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从木棉二手转来的。

2003-01-21 02:20:04   来自: 沙丁鱼
  发信人: lakeshore (不眠西雅图), 信区: RockyRoad
  标 题: <春光乍现>中浮现的大师身影[fwd]
  发信站: 华南网木棉站 (Thu Oct 5 17:57:44 2000), 转信
  「春光乍泄」中浮现的大师身影--
  音乐怪杰Frank Zappa 与 探戈宗师Astor Piazzolla
  PROLOGUE
  去看「春光乍泄」是在一个阳光普照的早晨,下定决心辞职後的第一天。然而,
  如唱片般大小的港版原声带却是老早在唱片行看到时便买下来的,但不知为何倒
  是未曾先将嵌在厚大纸板中央那块小小的CD拿出来好好听过。或许是因为一开
  始听到「春光乍泄」时,总是先想到唱过同名歌曲的黄耀明,一样妖美、一样令
  人眩惑,在我脑子里与张国荣对决的结果竟是不分轩轾。我决定先保留对黄耀明
  式夜幕春光的爱恋,电影配乐就等著去戏院听王家卫怎麽说。
  待我只身从戏院出来时,脑子完全被电影中的画面片段所占据,耳里的乐音亦未
  曾断过。嗅闻著空气中渐浓的湿气、在转阴的天色与闷闷作响的雷声中飙车回
  家,仓惶进屋内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将CD拿出来放。当伊瓜苏(Iguasu)瀑布在房
  中沸沸扬扬地响起时,窗外的午後阵雨正伴随劈开云层的雷声哗然下落,有十几
  秒的时间整个屋内屋外全是水羘;自己彷若成了片中的梁朝伟,仰头置身於无边
  无际的水气氤氲之中。然後,我想是Caetano Veloso的歌声唤醒了我……
  EPISODE ONE-TANGO BAR MUSIC
  这首曲名和鸽子有关的〈Cucurrucucu Paloma〉与专辑中大多数的音乐一样,都
  是导演王家卫聆听并深受感动後的亲自点选。为了逃离回答不完的香港前途问
  题、因而跑到地球另一面的阿根廷拍片的王家卫,的确抓了不少南美洲的好音乐
  放在电影里。而电影原声带的好处在於你可以无止境、一遍又一遍地聆听,然後
  在乐音中闭上眼看著画面与情节的再现,光影流动、音声浮沉。
  Veloso的唱腔温柔动人,接在瀑布声与提琴背景中吞吐著卷舌音特重的西班牙
  文。完全听不懂他吟著什麽样的内容,但那些个「Ai-yayayaya」与「Cu-currucucu」
  却让人听得要酥了骨头,异国迷人风情十足。影片中的梁朝伟与张国荣分手後,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家小Tango Bar当引门招待,因此片中自是少不了阿根廷
  的探戈舞音。两段在「Bar Sur」的现场录音布满小酒馆的气氛,昏黄的灯光,人
  声乐音夹杂,觥筹交错中男女舞者优雅俐落地在酒吧中央起舞;在片中另一间酒
  吧「3 Amigos」的录音则充满愉悦的拉丁风情。〈3 Amigos III〉与前述的〈Bar Sur
  I、II〉放在原声带中一起听,与其说是欣赏音乐本身,倒不如说是让听者嗅闻与
  回忆片中欲呈现的氛围。而〈3 Amigos 'Take One'、'Take Two'〉虽有电影的趣味,
  但演奏与演唱的水准还是太差了些、节奏十分紊乱草率,与专辑内其他乐曲相去
  甚远。建议若要重覆聆听此张专辑时,可用program的方式将其删掉,以维持整
  体的滑顺。
  EPISODE TWO-FRANK ZAPPA
  原声带中放了两首Frank Zappa的音乐,王家卫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内 达时
  凭直觉第一次买下他的唱片。文案中导演自言,以往Frank Zappa对他来说一直
  只是个名字而已;但随後即感叹怎麽时至今日才得以相遇。其实对许多摇滚乐迷
  而言,这也是个坦白的事实。许多人并不是没听过这位怪杰的争议性作为与音乐
  上的厉害,但是面对他28年音乐生涯中所留下超过60张的专辑,以及远比他人
  多出两、三倍的繁杂生平事绩,说真的实在令人膛目结舌、不知该从何下手。
  Frank Zappa的作品太多太广、完全不受限於类别范畴,他深受rock & roll、R&B、
  Jazz的影响,也喜爱现代乐大师如Stravinsky、Edgar Varese等。他是吉他大师,
  也是作曲与编曲者,一向对流行与高阶艺术的分野感到不耐,将摇滚乐与古典乐
  的分界处当成奋斗的战场。生前最後录制的专辑《The Yellow Shark》,便是由
  德国古典乐团Ensemble Modern演奏他的作品。他曾出席国会作证反对审查制
  度,还曾在1990年受其乐迷捷克总理Harvel之邀,担任该国对西方的贸易、旅
  游暨文化交流代表达数月之久,後因美国政府施压才结束此项任命。但不过隔了
