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谁给谁颜色?
2005-06-14 02:55:34 来自:
李欣斯基
(北京)
[这个贴子最后由拙腹媚奔在 2005/06/14 11:11am 第 1 次编辑]
谁给谁颜色?
刘江/文
似乎目前的中国摇滚乐坛真的只有崔健能够让人不管好坏都得掏腰包——《给你一点颜色》这张距离《无能的力量》近7年才发的新专辑能否承载人们的期待如今大概有了结果,就网络上已经发表过的出自多少有点名的乐评人的评论来看,多数派观点是精神可嘉音乐待榷。那么人们到底期待的是什么?崔健又给了我们什么?
我们对崔健的记忆,如果不是专业乐评人或者资深乐迷,大多只停留在《红旗下的蛋》甚至《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时期,这首先已经是个莫大的讽刺:老眼光看新问题与如今更年轻的甚至根本就没听过崔健的音乐而只是将其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拿来崇拜景仰的乐迷一样显得不着四六。想想从1984年开始就活跃在中国现代乐坛而不是中国摇滚乐坛的崔健所走过的光辉道路——中国最早的摇滚乐队“七合板”,中国摇滚乐的开山名曲《一无所有》,最早尝试将革命歌曲改编演唱(《南泥湾》),最早尝试RAP(《不是我不明白》),最早开始全国巡演的摇滚音乐人,最早出国参加国际大型音乐节的摇滚音乐人……这一连串的光环甚至在崔健在接受访谈时都引为自豪,言当年巡演时的阵容比之如今流行巨星并不逊色,当然当年曾经见证过这一盛事的乐迷如今已是社会的中流,也正是他们让崔健的存在成为一个不仅仅今有关音乐的现象和符号。但问题是从《红旗下的蛋》之后,崔健的光环也就慢慢地在张楚所言的“空气里有一种富裕的气氛,每个人似乎都站在一场洪流之中,等待着来自欲望的冲击”的时代里褪色。那个时候,1994年,也正标志着一个从中国摇滚黄金时代的最高峰走向低迷的转折点。
一切都在变,在中国摇滚已经城头变换大王旗没有哪支乐队哪个音乐人可以代表一个时代的1998年(其时国内Grunge和朋克开始兴起),距离《红旗下的蛋》已经4年的新专辑《无能的力量》登场,它让很多人惊慌不解,因为它在形式上走到了前端,让电子和黑人的节奏开始在他音乐的血液里兹生。所以《时代的晚上》宣告了一个更加物质的已经让人更难以准确捕捉其步伐的时代。崔健最后的把脉让人惊叹之余陡生失落。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就不应该再指望崔健再能够像前作那样能够首先以歌词作为一把刀子将人放倒。而且,作为乐队一分子的形象从这个时候起开始转变为他个人的表演,整体力量的削弱也必然导致个人主义的丛生,所以也不要诧异从《红旗下的蛋》之后崔健和他乐队成员间关系以及地位的改变——我们是否更应该为《飞了》中刘元那如钢丝刺入肌肤、在空中炫舞的萨克斯演奏喝彩?我们是否更应该为《最后的抱怨》里骤然上升将空间放大让崔健得以迎着风向前寻找愤怒的根源的古筝演奏喝彩?我们又是否更应该为权友、艾迪在专辑中为让打击乐层次更加丰富而作的努力和尝试喝彩?当然了,崔健是具有足够的个人力量完成一张专辑的创作甚至演奏、编程和制作的,《给你一点颜色》就是明证。
把崔健作为一个文化现象和符号来看,其实无可厚非,因为我们的摇滚乐历史还不够长,我们的摇滚乐队伍还不够强大,我们的音乐空间还不够宽容来接受其他更多样的摇滚乐队和音乐人。所以这一担子最终落在崔健身上,至少,截止到《红旗下的蛋》时期,他还能够敏锐地觉察到时代的转变,将个人与社会统一起来。然而当棋子们不再走着别人划的印,崔健的红旗下面也就不会再出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场面,他所能代表的就只能回头看:与他年龄相仿最多不超过10岁落差的青年群体。这显然不包括今天的New Boys和New Girls们。能够作为文化来谈论,也正因为崔健的历史相对最长,取得的成就最大,所以从感情上来讲,他至今都毫不妥协的精神是最值得尊重的。
