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华族》——华人独立音乐合辑制作计划

2005-07-11 16:49:56   来自: 李欣斯基 (北京)
  [这个贴子最后由拙腹媚奔在 2005/07/12 10:59pm 第 2 次编辑]
  
  概念:
  让有限的时间去解释无限的空间
  动机:一个月前,我们在网上做过一个华人摇滚的文卷调查,“你心目中华人摇滚的颜色是什么?”在各方的回声中,大陆乐迷的答案是红色,台湾乐迷的答案有蓝色、紫色、黄色甚至是黑色。由此,我们在想一个问题:华人的摇滚乐是否必需要用颜色去界定?
  也许一名西方乐迷是无需面对这份问卷的。而面对这种困惑的不只是中国摇滚乐迷,中国摇滚乐手也身陷在这张迷网里。为了摇滚而投身摇滚,我们的青年已为此交了一笔高昂的学费,摇滚的姿态已越来越表面化,摇滚的顽疾也越来越深入骨髓。无论是为了告别的摇滚,还是为了迎接的摇滚,其实都该去证明一件事:在华人的世界里,摇滚乐可以是怎样的一种景色?
  红色摇滚、蓝色摇滚、紫色摇滚、黑色摇滚和黄色摇滚,它们其实都是华色摇滚。在此之前的一次长途电话里,我得知:一支乐队在准备录制第一张专辑前就已决定,专辑一录完就解散。我突然明白了摇滚乐在中国人生活里的分量。摇滚只是一个人生存经验漫长行程中的一个驿站。
  20世纪90年代初,一张张摇滚合辑的出现表明在中国一种新的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从此萌芽了,摇滚乐从此开始了在这片大地上曲折的长征。在这个腼腆的国家里,摇滚乐是从单曲时代起步的,很多今天已声名显赫的乐队都是从合辑里出世的,现在,中国摇滚乐已堂而皇之的过渡到专辑时代。在很短的时间里,中国摇滚乐的生态呈几何级的裂变,每5年都会完成一次新的淘汰和重组,很多乐队还没等到专辑时代的来临就提前夭折出局,而对于世界摇滚乐来说,这一切欣喜和疼痛都是鲜为人知的。在严重缺乏与世界沟通对话的封闭空间里,每一个中国摇滚青年一方面勒紧松垮的腰带,一方面又鼓励自己:一切艰难都会过去,海市蜃楼就快近在眼前了。
  在这个参差不一的队伍里,能坚持10年而且又屹立不倒的摇滚艺人和乐队并不多见,而10年不倒且绝不妥协的更是寥寥无几了。
  现在已是2005年,很多东西似乎已大大改进,中国摇滚乐的今天已操练到什么地步呢?一个听了10年的乐迷是有发言权的,但他们却不一定了解这10年里究竟有多少乐队是在一片静悄悄里完成了出世和死亡。在内地中小城市做一名乐迷和沿海大城市做一名乐迷的含义是不等称的。在内地,一个乐迷除了听摇滚乐就是流行乐,再不可能有其他的可听了。但在沿海,眼花缭乱的资讯和现场已让乐迷的听觉趣味越来越矜持。这种不平等,谁也不知道该怎么消除。摇滚乐到底在哪个地区更健康呢?今天的中国摇滚乐,和10年前相比,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在这张双唱片里,我们希望并努力通过有限的时间去尽量呈现无限的空间。我们今天艰难的打开了这一扇窗,为的是明天可以欣喜的打开下一扇窗,它可以对华人开放,也可以对全世界开放。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定格,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华中、华南、香港、台湾(可惜我们对澳门一无所知,否则这一次也会考虑在内,我们更有一个梦想,如果《华族》能持续的出下去,我们会考虑收录那些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人摇滚青年的作品),我们没有条件深入实地去接触那里的音乐,但我们却愿意相信那里还有一些真诚的青年在艰难的圆着自己那个遥不可及的梦。他们的音乐可能还显幼稚、紧张,有欠优美和大气,但我们没有权利去掩盖他们真实的表情。我们还必须承认的是,我们负责发起和运作的成员,不可能对这张双唱片里的每种音乐风格都照单全收,但我们尽力以客观的态度去完成这刺激而崭新的一次巡行。
  21世纪的中国音乐青年,不应该还停留在摇滚的关卡里,音乐可以超越摇滚,摇滚可以超越观念,姿态和背景。《华族》里不只是摇滚,还会陆续注入其他的内容和声音。
  此刻,我突然又想起了几年前在本子上记下的一句话:一个个青年的故事汇聚在一起,就构成了这个国家的故事。
  《华族》——华人独立音乐合辑制作计划
  一、相关内容
  1.华人摇滚合辑《华族》以系列唱片形式发行,将集合内地、香港、台湾的华人独立音乐之优秀作品。
  2.合辑将全国发行。
  3.《华族》唱片封套内将配一本小册子(或海报),内容主要是对所收录乐乐队/个人的图文介绍、歌词等,以及对唱片整体文化意义上的阐述性文章。
  4.合辑计划将收录18首左右歌曲,以双CD形式发行。每个乐队/个人收录一首作品。
  5.发行日期:2005年10月
  