  一年,这位前卫老兄又宣称要竞选美国总统!Frank Zappa於1993年死於摄护腺
  癌,结束他色彩鲜明、样貌独一无二的52年生命。许多人都认为他的音乐超前
  他的时代太多,或许还要再下一个世代才真的能懂。
  「春光乍泄」影片中选放的是他1970年的作品〈Chunga's Revenge〉,暴烈的吉
  它开场配上梁朝伟无奈又暗干地目送张国荣与他人驾车离去的黑白街景;接著吉
  他声趋缓,映著萤幕上张国荣那漠然至近乎无情的脸,在车内缓缓点上烟,回首
  後望。整个段落充满苍凉迷离的美感,是片中声音与画面搭配完美的桥段之一,
  令人印象深刻。此外尚有〈I have been in you〉,舒缓浪漫,记得该是片中两人
  相拥而舞的深情场景。王家卫在文案上还自傲地说,他已经拥有超过30张Frank
  Zappa的唱片。在这里希望他可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Zappa作品全数听完的导
  演,我想那该会比他拍过的所有电影都来得酷。
  又,如果你对长著山羊胡髭,烟瘾重、喜喝黑咖啡、但坚决反对药物的Frank Zappa
  有好感的话,唱片公司据说将出版他的超级名曲精选辑。不然的话,或许1969
  年的《Hot Rats》与1968年的《We're Only In It for the Money》可以是个下手的
  选择。後者是他曾筹组的乐团「Mothers of Invention」名下的作品,以The Beatles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为讽刺的对象,曾入选美国滚石杂志百
  张最佳专辑。
  EPISODE THREE-ASTOR PIAZZOLLA
  很简略地谈过Frank Zappa,事实上「春光乍泄」的配乐当中还有一个高手,比
  Zappa早一年过世,但论及音乐才能丝毫不输给Zappa,厉害的不得了,当年在
  探戈乐界绝对是超级前卫的AVANT-GARDE狠角色。他就是开创当代新探戈音
  乐"Tango Nuevo"的阿根廷已故国宝大师-Astor Piazzolla。
  我想看过电影的人一定都不会忘记片中梁朝伟心情浮动时的配乐,无论是为了照
  顾双手受伤的爱人而辛勤工作的欢喜,或是爱人痊愈後再度离去时、无言在河中
  随舟漂流的苦闷,Piazzolla的音乐像是从另一个世界伸展来的天使之手,毫不费
  力地将听者的心全数收尽。於是那些原来被小心埋藏的寂寞与哀伤就再也忍不住
  地随泪水落下,一颗一颗全都掉进Piazzolla的手风琴所编织的音符之流里,载浮
  载沉,缓缓随乐音漂走。
  "Tango是哀伤的",Piazzolla曾这样说。而他所使用的乐器「bandoneon」的声音
  更是哀伤。同样属於free-reed(活簧)乐器,相近的accordion(手风琴)有著轻松愉
  悦的声音,一如〈Bar Sur I〉中的例子。"...但bandoneon却是个悲伤的乐器,在
  它之中没有半个快乐的音符存在..."。这种奇特的乐器原为德国人所发明,意在
  让贫困的教堂用来代替管风琴。其实它可说是加大size的手风琴,有78个按键,
  庞大的3节风箱,弹奏时10根手指都必须要用到,还必须垫高左脚以支撑伸展
  中的风箱。bandoneon在1890年由爱尔兰水手带往阿根廷後,为当地人所广泛接
  受,往後几乎等同於布宜诺斯艾利斯,成为妓女户与小酒馆中随处可见的艺人表
  演乐器。
  Astor Piazzolla 13岁时曾追随早期著名的Tango歌手Carlos Gardel在纽约演奏,
  之後他回到家乡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始尝试?曲。藉由一次向当时住在阿根廷的
  波兰钢琴家Arthur Rubinstein毛遂自荐的机会,他开始跟随作曲家Alberto
  Ginastera学习作曲,从此开始接触Bartok、Stravinsky、Ravel等人的音乐,进入
  现代古典乐的世界,也因而逐渐背离先前所演奏的Tango music。1953年由於参
  加一项青年作曲家的竞赛并赢得优胜,Piazzolla取得了法国政府的奖学金前往巴
  黎师事Nadia Boulanger。几乎所有关於Astor Piazzolla的访谈都会提到这段在巴
  黎的际遇,因为此行成了他音乐生涯中最大的转捩点,也为他日後的所有成就奠
  下根基。
  在当时的阿根廷,身为一个探戈乐师并不是件光荣的事。年轻的Piazzolla怎麽敢
  告诉这位初见面的法国老师,自己从小是在妓院与小酒馆内演奏俚俗的探戈音
  乐?他甚至不敢说出自己原先学的乐器是bandoneon。但是Nadia Boulanger一眼
  便看出Piazzolla的古典交响曲与奏鸣曲中没有他"自己"的存在,她於是像个FBI