记得学者朱学勤曾经说过,我们是最能磨炼人耐心的国家。崔健如今时隔《无能的力量》近7年的新专辑《给你一点颜色》就经历了这么长的磨练。其间“真唱运动”的发起事实上宣告了崔健的再度活跃,“雪山音乐节”的举行让他重回媒体头条,广州新年摇滚音乐节的出场更让他强化了中国摇滚教父的地位(即使他不愿意被人这么称谓),“旅游卫视”节目的现场转播也让他再次登上真正的主流舞台。再加上其他或大或小的活动,崔健真的回来了。在《给你一点颜色》尚未正式发行前媒体尤其是网络就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等专辑一出就可谓是评论盖天唾沫乱飞了,“真话假话废话都他妈得说着”(选自《北京故事》,《红旗下的蛋》专辑)。
其实我们并不期待,而是好奇。所以长久以来能够一直站在中国摇滚乐顶端的崔健的新专辑所具有的预期市场价值就比同时代其他摇滚音乐人更大。因为早前,《超越那一天》确实是燃起了人们的期待之火,崔健和鼓手贝贝两人配合的说唱着实让人惊艳;《红先生》也泄露了当年的光彩,此曲的flash在网络上的传播率和点击率也超高,在专辑尚未上市前流传的几首mp3里人们似乎看见了一个高大的形象再次屹立,而评论也几乎是一边倒地喝彩说好。
然而专辑正式发布后的唾沫和喝彩也同样多甚至更多,倒是有些超出乐迷以及崔健本人的预料。
如果分析一下,从音乐上来讲,可以将《给你一点颜色》分为制作和创作两个部分。
制作部分,崔健自己也承认在录音上犯了不少错误,在对设备的控制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这或多或少会对音乐本身造成损害,修改与粘贴也应该是胸有成竹而不是临阵换将,所以就算《小城故事》获得了广州的音响大奖,但整张专辑里过多的修饰和处理的痕迹使得它并没有像崔健本身所说的那么有整体性。如果有,那么只有一点:电子!电气可以说在整张专辑中四处横溢,而是否必要、是否用得准确反而不是关键,追求才是核心——崔健承认专辑的整体风格里电子的成分最多,摇滚和Hip-Hop最少。放着对电子更有控制力的“超级市场”或者张亚东不用,除了是否合适有所疑问外,很难排除那就是崔健所追求的东西。所以要说整体性,其实就是电子的元素,而它在专辑中却又不是最吸引人的部分。形式上的统一却又没有做到对音乐上的实质帮助,如果不是画蛇添足,那么只能说,这是崔健在不断地学习尝试,但用我们的期待和好奇心为代价。而他一向为人所激动的独特演唱方式,在专辑里更是被他个人所反对的作坊式录音毁成了含着水的普通话练习,他所理解的唐山话和山东话说唱更是让人几乎喷饭的西北风式邯郸学步。所以要说,如果没有足够充分的准备和练习,还是请扬长避短。
而创作上因为时间跨度的问题,像《网络处男》、《农村包围城市》这样的作品在今天就失去了它们本来应该有的现实意义和力度;三种颜色的刻意编排和解释也过度地理性而少了感性的自然和冲击力;歌词长度的增加和叙事对象的庞杂又构成了对专辑内涵意义上整体性的破坏,而且失去了诗性的勃发,成了被人诟病的絮叨而不是一针见血。不过批评归批评,能够担当得起“中国摇滚教父”这个称号的绝对不会是个头脑发热的愣头青,所以崔健对此也很清楚,他说“信息量大未必比信息量简单、但又非常集中的感染力大,这是我的主要冒险之一”。对记者顺着唱片企宣稿说专辑的内容“堪称中国当代各阶层社会的一种深层次状态的清明上河图”时崔健很简单地以“我自己不愿意给自己戴太多的高帽子”来作为回应。
