中得到新的幸福与快乐。
窦唯到今天为止最让我喜欢的个人专辑恰是《艳阳天》。我也发现,不止是我一个人如此说。《艳阳天》时期的窦唯应该已经找到他现在正走着的那条路,虽然这条路不一定是笔直的,甚至会有一小点岔道零散出现在他面前,供其抉择。可以这样说,《艳》之前的是窦唯黑豹时期的年少心气,之后是《山河水》以及其后的惘然飘渺,这中间的既保留着从酷意中醒来还残留的神经质又覆盖了更大面积的新的思考的结果。蓄意制造的黑暗转变成为春初午后娇媚自省的阳光,唯一保留下来的是对传统乐器遗弃的决心。之后的是电脑、合成器、音色、呢喃、眼神、即兴、民乐、实验、氛围和那颗积极探求的心,这样的心志,值得任何一个音乐人学习和借鉴,无论那个人有多么高的资历与名望。实验再次证明,窦唯的趣味是偏向于小众和非主流的,而这所谓的小和非也仅仅是带有强烈中国特色的形态之物。窦唯或许早就在音乐上跟传统的摇滚乐毫无关系了,只是,他始终在以自己的行走记录表示着,骨子里的他依旧是个信奉着自由的人,且始终避免着沦丧。比如说主旋律音乐主潮的时代,他选择摇滚乐。大金属领衔的时代他选择制造个人氛围的电子乐。又比如说在西化文学入侵母语文学时,他选择去迷恋母语古文,在连续与一些乐队、团体合作中尝试着以几乎是世界音乐领域里最为时髦和典雅的表达方式来表现他对中国古语的研究和猜测的喜爱和向往。窦唯的偏离通常是内省的,自觉的,思考后的。即便他嗅到了新的气息也会有所权衡,那基础就是,首先是我喜欢,其次是适合我。
坦荡中汇聚的是心灵相通者们互致敬意的微笑。对于窦唯,我的理解还有限得很。在与窦唯同时期驰骋疆场的老江湖中,唯一有资格被我们在未来继续期待变成大师这个级别或者音乐家之称谓的,看起来也只有窦唯一人了吧。也许我说错了,但在观望中,除了已经赋有古遗雅韵并在探索中从未间断步伐的窦唯,其他的人或许都过于世故了,那曾让我们激起心头热血的声响与口号,今天看来,复制的不间断早已伤了他们体内的元气。那个群体,看起来已难再一次孕育出什么惊心动魄来了。
一路走来窦唯参与的唱片众多但只以个体名义发行了三张专辑,分别是上文推荐的《艳阳天》,之后发行的《山和水》和前不久的《八段锦》。如果说在与其他乐队、乐手合作时的窦唯时常是机智的随便而散漫的,但从《八段锦》来看欲以永不凝固的构思带给听者丰富遐想的欲望则更加强烈了,但这强烈并非表现在传统的词曲式曲目或在旋律、节奏或者歌词中使得听者、观者得到强制性的舒畅、感官刺激和同化共鸣。这氛围的音乐和音乐的氛围最美妙的传神之处或许就在于你我耳闻之后无限的幻境,一样的曲目、套路、编配竟然在你的情绪所引导出的不同版本的心绪之路上分崩离析了自身的形象。多数迷恋氛围音乐(Ambient)的爱乐者们也大概是因为这种轻盈与悠闲自得而上了当吧,呵呵。
相对于音乐的清醇,曲目的名称则要显得黑色幽默了许多,这又是老窦唯在角落里凝视着我们的结果吗?
面对窦唯,我们有理由再上他一当。
原载《通俗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