  探员一样地仔细询问Piazzolla的生活点滴,尖锐的询问终於让年轻人坦承一切、
  并在钢琴上试著弹奏一段Tango。听了之後这位老师马上眼睛一亮,拉著Piazzolla
  的手对他说:"你这个笨蛋,你不知道吗?这才是真正的Piazzolla!"於是他将过
  往十年的作品全部丢弃,并在1954年开始他的新探戈(Tango Nuevo)。Piazzolla
  在事後回忆时说:"Nadja Boulanger教我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音乐。在她那
  里我学习了18个月,但对我的帮助却像是有18年"。
  在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後,Piazzolla逐步地实现自己的想法,渐次脱离传统Tango
  的的形式与风格,他随即在家乡的探戈乐界掀起极大的争议与震荡。我们可以说
  他在当时是个极有勇气、企图改革传统探戈音乐的前卫音乐家。但最初看在传统
  乐师与一般大众的眼里,他却是个不知好歹的毛头小伙子、头壳坏去、污蔑了
  Tango。Piazzolla在当时被评论界所辱骂、也不为保守的政府当局所接受;他还
  曾因此在街头被人揍过、不被承认是Tango乐手、甚至有歌手趁他接受电台访问
  时冲进录音间,拿枪对准他的脑袋威胁他。
  面对如此恶劣的周遭环境,Astor Piazzolla咬牙撑了下来。因为他相信自己,他
  知道传统的Tango music已死,剩下的仅是重复、无变化的音符,乐师就如同机
  器人般僵硬地弹奏著无聊的乐句。Piazzolla将所受的古典乐训练带入他的Tango
  Nuevo,他将古典乐器中的钢琴、大、小提琴,以及爵士吉他放入编制中,与他
  手中充满生命与感情的bandoneon相互衬托。他并於编写时,在基础的Tango节
  奏上加入古典乐的编排,以及爵士乐的即兴、自由。我们可以说Piazzolla成功地
  融合了学院的精确、严谨,与妓院、酒馆中的活力热情。自此,Tango music不
  再只是娱乐场所的背景音乐,而成为可以认真聆听的主体;并为下一代的乐手们
  开启了可以再向前创新、迈进的大门。
  Astor Piazzolla带给Tango新的生命,并为其赢得前所未有的国际注目与声望。
  而在80年代,当Tango Nuevo已走过了30个年头,Piazzolla理应在家休息,作
  为传奇的扉页供人瞻仰时,他却以"New Tango Quintet"的新组合攀上他个人音乐
  生涯的最高峰。在这生命的最後几个年头,他将身体内的音符乐句尽数融会贯
  通,将历经岁月磨链的成熟灵魂注入音乐作品中;那仍然熟练地弹奏著bandoneon
  的手,如同魔法师般源源不绝地散发出神奇的金粉, 惑并感动了所有的乐迷与
  听众。此时的几张录音室作品如《Zero Hour》、《La Camorra》绝对称得上是巅
  峰之作。而在此同时,已60多岁且有心脏毛病的他仍戮力於巡回演奏。感谢老
  天让他如此努力,因为Piazzolla因而为这个世界留下不少珍贵的现场录音。
  1989年他更在乐团中加入另一个bandoneon乐手,成立"The New Tango Sextet"。
  他在夏天为这个新乐团谱写了不少新的作品,以实现他脑海里源源不绝、开发
  Tango音乐新的可能性与变化的构想。可惜的是除了一些现场录音之外,Piazzolla
  尚来不及进录音间录制发表这个六重奏时期的作品,如动人之极的〈Luna〉、
  〈Sextet〉,便在翌年的八月严重中风,自此无法写作弹奏。两年後的7月4日,
  一代音乐大师Astor Piazzolla辞世,享年71岁。
  Astor Piazzolla的作品繁多,直可追溯到30年代Gardel时期的录音。国内两、三
  家唱片公司皆有代理进口他的作品,有心的乐迷当不难找到。只是,请千万要当
  心,若你在心中埋藏了太多的过往与记忆,聆听Piazzolla可以是非常痛苦、几乎
  令人无法承受的考验。
  FINALE
  「春光乍泄」的电影最後结束在锺定一畅快的〈Happy Together〉歌声中,辽宁
  街夜市与捷运夜景让人有时空错置的奇妙感觉。片末在staff的摄影助理名单中,
  赫然见到主角黎耀辉与何宝荣的名字大剌剌地在萤幕上出现,由下往上缓缓移
  动。这是导演开的玩笑吗?直令人感到荒谬。Anyway,我肯定他在影片中对Frank
  Zappa与Astor Piazzolla音乐的运用,光是这点便功德无量了。
  原声带中也收了那句对白:「黎耀辉,让我们从头来过!」所以我决定找个同性
  的伴,去电影院把「春光乍泄」从头再听过、看过。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原论坛]现象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