从新专辑中加长的歌词的叙述口吻来看,有一种意见认为他如今的生活已经与他所描述的对象有很大距离,这种距离造成的俯视感在专辑里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歌词不再像前作那样是一种“反映”的角度,而是如今的“教说”角度。这种意见被崔健自己否定,“首先,我从来没有站在中产阶级的角度上去思考、创作,其次,也许和音乐的感觉有关吧,为了把握一种平衡,有些地方必须得加重,这些地方太现代了,因此朴实的东西故意加重了,虽然是小人物,但这种东西是我内心感受到的,但又说不出来的那种东西,全世界的音乐都是这样,音乐是一种表达的艺术形式,比如HIP-HOP音乐,脏话连篇,他们真的是站在现实中对机器扭曲生活的一种对抗,这种音乐你不可能唱阳春白雪。”而这又再次表现出了矛盾,形式和内容的矛盾。似乎崔健的嘴在向左而手却在向右,为了把握这平衡把两端加重却忘了中间的孱弱——现代的电子和说唱配对朴实的农民和小人物,你能看到和听到的结果就是《给你一点颜色》专辑,一种矛盾着的平衡,而不是平衡了的矛盾。
“刻意”两个字是新专辑存在的最大问题,要表达的太多,而技术上又没有充分跟进;在立意上的连贯首先在封面设计上就被削弱,寓意该有隐蔽性又被心急的解释离析得浅显甚至浅薄;结构上的野心又因为不纯熟的方言、电子和Hip-Hop被剥得徒具躯壳。唱片里唯一具有鲜明崔健个人特点的《消失的季节》和《红先生》,前者该有的简洁被对所谓丰富音乐元素的运用加了层不该有的保护膜,反而鲜活不再;后者该有的果断和铿锵被打磨得空洞并且略显无奈。刻意的不服老,刻意的与自己较劲,崔健的蓝色骨头也刻意地硬,它所代表的智慧此刻反而有小聪明的嫌疑。所以这依然是一张过渡性的、还在尝试的专辑,是一张“可能是工艺精良的音响杰作,但它找不到一个打动人心的出口”(邱大立语)的专辑。
在对崔健毫不妥协的精神和清醒的自我认识表示敬佩之外,叙述具体生活的乐趣或许比较劲的各种尝试更自然动人。与其做一个因为刻意跟上时代试图宏大叙事反而有迷失本性的危险的艺术家,为什么不做一个自得其乐简单从容的音乐人?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5-06-15 04:34:27
煤天使
(CD)
反正我接受现在的老崔,有困难。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原论坛]现象之音
GPSujzmYMIC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谁给谁颜色?
刘江/文
似乎目前的中国摇滚乐坛真的只有崔健能够让人不管好坏都得掏腰包——《给你一点颜色》这张距离《无能的力量》近7年才发的新专辑能否承载人们的期待如今大概有了结果,就网络上已经发表过的出自多少有点名的乐评人的评论来看,多数派观点是精神可嘉音乐待榷。那么人们到底期待的是什么?崔健又给了我们什么?
我们对崔健的记忆,如果不是专业乐评人或者资深乐迷,大多只停留在《红旗下的蛋》甚至《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时期,这首先已经是个莫大的讽刺:老眼光看新问题与如今更年轻的甚至根本就没听过崔健的音乐而只是将其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拿来崇拜景仰的乐迷一样显得不着四六。想想从1984年开始就活跃在中国现代乐坛而不是中国摇滚乐坛的崔健所走过的光辉道路——中国最早的摇滚乐队“七合板”,中国摇滚乐的开山名曲《一无所有》,最早尝试将革命歌曲改编演唱(《南泥湾》),最早尝试RAP(《不是我不明白》),最早开始全国巡演的摇滚音乐人,最早出国参加国际大型音乐节的摇滚音乐人……这一连串的光环甚至在崔健在接受访谈时都引为自豪,言当年巡演时的阵容比之如今流行巨星并不逊色,当然当年曾经见证过这一盛事的乐迷如今已是社会的中流,也正是他们让崔健的存在成为一个不仅仅今有关音乐的现象和符号。但问题是从《红旗下的蛋》之后,崔健的光环也就慢慢地在张楚所言的“空气里有一种富裕的气氛,每个人似乎都站在一场洪流之中,等待着来自欲望的冲击”的时代里褪色。那个时候,1994年,也正标志着一个从中国摇滚黄金时代的最高峰走向低迷的转折点。