  二、发行及制作
  
  发行:广州腾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发行人:大海
  制作人: 李文枫
  总执行: 李文枫
  策划人:邱大立 李文枫 白新钢  
  宣传统筹:邱大立 李文枫
  媒体执行:李文枫
  企宣: 李文枫 邱大立
  制作::[以础即发]
  艺术指导:白新钢
  平面设计:MDS zero(广州)
  
  台湾、香港地区:
  [噪音乐]
  总执行:Stan(台北)
  
  三、录音
  1.有条件录音或已有录音成品的乐队/个人,请选2首代表作品(高质量无压缩文件)以光盘形式交寄[以础即发],光盘内附乐队介绍及歌词。选定收录的歌曲后将由[以础即发]统一进行后期制作。
  2. 没有条件自行录音的乐队/个人,可以将作品小样E-mail或使用网络传输工具(QQ或MSN)传给[以础即发]任何一位联系人,并附文字介绍、歌词及联络方式。选定收录的乐队/个人最终将统一集中在西安某录音棚进棚正式录音,录音费用由发行商负责,并为录音乐队/个人提供录音期间的住宿,但乐队/个人的车旅费需自理。
  3. 每支乐队/个人的录音须在三日之内(按每日8小时计算)完成,如超过三日,所发生费用自理。
  
  
  四、宣传
  宣传分前期预告与后期宣传。前期预告是在合辑内收录乐队/个人名单确定后在大陆、香港、台湾地区各媒体发布预告信息(媒体选择待定)。后期宣传即唱片全部制作完成,正式发行前20天。将邀请国内著名乐评人给予客观、详尽的评价,并以之为推广手段。另外将计划在适当时候,将对各收录乐队进行访谈,并在相关媒体进行报道。
  
  五、支出及收益
  广州腾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独家发行商,其具备全国及海外发行条件,并热衷于华人独立音乐的推广。
  腾联文化将支付:
  1.唱片的制作、报批、宣传等相关费用;
  2.唱片的录音费用;
  3.乐队/个人在录音期间的住宿费用。
  [以础即发]将全程无偿工作。
  乐队酬金将根据唱片销售情况而定,如唱片销售超过一万张,将以销售额的8%作为乐队酬金,平均分配给各乐队/个人。如唱片销售在一万张以下,每个乐队/个人将得到20张唱片成品为前期报酬 。
  唱片预计定价:人民币25--30元/张
  
  六、评审
  [以础即发]将召集多位资深乐评人及传媒人士,组成《华族》音乐评审团,将对所有参与乐队/个人的作品进行初选及终评,由评审团最终确定收录乐队/个人名单。届时将通知各收录乐队/个人代表。
  评审团名单:(暂不公开)
  
  七、合作协议
  发行方将与最终收录各乐队/个人签署正式合作协议,协议中将具体注明各方权益。
  
  八、版权声明
  由发行商出资录音的乐队,该收录歌曲版权归发行商所有;乐队自行录音的歌曲,该收录歌曲版权归乐队所有。
  
  九、时间安排
  8月1日前确定所有收录乐队/个人名单;
  9月1日前录音全部完成;
  9月15日前后期制作前部完成。
  
  
  附录一:已确定参与本次合辑的乐队/个人有:
  周云蓬(北京) 
  腰(云南)
  周沛 (广西)
  李建宏(浙江)
  欢庆(四川)
  顶楼马戏团 (上海)
  低苦艾(甘肃)
  山人(云南)
  丝绸之路(北京)
  落(湖南)
  
  [以础即发]联络方式:
  邱大立
  电话:020-85584026
  手机:13682282170
  E-MAIL:dalidiyi@163.com
  
  李文枫
  QQ:8539612
  MSN:ncinin@hotmail.com
  电话:020-33309172
  手机:13016015707
  E-MAIL: ncinin@126.com
  白新钢
  QQ:46003542
  MSN:metalbai@hotmail.com
  电话:020-33413636
  手机:13580334244
  E-MAIL :metalbai@mac.com
  
  台湾、香港地区总执行:
  Stan(台北)
  电话:+886-912336241
  E-Mail:stanley.tw1978@msa.hinet.net
  stanca7788@yahoo.com.tw
  MSN:etrock@hotmail.com
  
  统一邮寄地址:
  广州天河区体育西路育蕾小区2街1号105  
  邱大立 
  邮编:510620
  

2005-07-15 04:40:39  龙笑歌

  唉,又是摇滚合辑
  我在本地也是被迫与之为伍出合辑,真无奈
  

2005-07-15 12:57:06  李欣斯基 (北京)

  [quote]下面引用由龙笑歌2005/07/15 04:40am 发表的内容:
  唉,又是摇滚合辑
  我在本地也是被迫与之为伍出合辑,真无奈
  [/quote]
  哦?请问,你在什么地方?
  

2005-07-18 23:11:49  龙笑歌

  不远,石家庄。曾在北京工作
  那时,偶尔就溜进北大、中音、北电,感受下氛围。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原论坛]现象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