一切都在变,在中国摇滚已经城头变换大王旗没有哪支乐队哪个音乐人可以代表一个时代的1998年(其时国内Grunge和朋克开始兴起),距离《红旗下的蛋》已经4年的新专辑《无能的力量》登场,它让很多人惊慌不解,因为它在形式上走到了前端,让电子和黑人的节奏开始在他音乐的血液里兹生。所以《时代的晚上》宣告了一个更加物质的已经让人更难以准确捕捉其步伐的时代。崔健最后的把脉让人惊叹之余陡生失落。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就不应该再指望崔健再能够像前作那样能够首先以歌词作为一把刀子将人放倒。而且,作为乐队一分子的形象从这个时候起开始转变为他个人的表演,整体力量的削弱也必然导致个人主义的丛生,所以也不要诧异从《红旗下的蛋》之后崔健和他乐队成员间关系以及地位的改变——我们是否更应该为《飞了》中刘元那如钢丝刺入肌肤、在空中炫舞的萨克斯演奏喝彩?我们是否更应该为《最后的抱怨》里骤然上升将空间放大让崔健得以迎着风向前寻找愤怒的根源的古筝演奏喝彩?我们又是否更应该为权友、艾迪在专辑中为让打击乐层次更加丰富而作的努力和尝试喝彩?当然了,崔健是具有足够的个人力量完成一张专辑的创作甚至演奏、编程和制作的,《给你一点颜色》就是明证。
把崔健作为一个文化现象和符号来看,其实无可厚非,因为我们的摇滚乐历史还不够长,我们的摇滚乐队伍还不够强大,我们的音乐空间还不够宽容来接受其他更多样的摇滚乐队和音乐人。所以这一担子最终落在崔健身上,至少,截止到《红旗下的蛋》时期,他还能够敏锐地觉察到时代的转变,将个人与社会统一起来。然而当棋子们不再走着别人划的印,崔健的红旗下面也就不会再出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场面,他所能代表的就只能回头看:与他年龄相仿最多不超过10岁落差的青年群体。这显然不包括今天的New Boys和New Girls们。能够作为文化来谈论,也正因为崔健的历史相对最长,取得的成就最大,所以从感情上来讲,他至今都毫不妥协的精神是最值得尊重的。
记得学者朱学勤曾经说过,我们是最能磨炼人耐心的国家。崔健如今时隔《无能的力量》近7年的新专辑《给你一点颜色》就经历了这么长的磨练。其间“真唱运动”的发起事实上宣告了崔健的再度活跃,“雪山音乐节”的举行让他重回媒体头条,广州新年摇滚音乐节的出场更让他强化了中国摇滚教父的地位(即使他不愿意被人这么称谓),“旅游卫视”节目的现场转播也让他再次登上真正的主流舞台。再加上其他或大或小的活动,崔健真的回来了。在《给你一点颜色》尚未正式发行前媒体尤其是网络就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等专辑一出就可谓是评论盖天唾沫乱飞了,“真话假话废话都他妈得说着”(选自《北京故事》,《红旗下的蛋》专辑)。
其实我们并不期待,而是好奇。所以长久以来能够一直站在中国摇滚乐顶端的崔健的新专辑所具有的预期市场价值就比同时代其他摇滚音乐人更大。因为早前,《超越那一天》确实是燃起了人们的期待之火,崔健和鼓手贝贝两人配合的说唱着实让人惊艳;《红先生》也泄露了当年的光彩,此曲的flash在网络上的传播率和点击率也超高,在专辑尚未上市前流传的几首mp3里人们似乎看见了一个高大的形象再次屹立,而评论也几乎是一边倒地喝彩说好。
然而专辑正式发布后的唾沫和喝彩也同样多甚至更多,倒是有些超出乐迷以及崔健本人的预料。
如果分析一下,从音乐上来讲,可以将《给你一点颜色》分为制作和创作两个部分。
制作部分,崔健自己也承认在录音上犯了不少错误,在对设备的控制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这或多或少会对音乐本身造成损害,修改与粘贴也应该是胸有成竹而不是临阵换将,所以就算《小城故事》获得了广州的音响大奖,但整张专辑里过多的修饰和处理的痕迹使得它并没有像崔健本身所说的那么有整体性。如果有,那么只有一点:电子!电气可以说在整张专辑中四处横溢,而是否必要、是否用得准确反而不是关键,追求才是核心——崔健承认专辑的整体风格里电子的成分最多,摇滚和Hip-Hop最少。放着对电子更有控制力的“超级市场”或者张亚东不用,除了是否合适有所疑问外,很难排除那就是崔健所追求的东西。所以要说整体性,其实就是电子的元素,而它在专辑中却又不是最吸引人的部分。形式上的统一却又没有做到对音乐上的实质帮助,如果不是画蛇添足,那么只能说,这是崔健在不断地学习尝试,但用我们的期待和好奇心为代价。而他一向为人所激动的独特演唱方式,在专辑里更是被他个人所反对的作坊式录音毁成了含着水的普通话练习,他所理解的唐山话和山东话说唱更是让人几乎喷饭的西北风式邯郸学步。所以要说,如果没有足够充分的准备和练习,还是请扬长避短。
而创作上因为时间跨度的问题,像《网络处男》、《农村包围城市》这样的作品在今天就失去了它们本来应该有的现实意义和力度;三种颜色的刻意编排和解释也过度地理性而少了感性的自然和冲击力;歌词长度的增加和叙事对象的庞杂又构成了对专辑内涵意义上整体性的破坏,而且失去了诗性的勃发,成了被人诟病的絮叨而不是一针见血。不过批评归批评,能够担当得起“中国摇滚教父”这个称号的绝对不会是个头脑发热的愣头青,所以崔健对此也很清楚,他说“信息量大未必比信息量简单、但又非常集中的感染力大,这是我的主要冒险之一”。对记者顺着唱片企宣稿说专辑的内容“堪称中国当代各阶层社会的一种深层次状态的清明上河图”时崔健很简单地以“我自己不愿意给自己戴太多的高帽子”来作为回应。
从新专辑中加长的歌词的叙述口吻来看,有一种意见认为他如今的生活已经与他所描述的对象有很大距离,这种距离造成的俯视感在专辑里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歌词不再像前作那样是一种“反映”的角度,而是如今的“教说”角度。这种意见被崔健自己否定,“首先,我从来没有站在中产阶级的角度上去思考、创作,其次,也许和音乐的感觉有关吧,为了把握一种平衡,有些地方必须得加重,这些地方太现代了,因此朴实的东西故意加重了,虽然是小人物,但这种东西是我内心感受到的,但又说不出来的那种东西,全世界的音乐都是这样,音乐是一种表达的艺术形式,比如HIP-HOP音乐,脏话连篇,他们真的是站在现实中对机器扭曲生活的一种对抗,这种音乐你不可能唱阳春白雪。”而这又再次表现出了矛盾,形式和内容的矛盾。似乎崔健的嘴在向左而手却在向右,为了把握这平衡把两端加重却忘了中间的孱弱——现代的电子和说唱配对朴实的农民和小人物,你能看到和听到的结果就是《给你一点颜色》专辑,一种矛盾着的平衡,而不是平衡了的矛盾。
“刻意”两个字是新专辑存在的最大问题,要表达的太多,而技术上又没有充分跟进;在立意上的连贯首先在封面设计上就被削弱,寓意该有隐蔽性又被心急的解释离析得浅显甚至浅薄;结构上的野心又因为不纯熟的方言、电子和Hip-Hop被剥得徒具躯壳。唱片里唯一具有鲜明崔健个人特点的《消失的季节》和《红先生》,前者该有的简洁被对所谓丰富音乐元素的运用加了层不该有的保护膜,反而鲜活不再;后者该有的果断和铿锵被打磨得空洞并且略显无奈。刻意的不服老,刻意的与自己较劲,崔健的蓝色骨头也刻意地硬,它所代表的智慧此刻反而有小聪明的嫌疑。所以这依然是一张过渡性的、还在尝试的专辑,是一张“可能是工艺精良的音响杰作,但它找不到一个打动人心的出口”(邱大立语)的专辑。
在对崔健毫不妥协的精神和清醒的自我认识表示敬佩之外,叙述具体生活的乐趣或许比较劲的各种尝试更自然动人。与其做一个因为刻意跟上时代试图宏大叙事反而有迷失本性的危险的艺术家,为什么不做一个自得其乐简单从容的音乐人?